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丛书 SF6高压电器设计 第5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丛书  SF6高压电器设计  第5版
  • (中国)黎斌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28491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204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高压电器-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丛书 SF6高压电器设计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SF6的基本特性 1

1.1 SF6的物理性能 1

1.2 SF6的气体状态参数 2

1.3 SF6的化学性能 3

1.3.1 SF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3

1.3.2 SF6电弧分解过程 4

1.3.3 SF6与开关灭弧室材料的化学反应 4

1.3.4 水和氧等杂质产生酸性有害物质 4

1.3.5 SF6电弧分解物中有剧毒的S2F10吗? 5

1.4 SF6的绝缘特性 5

1.4.1 SF6气体间隙的绝缘特性 5

1.4.2 SF6中绝缘子的沿面放电特性 11

1.4.3 减小金属微粒危害的措施 13

1.5 SF6气体的熄弧特性 15

1.5.1 SF6气体特性创造了良好的熄弧条件 15

1.5.2 SF6中的气流特性 17

第2章 SF6电器的气体管理 20

2.1 SF6气体的杂质管理 20

2.1.1 SF6气体的毒性 20

2.1.2 生物试验方法 20

2.1.3 电弧分解气体的毒性及处理 21

2.2 SF6气体的湿度管理 23

2.2.1 水分进入开关的途径 23

2.2.2 水分对开关性能的影响 23

2.2.3 温度对SF6湿度测量值的影响 25

2.2.4 SF6湿度测量值的温度折算 28

2.2.5 用相对湿度标定湿度限值科学准确 28

2.2.6 SF6湿度限值与国标GB/T 8905的修改 30

2.2.7 SF6湿度测量方法 30

2.2.8 SF6湿度控制方法 31

2.2.9 运行开关的水分处理 32

2.3 SF6气体的密封管理 32

2.3.1 SF6开关设备的密封结构 32

2.3.2 密封环节的清擦与装配 32

2.3.3 工程适用的检漏方法(真空监视、肥皂泡监视、充SF6及充He检漏) 32

2.3.4 SF6密度的监控及误差分析 37

附录2.A SF6湿度测量值的温度折算表 41

附录2.B 充SF6检漏一个密封环节允许漏气浓度增量△C及单点允许漏气率F吸的计算 46

附录2.C 充氦检漏允许泄漏率计算 48

第3章 GCB/GIS总体设计 49

3.1 设计思想的更新 49

3.2 简单就是可靠、简单就是效益 49

3.3 GCB/GIS总体设计的核心 50

3.4 GCB/GIS总体结构设计要求 50

3.4.1 GCB灭弧室及操动机构的选择 50

3.4.2 罐式与瓷柱式GCB的合理分工 51

3.4.3 高低档参数有机搭配 51

3.4.4 结构整体化设计 52

3.4.5 环境因素的影响 52

3.5 GCB/GIS可靠性的验证试验 53

3.5.1 电寿命试验 53

3.5.2 机械强度试验 53

3.5.3 高低温环境下的操作试验 53

3.5.4 耐风沙、暴雨、冰雪及污秽试验 53

第4章 T·GCB/GIS出线套管设计 54

4.1 40.5 ~145kV出线套管内绝缘设计 54

4.1.1 中心导体设计 54

4.1.2 允许雷电冲击场强值E1的选择 55

4.2 252~363kV出线套管内绝缘设计 56

4.3 550~1100kV出线套管内绝缘设计 57

4.3.1 中间电位内屏蔽的作用 57

4.3.2 中间电位内屏蔽的设计 58

4.3.3 中间电位及接地屏蔽设计尺寸的验算 59

4.3.4 中间屏蔽支持绝缘子设计 60

4.4 套管外绝缘设计 60

4.4.1 瓷件基本尺寸及耐受电压的计算 60

4.4.2 高海拔、防污秽型瓷套设计 62

4.4.3 瓷套外屏蔽设计 62

4.5 瓷套机械强度设计 64

4.5.1 瓷套法兰胶装比 64

4.5.2 瓷质与工艺 64

4.5.3 瓷套内水压与抗弯强度设计 65

