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金炳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815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8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02页
- 主题词: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3
绪论 3
第一章 延边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5年以前) 6
第一节 清末时期延边地区的民族关系 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延边地区的民族关系 15
第三节 伪满洲国时期延边地区的民族关系 24
第二章 从解放到自治州成立之前延边地区的民族关系(1945—1952年) 29
第一节 从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延边地区的民族关系 29
第二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前的民族关系 36
第三节 从解放到自治州成立之前延边地区的民族关系特点 39
第三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五年来的民族关系(1952—1957年) 41
第一节 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到“整风运动”前期的民族关系 41
第二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五年来的民族关系特点 44
第四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8—1966年) 47
第一节 “整风运动”、“大跃进”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4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调整和发展 51
第三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特点 53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5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破坏 56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5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61
第一节 “拨乱反正”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恢复发展 61
第二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64
第三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68
第七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与展望 75
第一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点 75
第二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79
第二编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89
绪论 89
第一章 凉山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93
第一节 郡国并存时期凉山地区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93
第二节 藩国并存时期的民族关系 99
第三节 流官与土司并存时期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 101
第四节 从辛亥革命到全国解放时期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 106
第五节 历史上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特点 108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49—1956年) 11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凉山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和措施 113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 120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6—1966年) 124
第一节 党的“八大”路线指导下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124
第二节 “左”的指导思想下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126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129
第四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131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13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破坏 13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137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141
第五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141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给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带来新变化 143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145
第六章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特点和展望 148
第一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特点 148
第二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151
第三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中的正、负作用因素 152
第四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展望 154
第三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167
绪论 167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172
第一节 元代之前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关系 172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关系 180
第三节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关系 184
第四节 历史上西双版纳民族关系特点 18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双版纳地区的社会概况 192
第二章 从新中国成立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时期的民族关系(1949—1957年) 19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双版纳地区民族关系及特点 194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199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20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影响 20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206
第五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208
第一节 “拨乱反正”对改善民族关系的作用 208
第二节 改革开放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影响 212
第六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及展望 215
第一节 影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因素 215
第二节 处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时注意的问题 217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前景展望 223
第四编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229
绪论 229
第一节 汉朝时期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 233
第一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23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 236
第三节 辽金元明时期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 241
第四节 清代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 245
第五节 民国时期伊犁地区的民族关系 249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49—1957年) 253
第一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成立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25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258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262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运动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262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264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26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268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 272
关系特点 272
第一节 在“拨乱反正”过程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得到恢复发展 27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274
第二节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275
第三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影响 28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287
第六章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特点与展望 290
第一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点 290
第二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295
第三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298
第四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关系展望 305
第五编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311
绪论 311
第一章 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314
第一节 秦汉魏晋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314
第二节 唐宋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317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320
第四节 民国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328
第五节 历史上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特点 331
第二章 从新中国成立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期间的民族关系(1949—1956年) 334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了黔东南地区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334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黔东南地区民族关系及特点 344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347
第一节 党的“八大”路线指引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347
第二节 三年“大跃进”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350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352
第四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355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35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破坏 358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36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365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365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带来新变化 3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375
第六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特点及展望 378
第一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378
第二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384
第三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86
第四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展望 388
第六编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395
绪论 395
第一章 黔南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403
第一节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403
第二节 隋唐及两宋时期黔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407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土流并置中的民族关系 412
第四节 民国时期黔南地区的民族关系 420
第五节 历史上黔南地区民族关系特点 426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南地区的执行与民族关系 431
第二章 从新中国建立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时期的民族关系(1949—1956年) 431
第二节 社会制度改革与民族关系发展 438
第三节 从新中国建立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 445
时期民族关系特点 445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448
第一节 “左”倾思想影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448
第二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四清运动”与民族关系 450
第三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452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45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45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45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458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恢复发展 458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4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479
第一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 483
第六章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与展望 483
第二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485
第三节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488
第四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展望 493
第七编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497
绪论 497
第一章 大理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504
第一节 古代大理地区的民族关系 504
第二节 近代大理地区的民族关系 512
第三节 历史上大理地区民族关系特点 516
第二章 从新中国建立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时期的民族关系(1949—1957年) 519
第一节 大理地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519
第二节 大理地区成为民族自治地方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524
第三节 从新中国建立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时期民族关系特点 528
第一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530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530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535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53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53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 540
民族关系特点 54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现在) 542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恢复 54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 5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完善 5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563
第六章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与展望 566
第一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 566
第二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569
第三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572
第四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展望 580
绪论 585
第八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585
第一章 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 589
第一节 土家族和苗族的族源与族称 589
第二节 秦至清时期湘西地区的民族关系 591
第三节 民国时期湘西地区的民族关系 602
第二章 湘西地区新型民族关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7年) 609
第一节 湘西地区的解放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609
第二节 湘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611
第三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614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617
第一节 党的“八大”路线指引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617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影响 619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622
第四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62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627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62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630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年—至今) 633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6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638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发展特点 642
第六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649
第一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649
第二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651
第三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对策 653
第九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 659
绪论 659
第一章 红河地区民族关系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665
第一节 历史上红河地区的民族关系 665
第二节 历史上红河地区的民族关系特点 676
第一节 红河地区的边疆对敌斗争、土地改革与民族关系变化 679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红河地区的民族关系(1949—1957年) 679
第二节 红河地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民族关系 684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红河地区的民族关系特点 688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57—1966年) 692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曲折发展 692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697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66—1976年) 69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69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702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76—1992年) 704
第一节 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和改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 704
第二节 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 707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712
第六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1992年—现在) 715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1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局面 717
第三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特点 722
第七章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及其展望 725
第一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特点 725
第二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经验教训 735
第三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展望 741
第一编 参考书目 746
第二编 参考书目 749
第三编 参考书目 753
第四编 参考书目 755
第五编 参考书目 757
第六编 参考书目 761
第七编 参考书目 765
第八编 参考书目 774
第九编 参考书目 776
后记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