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湿地生态与工程 以红树林湿地为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湿地生态与工程  以红树林湿地为例
  • 卢昌义,叶勇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534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沼泽化地-环境生态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湿地生态与工程 以红树林湿地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1

第1章 绪论 1

第一节 湿地的定义和功能 1

一、湿地的定义 1

二、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5

第二节 湿地的研究进展 9

一、国内研究概况 9

二、国外进展 12

三、湿地研究前沿问题 13

第2章 湿地分类 19

第一节 湿地分类方法的发展 19

一、国外湿地分类 19

二、我国湿地调查中的湿地分类 21

第二节 湿地分类方法 23

一、成因分类法 23

二、特征分类法 24

三、综合分类法 25

第三节 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 31

一、制定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原则和依据 32

二、分级分类 33

三、分类方法 35

四、各级分类的主要适应范围 36

第3章 湿地水文 37

第一节 湿地—大气界面水文过程 39

一、湿地降水的再分配——净降水、降雨截流和径流 39

三、湿地蒸散量的测量和估算模型 40

二、湿地蒸散作用 40

第二节 湿地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及其相互作用 41

一、湿地明渠流和湿地片流 41

二、湿地地下水与地表之间的水文联系 42

第三节 外来压力对湿地水文的影响和湿地水文综合模型 43

一、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的影响 43

二、人类活动对湿地水文的影响 44

三、湿地水文综合模型 44

第4章 湿地土壤 46

第一节 湿地土壤的基本类型 46

一、有机土 47

二、潜育土 47

五、水下土壤 48

四、水耕人为土 48

三、盐成土 48

第二节 湿地土壤的主要特点 49

一、有机质含量高 49

二、强烈的还原环境 50

第三节 湿地土壤的生态功能 51

一、“基质”和“载体”功能 51

二、“养分库”功能 51

三、“气体源”功能 52

四、“净化器”功能 53

第四节 我国湿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53

一、我国湿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53

二、我国湿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55

第一节 湿地植物区系 56

第5章 湿地植被 56

第二节 湿地植物特性 57

一、湿地植物生态 57

二、沼泽植物营养型 58

第三节 湿地植物的生活型 58

一、生活型的概念 58

二、中国湿地植物生活型系统 59

第四节 湿地植被分类 60

一、湿地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 60

二、湿地植被分类单位 61

三、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 62

第6章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4

第一节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概念及内涵 64

一、氧与氧化还原电位 65

第二节 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65

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 66

三、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 67

四、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 68

五、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 69

六、铁和锰的转化 70

第三节 湿地的化学质量平衡 71

一、湿地作为化学物质的源、汇或转化器 71

二、湿地养分吸收与释放的季节比较 72

三、湿地与毗邻生态系统的耦合 72

四、富营养与贫营养湿地 72

五、湿地与陆生及水生生态系统的比较 73

六、湿地化学循环的人为影响 73

一、湿地生态系统变化与碳排放 74

第四节 湿地碳循环 74

二、湿地有机碳循环过程 75

三、湿地有机碳循环模拟模型的研究 77

四、尚需加强的研究领域 78

第7章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湿地评价 81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81

一、生态系统健康 81

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概念 84

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指标研究 85

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四辑)|湿地生态与工程 88

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88

第二节 湿地评价 95

一、湿地评价方法 95

三、湿地评价研究的意义 97

二、湿地评价路线 97

第8章 人工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 101

第一节 人工湿地的概念、分类、结构组成及基本的设计类型 103

一、人工湿地的概念 103

二、人工湿地的分类 104

三、人工湿地的结构组成和结构类型 104

第二节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的工艺设计 105

一、工艺原理 106

二、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106

三、工艺设计与实际应用 107

第三节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 109

一、湿地植物 109

三、微生物与藻类的净化机理 111

二、湿地基质 111

四、处理湿地的综合作用机理 112

第四节 湿地处理污水效率 115

一、不同植物种类湿地的处理效率 115

二、环境因子与管理措施的影响 116

第五节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问题 117

一、研究方法 117

二、湿地处理污水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118

三、处理湿地可持续发展 118

四、植物种类选择 118

六、控制疾病 122

七、气味 122

五、提高处理效率 122

第9章 湿地生态恢复 124

第一节 湿地生态恢复概况 124

第二节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127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127

二、湿地生态恢复理论 127

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129

四、湿地生态恢复方案确定 130

五、我国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130

第10章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132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32

一、适用性和多用性原则 132

五、生态美学原则 133

四、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133

二、综合性原则 133

三、地域性原则 133

第二节 设计中的主要指标要求 134

一、水文指标 134

二、化学源/汇指标 135

三、基质指标 136

四、生物指标 137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类型 138

一、废水处理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138

二、调整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 140

三、洪水及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142

上篇主要参考文献 143

第一节 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价值 149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价值的含义 149

第11章 红树林湿地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价值 149

下篇 149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50

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151

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159

第二节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 163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评价方法 163

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四辑)|湿地生态与工程 165

二、生态经济价值计算 165

第三节 雷州半岛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评估 169

一、红树林资源概况 169

二、评估方法与数据收集 169

三、评估结果 170

四、结论与讨论 177

第12章 红树林湿地与全球变化 180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研究对策 180

一、与红树林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 180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上述气候变化的响应 181

三、对策建议 183

第二节 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秋茄的影响 186

一、模拟海平面上升对土壤参数的影响 187

二、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繁殖体萌发的影响 187

三、模拟海平面上升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188

四、模拟海平面上升对幼苗生理的影响 192

五、野外试验 192

六、不同土壤条件下秋茄幼苗对海平面上升的反应 194

第三节 红树林土壤CH4通量 195

一、红树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 197

二、红树林土壤CH4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滩面变化 202

三、红树林湿地与其他湿地土壤CH4通量的比较 209

第13章 利用红树林系统处理富含营养盐的牲畜废水 214

第一节 红树林系统对牲畜废水营养盐的处理效率 215

一、渗滤液化学特性 215

二、土壤营养盐含量 215

三、植物体中N和P的含量 216

四、废水N、P处理效率 217

第二节 牲畜废水对两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 218

一、生长影响 218

二、生理影响 219

一、生物学特性 221

第一节 秋茄红树林的造林技术及其生态学原理 221

第14章 红树林引种与恢复 221

二、种苗处理 222

三、生境条件与林地选择 222

四、栽种技术 224

第二节 主要种类育苗和种植的专利技术开发 225

一、红树植物胚轴苗繁育方法 225

二、红树植物种子保护罩 227

三、红树植物种子萌芽保护杯 228

四、红树植物种子袋及其播种方法 229

第三节 引种的海莲抗寒生理生态研究 230

一、海莲的电导率变化 231

二、可溶性蛋白含量 232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233

四、过氧化物酶(POD) 234

五、小结 234

第四节 红树林恢复对海岸湿地土壤的早期影响 235

一、氧化还原电位(Eh) 236

二、营养盐 236

三、pH与SO4 2- 238

四、相关分析 239

五、小结 239

第五节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240

一、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 240

二、红树林底栖动物多样性恢复 243

三、结论与建议 246

下篇主要参考文献 24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