4.6 550kV SF6电流互感器支持套管中间电位屏蔽设计实例 66

4.6.1 中间电位屏蔽尺寸的优化设计 66

4.6.2 中间电位屏蔽的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67

第5章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特点和设计 69

5.1 复合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 69

5.2 伞裙材料的选用 70

5.3 绝缘子芯体(筒、棒)材料的选择 71

5.4 复合绝缘子设计的四点要求 72

5.4.1 机械强度设计要求 73

5.4.2 刚度设计要求 74

5.4.3 电气性能设计要求 74

5.4.4 胶装及密封设计要求 75

5.5 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76

5.5.1 绝缘子表面亲(疏)水性与污闪 76

5.5.2 硅橡胶疏水性的迁移与运行可靠性 76

5.5.3 HTV硅橡胶的高能硅氧键与运行可靠性 77

5.5.4 抗电蚀能力与运行可靠性 77

5.5.5 硅橡胶护套及伞裙组装工艺设计与运行可靠性 77

5.5.6 水分入侵芯体对复合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影响 78

第6章 SF6电器绝缘结构设计——气体间隙、环氧树脂浇注件、真空浸渍管(筒)件 79

6.1 SF6气隙绝缘结构设计 79

6.1.1 气隙电场设计基准 79

6.1.2 SF6气隙中电极优化设计 79

6.2 环氧树脂浇注件设计 81

6.2.1 绝缘件电场设计基准 81

6.2.2 典型的绝缘筒(棒)结构设计 82

6.2.3 绝缘筒(棒)机械强度设计 84

6.2.4 盆式绝缘子设计10个要点 86

6.2.5 盆式绝缘子强度要求 96

6.3 真空浸渍环氧玻璃丝管(筒)设计 96

6.3.1 真空浸渍管(筒)性能 96

6.3.2 真空浸渍管(筒)绝缘件电气结构设计 97

6.3.3 真空浸渍管(筒)绝缘件机械强度设计 99

第7章 合闸电阻及并联电容器设计 101

7.1 合闸电阻额定参数的选择 101

7.1.1 电阻值R 101

7.1.2 电阻投入时间t 102

7.1.3 电压负荷U 102

7.1.4 电阻两次投入的时差△t 102

7.2 电阻片的特性参数 102

7.3 合闸电阻设计计算 103

7.3.1 设计步骤 103

7.3.2 计算实例(一) 103

7.3.3 计算实例(二) 105

7.4 合闸电阻的触头及传动装置设计 106

7.4.1 合闸电阻投切动作原理 106

7.4.2 电阻片安装方式设计 107

7.4.3 电阻触头及分合闸速度设计 108

7.5 并联电容器设计 110

7.5.1 并联电容器容量设计(800kV双断口串联T·GCB计算例) 110

7.5.2 电容元件及电容器参数选择 111

7.5.3 电容器组的结构设计 112

第8章 GCB/GIS的电接触和温升 113

8.1 接触电阻 113

8.2 梅花触头设计 114

8.2.1 动触头设计 114

8.2.2 触头弹簧圈向心力计算 114

8.2.3 触片设计 115

8.2.4 触指电动稳定性设计 115

8.2.5 触指热稳定性设计 116

8.3 自力型触头设计 117

8.3.1 导电截面及触指数设计 117

8.3.2 接触压力计算 117

8.3.3 触头材料及许用变形应力 118

8.3.4 旋压成形插入式触头(自力型触头的进化) 118

8.3.5 铜钨触头及其质量控制 118

8.4 表带触头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119

8.4.1 表带触头的特点 119

8.4.2 表带触头的设计 119

8.4.3 表带触头的材料、制作工艺及表面处理 120

8.4.4 电动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核算 120

8.5 螺旋弹簧触头设计 121

8.5.1 螺旋弹簧触头的特点 121

8.5.2 螺旋弹簧触头及弹簧槽设计 121

8.5.3 触头通流能力核算 125

8.5.4 接触压力、接触电阻与热稳定性核算 125

8.5.5 单圈接触压力的测试值 126

8.5.6 单圈接触电阻的测试值 127

8.5.7 弹簧触头焊点强度分析及焊点结构设计 128

