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认识论 当代认识论研究的新维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创造认识论  当代认识论研究的新维度
  • 胡敏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797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创造认识论 当代认识论研究的新维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序 1

第一章 创造认识主体的特质 1

一、创造认识主体的特殊性质 2

1.创造力 2

自序 3

前言 7

2.丰富的知识及其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 12

3.健全、优秀的心理素质 15

4.较强的交往能力 21

二、创造认识主体的性质定位 25

第二章 创造认识客体的确立 32

一、从未知客体到待知客体 32

1.未知客体 32

2.待知客体 34

二、从待知客体到在知客体 43

第三章 创造认识的本质涵义 47

一、认识的反映和创造 47

二、创造认识的内涵 51

1.创造认识是探索和开创人类未知领域的认识活动 51

2.创造认识是能获取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 53

一、创造认识的创造度 57

第四章 创造认识的创造度及类型 57

1.创造认识的能动性 58

2.创造认识的新颖性 62

3.创造认识的独创性 66

4.创造认识的时效性 69

二、创造认识的类型 71

1.原创造和再创造 72

2.发现式创造和发明式创造 76

3.科技创造和艺术创造 80

4.个体创造和群体创造 84

第五章 创造认识的基本过程 88

1.对新客体的感知 91

一、创造认识的探索阶段 91

2.思维的探索和创新 94

二、创造认识的突破阶段 105

1.推翻错误的理论和学说 106

2.对已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108

3.产生新的研究方法 110

4.创立新理论 111

三、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评估与检验阶段 114

1.评估 114

(1)自我评估 115

(2)社会评估 116

(3)机构评审 118

(4)评估中应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19

2.检验 121

第六章 创造认识的代价和效率 123

一、创造认识的代价 123

二、创造认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27

三、创造认识的效率和效用 131

1.创造认识的效率 131

2.创造认识的效用 141

第七章 创造认识方法 147

一、感性方法 147

1.观察方法 148

2.实验方法 151

二、理性思维方法 153

1.顺向思维 153

2.异向思维 156

3.反向思维 159

4.中介思维 161

5.综合思维 163

三、非理性思维方法 166

1.直觉思维 166

2.想象思维 168

3.形象思维 169

4.无意识思维 170

四、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整合和张力 171

第八章 创造性认识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174

一、创造性认识成果应用和转化的一般过程 174

1.从理性认识到实用性认识 174

2.从实践观念到实践 181

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82

1.科学转化为技术 183

2.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85

三、人文社会科学积淀人文素质和建构人文环境 190

1.人文社会科学积淀人文素质 190

2.人文社会科学建构人文环境 194

四、人文社会科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7

1.人文社会科学渗透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 198

2.人文社会科学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199

3.人文社会科学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99

第九章 创造认识的基本规律 202

一、创造认识是有规律可循的 203

二、创造、继承和借鉴 207

三、创新实践基础上认识要素的互建和整合 211

四、创造认识的异常复杂性和艰巨性 215

五、有利于激发创造力的社会环境 221

主要参考书目 226

后记 23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