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测试深入解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网络测试深入解析
  • 赵庆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43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测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测试深入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网络测试基础知识 2

第1章 网络测试价值 2

1.1网络运行现状 2

1.2网络测试意义 4

1.2.1 被动测试与主动测试 4

1.2.2主动测试效益 5

1.3 网络测试商业化 9

1.4网络测试标准 11

第2章 网络管理 13

2.1 认识网络 13

2.2网络管理工具集 18

2.2.1 网络管理站 19

2.2.2资源管理和软件发布应用程序 20

2.2.3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20

2.2.4监控软件 20

2.3网络测试工具集 21

2.2.5数据库系统 21

2.3.1 物理电缆分析仪 22

2.3.2网络运行模拟工具 23

2.3.3网络协议分析仪 24

2.3.4网络测试仪 25

2.4网络测试管理 26

2.5优化网络性能 27

3.1 网络周期阶段性划分的意义 29

第3章 网络生命周期 29

3.2网络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 30

3.2.1规划设计阶段 30

3.2.2开发阶段 32

3.2.3组建阶段 32

3.2.4运行阶段 32

3.2.5升级阶段 33

3.3各阶段进行的网络测试 33

第4章 测试任务 34

4.1透析网络 34

4.2测试任务 35

4.2.2功能/特性测试 36

4.2.1可靠性测试 36

4.2.3吞吐量测试 37

4.2.4衰减测试 37

4.2.5容量规划测试 37

4.2.6配置规模测试 38

4.2.7设备评估 38

4.2.8响应时间测试 39

4.2.10网络瓶颈测试 40

4.2.9接受性测试 40

4.3选取测试任务 41

第5章 可接受性测试 42

5.1可接受性协议 42

5.2可接受性测试标准 43

5.3进行可接受性测试 43

5.4如果测试没有通过 44

5.5可接受性测试过程 44

6.2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 46

第6章 测试内容 46

6.1测试内容选取 46

6.3 网络设备与子网 48

6.4子网测试 50

第7章 测试方法 53

7.1测试方法概述 53

7.2测试计划 55

7.2.1测试蓝图 55

7.2.2 工作日志 57

7.2.3 配置文档 58

7.2.4测试脚本 60

7.2.5 问题档案 60

7.2.6测试数据 61

7.3负载模式 62

7.4测试配置 63

7.5数据收集 64

7.6.1 精简数据 65

7.6.2预测 65

7.6分析数据 65

7.6.3结果校验 66

7.7测试报告 66

第8章 测试环境 68

8.1 专用术语 68

8.2真实与模拟环境 69

8.3网络负载模式 70

8.3.1 模拟负载 72

8.3.2真实负载 73

8.3.3 混合负载 74

8.3.4加速负载 75

8.4 网络配置 76

8.4.1 基于运行网络测试 76

8.4.2基于模拟网络测试 81

8.4.3 网络测试实验室搭建 81

8.5测试环境实例 83

9.1 网络测试价值 87

第9章 小结 87

9.2 网络测试精简指南 88

第2部分 网络系统层测试 92

第10章 网络系统层测试基础 92

10.1概述 92

10.2技术术语 94

10.3系统层测试负载模式 95

10.3.1 子网测试负载模式 96

10.3.2全局网测试负载模式 105

10.4网络配置 107

第11章 网络系统层测试工具 108

11.1 概述 108

11.2报文发生器 108

11.2.1建立数据报文 108

11.2.2数据报文产生的各种方式 109

11.3文件输入及输出的产生 114

11.3.1 DOS的批处理文件 115

11.3.2 C及其他面向对象语言 117

11.3.3 ZID的ServerBench 118

12.1 测试方式 120

12.2子网吞吐量测试 120

12.2.1测试意义 120

12.2.2负载模式 120

12.2.3测试配置 120

第12章 网络系统层吞吐量测试 120

12.2.4测试并收集数据 121

12.2.5数据整理及分析 125

12.3.1测试意义 128

12.3.2测试配置 128

12.2.6不同特性下的测试 128

12.3全局网吞吐量测试 128

12.3.3负载模式 131

12.3.4测试并收集数据 131

12.3.5数据整理及分析 134

12.3.6不同特性下的测试 135

13.2.1测试意义 136

13.2子网稳定性测试 136

13.1测试方式 136

第13章 网络系统层稳定性测试 136

13.2.2负载模式 137

13.2.3测试配置 138

13.2.4测试并收集数据 139

13.2.5数据整理及分析 141

13.2.6不同特性下的测试 141

13.3.1测试意义 142

13.3.2测试配置 142

13.3全局网稳定性测试 142

13.3.3负载模式 144

13.3.4测试并收集数据 145

13.3.5数据整理及分析 147

13.3.6不同特性下的测试 147

第14章 网络系统层的功能测试 148

14.1测试方式 148

14.2子网功能测试 148

14.2.1测试意义 148