8.5.8 弹簧触头不能用于隔离开关主触头 130

8.5.9 铜丝线径d0的选择 130

8.5.10 弹簧触头安放位置的选择 130

8.5.11 弹簧触头接触电阻的稳定性 130

8.5.12 弹簧触头的选用和表面处理 132

8.6 导体发热与温升计算 132

第9章 GCB灭弧室数学计算模型的设计与估算 135

9.1 平均分闸速度vf的设计 135

9.2 触头开距lk及全行程l0设计 137

9.3 喷嘴设计 137

9.3.1 上游区设计 138

9.3.2 喉颈部设计 139

9.3.3 下游区设计 142

9.3.4 喷嘴材料 143

9.4 气缸直径的初步设计 144

9.4.1 气缸直径Dc与机构操作力F 144

9.4.2 气缸直径Dc的经验设计值 145

9.5 分闸特性及其与喷嘴的配合 146

9.5.1 分闸初期应有较大的加速度 146

9.5.2 分闸速度对自能式灭弧室开断性能的影响 147

9.5.3 分闸后期应有平缓的缓冲特性 147

9.5.4 分闸特性与喷嘴的配合 147

9.5.5 调整分、合闸速度特性的方法 147

9.6 缓和断口电场的屏蔽设计 148

9.7 双气室自能式灭弧室的发展 148

9.7.1 40.5 ~145kV单动双气室自能式灭弧室逐步完善稳定 148

9.7.2 触头双动灭弧室的产生 149

9.7.3 双动双气室灭弧室设计要点 149

9.7.4 对双气室和单气室灭弧室的评价 150

9.8 近似量化类比分析法在灭弧室设计中的应用 151

9.8.1 252kV、40kA灭弧室开断试验结果分析与改进 151

9.8.2 252kV、50kA单气室自能式灭弧室的增容设计 154

9.8.3 800kV灭弧室设计要领 155

9.8.4 特高压GCB灭弧室设计思路 156

9.9 机构操作功及传动系统强度计算 158

9.9.1 运动件等效质量计算 158

9.9.2 机构操作功计算 160

9.9.3 弹簧机构的分、合闸弹簧设计 162

9.9.4 液压机构储能碟簧设计 162

9.9.5 开关操作系统强度计算 165

第10章 密封结构设计 167

10.1 密封机理 167

10.2 影响SF6电器泄漏量的因素 167

10.3 O形密封圈和密封槽的设计 170

10.3.1 O形密封圈直径(外径D)与线径d0的配合 170

10.3.2 密封圈材质的选用 170

10.3.3 密封圈表面要求 172

10.3.4 密封槽尺寸设计 172

10.4 SF6动密封设计 173

10.4.1 转动密封唇形橡胶圈设计 173

10.4.2 X形动密封圈设计 173

10.4.3 矩形密封圈直动密封设计 175

10.5 高严气密封设计 175

10.6 密封部位的防水防腐蚀设计 176

第11章 GIS中的DS、ES和母线设计 178

11.1 三工位隔离开关的基本结构 178

11.2 DS及ES断口开距设计 179

11.3 DS断口触头屏蔽设计 180

11.4 DS分合闸速度设计 181

11.5 1100kV GIS—DS、ES设计的特殊问题 181

11.6 快速接地开关设计 183

11.7 GIS母线设计 184

11.7.1 波纹管设计 185

11.7.2 可拆卸母线外壳设计 186

11.7.3 绝缘支持件设计 186

第12章 SF6电器壳体设计 188

12.1 壳体电气性能要求 188

12.2 壳体材质及加工工艺选择 188

12.3 壳体电气尺寸设计 189

12.4 焊接壳体设计与计算 189

12.4.1 焊接壳体强度设计因素 189

12.4.2 焊接壳体壁厚设计 190

12.4.3 焊接圆筒端盖(法兰)及盖板厚度设计 191

12.4.4 焊接圆筒端部封头强度设计 191

12.4.5 焊接结构及焊缝位置设计 191

12.5 铸铝壳体设计与计算 193

12.5.1 铸铝壳体强度设计因素 193

12.5.2 铸造壳体厚度设计 193

12.6 壳体耐电弧烧蚀能力设计 195

12.7 壳体加工质量监控设计 195

12.7.1 壳体强度监控 195

12.7.2 焊缝气密性监控 195

12.7.3 铸件壳体气密性监控 195

12.8 壳体制造的质量管理 196

第13章 吸附剂及爆破片设计 197

13.1 吸附剂设计 197

13.1.1 F—03吸附剂性能简介 197

13.1.2 F—03吸附剂活化处理 197

13.1.3 吸附剂用量设计 198

13.2 爆破片设计 199

13.2.1 爆破片的选型与安装 199

13.2.2 爆破压力设计 199

