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催化工艺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物催化工艺学
  • 孙志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473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6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生物-催化剂-生产工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生物催化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生物催化的基本概念 1

1.1.1 生物催化与生物催化工艺学 1

目录 1

1 绪论 1

1.1.2 生物催化的产生与发展 3

11.4.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活力及其测定 31 7

1.1.3 生物催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7

1.2.1 生物催化的主要方式 8

1.2 生物催化的主要内容 8

1.2.2 生物催化反应的特点 9

1.2.4 生物催化的应用 12

1.2.3 生物催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1.3.1 生物催化的研究动态 15

1.3 生物催化发展趋势 15

1.3.2 生物催化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18

1.3.3 我国生物催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20

参考文献 23

2.2.1 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27

基础篇 27

2 微生物学基础 27

2.1 生物催化剂与微生物 27

2.1.1 生物催化剂 27

2.1.2 微生物是生物催化剂的宝库 27

2.2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27

2.2.2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29

2.2.3 常用的工业微生物 30

2.3.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34

2.3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34

2.3.2 核糖体 36

2.3.3 生物膜与蛋白质的运输 37

2.4.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8

2.4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8

2.4.3 微生物的变异 41

2.4.2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基因表达 41

2.5.1 微生物代谢调控的基本特点 42

2.5 代谢工程与微生物代谢的调控 42

2.5.2 酶活性的调控 43

2.5.3 酶合成的调控 46

2.5.4 微生物代谢调控的模式 50

2.5.5 代谢的人工调控 53

2.5.6 代谢工程 55

2.6.1 微生物的营养 56

2.6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56

2.6.2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59

2.6.3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60

2.6.4 极端环境与极端微生物 61

参考文献 63

3.1.1 酶是生物催化剂 65

3 应用酶学基础 65

3.1 酶的基本概念 65

3.1.2 酶的化学本质 68

3.1.3 酶的分类和命名 69

3.2.1 酶蛋白的结构 72

3.2 酶的结构与功能 72

3.2.2 酶的活性中心 77

3.2.3 酶催化反应机制 78

3.3 酶动力学和抑制作用 84

3.3.1 单底物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85

3.3.2 多底物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91

3.3.3 影响酶反应速率的因素 93

3.3.4 酶的抑制 95

3.4.1 对酶的认识 98

3.4 生物催化用酶 98

3.4.2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优点 99

3.4.3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缺点 101

参考文献 102

4.1 手性概念的提出 103

4 手性化学基础 103

4.2.1 对映体的不同作用行为 105

4.2 手性的意义 105

4.3.1 异构体 106

4.2.2 单一对映体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意义 106

4.3 有机分子的三维结构与手性 106

4.3.2 立体异构 108

4.3.3 手性与光学活性 112

4.3.4 手性与不对称性 115

4.4.1 构型的联系 117

4.4 构型的联系和测定 117

4.4.2 构型的测定 119

4.5.1 比旋光度的测量 122

4.5 对映体组成的测定 122

4.5.3 手性色谱法 123

4.5.2 对映体过量 123

4.5.4 核磁共振光谱(NMR)法 124

4.6.1 生物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125

4.6 生物催化的手性化学 125

4.6.2 对映选择率E 126

参考文献 128

5.1.1 生物有机化学的发展 129

5 生物有机化学与生物催化 129

5.1 概述 129

5.1.2 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131

