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第3分册 构造、地貌、第四纪、矿产、矿点检查、矿物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地质部书刊编辑室编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新505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第3分册 构造、地貌、第四纪、矿产、矿点检查、矿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八章 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 1
一、绪言 1
(一)小引 1
(二)地质构造观察研究的尺度 1
(三)不同尺度构造观察研究的任务 2
(四)地质构造观察研究的方法 3
二、构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4
(一)构造数据的收集 5
(二)构造数据的图解处理 8
三、岩层层理及成层顺序的观察 17
(一)层理的识别 18
(二)成层顺序的确定 18
四、节理的观察和研究 19
(一)节理性质的鉴别 19
(二)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23
(三)节理的频率 24
(四)节理的测量及制图 26
五、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28
(一)断层类型及其力学性质 28
(二)断层带的观察 34
(三)断层的位移与断距 38
(四)生长断层 39
(五)隐伏断层 40
(六)活动断层 41
六、褶皱构造的观察和研究 42
(一)褶皱的认识 43
(二)褶皱形态特征的研究 43
(三)褶皱内部次级构造的研究 47
(四)褶皱形成时代的研究 49
七、面理和线理的观察和研究 50
(一)面理的观察和研究 51
(二)线理的观察和研究 54
八、构造的置换 55
(一)函义 55
(二)层理的置换过程 55
(三)置换的识别 58
九、构造的复合 59
(一)引言 59
(二)面理和线理的复合 60
(三)褶皱的复合 63
(四)断裂的复合 68
(一)小引 70
十、构造序列的建立 70
(二)构造的世序 71
(三)构造样式 71
(四)构造序列及其特点 72
(五)区域变质岩区形变和变质作用关系的研究 73
第九章 地貌调查 76
一、概述 76
(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地貌调查的意义 76
(二)地貌调查的任务 78
(一)形态分析法 79
二、地貌调查的基本方法 79
(二)沉积物相分析法 81
(三)动力分析法 81
(四)实验研究法 81
(五)遥感遥测技术的应用 82
三、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 85
(一)准备工作 85
(二)解译、调绘阶段 85
(三)总结工作 87
四、各类地貌的调查 89
(一)岩石地貌 89
(二)构造地貌 90
(三)山岳地貌 91
(四)平原地貌 93
(五)河流地貌 97
(六)岩溶地貌 101
(七)冰川地貌 103
(八)滨岸地貌 104
(九)风成地貌 106
(十)黄土地貌 108
五、砂矿区地貌调查 109
一、概述 113
第十章 第四纪地质调查 113
二、第四纪堆积物的岩石类型和成因类型 114
(一)常见的岩石类型及其野外鉴定 114
(二)主要成因类型及其鉴定方法 117
三、第四纪地层的划分 124
(一)划分标志 124
(二)第四纪分期 128
(三)我国第四纪地层概述 130
四、气候地层学的基本手段和工作方法 139
(一)测定古气候的常用方法 139
(三)气候地层学的辅助方法 144
(二)冰期的划分依据 144
(四)地层划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48
(五)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中航空摄影资料的应用 149
(六)卫星象片第四纪地层目视解译 151
五、第四纪地质调查方法及制图 156
(一)调查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156
(二)观察点的主要工作 157
(三)第四纪地质剖面 158
(四)第四纪地质制图的基本原则 160
(五)第四纪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和表示方法 163
(一)构造前提 166
第十一章 区域矿产调查的地质前提及找矿标志 166
一、找矿地质前提 166
(二)岩浆岩前提 176
(三)岩性前提 184
(四)地层、岩相、古地理前提 185
(五)地球化学前提 187
(六)变质前提及其它前提 190
二、一些主要矿产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192
(一)铁矿 192
(二)锰矿 196
(三)铬铁矿 199
(四)铜矿 203
(五)铅锌矿 210
(六)铝土矿 212
(七)菱镁矿 227
(八)镍矿 230
(九)钴矿 239
(十)钨矿 246
(十一)锡矿 248
(十二)钼矿 268
(十三)汞矿 269
(十四)锑矿 271
(十五)铂矿 275
(十六)金矿 279
(十七)稀有分散元素矿产 281
(十八)铀、钍矿 284
(十九)磷矿 287
(二十)硫铁矿与自然硫 301
(二十一)砷矿 303
(二十二)盐类矿产 304
(二十三)萤石 307
(二十四)石棉 308
(二十五)膨胀珍珠岩原料 310
(二十六)云母 312
(二十七)金刚石 313
(二十八)美术工艺矿物原料 319
(二十九)煤 325
(三十)油页岩 333
(三十一)地热资源 333
第十二章 矿点检查 341
一、矿点检查 341
(一)矿点踏勘 341
(二)矿点检查评价 343
(二)老窿调查的内容 348
二、老窿调查 348
(一)老窿调查的意义 348
(三)老窿调查的步骤与方法 349
(四)调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49
第十三章 野外矿物鉴定及简易分析 352
一、鉴定表索引 352
(一)条痕黑色(包括亮彩色)——本类矿物绝大部分属金属光泽的矿物 352
(二)条痕褐色、红色、黄色——本类矿物多属半金属光泽或金刚光泽的矿物 353
(三)条痕蓝色、绿色——包括有铜铀云母、钙铀云母、硅孔雀石 353
(四)条痕无色、白色——本类矿物绝大多数属玻璃光泽的矿物 353
(一)表13-1条痕黑色(金属光泽),银白、锡白、铅灰、铁黑色,硬度小于5.5,解理明显 354
二、矿物鉴定表 354
(二)表13-2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银白、锡白、铅灰、钢灰、铁黑色,硬度小于5.5,解理无或不明显 356
(三)表13-3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银白、锡白、铅灰、钢灰、铁黑色,硬度等于或大于5.5 360
(四)表13-4条痕黑色或亮彩色(金属光泽),其他金属色,硬度小于5.5 363
(五)表13-5条痕黑色(金属光泽),其他金属色,硬度等于或大于5.5 366
(六)表13-6条痕红色、黄色、褐色(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硬度等于或小于2.5 368
(七)表13-7条痕褐色、红色、黄色(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硬度2.5—5.5 371
(八)表13-8条痕褐色、红色、黄色(半金属光泽或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大于5.5 373
(九)表13-9条痕蓝色、绿色(玻璃光泽) 376
(十一)表13-11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小于2.5,无味感 379
(十)表13-10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硬度等于或小于2.5,有味感 379
(十二)表13-12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2.5—5.5,加盐酸冒泡 384
附:部分碳酸盐矿物染色法介绍 388
(十三)表13-13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2.5—5.5,加盐酸不冒泡,解理明显 391
(十四)表13-14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2.5—5.5,加盐酸不冒泡,解理无或不明显 394
(十五)表13-15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大于5.5,解理明显 398
(十六)表13-16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大于5.5,解理无或不明显 406
附:野外简易化学鉴定分析箱设备 413
**** 414
地貌调查、第四纪地质调查(第九、十章)的照片 414
区域矿产调查的地质前提及找矿标志(第十一章)的照片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