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献学讲义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欣夫撰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390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文献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献学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前言 徐鹏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文献学的涵义 1
文献二字的来源和解释 1
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 2
广义的文献学 2
文献学的三个内容 3
文献学的三位一体 4
第二章 目录 5
第一节 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5
目录二字的意义 5
目录名称的确立 6
目与录的区别 7
目叙录不同体例的说明 8
目录不具篇目的流弊 9
第二节 目录学的重要 9
目录学为研究古书的指导 9
目录学界义的讨论 10
利用目录学的方法 11
以目录著录有无断书的真伪 11
用目录考古书的分合 12
以目录著录部次定古书的性质 12
因目录访求阙佚 12
以目录考亡佚之书 12
以目录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的真伪 13
第三节 目录的分类—七略与四部 13
目录必须先明类例 13
《七略》和四部 14
《七略》的类例创于刘向而成于刘歆 15
《汉志》为《七略》的节本 15
《汉志》据《辑略》作小序 16
《汉志》的分类基于校书的分工和篇卷的多寡 16
《汉志》六艺与传记的区别 17
荀勖以前四部的内容 17
四部的创始当属荀勖 18
《中经新簿》的分类 19
李充对四部的修正 20
第四节 目录的体例 20
《别录》《汉志》附注作者简史 20
考作者的行事 21
考作者的时代 22
考作者的学术 23
目录编订的体例 24
目录体例的评价 26
第五节 史家目录 27
《汉书·艺文志》为史家目录的创始 28
《汉志》据《七略》加以整理 28
《汉志》注意辨别伪书 29
研究《汉志》的重要材料 29
《隋书·经籍志》根据《五代史志》 31
《隋志》及其与阮孝绪《七录》的关系 31
《旧唐书·经籍志》的缺点 32
《新唐书·艺文志》的内容 32
《宋史·艺文志》的缺点 32
《清史稿·艺文志》的纠谬 33
《明史·艺文志》的内容 33
第六节 补史目录 34
后人补作史志的概述 34
《通志·艺文略》和《国史经籍志》的批评 34
姚振宗补《汉志》的成绩 35
补《后汉书》艺文志各家评述 36
补《三国志》艺文志各家评述 37
补《晋书》艺文志各家评述 37
《隋志》的补遗 38
《南史》《北史》和《五代史》艺文志的补作 38
《辽史》《金史》《元史》艺文志的补作 39
第七节 官家目录 39
官家目录的原始 39
荀勖《中经新簿》 40
东汉官家目录 40
郑默《中经簿》 40
两晋官家目录 41
宋齐梁陈官家目录 41
北朝书目考略 42
隋代官家目录 42
唐代《群书四录》 43
宋代《崇文总目》 44
南宋官家目录 44
明代《文渊阁书目》和《内阁书目》 45
清代《四库总目》 46
清代的《天禄琳琅书目》 46
私家目录的溯源 47
第八节 私家目录 47
梁阮孝绪《七录》 48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49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49
尤袤《遂初堂书目》 50
明高儒《百川书志》 50
钱曾《读书敏求记》 51
清黄丕烈《黄荛圃遗书》 51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 52
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52
杨绍和《楹书隅录》 52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 53
晚近有名的藏书志 53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 53
第九节 地方著述目录 54
方志艺文志的重要 54
方志艺文志创自《剡录》 54
方志艺文志的两种体裁 55
方志艺文志的单行本 56