5.2 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学 132

5.2.1 生物有机化学中的立体效应 133

5.2.2 生物体内发生的基本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35

5.3.1 生物催化反应与有机化学合成 137

5.3 生物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137

5.3.2 生物催化的水解反应 138

5.3.3 生物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 140

5.3.4 生物催化的缩合反应 141

5.3.5 生物催化的加成反应 142

5.3.7 生物催化的胺化反应 143

5.3.6 生物催化的卤化和脱卤反应 143

5.3.9 生物催化的降解反应 144

5.3.8 生物催化的酯化反应 144

参考文献 145

6.1.2 生物催化剂来源与多样性 146

6 生物催化剂的来源与筛选 146

6.1 概述 146

6.1.1 生物催化剂的概念 146

6.1.3 生物催化剂的寻找和发现 149

6.2.1 常规生物催化剂筛选的一般策略 150

6.2 微生物酶筛选的策略 150

6.2.2 从极端微生物中筛选极端酶的策略 156

6.2.3 未培养生物催化剂的发现策略 158

6.3.1 从自然界发现产酶微生物 159

6.3 微生物和酶的一般筛选方法 159

6.3.2 生物催化剂的高效筛选 163

6.4 优良菌种选育 166

6.4.2 诱变选育 167

6.4.1 自然选育 167

6.5.1 从土壤和水样中提取DNA 171

6.5 从生境中微生物基因组DNA筛选酶的方法 171

6.5.2 土壤微生物DNA文库的构建 172

参考文献 173

7 生物催化剂的修饰与改造 175

7.1 生物催化剂的化学修饰 176

7.1.2 酶蛋白修饰的方法 177

7.1.1 酶蛋白修饰的目的 177

7.1.3 酶蛋白修饰的局限性 180

7.2.1 生物催化剂的有理设计工具与方法 181

7.2 生物催化剂的有理设计改造 181

7.2.2 有理设计应用的成功例子 183

7.3.1 酶的定向进化的产生及定义 185

7.2.3 有理设计的局限性与展望 185

7.3 生物催化剂的定向进化 185

7.3.2 定向进化方法 188

7.3.3 定向进化应用的成功例子 192

7.3.4 定向进化的发展概况 196

7.4 目的物的检验方法:筛选和选择 197

7.4.1 筛选 198

7.4.2 选择 199

7.5.1 生物催化剂改造的研究概况 200

7.5 生物催化剂改造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200

7.5.3 生物催化剂改造的展望 201

7.5.2 生物催化剂的组合改造 201

参考文献 203

8.1.1 对产酶微生物菌种的要求 205

8 生物催化剂的发酵生产 205

8.1 微生物产酶菌种 205

8.1.2 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206

8.1.3 产酶菌种的保藏 207

8.1.4 产酶菌种的退化 208

8.2 产酶培养基 209

8.2.1 微生物发酵与产酶原料 210

8.2.2 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213

8.3.2 产酶发酵方法 218

8.3 种子培养与发酵产酶 218

8.3.1 产酶发酵工艺流程 218

8.3.3 种子扩大培养 219

8.3.4 无菌操作的接种技术 220

8.4.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 221

8.4 微生物生长与发酵产酶动力学 221

8.4.2 发酵产酶的模式 222

8.4.4 产酶动力学 223

8.4.3 细胞生长动力学 223

8.5.1 温度 224

8.5 发酵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224

8.5.3 溶解氧(供氧) 225

8.5.2 pH值 225

8.5.6 湿度 226

8.5.4 搅拌 226

8.5.5 泡沫 226

8.6.2 杂菌污染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227

8.6 发酵染菌和防治 227

8.6.1 杂菌污染的途径 227

8.6.3 噬菌体的危害和防止措施 228

8.7.2 商品酶的剂型 229

8.7 工业用生物催化剂与酶制剂 229

8.7.1 工业用生物催化剂的要求 229

参考文献 230

9 酶的纯化与表征 231

9.1.3 蛋白质的测定 232

9.1 酶或蛋白质的分析与检测 232

9.1.1 纯度的标准 232

9.1.2 酶活的测定 232

9.1.4 蛋白质的化学分析 234

9.2.1 分离纯化概述 235

9.2 酶的分离和纯化 235

9.2.2 酶的提取 236

9.2.3 分离纯化方法 240

9.2.4 结晶 253

9.3.1 纯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254

9.2.5 选择性变性纯化 254

9.3 酶的稳定性 254

9.3.2 酶的保存 255

9.3.3 酶的修饰对稳定性的作用 256

9.4.2 预处理 257

9.4 分离纯化过程设计策略 257

9.4.1 材料的选择 257

9.4.4 制定酶的纯化步骤 258

9.4.3 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258

参考文献 260

9.4.5 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评价 260

10.1 引言 262

10 非水相生物催化 262

10.2.1 单一的水或缓冲溶液系统 265

10.2 典型的生物催化介质系统 265

10.2.3 水-有机溶剂两相系统 266

10.2.2 水-有机溶剂单相系统 266

10.2.4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乳液或微乳液系统 267

10.2.6 超临界流体系统 268

10.2.5 微水有机溶剂单相系统 268

10.2.7 离子液体介质系统 269

10.3 非水溶剂的影响及其选择原则 270

10.2.8 无溶剂或少溶剂反应系统 270