13.2.3 压力泄放口径设计 199

第14章 环温对SF6电器设计的影响 200

14.1 日照对SF6电器及户外隔离开关温升的影响 200

14.1.1 考虑方法 200

14.1.2 日照温升试验 200

14.1.3 试验值分析 200

14.1.4 结论 201

14.2 高寒地区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202

14.2.1 降低额定参数使用 202

14.2.2 开关充SF6+N2混合气体 203

14.2.3 (SF6+CF4)混合气体的应用 206

14.2.4 经济实用的低温产品设计方案——加热保温套设计 207

14.2.5 高寒地区产品的选择 209

第15章 SF6电流互感器绕组设计 210

15.1 CT误差及准确级 210

15.1.1 CT误差的产生 210

15.1.2 CT准确级 212

15.2 影响CT电流误差的因素 213

15.2.1 一次电流的影响 213

15.2.2 二次绕组匝数N2的影响 213

15.2.3 平均磁路长度lcp的影响 213

15.2.4 铁心截面积S的影响 213

15.2.5 铁心材料的影响 213

15.2.6 二次负荷的影响 214

15.2.7 绕组阻抗ZCT的影响 214

15.3 测量级和保护级绕组设计及误差计算步骤 214

15.3.1 绕组及铁心内径设计 214

15.3.2 铁心设计 214

15.3.3 确定绕组的结构及阻抗 215

15.3.4 测量级绕组误差计算步骤 216

15.3.5 稳态保护级(5P、10P)绕组误差计算步骤 217

15.4 0.2 级和5P级CT绕组设计及误差计算示例 217

15.4.1 0.2 级、FS5、126kV、2×300/5A、30VA绕组设计及误差计算(第一方案) 217

15.4.2 0.2 级、FS5、126kV、2×300/5A、30VA绕组改进设计及误差计算(第二方案) 219

15.4.3 252kV、5P25、2×300/5A、50VA绕组设计及误差计算 220

15.5 暂态保护特性绕组的基本特性参数 222

15.5.1 设计暂态保护特性绕组的原始数据 222

15.5.2 额定二次回路时间常数T2 223

15.5.3 额定瞬变面积系数Ktf 223

15.5.4 铁心剩磁系数Ksc 223

15.5.5 暂态特性CT绕组的分级 223

15.6 暂态磁通密度增大系数Ktd与暂态误差? 224

15.6.1 CT铁心未饱和时的暂态过程 224

15.6.2 CT暂态面积系数Ktd 225

15.6.3 暂态误差计算式 226

15.7 暂态特性绕组设计计算步骤和计算示例 227

15.7.1 TPY绕组计算步骤 227

15.7.2 550kV、1250/1A、10VA、TPY绕组计算示例 228

15.7.3 550kV、2500/1A、15VA、TPY绕组计算示例 230

15.8 铁心饱和及其对暂态绕组工作特性的影响 231

15.9 影响CT暂态特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232

15.10 CT罩与CT线圈屏蔽设计 234

附录15.A SMC101等合金磁化曲线图 234

第16章 GIS设计标准化 242

16.1 GIS设计非标准化的弊病 242

16.2 GIS设计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242

16.3 GIS结构设计标准化 242

16.3.1 GIS基本元件标准化 243

16.3.2 GIS基本接线间隔标准化的主要要求 243

16.3.3 126kV GIS标准化的基本接线间隔 243

16.3.4 252kV GIS标准化的基本接线间隔 248

16.3.5 与各标准间隔对应的GIS主回路联结件及其内导标准化 252

16.3.6 与各标准间隔对应的辅件标准化 252

16.3.7 与各标准间隔对应的就地控制柜及气体监控柜的标准化 252

16.3.8 GIS与电缆接口件标准化 252

16.3.9 GIS与变压器接口件标准化 255

16.4 GIS图样和设计文件的标准化及分类管理 257

16.4.1 GIS图样的标准化设计及管理 257

16.4.2 GIS基本间隔气体系统图的标准化设计 258

16.4.3 GIS基本单元的配套表(MX表)及各种汇总表的标准化 258

16.4.4 GIS基本间隔的配套表及各种汇总表的标准化 258

16.4.5 GIS工程设计通知书 259

16.4.6 GIS通用设计文件的标准化 259

