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行政学说史 修订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丁煌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388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行政学-政治思想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行政学说史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序………………………………………………………………郭济前言 1
导论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第一节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
第二节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5
一、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7
二、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7
三、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8
四、西方行政学的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8
五、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9
六、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10
第一章 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12
第一节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 12
一、生平与著述 13
二、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13
三、威尔逊行政学思想述要 16
(一)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17
(二)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 19
(三)行政的实质 20
(四)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22
(五)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23
(六)人事行政思想 25
(七)行政监督思想 27
四、简评 28
第二节 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29
一、生平与著述 29
二、主要思想内容述评 30
(一)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 30
(二)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 32
(三)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 34
(四)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 36
(五)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37
第三节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40
三、简短的结语 40
一、生平与著述 41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42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影响 50
第四节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52
一、生平与著述 52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4
(一)管理的定义 55
(二)管理的14条原则 58
(三)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64
三、简评 65
第二章 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68
第一节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68
一、生平与著述 69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71
(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 71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74
(三)官僚制的优点与缺点 78
(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79
(二)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79
三、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79
(三)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 80
第二节 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81
一、生平与著述 81
三、行政环境思想 83
(一)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与行政 83
二、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83
(二)客观社会环境与行政 85
(三)科技环境与行政 85
四、行政组织思想 86
五、行政协调思想 89
六、人事行政思想 91
七、行政伦理思想 93
八、行政法规思想 95
九、行政监督思想 97
十、简评 100
第三节 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 101
一、生平与著述 101
二、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 104
三、行政在政府中的角色 107
四、科学与行政 109
五、行政组织理论 111
六、从理论原则到实际应用 115
七、结论 119
第四节 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 124
一、生平与著述 124
二、厄威克对行政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124
三、简评 129
第五节 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131
一、生平与著述 131
二、福莱特行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33
(一)“群体原则”与建设性冲突 133
(二)权力、权威、控制与协调 136
(三)行政领导思想 140
三、简评 142
第三章 批评与转变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145
第一节 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学说 146
一、生平与著述 146
二、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48
(一)组织的本质 148
(二)组织三要素 149
(三)非正式组织 152
(四)组织平衡论 155
(五)权威接受论 156
(六)组织决策论 159
(七)管理人员职能说 161
三、简评 163
第二节 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165
一、生平与著述 166
二、西蒙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68
(一)“行政谚语”——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批判 169
(二)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170
(三)行政决策论 176
(四)行政组织论 186
三、简短的结语 193
第三节 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 194
一、生平与著述 194
二、沃尔多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96
(一)对传统行政学的评论 196
(二)论当代公共行政学 201
(三)沃尔多本人的公共行政研究领域 209
三、小结 219
第四节 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221
一、生平与著述 221
二、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221
三、几点启示 228
第五节 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理论 229
一、生平与著述 230
二、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需要层次说 230
三、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学说的内容述要 232
四、简评 237
第六节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238
一、生平与著述 239
二、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 240
三、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 245
四、渐进决策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249
第四章 应用与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251
第一节 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 252
一、生平与著述 252
二、政策科学及其本质特征 253
三、政策科学方法论 255
四、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257
(一)逆境及其分类和普遍性 257
(二)政策制定对于应付逆境的作用 258
(三)对逆境的政策制定反应 259
(四)应付逆境的政策原则 261
(五)应付逆境的对策 265
五、宏观政策分析思想 266
(一)以判断和行为的哲学而不是科学的哲学作为基础 266
(二)高度重视超理性的作用 267
(三)以宏观政策为焦点 267
(四)对政策模式的考虑 268
(五)从国家兴衰、革命和政权的命运、发展规划以及类似的“宏观事业”之成败这一高度来思考问题 268
(六)未来因素的设计 268
(七)在历史中思考 269
(八)对形势进行广泛的、远期的以及动态的预测,尤其要注意衰落曲线、转瞬即逝的机会和意外事变 269
(九)以协调的观点为指导集中注意关键性抉择 269
(十)避免不利结局,争取良好绩效 270
(十一)清除弊病 270
(十三)深层复杂性的处理 271
(十四)政策赌博 271
(十二)在与动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意义上进行分析 271
(十五)价值分析和目标探索 272
(十六)了解新情况,修改旧决定 272
(十七)创新与创造性 273
(十八)政治上的周密性和相对独立性 273
(十九)危机决策的相关性 273
(二十一)有关元政策的制定 274
(二十二)沟通的针对性 274
(二十)同政策探索的广泛社会过程保持富有成果的联系 274
六、简评 275
第二节 彼得的《彼得原理》 275
一、生平著述 276
二、《彼得原理》内容述要 276
三、简评 282
第三节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 283
一、生平与著述 284
二、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说的产生背景 285
(一)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亦称融合型行政模式) 287
三、里格斯提出的三大行政模式分类 287
(二)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亦称衍射型行政模式) 288
(三)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亦称棱柱型行政模式) 288
四、对五种主要行政生态要素的分析 290
(一)经济要素与公共行政 290
(二)社会要素与公共行政 293
(三)沟通网络与公共行政 294
(四)符号系统与公共行政 295
(五)政治构架与公共行政 297
五、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 298
六、简评 301
第五章 挑战与创新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303
第一节 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 304
一、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含义 304
二、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和批判 306
三、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 308
四、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突破 312
五、新公共行政学的动态、开放组织观 315
六、简评 317
第二节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319
一、生平与著述 319
二、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321
三、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的理论渊源 321
四、权变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323
(一)权变领导模式的基本点 323
(二)领导方式的分类与LPC量表 324
(三)领导效能与情境控制三要素及三种领导情境 326
五、权变领导模式的新发展——认知资源理论 327
第三节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330
一、生平与著述 331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332
(一)组织中目标的性质 332
(二)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333
(三)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334
三、目标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 336
四、简短的结语 338
第六章 总结与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340
第一节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 341
一、生平与著述 341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 343
三、政府的失败及其根源 343
四、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 347
五、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349
第二节 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 352
一、政策分析及其必要性 353
二、政策分析的要素 355
三、政策分析的过程 359
四、政策分析与政治因素 362
(一)政治可行性 363
(二)谁是真正的委托人 364
五、简评 365
一、生平与著述 366
第三节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366
二、企业家政府理论产生的背景 367
(一)政府的本质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367
(二)传统的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与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出现 367
三、企业家政府的本质含义 372
四、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与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 375
(一)掌舵而不是划桨 375
(二)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 377
(三)注重引入竞争机制 378
(四)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 379
(五)重产出而非投入 380
(六)具备“顾客意识” 381
(七)有收益而不浪费 382
(八)重预防而不是治疗 383
(九)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 384
(十)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 386
五、简评 387
第四节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389
一、生平与著述 390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 391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 395
(一)民主公民权理论 395
(二)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 399
(三)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 402
(四)后现代公共行政 407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409
(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409
(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410
(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410
(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411
(五)责任并不简单 412
(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412
五、简短的结语 413
(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413
第五节 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 415
一、生平与著述 416
二、公共行政概念再认识 417
(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涵 417
(二)公共行政的特质 418
三、管理视角的公共行政观 421
(一)公共行政研究的传统管理途径 421
(二)公共行政研究的新公共管理途径 425
四、政治视角的公共行政观 429
五、法律视角的公共行政观 433
六、简短的结语 438
结语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440
主要参考文献 444
本书主要人名译名英汉对照表 456
索引 460
后记 496
修订补记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