10.3.2 非水溶剂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271

10.3.1 非水溶剂对酶选择性的影响 271

10.3.3 非水溶剂的选择原则 272

10.4.1 酶的柔性与“必需水” 273

10.4 水活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 273

10.4.2 水活度与酶的活性 274

10.4.3 水活度缓冲体系 275

10.5.1 无机盐类添加剂 276

10.5 添加剂对非水相生物催化反应的影响 276

10.5.4 表面活性剂 277

10.5.2 有机助溶剂 277

10.5.3 多醇类添加剂 277

10.6.1 有机溶剂中酶的活力为何不如水相中高 279

10.6 非水介质中酶的活化方法 279

10.6.2 如何提高有机相酶的催化活力 281

10.7.2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 283

10.7 非水相生物催化的主要特征 283

10.7.1 酶在有机溶剂中的催化活性 283

10.7.3 溶剂对酶选择性的调控作用 284

10.7.4 非水相酶催化的其他特征 285

10.8 非水相生物催化的典型反应 286

10.8.1 酯合成反应 287

10.8.2 酰胺化反应 292

10.8.3 多肽合成反应 293

10.8.4 氧化还原反应 294

参考文献 296

11.1.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定义 299

1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 299

11.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概述 299

11.1.2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300

11.1.3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优缺点 301

11.2.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制备原则 302

11.2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制备方法 302

11.2.2 固定化方法 303

11.2.3 各种固定化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310

11.3.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特征参数 311

11.3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性质 311

11.3.3 固定化对生物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312

11.3.2 固定化后催化活性的变化 312

11.3.4 固定化对生物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14

11.4 评价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指标及其测定 317

11.4.3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半衰期 318

11.4.4 单位产品的生物催化剂消耗 318

11.4.2 偶联率及相对活力的测定 318

11.5.2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应用的几个例子 319

11.5.1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319

11.5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319

11.6.1 共固定化技术 321

11.6 固定化技术研究新进展 321

11.6.2 酶的定向固定化技术 322

11.6.3 交联酶晶体 323

11.6.4 脂质体包埋 325

参考文献 326

12.1.1 生物催化反应器的基本概念 327

12.1 生物催化反应器概述 327

12 生物催化反应器 327

12.1.3 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328

12.1.2 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328

12.1.4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330

12.2.1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生物学基础 331

12.2 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基础 331

12.2.2 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与传热 332

12.2.3 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模型 334

12.3.1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338

12.3 几种主要的生物反应器介绍 338

12.3.2 鼓泡式生物反应器和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347

12.3.4 厌氧生物反应器 350

12.3.3 自吸式生物反应器 350

12.3.5 固态发酵用生物反应器 353

12.3.6 固定床、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354

12.3.7 膜生物反应器 356

12.4.1 生物反应器设计 359

12.4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 359

12.4.2 生物反应器的放大 368

参考文献 376

13.1.1 L-氨基酸的主要用途 381

13.1L-氨基酸的研究应用概况 381

应用篇 381

13 酶法制备L-氨基酸 381

