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
  • 丁淦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3991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

第一节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1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

二、秦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3

三、汉代官方新闻传播方式 4

四、露布——军事新闻宣传手段 5

第二节 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 6

一、“新闻”概念的形成 6

二、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 7

三、进奏院状的出现 9

四、唐代新兴传播媒介及其特点 10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11

一、进奏院性质的变化 11

二、邸报的抄传制度 12

三、朝报的商品化与政府监督 14

四、小报的产生与盛行 16

第四节 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17

一、元朝的新闻传播活动 17

二、明朝邸报的发抄办法 18

三、民间抄报行的出现 21

四、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新闻传媒 22

第五节 清代的报房京报 24

一、京报的由来 24

二、报房京报的性质与内容 25

三、报房京报与近代报纸的递代 28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30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30

一、近代报业出现的时代背景 30

二、《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创办 31

三、《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的宣传倾向 33

四、外文报刊开始在华出版 36

一、英文商业报纸的大量涌现 39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勃兴 39

二、《遐迩贯珍》的问世 41

三、中文商业报纸的产生 42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44

一、外报在上海的发展 44

二、上海早期的教会报刊 46

三、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 48

四、《申报》开创报业的新纪元 49

第四节 外报在华的扩展和影响 51

一、外报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中原腹地 51

二、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侵略行为 54

三、外报客观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55

四、外报办报实践有助于我国报业的发展 57

第三章 国人办报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59

第一节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59

一、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 59

二、国人早期所办报刊 62

一、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 70

第二节 康有为与强学会的报刊 70

二、京师强学会与《中外纪闻》 72

三、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73

第三节 梁启超与《时务报》 75

一、梁启超是维新派报刊宣传的主将 75

二、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时务报》 76

三、一场争夺《时务报》的斗争 78

一、澳门《知新报》 79

第四节 维新派的其他报刊与报人 79

二、《湘学新报》和《湘报》 81

三、严复与《国闻报》 84

第五节 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及维新派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87

一、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及其特点 87

二、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89

三、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与贡献 92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96

一、陈少白与《中国日报》 96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96

二、郑贯公的办报活动 98

三、留日学生早期创办的报刊 100

四、沪、杭等地的革命报刊 102

第二节 《苏报》和“苏报案” 104

一、《苏报》的创刊及其发展 104

二、“苏报案”始末 105

一、《清议报》与《新民丛报》 107

第三节 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 107

二、改良派在海外办的其他报刊 109

三、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110

四、立宪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报刊 114

第四节 革命派报刊大发展与两派报刊的论战 116

一、《民报》的创刊 116

二、两派报刊的大论战 117

三、革命派报刊在海外的发展 119

四、革命派在国内办的重要报刊 120

一、制订法规限制报刊出版发行 130

第五节 清政府对报业的管理和控制 130

二、迫害报刊与报人 131

三、出版官报控制舆论 132

第六节 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初步形成 133

一、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发展 133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35

第七节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新闻业务的改进 137

一、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 137

二、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业务的改进 139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142

第一节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142

一、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情况和原因 142

二、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蜂起和堕落 145

第二节 袁世凯统治期间的新闻事业 150

一、“二次革命”与“癸丑报灾” 150

二、袁世凯控制舆论的反动手段 153

一、新闻事业的复苏与倒退 157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157

二、新闻事业在逆境中发展 159

第四节 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 161

一、“报界奇才”黄远生 161

二、“新闻全才”邵飘萍 164

三、其他较有影响的记者 165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69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169

一、《新青年》的创办及其主编陈独秀 169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171

三、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171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中新闻事业的发展 180

一、《每周评论》创刊与五四运动宣传 180

二、宣传新思潮的报刊蓬勃发展 185

第三节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89

一、《新青年》改组和《共产党》创刊 189

二、第一批工人报刊的创办 192

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193

第四节 私营报业发展的趋势 195

一、上海商业性报纸向现代企业化大报方向发展 195

二、“政争”中的北京报业 198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199

一、政论的发展与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 199

二、倡导新文风 200

三、新闻业务的改进 202

四、副刊与杂志的革新 203

五、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206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20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初创阶段的报刊 208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创办 208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报刊的创办 212