第17章 GIS小型化和智能化设计(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260

17.1 一次元件小型化 260

17.2 GIS二次监控智能化 262

17.2.1 GIS智能化组件系统的组成 262

17.2.2 GIS智能化组件的功能要求 263

17.2.3 开发可靠性高、寿命长的信息传感器 263

17.2.4 MEMS露点微湿度传感器开发 272

17.2.5 GCB/GIS智能操作 274

第18章 局部放电的UHF电磁波和超声波监测 276

18.1 超高频(UHF)局部放电电磁波的特征 276

18.1.1 GIS局部放电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 276

18.1.2 采用UHF法检测GIS局放的必要性 276

18.2 GIS超高频局放电磁波的种类及特征 276

18.3 GIS局放电磁波的辐射与传播 277

18.3.1 电磁波辐射 277

18.3.2 电磁波发射 278

18.3.3 GIS中局放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278

18.3.4 局放电磁波传输的三种工况 281

18.3.5 GIS中局放电磁波的传输特点 283

18.3.6 微波传输中的阻抗匹配 283

18.4 UHF局放电磁波的接收 284

18.4.1 局放信号的两种接收方式——电容耦合与电磁感应 284

18.4.2 接收天线的效率和增益 286

18.4.3 传感器的相对输出功率 287

18.4.4 传感器的特性 287

18.4.5 局放检测系统可靠性设计及适用性验证 289

18.5 外部干扰的抑制 290

18.6 局放源定位 291

18.6.1 信号幅值定位 291

18.6.2 信号时差定位 291

18.6.3 平分面法定位 292

18.7 内置式传感器的研究方向 292

18.7.1 圆盘形电容耦合传感器 292

18.7.2 偶极天线 294

18.8 外置式传感器的研究方向 296

18.8.1 缝隙传感器的设计 296

18.8.2 矩形喇叭传感器的设计 298

18.8.3 平面等角螺旋天线 299

18.9 传感器的馈电与阻抗匹配 300

18.9.1 传感器的馈电 300

18.9.2 接头 301

18.9.3 输入阻抗与负载阻抗的匹配 301

18.10 超高频法局放诊断系统 301

18.11 GIS局放定期检测与全时在线监测 302

18.12 超声波诊断法 303

第19章 断路器灭弧室电寿命的诊断与在线监测技术 306

19.1 线路操作与保护用断路器电寿命诊断 306

19.1.1 不同开断电流的折算 306

19.1.2 我国GCB电寿命限值的合理性 307

19.1.3 相对剩余电寿命的计算 310

19.2 负荷电流频繁操作断路器电寿命监测 311

19.2.1 负荷电流操作断路器灭弧室电寿命衰变特征 311

19.2.2 弧触头与断路器的电寿命 312

19.2.3 断路器的动态超程与动态接触电阻 312

19.2.4 弧触头有效接触行程阈值的限值与应用 315

19.2.5 讨论 315

第20章 SF6复合电器H·GIS及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的特点、应用与发展 317

20.1 H·GIS及PASS的定义和结构特征 317

20.1.1 H·GIS 317

20.1.2 PASS 320

20.2 AIS、GIS、H·GIS及PASS的特点分析 323

20.2.1 结构和功能对比 323

20.2.2 对H·GIS和PASS的评议 323

20.3 选用H·GIS的技术经济分析 325

20.4 550kV H·GIS使用示例 325

20.5 复合电器的演变 326

20.6 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在GIS/H·GIS开关站的应用 328

20.6.1 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的结构 328

20.6.2 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的特性 329

20.6.3 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与GIS/H·GIS配合使用及意义 330