13.1.2 L-氨基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82

13.2.2 L-苯丙氨酸的酶法制备路线 383

13.2.1 L-苯丙氨酸的性质用途 383

13.2 L-苯丙氨酸的酶法制备 383

13.3.1 苯丙酮酸的制备方法 384

13.3 苯丙酮酸转氨酶法制备L-苯丙氨酸 384

13.3.2 转氨酶的产酶发酵工艺 385

13.3.3 L-苯丙氨酸的分离提取工艺 387

13.4.1 L-丙氨酸的性质与应用 389

13.4 L-丙氨酸的酶法制备 389

13.3.4 L-苯丙氨酸的分析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 389

13.4.2 L-丙氨酸的酶法制备路线 390

13.4.3 L-天冬氨酸酶法脱羧制备L-丙氨酸 391

13.4.5 L-丙氨酸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分析检验 402

13.4.4 L-丙氨酸的分离提取工艺 402

参考文献 403

14.1.1 D-氨基酸的性质 405

14.1 D-氨基酸概述 405

14 酶法制备D-氨基酸 405

14.1.2 D-氨基酸的应用 407

14.2.1 酶催化拆分法 411

14.2 D-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及其进展 411

14.2.2 酶法转化法 413

14.3.1 海因酶简介 415

14.3 海因酶法制备D-氨基酸 415

14.4.1 D-苯丙氨酸的用途 416

14.4 海因酶法制备D-苯丙氨酸 416

14.3.2 海因酶法制备D-氨基酸的工艺路线 416

14.4.2 前体化合物——苄基海因的制备工艺 418

14.4.3 海因酶的发酵产酶工艺 419

14.4.4 酶法转化工艺 420

14.4.6 D-苯丙氨酸的分析检验和质量标准 422

14.4.5 D-苯丙氨酸的分离提取工艺 422

14.4.7 其他D-氨基酸的酶法制备工艺 423

参考文献 424

15.1.1 概述 427

15.1 固定化细胞方法生产L-苹果酸 427

15 固定化细胞方法生产L-苹果酸与L(+)酒石酸 427

15.1.3 产L-苹果酸的微生物及菌种选育 431

15.1.2 固定化细胞方法生产L-苹果酸的技术路线 431

15.1.4 产酶发酵工艺 433

15.1.5 固定化细胞转化工艺 435

15.1.6 L-苹果酸的提取和精制 441

15.1.7 半成品化验和成品检验 443

15.1.8 L-苹果酸的生理功能与用途 446

15.2.1 概述 449

15.2 固定化细胞方法生产L(+)-酒石酸 449

15.2.3 产L(十)-酒石酸的微生物及菌种选育 452

15.2.2 固定化细胞生产L(+)-酒石酸的技术路线 452

15.2.4 产酶发酵工艺 454

15.2.5 固定化细胞转化工艺 456

15.2.6 L(+)-酒石酸的提取 459

15.2.7 半成品化验和成品检验 460

15.2.8 L(+)-酒石酸的用途 462

参考文献 463

16.1.1 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 466

16.1 2-芳基丙酸概述 466

16 生物催化法制备手性2-芳基丙酸 466

16.1.2 酶法拆分工艺 468

16.1.3 其他合成方法 474

1 6.2.1 (R,S)-萘普生的非水相酶促酯化 482

16.2 萘普生 482

16.2.2 (R,S)-萘普生酯的选择性水解 484

16.3 布洛芬 487

16.3.1 (R,S)-布洛芬的非水相酶促酯化 488

16.3.2 (R,S)-布洛芬酯的选择性水解 489

16.4.1 (R,S)-酮洛芬的非水相酶促酯化 492

16.4 酮洛芬 492

16.4.2 (R,S)-酮洛芬酯的选择性水解 494

16.5.2 舒洛芬 497

16.5.1 氟比洛芬 497

16.5 其他2-芳基丙酸 497

参考文献 498

1 7.1.2 L-肉碱的代谢、生理功能和毒理学 503

17.1.1 L-肉碱简介 503

17 酶法生产L-肉碱 503

17.1 概述 503

17.1.3 L-肉碱生产与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504

17.2.1 酶法生产L-肉碱的技术路线 509

17.2 酶法转化巴豆甜菜碱生产L-肉碱工艺 509

17.2.3 产酶发酵工艺 510

17.2.2 产L-肉碱水解酶的微生物及菌种选育 510

17.2.4 酶转化工艺 512

17.2.5 L-肉碱的提取和精制 516

17.2.6 L-肉碱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的测定方法 518

17.2.7 L-肉碱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519

17.3.1 化学合成拆分方法制备L-肉碱 520

17.3 L-肉碱的其他生产方法 520

17.3.2 γ-丁基甜菜碱为前体的酶转化法 522

17.3.3 直接发酵法生产L-肉碱 525

17.4 L-肉碱的应用 526

17.4.1 L-肉碱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527

17.4.2 L-肉碱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528

17.4.3 L-肉碱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529

参考文献 530

18.1.1 D-泛酸钙与D-泛醇简介 533

18.1 概述 533

18 微生物酶法拆分制备D-泛解酸内酯 533

18.1.2 泛解酸内酯的拆分方法与国内外发展情况 534

18.2.2 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微生物及菌种选育 539

18.2.1 酶法拆分的技术路线 539

18.2 酶法拆分方法生产D-泛解酸内酯工艺 539

18.2.3 产酶发酵工艺 541

18.2.4 酶转化工艺 543

18.2.5 D-泛解酸内酯的提取和精制 548

18.2.6 酶法拆分的半成品化验和成品检验 549

18.3.1 化学拆分方法制备D-泛解酸内酯 552

18.3 D-泛酸的其他生产方法 552

18.3.2 诱导结晶法生产D-泛酸钙 553

18.3.3 直接发酵法生产D-泛酸钙 554