14.2.2负载模式 149

14.2.4测试并收集数据 151

14.2.3测试配置 151

14.2.5测试数据整理及分析 153

14.2.6异常结果分析 153

15.2.1 测试意义 156

15.2.3测试配置 156

15.2.2 负载模式 156

15.2子网衰减测试 156

15.1 测试方式 156

第15章 网络系统层衰减测试 156

15.2.4测试并收集数据 157

15.2.5数据整理及分析 157

15.3全局网衰减测试 159

15.3.1测试意义 160

15.3.2负载模式 160

15.3.3测试配置 160

15.3.5数据整理及分析 161

15.3.4测试并收集数据 161

第16章 网络系统层接受性测试 163

16.1测试方式 163

16.2全局网验收测试 163

16.2.1 测试意义 164

16.2.2负载模式 164

16.2.3测试配置 165

16.2.4测试并收集数据 167

16.2.5数据整理及分析 167

第17章 网络系统层评估 169

17.1测试方式 169

17.2设备评估测试 169

17.2.1 测试意义 170

17.2.2负载模式 170

17.2.3测试配置 170

17.2.4测试并收集数据 171

17.2.5数据整理及分析 171

18.1 概述 175

第18章 网络系统层故障解决 175

18.2 故障测试 176

18.2.1 负载模式 177

18.2.2测试配置 177

18.2.3测试并收集数据 177

第3部分 网络设备层测试 180

第19章 网络设备测试 180

19.1 概述 180

19.2技术术语 181

19.3 网络设备层测试负载模式 184

19.4网络设备层测试配置 184

19.5 网络设备层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 184

第20章 转发性能 186

20.1 概述 186

20.2吞吐量和延迟 186

20.3传输延迟和抖动 188

20.4混合报文吞吐量 189

20.5报文丢失率 190

20.6报文扫描 192

20.7最大突发报文数 193

20.8最长前缀匹配测试 194

第21章 服务质量报文处理测试 196

21.1 概述 196

21.2队列优先测试 196

21.3 多级队列优先测试 197

22.1 概述 199

22.2访问列表容量 199

第22章 网络设备安全特性 199

22.3访问列表性能测试 200

22.4虚假源地址攻击 202

22.5 LAND攻击检查 203

22.6 SYN风暴检查 205

22.7 Smurf攻击检查 206

22.8 Ping风暴检查 208

22.9 Teardrop攻击检查 210

22.10 Ping of Death检查 211

23.2 PPPoX会话规模 214

第23章 访问服务 214

23.1 概述 214

23.3 PPPoX会话建立速率 215

23.4 PPPoX会话数量对性能的影响 216

23.5 PPPoX会话抖动对性能的影响 218

第24章 IP组播测试 220

24.1 概述 220

24.2单播组播混合吞吐量 220

24.3组播规模 222

24.4多播组容量 223

24.5组播加入延迟 224

24.6组播离开延迟 225

24.7 PIM单播组播混合吞吐量 226

24.8 PIM组播规模 227

24.9 PIM组容量 229

24.10 PIM组加入延迟 230

24.11 PIM组剪枝延迟 231

24.12共享树最短路径树交换延迟 232

25.2 BGP-4对等会话连接规模 234

第25章 路由规模 234

25.1概述 234

25.3 BGP-4路由学习深度 235

25.4 BGP-4路由学习时间 236

25.5 FIB最大容量 238

25.6 FIB大小对性能的影响 239

25.7 FIB内容对性能的影响 241

25.8 ARP请求风暴 242

25.9 OSPF邻居规模 243

25.10 OSPFLSA学习容量 244

25.11 OSPF初始收敛 245

第26章 路由稳定性 248

26.1 概述 248

26.2路由收敛时间 248

26.3设备抵抗不稳定路由能力 251

26.4设备抵抗路由抖动能力 253

27.1概述 255

第27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 255

27.2添加标签 256

27.3剪除标签 257

27.4 LSR转发测试 258

27.5 LSR设置时间 259

27.6 MPLS规模 260

第28章 MPLS流量工程 261

28.1 概述 261

28.2 LSP路径转换时间 261

28.3 LSP路径优化时间 262

28.4 LSP通道优先控制 263

第29章 虚拟专用网络 265

29.1概述 265

29.2 BGP/MPLS VPN建立 266

29.3 BGP/MPLS VPN地址重叠 268

29.4 BGP/MPLS VPN规模 270

29.5 IPsec通道规模 272

29.6建立和删除IPsec通道速率 273

29.7 L2TPLAC通道规模 274

29.8 建立删除L2TPLAC通道速率 275

29.9 L2TPLNS通道规模 277

29.10建立删除L2TPLNS通道速率 278

第30章 IPv6传输 280

30.1 概述 280

30.2 IPv4/IPv6报文转发功能 280

30.3 IPv6报文转发性能 281

30.4 IPv4/IPv6报文转发性能 282

30.5 FIB表对IPv6路由设备性能影响 284

30.6手动配置IPv6通道 285

30.7 自动配置IPv6通道 286

第31章 协议一致性测试 288

31.1概述 288

31.2 BGP-4一致性测试 288

31.3 OSPF一致性测试 294

附录 术语表 29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