20.6.4 电容式复合绝缘母线(CIL)的应用前景 333

第21章 SF6交/直流GIL的设计与研究 334

21.1 GIL的特点 334

21.2 GIL的应用 334

21.3 GIL的基本母线单元及气隔单元的长度设计 335

21.4 GIL的热胀冷缩及其调节 336

21.5 绝缘介质气压设计 336

21.6 GIL母线的电接触及母线支撑 336

21.7 基本母线单元和可拆母线单元设计 337

21.7.1 母线截面、长度及支撑设计 338

21.7.2 交流GIL绝缘件积聚表面电荷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340

21.7.3 GIL绝缘件设计要求 340

21.7.4 可拆母线单元设计 340

21.7.5 GIL高气密性设计 341

21.8 GII/GIS金属微粒的危害、产生及防治 341

21.9 GIL的外壳支撑与接地 343

21.9.1 波纹管变形力的平衡与外壳支撑的设计 343

21.9.2 竖(斜)井GIL的外壳支撑 343

21.9.3 GIL的外壳接地 344

21.10 超/特高压过江河隧道GIL和大城市地下管廊GIL特殊设计 344

21.11 直流GIL的应用、绝缘特性及设计要求 346

21.11.1 超/特高压直流GIL的应用前景 346

21.11.2 直流绝缘子表面电荷的聚散及影响 346

21.11.3 直流绝缘子表面电阻的分布与影响 348

21.11.4 直流气隙的绝缘特性 348

21.11.5 直流绝缘件的设计要求 349

21.11.6 金属微粒对绝缘件表面电场的破坏 352

21.12 直流高压电器绝缘的7个重点研究课题 353

第22章 高压SF6电器的抗震设计 355

22.1 地震特性参数 355

22.1.1 地震烈度 355

22.1.2 地震频率与地震周期 355

22.1.3 地震波形 355

22.1.4 地震加速度 356

22.2 产品动力特性参数 357

22.2.1 产品自振频率fg 357

22.2.2 振动阻尼与阻尼比ξ 357

22.2.3 弹性元件的刚度及弹性模量 357

22.2.4 共振时的加速度(振幅)放大系数β 358

22.3 高压电器设备抗震设计 360

22.3.1 自振频率fg和阻尼比ξ 360

22.3.2 加速度的放大系数β 360

22.3.3 强度估算 361

22.3.4 位移估算 361

22.3.5 提高高压电器设备抗震能力的措施 362

22.4 高压电器设备抗震能力的验证 362

22.4.1 用计算机进行抗震能力计算 362

22.4.2 抗地震性能试验 363

第23章 GCB/GIS的典型开断、ACF断路器的特殊运行工况及结构设计要求 365

23.1 断路器的BTF开断 365

23.1.1 短路开断电流直流分量IDC 365

23.1.2 首相开断系数K1 365

23.1.3 暂态恢复电压(TRV) 366

23.1.4 BTF开断与灭弧室特性 367

23.2 SLF开断 367

23.2.1 TRV初期锯齿波的形成 368

23.2.2 TRV初期增长速度 368

23.2.3 SLF开断与灭弧室特性 368

23.2.4 断口并联电容改善SLF开断条件 369

23.3 反相开断 369

23.4 并联开断 370

23.5 空载变压器开断 371

23.6 切合电容器组及空载长线 371

23.6.1 切合电容器组 371

23.6.2 切合空载长线 372

23.6.3 切空载长线的开断电流及试验方法 373