18.4.1 D-泛解酸内酯生产D-泛酸钙及其用途 555

18.4 D-泛解酸内酯的应用 555

18.4.2 D-泛解酸内酯生产D-泛醇及其用途 557

18.4.3 D-泛解酸内酯生产D-泛硫乙胺及其应用 558

参考文献 560

19.1.1 除虫菊酯的发现 562

19.1 拟除虫菊酯简介 562

19 酶法生产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 562

19.1.2 拟除虫菊酯的发展 563

19.1.3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及研究进展 565

19.2.1 拟除虫菊酸中间体的制备 566

19.2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中间体的生产 566

19.2.2 手性拟除虫菊醇中间体的制备 570

19.3.1 (S)-生物烯丙菊酯 577

19.3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简介 577

19.3.3 溴氰菊酯 578

19.3.2 生物炔丙菊酯 578

19.3.4 氯氰菊酯 579

19.3.5 氰戊菊酯 580

19.4.1 棉田害虫 581

19.4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的应用 581

19.3.6 三氟氯氰菊酯 581

19.4.5 烟草害虫 582

19.4.4 茶树害虫 582

19.4.2 蔬菜害虫 582

19.4.3 果树害虫 582

19.4.10 白蚁 583

19.4.9 卫生害虫 583

19.4.6 水稻害虫 583

19.4.7 其他农业害虫 583

19.4.8 森林害虫 583

参考文献 584

19.4.12 贮粮害虫 584

19.4.11 家畜害虫 584

20.1 概述 586

20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生产短链脂肪酸酯 586

20.1.2 国内外发展的情况 587

20.1.1 短链脂肪酸酯及其特性 587

20.1.3 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短链脂肪酸酯合成的特点 588

20.2.2 生产短链脂肪酸酯脂肪酶的微生物及菌种选育 589

20.2.1 短链脂肪酸酯非水相酶法生产的技术路线 589

20.2 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短链脂肪酸酯的生产 589

20.2.3 脂肪酶发酵生产工艺 590

20.2.4 生物转化工艺 592

20.2.6 短链脂肪酸酯产品的检验与指标 595

20.2.5 短链脂肪酸酯的提取和溶剂回收 595

20.4 短链脂肪酸酯的应用 596

20.3 短链脂肪酸酯的其他生产方法 596

参考文献 597

21.1.2 手性环氧化物及邻二醇的合成 599

21.1.1 重要的手性中间体——环氧化物及邻二醇 599

21 酶法拆分手性环氧化物 599

21.1 概述 599

21.2.1 环氧水解酶的生理功能 600

21.2 环氧水解酶概述 600

21.2.2 环氧水解酶的催化机理 601

21.2.3 环氧水解酶催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602

21.2.4 产环氧水解酶的微生物筛选 603

21.2.5 微生物环氧水解酶的纯化及基因克隆表达 605

21.2.6 微生物环氧水解酶的发酵生产 606

21.3.2 环氧化物水解生物反应器 607

21.3.1 催化剂的应用形式 607

21.3 环氧水解酶转化工艺 607

21.3.3 膜反应器转化 609

21.3.4 环氧化物的生物水解 611

21.4.2 生物催化合成法 619

21.4.1 化学合成法 619

21.4 手性环氧化物的其他生产方法 619

21.4.3 含环氧乙烷环的消旋底物的拆分 624

21.5.2 (R)-(—)-甲羟戊酸内酯的大规模合成 625

21.5.1 (S)-布洛芬的合成 625

21.5 环氧水解酶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 625

21.5.3 (R)-硝苯洛尔合成 626

参考文献 627

21.5.4 吡咯类抗真菌剂D0870 627

22.1.1 香草醛简介 633

22.1 概述 633

22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草醛 633

22.1.2 关于“生物香兰素” 635

22.1.3 生物法生产香兰素方法与国内外研究概况 636

22.1.4 二步法生物转化阿魏酸生成香草醛 641

22.2.2 产酶微生物与产酶菌种选育 644

22.2.1 技术路线 644

22.2 黑曲霉转化阿魏酸生成香草酸 644

22.2.3 产酶发酵工艺 645

22.2.4 转化工艺 648

22.3.1 技术路线 649

22.3 朱红密孔菌转化香草酸生成香草醛的研究 649

22.3.3 产酶发酵工艺 650

22.3.2 产酶微生物与产酶菌种选育 650

22.3.4 转化工艺 652

22.4.2 香草醛的提取和精制 654

22.4.1 香草酸的提取和精制 654

22.4 生物转化香草酸和香草醛的提取和精制 654

22.5.1 薄层色谱法(TLC)同时检测阿魏酸、香草酸和香草醛 655

22.5 二步法生物转化的半成品化验和成品检验 655

22.5.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 657

22.5.4 香草醛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658

22.5.3 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定量测定香草醛 658

22.6.1 化学合成方法生产香草醛 659

22.6 香草醛的其他生产方法 659

22.6.2 酶法生产香草醛 660

22.6.3 植物提取与细胞培养生产香兰素 661

22.7.1 香草醛是重要的化学合成原料 662

22.7 香兰素的应用 662

参考文献 663

22.7.2 香草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医药领域 66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