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哲学演讲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世英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4624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哲学-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哲学演讲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讲词 1
目录 1
哲学的性质 3
小引:哲学始于对普遍性问题的惊异 3
一、哲学史上对哲学的界定 5
二、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11
三、哲学的分类 15
第一讲 哲学的基本问题 23
一、“人——世界”和“主体——客体”两重“在世结构”的含义、区别与关系 23
第一篇 本体论与认识论 23
二、“人——世界”和“主体——客体”两种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 29
三、哲学基本问题解析 35
第二讲 精神发展的阶段 42
一、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 43
二、个人精神发展的阶段 47
第三讲 两种超越: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58
一、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 58
二、相同与相通 67
第四讲 两种超越的途径:思维与想像 80
一、想像不同于思维的特点 80
二、从重思维到重想像的转向 84
三、想像的重要意义 87
第五讲 两种无限观:“思维的无限”与“想像的无限” 93
一、两种无限的含义 93
二、对黑格尔“真无限”的批评 96
三、“真无限”的整体与“坏无限”的整体 99
四、“人生在世”的全过程 101
第六讲 崇尚有限与超越有限 105
一、从尊崇无限到尊崇有限的转向 105
二、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人世间事物的有限性 107
三、从拯救有限到超越有限,从崇有到尚无 112
四、从一元论到多元论,从尊崇同一性到尊崇差异性 116
第七讲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120
一、从符合说到去蔽说的转向 120
二、真理的本质在于超越和自由 125
第八讲 现实·真实·虚拟 132
一、亚里士多德:“诗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 132
二、虚拟的重要性和真实性 136
三、真实(真理)的层次 139
四、艺术的真实 142
一、境界的含义及其在中西哲学史上的意义 152
第九讲论境界 152
二、境界的形成 156
三、不同境界之间的沟通问题 159
四、用“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思想精神提高和沟通不同的精神境界 161
第十讲超越自我 165
一、禅宗关于超越自我的思想 165
二、超越自我在于超越主客二分式 173
第十一讲超越之路 183
一、哲学的“奥秘性”与“公开性” 185
二、哲学的彻底的“公开性”在于永不脱离时间性和有限性 189
三、超越有限的历程 192
四、超越有限是一个长期磨炼的过程 195
第二篇审美观 203
第十二讲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203
一、审美意识不是主客关系式的认识,而是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203
二、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 208
三、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 214
第十三讲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220
一、传统哲学把哲学与惊异对立起来 220
二、审美意识的惊异主要因超越主客二分而激起 224
三、缺乏审美意识或诗意的传统哲学的终结 227
四、惊异是哲学和审美意识(诗意)的灵魂 228
第十四讲 典型说与显隐说 234
一、典型说及其哲学基础 235
二、显隐说及其哲学基础 237
三、真理的场所——艺术品 242
四、中国古典诗论的“隐秀”说 248
五、超越在场与功利追求 251
第十五讲 审美意识:超越有限——再论典型说与显隐说 256
一、艺术是以有限显现无限 256
二、艺术品显现人人共同生活于其中的无限性世界 258
三、艺术品所显现的无限性包括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参与 261
四、典型说的无限之局限性 262
五、古希腊的模仿说及其扩展 264
六、中世纪对古希腊模仿说的超越 267
七、典型说在西方近代美学史上的主导地位 268
八、现当代的显隐说对传统的典型说的超越 272
第十六讲 审美价值的区分 275
一、黑格尔论艺术价值的区分 275
二、超越有限性的程度决定审美价值的高低 279
一、西方古典哲学到现当代哲学的转向 289
第十七讲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289
二、语言学的转向 292
三、语言意义的转换 297
四、“大言”与“小言” 302
第十八讲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311
一、语言的诗性 311
二、诗的语言与非诗的语言的区别 317
三、中国古典诗的语言的特征和要求 319
一、古希腊时期 327
第十九讲 美与真善 327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 330
三、近代 331
四、现当代 335
五、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 336
第三篇 伦理观 343
第二十讲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343
一、中西哲学史上的道德观 343
二、审美意识超越道德意识 349
三、西方一些思想家关于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关系的论述 354
四、审美意识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58
第二十一讲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363
一、“被使用的世界”与“相遇的世界” 364
二、人生并非只是使用对象的活动 365
三、人生的最高意义:“万物一体”的领悟或“我—你”之间的相互回应 368
四、有“民胞物与”精神的人,能唤醒万物与之作语言交流 370
五、“我—你”关系的优先地位 372
六、让科技事业充满“民胞物与”和“仁爱”精神之火与光 375
第二十二讲 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民胞物与说 380
一、中国哲学史上民胞物与和人类中心思想的统一 380
二、西方极端神秘主义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384
三、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389
第二十三讲 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 393
一、和谐论的本体论根据——“万物一体” 394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95
三、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399
第二十四讲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404
一、从独白到对话 404
二、儒家的“万马齐喑”的伦理学与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学” 408
三、理与情 412
一、知行合一的道德意义 416
第二十五讲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416
二、从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从道德意义的知行合一到认识论意义的认识与实践 419
三、“知”哲学与“行”哲学 422
四、道家既“知”道亦“行”道 426
五、哲学与人生 428
第四篇历史观 435
第二十六讲 古与今 435
一、伽达默尔的古今融合论 436
二、王船山的“通古今而计之”的历史观 443
一、传统的特征与形成过程 451
第二十七讲 传统与现在 451
二、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 456
第二十八讲 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465
一、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含义 465
二、时间距离的意义 468
三、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超出自身而不执著 471
四、历史性问题就是人生意义问题 474
第二十九讲 中心与周边 478
一、中心与周边关系的哲学基础 478
二、“万变不离其宗”剖析 480
三、民族性与时代性 484
四、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486
第五篇 哲学发展的历程 493
第三十讲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493
一、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493
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特点 512
第三十一讲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521
一、主要发展阶段 521
二、中国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特征 547
第三十二讲 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影响 552
一、以希望哲学代替猫头鹰哲学 572
第三十三讲 余论 希望哲学 572
二、希望就是虚拟 573
三、希望就是战斗 575
四、希望与命运 575
五、希望与失望 576
四、希望与无限 578
附录: 581
1.治学心得 581
2.主要著作目录(合著未收入) 585
3.主要学术论文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