图书介绍
适应 参与 评价 收获 高等院校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苏林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770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适应 参与 评价 收获 高等院校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二、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3
三、核心概念界定 48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51
第二章 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前提 55
第一节 问题提出 55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适应研究的理论工具选择 57
一、学习适应理论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57
二、马格达的“调适—吸收—整合”自我主导理论 60
第三节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现状与问题研究 66
一、大一新生学习适应测量指标的提炼与设计 66
二、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与成因 68
第四节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要素分析 78
一、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的要素结构 78
二、大一新生学习适应各要素的差异分析 96
第五节 基于自我主导的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策略研究 110
一、营造主动学习氛围,帮助新生“调适” 110
二、强化自我调控,提高“吸收”水平 113
三、突出主导地位,增强“整合”能力 116
第三章 学业参与:学生发展的关键 120
第一节 问题提出 120
第二节 大学生学业参与的理论基础 122
一、学生参与理论概述 122
二、基于学业参与的类型学研究 127
三、大学生学业参与行为的指标提炼 129
第三节 大学生学业参与方式及类型研究 131
一、研究对象及分析方法 131
二、基于学业参与行为的学生类型及特征 134
第四节 学业参与行为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 149
一、学习收获指标提炼 149
二、初始模型及研究假设 150
三、学业参与行为对学习收获的影响路径分析 153
第五节 大学生学业参与行为提升策略 158
一、以课上学习为主导,拓展多种学业参与渠道 158
二、倡导学术良性互动,营造学习型院校氛围 159
三、合理设置课业任务,重视学习收获各维度的相互作用 161
四、重视学生类型差异,引导积极性学业参与行为 162
第四章 学业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引导因素 165
第一节 问题提出 165
第二节 大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概述 167
一、学业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 167
二、大学生学业评价理论与模型 168
三、基于学习收获视角研究学业评价的必要性 174
第三节 大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176
一、研究设计 176
二、大学生感知的学业评价现状 180
三、大学生学业评价的年级与学科差异分析 184
第四节 学业评价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 187
一、大学生学业评价对学习收获的整体影响 187
二、学业评价对学习收获具体指标的影响 190
三、学业评价各要素对学习收获的影响 193
第五节 基于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改革建议 208
一、评价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弱化功利性评价目的 208
二、评价内容:以理解运用为主,识记内容为辅 209
三、评价方式: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弱化单一卷面评价 210
四、评价结果:强调和认识评价反馈的发展性功能 211
五、评价实施:考虑年级与学科的差异性 212
第五章 学习收获:学生发展的核心衡量指标 214
第一节 问题提出 214
第二节 大学生发展的理论与测量学研究 215
一、大学生发展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类型 216
二、学生发展的测量学研究 221
第三节 基于学习收获的大学生发展趋势与问题研究 225
一、研究与分析工具 225
二、基于学习收获的学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27
三、大学生发展总体趋势的模型建构 231
四、大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8
第四节 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241
一、学生背景特征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模型 243
二、学生投入各项指标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模型 246
三、院校投入各项指标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模型 251
四、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全模型 255
第五节 大学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59
一、设置合理的学业挑战度,创设支持性的校园环境 260
二、建立师生良性互动,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63
三、提供丰富的教育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65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