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
  • 陈锋主编;杨国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375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乡村-基层组织-研究-湖南省-明清时代;乡村-基层组织-研究-湖北省-明清时代;乡村-社会变迁-研究-湖南省-明清时代;乡村-社会变迁-研究-湖北省-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的缘由与预期目标 1

目录 1

二、学术史回顾 3

三、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6

第二章 明清两湖基层组织的设置与演变 28

一、两湖地区的村落背景 28

二、明初两湖里甲制的导入及相关问题考述 33

表2-1 洪武二十四年襄阳府各县里数与户数 38

表2-2 两湖部分州县洪武年间里数与户数表 39

三、明中后期保甲制的渐行及其与里甲制的关系 46

表2-3 明中叶襄阳府里数增长表 48

表2-4 明代两湖部分州县里甲变动状况 49

表2-5 明中后期两湖保甲制推行事例一览表 52

四、清前期里甲与保甲的并行与嬗变——一项基于赋役变革的考察 55

表2-6 清代两湖地区乡里基层组织名称 66

五、清代两湖保甲制推行的实态与特点 68

表2-7 乾隆年间孝感县白云乡保甲编排 72

表2-8 乾隆年间麻城县太平乡保甲编排 73

表2-9 广济县保甲编制 75

六、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的设立与演变 77

一、明初两湖人口的立户入籍及“户”的演变——以湖南宝庆府为例 84

第三章 明清两湖基层组织与户籍管理 84

表3-1 邵阳县里甲表 87

表3-2 新化县里甲表 89

表3-3 新宁县里甲表 90

表3-4 武冈里甲表 91

表3-5 蓝山县部分乡隅都甲表 94

表3-6 蓝山县清末民初户口分表 96

二、明代里甲制与两湖户籍管理 98

表3-7 明代两湖地区部分府县户口分类表 100

表3-8 明嘉靖年间湖北部分州县军户占总户数比重表 102

表3-10 明代湖南衡州府编里与户口的关系 109

表3-9 洪武十四年至洪武十五年永州府黄册户口 109

表3-11 明代黄陂县户口状况 110

三、主客之间:明代两湖地区土著与流寓的矛盾与冲突 111

四、清代保甲制下两湖的户口编审 120

表3-13 光绪十年兴国州部分坊里保甲户口表 125

表3-12 同治五年桂阳州保甲户口 125

图表目录 127

图3-1 湖南布政使叶佩荪所定保甲门牌格式 127

图3-2 清光绪年间湖北武昌府江夏县保甲门牌格式 128

一、两湖地区粮长制的短暂推行 134

第四章 明清两湖基层组织与赋役征收 134

二、明初里甲体制下的两湖赋役征派 137

三、明中后期赋役征收中的弊端与一条鞭法的推行 145

四、清初战乱之际两湖赋役的繁重——以“西山之役”与“三藩之乱”为中心 161

表4-1 宝庆府属州县九厘饷银摊征情况表 167

表4-2 清初长沙府民田与更名田九厘银负担情况表 168

五、清前期两湖赋役制度的调适与整顿 169

图4-1 荆门州征收丁漕及赔款捐之“便民易知由单”样本 181

六、册书与明清以来两湖乡村基层赋税征收 185

一、明代里甲制度下的两湖乡村教化体系 200

第五章 明清两湖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控制 200

二、清代保甲制与两湖地方治安管理 214

三、会社规约与清代两湖民间社会秩序——以襄阳碑石所见之乡规民约为中心 221

四、社会动荡与晚清两湖团练组织 229

表5-1 湖南团练首领出身情况统计表 242

表5-2 黄冈县团长出身情况统计表 242

五、清代两湖乡村社会中的寨与堡 247

表5-3 “蕲黄四十八砦”砦名一览表 249

表5-4 清代湖北寨堡数 254

一、两湖宗族组织与地方秩序的维护 261

第六章 宗族、士绅与两湖乡村社会 261

表6-1 湖南醴陵县祠堂修建情况表 264

表6-2 明清两湖地区族田义庄设置情况一览表 272

二、两湖宗族组织与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 281

三、两湖乡村社会中士绅阶层的地位与作用 293

表6-3 湖北士绅的水利介入事例 297

表6-4 湖南士绅的水利介入事例 299

表6-5 清代黄州府桥梁修建情况 302

表6-6 清代襄阳县捐资兴学情况 303

四、晚清绅权的扩张与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309

一、王朝统治与地域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两湖基层组织 318

第七章 余论 318

二、两湖乡村社会控制体系的演变:从里甲、保甲到寨堡、团练 320

三、中间地带的过渡形态:两湖地区南北交会的杂糅性地域特征刍议 322

参考文献 325

后记 35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