23.6.4 长线合闸过电压 374

23.7 切电抗器 375

23.7.1 无截流开断 375

23.7.2 有截流开断 375

23.8 发展性故障开断 376

23.9 超/特高压交流滤波断路器的特殊运行工况及结构设计要求 376

23.9.1 ACF断路器的特殊运行工况及其运行现状 376

23.9.2 ACF断路器切电容负荷的可能故障与隐形故障特征 377

23.9.3 ACF断路器断口电压分布不均匀性导致产品的内外绝缘事故 379

23.9.4 ACF断路器的创新设计要点 380

23.9.5 ACF断路器合闸涌流的危害及对策 384

23.9.6 罐式断路器T·GCB切合滤波电器的适应性 385

23.9.7 ACF断路器的型式试验及相应的国标修改 385

23.10 GIS—DS的典型切合操作 385

23.10.1 切合母线转换电流(环流) 385

23.10.2 切小电容电流 387

23.11 GIS—FES的分合操作 388

23.11.1 FES短路关合 388

23.11.2 FES切合感应电流 388

第24章 电网对CT/VT的不同要求和运行注意事项 389

24.1 CT测量级绕组 389

24.2 CT 5P及10P稳态保护级绕组 390

24.3 CT暂态保护用绕组(TP) 390

24.4 CT 10%误差曲线 391

24.5 CT参数要求对CT结构设计的影响 391

24.6 使用CT时的注意事项 392

24.7 两种电压互感器的特征及运行中应处理好的主要问题 393

第25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395

25.1 高压电场数值计算 395

25.1.1 电场计算方法 395

25.1.2 LVQB—252 SF6电流互感器三维电场计算 395

25.1.3 GCB灭弧室电场计算及电场优化设计 399

25.2 应力与变形分析 400

25.3 抗震计算 401

25.4 灭弧室开断能力计算 402

第26章 环保气体高压电器的研发 407

26.1 环保气体高压电器研发的任务和方法 407

26.1.1 环保气体高压电器研发的任务 407

26.1.2 环保气体高压电器的研究方法 407

26.2 SF6混合气体的研究与应用 408

26.2.1 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 408

26.2.2 SF6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研究 409

26.2.3 SF6/N2混合气体与纯SF6间的绝缘特性、压力特性的换算 412

26.2.4 SF6混合气体熄弧特性的研究 413

26.2.5 SF6混合气体的应用 416

26.3 SF6替代气体的研究 417

26.3.1 C4、C5、C6系新气体的主要特性 417

26.3.2 对c-C4F8的热情追逐与冷静思考 417

26.3.3 国内外对三氟碘甲烷(CF3I)的研究概况 418

26.3.4 国内外对C4F7N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421

26.3.5 重视六氟二丁炔(C4F6)的研究 424

26.4 气—固绝缘方式的研究 425

26.5 环保气体高压电器设计的研究课题 425

26.6 停笔寄语 426

参考文献 427

第1版后记 43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