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哲学的意蕴 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先秦哲学的意蕴  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
  • 孙熙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400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先秦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先秦哲学的意蕴 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1

上篇 “道”的抽象与“道”的秘密 11

第一章 “道”的哲学抽象历程 11

一 “道”能够上升和抽象成为哲学范畴的内在根据 11

二 以“道”喻事理——《诗经》中“道”与其本义的分离 14

三 好恶、正直和法则、理义等含义向“道”的渗透——《尚书》中的“道”也有朴素哲学抽象的现象 16

四 社会规律和人伦法则与“道”的融合——《左传》、《国语》中人之道的出现 17

五 自然规律与“道”的融合——《左传》、《国语》中“天之道”的出现 20

一 “道”的本体抽象何以可能 22

第二章 老子对“道”的发现和提升 22

二 老子对“道”的发现和“道”的本体抽象的完成 28

三 老子“道”论的思维方式 35

第三章 “道”的基本内涵 40

一 “道”具有物质的属性,但它并不是纯粹的物质一般 41

二 “道”无形体,但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 44

三 “道”具有精神的属性,但它并不是纯粹的精神一般 46

第四章 “道”的互渗现象与古代哲学的基本形态 50

一 中西哲学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的互渗现象 51

二 物质与精神互渗现象的案例分析(一) 55

三 物质与精神互渗现象的案例分析(二) 66

四 物质与精神的互渗现象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 72

第五章 “道”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和鉴赏 78

一 “道”是中国艺术的灵魂 79

二 山水艺术典型地表现了“道” 81

三 山水艺术产生于“道” 82

中篇 “德”的抽象与“德”的秘密 89

第六章 “德”的本义与“德”的演变 89

一 “德”的本义 89

二 “德”是一个早于“道”而出现的关乎中国哲学全貌的重要概念 95

三 “德”的含义的演变 96

第七章 德的哲学义蕴的生成 103

一 “德”的最高本体地位的确立:“天德”、“元德”与“德元” 104

二 “德”的最高本体地位确立的另一佐证:“暴德”、“凶德”与“逸德” 108

三 “德”的伦理内涵的出现:“惇德”、“迪德”与“经德” 110

四 “德”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敏德”、“秉德”与“明德” 112

第八章 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117

一 “德”得于“道”,“人”“德”统一 117

二 融“德”于“仁”,“人”“仁”统一 121

三 “行”重于“德”,“德”“行”统一 124

四 为政以德,富民教民 128

五 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131

第九章 孔子思想的实质与核心 132

一 正确认识“仁”在孔子哲学中的地位 133

二 正确认识“礼”在孔子哲学中的地位 137

三 孔子思想的实质核心和最终归宿 142

第十章 中国传统德论与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构建 150

一 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因素 150

二 义利双行是儒家道德评价的基本特点 155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德的科学构建 159

下篇 “易”的抽象与“易”的秘密 175

第十一章 《易经》作者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175

一 易是中国哲学的第一个本体范畴 176

二 阴阳是中国哲学最早用来解释世界的基本概念 177

三 类化意象是《易经》作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79

四 《易经》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源头 183

第十二章 《易经》与儒家思想 187

一 《易经》的比辅亲和思想与儒家合和思想之萌芽 188

二 《易经》的敦知临民思想与儒家仁政思想之萌芽 191

三 《易经》的观民知政思想与儒家民本思想之萌芽 193

四 《易经》的求内与治外相统一的思想与儒家内圣外王品格之融通 196

第十三章 《易经》与墨家思想 200

一 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200

二 《节》卦与墨家的尚节思想 204

三 《颐》卦与墨家的“尚力”和“兴天下利”的思想 210

第十四章 《易经》与道家思想 219

一 《易经》作者为什么要推崇谦卦 219

二 《易经》的贵柔处下和道德内求思想 227

三 《易经》的信诚观念与道德内求思想 231

四 《易经》中的清虚自守和法则自然的思想 237

第十五章 《易经》的宇宙观与阴阳五行家思想 239

一 《易经》作者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定与阴阳五行家的宇宙观 239

二 《易经》作者的“因果联想”与阴阳五行家的认知方式 245

三 《易经》的时空观念与阴阳五行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247

第十六章 《易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253

一 《易传》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基本精神的塑造 254

二 《易传》对中华民族革故去弊、开拓创新精神的塑造 259

三 《易传》对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团结统一精神的塑造 261

四 《易传》对中华民族顺时而动、居安思危精神的塑造 262

第十七章 走出《易经》研究的误区 266

一 撩开《易经》的神秘面纱 266

二 追索《易经》的人文精神 271

三 探究《易经》的时代精神 276

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8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