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永祥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01951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同一-思想史(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先秦时期:最初形态的朴素辩证同一性和抽象同一性 1
一、中国古代同一思想的发端 1
(一)《洪范》的“大同”思想 2
(二)《易经》中对立面同一思想的萌芽 4
(三)具有朴素辩证同一意义的范畴的产生——史伯论“和”、“同”和“一” 9
二、中国古代最初形态的朴素辩证同一性 17
(一)老子朴素唯物辩证的“道”、“一”同一观 18
(二)孔子辩证的“中庸”同一观 30
三、春秋末、战国初的同异辩 36
(一)孙武与孙膑朴素辩证同一思想 37
(二)墨翟的“尚同”观 44
(三)稷下道家的“精气”同一论 48
四、战国中期的同异辩 54
(一)惠施的“合同异”说 55
(二)庄子相对主义的“同一”论 59
(三)公孙龙“别同异”的抽象同一观 66
(四)后期墨家“同异交得”的朴素辩证同一思想 76
(一)荀子的朴素辩证同一观 89
五、战国末期的同异辩 89
(二)韩非对抽象同一观的首次概括及对辩证转化条件性的贡献 102
(三)《易传》阴阳形式的对立面同一性 108
六、先秦同一思想发展的规律、特点和经验教训 118
第二篇 汉—唐时期:阴阳合偶形态的矛盾同一性和思辨同一性 134
一、汉初黄老学派阴阳形态的矛盾同一性 134
(一)《黄老帛书》的同一性思想 135
(二)《黄帝内经》阴阳矛盾的同一性 141
二、董仲舒“合偶”形态的对立面同一性 148
(一)同一于天道的唯心主义的宇宙同一观 148
(二)天道变动的同一性 152
(三)“合偶”形态的对立同一性 157
三、汉代唯物主义的道气同一性 161
(一)《淮南子》道、气“转化”的同一性 161
(二)王充形而上学的元气同一性 168
四、魏晋玄学中两种思辨的同一性 175
(一)王弼本无的思辨唯心主义的辩证同一性 176
(二)嵇康、阮籍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同一性 182
(三)裴頠、郭象两种以有为本的抽象同一性 184
五、魏晋隋唐佛学中两种思辨的同一性 193
(一)僧肇思辨的绝对不变的抽象同一观 194
(二)天台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唯心主义同一观 204
(三)华严宗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辩证同一观 206
(四)禅宗佛、法归一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同一观 218
六、无神论者范缜、刘禹锡的朴素同一性 220
(一)范缜唯物主义的形神同一思想 220
(二)刘禹锡“交相胜”、“还相用”的同一性思想 223
七、汉唐同一思想的特点、贡献和历史教训 226
第三篇 宋明时期:气论和理学“两一”、“对待”的矛盾同一性 232
一、理学奠基人周敦颐、邵雍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观 234
(一)周敦颐本于无极的同一观 234
(二)邵雍象数唯心主义的阴阳矛盾同一观 239
二、王安石、张载气一元论的“两一”同一观 244
(一)王安石元气“对”、“偶”的同一观 245
(二)张载气本论的“两一”同一观 250
三、程颢、程颐理学两相“对待”的同一观 263
(一)万物“一于理”的宇宙同一观 264
(二)内外合一的“格物致知”论 267
(三)理学发展观中两相对待的同一性 271
四、朱熹理学一分为二的同一观 284
(一)以理为本的宇宙同一性 285
(二)一分为二的辩证同一发展观 296
(三)格物致知的主客、知行同一性 320
(一)陆九渊“吾心即宇宙”的同一观 334
五、陆九渊、王守仁心学主观唯心主义的同一性 334
(二)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同一观 339
六、罗钦顺、王廷相气一元论的朴素辩证同一性 357
(一)罗钦顺气一元论的同一观 357
(二)王廷相气本论的宇宙同一观 361
七、宋明时期对朴素辩证同一性的贡献和教训 371
第四篇 明清之际:古代最高形态的朴素矛盾和“一——两——一”的同一观 381
一、方以智的古代最完备的朴素矛盾同一观 382
二、王夫之“一——两——一”的朴素辩证同一观 422
三、古代朴素唯物辩证同一性的总结和终结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