三、工人团体报刊的创办 216

四、中共早期的党报工作建设和办报思想 217

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222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报刊的发展演变 222

二、共产党、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225

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226

四、五卅运动中新闻战线的斗争 228

五、北伐战争前后军队报刊的涌现和分化 232

六、革命宣传打破反革命宣传 233

七、在“四一二”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的报刊 236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239

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统制和摧残 239

二、私营大报发展的动向 241

三、中国通讯社事业的进展和广播事业的出现 243

四、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245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248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新闻事业 248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建立和扩张 248

二、共产党地下报刊的创办 254

三、左翼及进步新闻事业 257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261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261

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报刊 271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271

一、蓬勃发展的抗日救亡报刊 271

二、《申报》改革与史量才被害 274

三、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277

四、《新生》周刊事件 281

五、影响很大的小型报《立报》 284

六、范长江与斯诺的西北采访活动 285

第四节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289

一、新闻学研究 289

二、新闻教育事业 292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295

第一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295

一、延安的新闻事业 295

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303

三、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与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发展 307

四、中外记者采访抗日民主根据地 312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317

一、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 317

二、战时重庆的新闻事业 322

三、桂林、昆明等大后方城市和香港地区的新闻事业 325

第三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330

一、沦陷区敌伪新闻事业 330

二、沦陷区爱国、进步的新闻事业 337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345

第一节 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345

一、国统区新闻事业中心的转移 345

二、“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353

三、国民党新闻统制在内战中强化 364

第二节 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371

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371

二、新华社作用的加强 374

三、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 376

四、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379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383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全面崩溃 383

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 386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39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392

一、全国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392

二、对私营新闻事业的改造 396

三、新闻政策法规的颁布与新闻总署的设立 3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改进与探索 402

一、党的新闻工作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402

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利弊得失 407

三、新闻业务建设与新闻教育的发展 410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新闻报道 413

一、经济宣传报道 413

二、政治宣传报道 416

三、思想文化宣传报道 422

第四节 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 428

一、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428

二、《人民日报》改版 430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开展 433

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 437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439

第一节 反右派斗争中的新闻事业 439

一、从宣传“双百方针”到报道整风运动 439

二、“鸣放”中的新闻界 441

三、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 443

第二节 “大跃进”与“反右倾”中的新闻事业 447

一、“大跃进”宣传报道的开始 447

二、“大跃进”宣传报道的特征和问题 448

三、“反右倾”和“继续跃进”的宣传报道 450

四、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的改进 452

一、总结经验教训,学习理论与政策 456

第三节 新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 456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457

三、知识性加强,杂文兴旺 458

四、新闻事业的调整与新闻队伍建设 460

第四节 革命化宣传与学术文化批判 462

一、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462

二、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与新道德新风尚宣传 464

三、学术文化批判 465

四、围绕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斗争 467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47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新闻宣传 470

一、鼓动“造反”,宣传个人崇拜 470

二、新闻界“夺权”与“夺权”报道 472

三、小报泛滥 475

四、批判的矛头指向刘少奇 475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期的新闻宣传 477

一、“斗、批、改”宣传 477

二、对于林彪:从颂扬到批判 479

三、批极左思潮的不同声音 480

四、新闻教育的厄运 48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新闻宣传 483

一、“批林批孔”中的影射宣传 483

二、“反复辟”的典型宣传 485

三、“批邓”宣传 488

四、“四五”运动前后的新闻舆论斗争 489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94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 49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494

二、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498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中的新闻工作 500

一、加强改革开放的新闻报道 500

二、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 506

三、新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510

四、新时期的新闻改革 515

一、新闻宣传空前活跃 521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闻事业 521

二、深化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528

三、我国新闻事业十五年改革成就 533

第十五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业 538

第一节 台湾的新闻事业 538

一、台湾的报刊业 538

二、台湾的广播电视业 547

三、台湾的其他新闻事业 550

第二节 香港的新闻事业 553

一、香港的报刊业 553

二、香港的广播电视业 558

三、香港的其他新闻事业 560

第三节 澳门的新闻事业 563

一、澳门的报刊业 563

二、澳门的广播电视业 564

后记 5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