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禅与道概论 第7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禅与道概论  第7版
  • 南怀瑾先生著 著
  • 出版社: 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禅与道概论 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刘序 1

前言 1

禅宗与佛学讲录——目录 1

壹 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 1

禅与道概论总目录 1

贰 佛学内容简介 7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7

(二)印度上古的形势与国情 8

(1)建立师道的庄严 9

(三)释迦出家成道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 9

(2)破除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 10

(3)归纳印度上古传统宗教的论回之说 11

(4)开拓宇宙观与世界观 11

(5)调和裁定形而上的本体论 13

(四)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15

(1)小乘的思想 15

(3)小乘的求证方法 18

(2)小乘的实践 18

(4)大乘的思想 20

(5)大乘的实践 22

(6)大乘求证的方法 24

叁 禅宗概要 27

(一)有关禅宗的史迹 29

(1)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 32

(2)禅宗的禅 33

(3)达摩大师初传的禅宗 33

(二)初唐以前禅宗开展的影响 35

(1)关于禅宗六祖几个重要问题 37

(第一)关于六祖的开悟 39

(第二)关于不思善,不思恶的问题 43

(第三)关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问题 44

(三)唐初禅宗兴盛的大势 44

(四)研究禅宗的几个锁钥 48

(2)几个重要术语的了解 49

(1)时代方言的注意 49

①禅宗语录 50

②禅宗的机锋 50

③棒喝 53

(3)研读禅宗典籍的重点 55

(4)必须具备禅学与文学的素养 56

(五)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 61

(1)禅的目的与湼槃 72

(2)宋元以后注重参禅的禅风 76

①参话头与止观、禅那的关系 77

②看念头 78

③参话头 78

(3)元明以后禅宗的三关界说与参禅的境界 80

(六)禅宗与理学的关系 81

(1)禅宗宗师的言行与理学 86

(七)禅宗与中国文学 90

(1)隋唐以后文学意境的转变与禅宗 90

①诗 91

②词曲 98

③小说 100

(2)禅与文学的重要性 103

①孔子晚年 103

②宗教与文学 105

肆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文化教育的精神 107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 108

(三)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111

(1)丛林的规模 113

(2)丛林的风规 117

(3)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123

(4)丛林与中国文教 128

结论 130

道家与道教讲录——目录 133

壹 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 135

(一)道家与黄、老 135

(二)道家与老、庄 136

(一)上古历史传说上的反证 139

贰 隐士思想与道家 139

(二)孔子与隐士的思想 140

(三)隐士与历史政治的关系 141

(1)历史上畏惧「隐士」思想的反面 143

(2)历史上尊重「隐士」思想的正面 144

叁 方士的学术与道家 146

(一)有关原始自然科学 147

(二)有关阴阳家演变为人文科学 148

(三)有关理论物理科学 149

肆 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 151

(一)上古传统文化与周代的道术 152

(二)战国时期北方齐鲁燕宋的文化背景 167

(三)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的文化思想 173

伍 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 177

(一)道家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说 177

(1)关于阴阳的观念 180

(2)关于五行的观念 182

(3)关于天干和地支的甲子观念 184

(二)道家神仙修炼的学术思想 190

(1)道家与道教对于人生意义的估价 190

(2)方士思想的影响 192

(甲)养神论者的理论与方法 193

(乙)养气与炼气论者的先声 194

(丙)服饵者的理由 198

(子)所谓服饵丹药的两个理论 198

(丑)关于服饵丹药的三种类 201

(寅)服食丹药的三个程序 202

(丁)祀祷派的修炼 203

陆 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 208

(1)丹经鼻祖的作者魏伯阳 209

(二)方士医学与易象数合流的炼气养生术的丹道 216

柒 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 229

(1)儒道不分家「天」字的含义 229

(2)儒道不分家的「道」字的含义 230

(1)老子思想的天道无为与自然的观念 231

(1)老子 231

(2)老子对于仁义与圣人的观念 233

(3)有关老子政治思想的误解 235

(4)老子被人陷害为阴谋权术的教唆者 236

(5)老子政治思想的重心 239

(6)老子摄生养生的学术 241

(甲)入手立基虚极静笃的养静论 242

(乙)由静极进于绵绵若存的养神论 242

(丙)辅助养静、养神的养气论 243

(丁)恍惚至精的道妙 243

(戊)摄生养生的成果 244

(7)道教清静经 245

(二)庄子 246

(1)庄子书的寓言 247

(2)庄子的逍遥游与内七篇 248

(3)庄子外篇的风规 250

(4)庄子内篇养生学与方士神仙的因缘 251

(三)战国时期阴阳家与方士的声势 254

(1)驺衍的学术思想 255

(甲)驺衍阴阳学说的动机与目的 257

(乙)阴阳学说的内容 258

(丙)驺衍地球物理的思想 258

(丁)齐国学术的风气 260

(四)秦汉之际燕齐方士与神仙的思想渊源 261

(1)秦始皇与封禅 261

(2)汉初的神道与神仙 265

捌 道教 271

(一)汉末道教形成的因缘 271

(二)魏晋以后的道家与道教 280

(1)唐代的道教 286

(2)宋、元、明、清的道教 288

玖 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292

禅与道概论后语——杨管北 299

(3 )汉、魏以下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概略 32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