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析构造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解析构造学
  • 马杏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22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构造地质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解析构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构造解析的原则和方法 10

第一节 解析构造学的含义 10

第二节 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 13

第三节 岩石的结构要素及其方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19

第四节 变质岩构造形迹的解析要点 27

第五节 构造置换和构造叠加复合现象的解析 37

第六节 构造地层解析内容举要 45

第七节 构造序列分析和构造综合 55

后记 61

参考文献 64

第二章 小型构造 65

第一节 察南下花园下侏罗统煤系中的叠锥 65

第二节 北京西山区的窗棂构造简记 72

第三节 北京西山的香肠构造 75

第四节 《地质构造形迹图册》之序言 86

后记 87

参考文献 87

第三章 区域构造 88

第一节 五台山区的震旦系及河北、山西北部震旦纪古地理 88

第二节 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96

第三节 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 118

第四节 对王植“有关‘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和‘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一些意见”的答复 131

第五节 秦岭地轴北侧的震旦系 135

第六节 对豫西前寒武系若干问题的探讨 152

第七节 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形变史及古构造型式 159

后记 171

参考文献 172

第四章 中国大地构造发展的基本样式与地壳构造演化 173

第一节 探索大地构造规律的指导思想 173

第二节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内容及有关大地构造概念 176

第三节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189

第四节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 197

第五节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开”与“合” 207

后记 222

参考文献 222

第五章 中国大陆壳的早期构造演化 223

第一节 构造变形史和古构造型式 223

第二节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历史进程中构造样式的变化 242

第三节 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图 262

后记 271

参考文献 272

第六章 大陆伸展构造 273

第一节 论伸展构造 273

第二节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277

第三节 华北及东北油区大陆岩石圈构造和动力学 284

第四节 中国新生代的伸展构造 292

第五节 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的裂陷作用 301

后记 311

参考文献 312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七章 重力作用与构造运动 313

第二节 河南嵩山区震旦系古构造型式 316

第三节 重力与构造 331

第四节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338

第五节 结语与讨论 344

后记 347

参考文献 348

第八章 深部构造 349

第一节 全球地学断面计划 349

第二节 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 352

第三节 与地学断面研究有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368

后记 375

参考文献 376

第九章 中国现今岩石圈动力学研究 377

第一节 有关岩石圈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377

第二节 新构造环境 378

第三节 活动亚板块与构造块体的划分 380

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壳、上地幔构造的基本特征 384

第五节 地震活动 391

第六节 活动断裂格架与构造样式 394

第七节 新生代盆地与活动裂陷、压陷盆地及活动褶皱 400

第八节 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 405

第九节 岩石圈的非均匀性与各亚板块的性质 408

第十节 活动亚板块、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 412

第十一节 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应力场 417

第十二节 力源问题 420

后记 421

参考文献 422

后人拾遗 423

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及教育学家马杏垣院士生平 423

马杏垣院士著作目录 432

马杏垣院士为他人著作所作序及前言 43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