方志艺文的专著 56
总论方志艺文的体例 57
第十节专科分类目录 58
专科目录的溯源 58
专科目录的门类 58
朱彝尊《经义考》 59
《小学考》和《许学考》 59
章学诚《史籍考》的拟例 60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 60
林钧《石庐金石书志》 61
第一节 版本的起源和发展 62
版本的本义 62
第三章 版本 62
版本名词的始见 63
版本与造纸的关系 64
雕版创始的各种传说 64
雕版始于唐代的实证 65
唐代佛经的雕版 65
五代刻书的发展 66
后唐的开雕《九经》 66
孟蜀的开雕《九经》 67
蜀毋昭裔的刻书 68
现存的五代刻本 69
五代时的铜版 69
道书的刻行 69
吴越所刻佛经 69
第二节 版本的重要 70
写本的易于窜改 70
读书必得旧本的理由 71
据误本的为害 71
官刻本的注重校雠 72
视旧本为骨董的批判 73
读书而不知版本的批判 73
谈版本不能脱离校雠 74
第三节 版本前的文献材料——甲骨、金石、简牍 75
甲骨用于贞卜的说明 75
甲骨的发现和有关著作的印行 76
甲骨在文献上的价值 77
甲骨文中的历史内容 77
甲骨研究的分类 77
上古镂金的记载 78
周代镂金的记载 78
古器物的名类 79
历代金文的著录 79
金文的文献价值 80
新发现的鄂君启金节 81
金刻为周秦两汉的书籍 82
周秦的石刻 82
汉石经为经籍版本的创始 83
魏石经概略 84
唐石经概略 84
蜀石经概略 85
南宋石经概略 86
北宋石经概略 86
清石经概略 87
单刻本石经 87
石经的价值 87
其它石刻书籍 88
石刻道书和佛经 88
简牍的溯源 88
孔壁竹简 89
晋汲冢竹简及以后的几次发现 91
晚近的发现和考释 92
第四节 未有版本前的写本 93
汉代竹和帛并用 93
汉唐人多好钞书 94
篇卷名义的解释 94
写本的形式和装潢 95
写本的用纸和界栏 95
传世的唐写本 95
敦煌古写本的发现及其价值 95
敦煌古写本的影印和考释 96
日本所存的唐写本 97
近代影刻的唐写本 97
第五节 两宋版本的概述 98
北宋继承和发展了五代的刻书事业 98
北宋刻本的依据 98
北宋监本校刻的慎重 99
南宋修补监本和征集书版 101
北宋刻佛经 101
南宋的官刻本 102
眉山刻七史 102
南宋私刻本的繁盛 103
岳珂和廖莹中的精刻本 104
南宋书坊刻书的繁盛 105
临安陈氏所刻书 105
建安余氏所刻书 106
佛藏的刻本 107
各地刻本的优劣 107
毕昇活字版的发明 108
其它传世的活字本 109
宋刻本的版式 109
宋刻版口的各种专名 110
宋刻本的行款 110
宋刻本的避讳 111
宋刻本的字体 112
宋刻本的版心高广 113
第六节 辽金元版本的概述 113
辽代书禁的严厉 113
金代平阳刻书的盛况 114
赵城藏经的发现和保存 115
元代兴文署的建立 115
官刻书和九路本《十七史》 116
学校刻书的精善 117
私刻书的概况 118
书坊刻本的特点 118
元代用官款刻私人著作 118
小说戏文的发现和价值 119
元刻本的款式 120
名人手写的精刻本 120
王桢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20
禁止翻刻的告白 121
第七节 明代版本的概述 122
南北监的修版和重刻 122
经厂本的内容 122
官署刻书和都察院刻小说 123
书帕本的评价 123
藩府刻书的发达 123
私刻本的精华 124
毛晋汲古阁的刻书事业 125
毛刻本的评价 126
书坊刻书的繁盛 128
华氏和安国的活字本 129
华氏活字本的批评 130
其它活字精本 131
名人手写的精刻本 132
木刻画的艺术成就 132
彩色套印的发明 133
精刻的产地苏州与徽州 134
明刻当与宋元刻等重 134
第八节 清代版本的概述 135
康熙至乾隆内府刻书的盛况 135
宋字体和软字体 135
复宋元、套印、篆文、清文、图绘各种刻本 136
铜活字和木活字 136
各种版本名称和特制纸料 137
各省官书局刻本 137
清初私家精刻本 138
嘉庆道光两朝刻书的中心人物 138
名人手写精刻本 140
年羹尧与和珅所刻书 141
名刻本的缺点 141
丛书的发展和特色 142
有名的刻工和写者 143
双钩本的技术 143
刻书用古体字的流弊 143
第九节 已有雕版后的钞本 144
科学研究应重视手钞 144
清末刻书的盛况与提倡者 144
旧钞本的优点 145
古人多好钞书 145
明代的大钞本《永乐大典》 146
元明两代的名钞本 147
毛氏汲古阁的影宋钞本 148
清代的大钞本《四库全书》 148
《四库全书》的优缺点 149
清代的名钞本 149
第十节 鉴别版本的方法 150
鉴别当凭实践 150
叶盛屠隆论鉴别宋版 150
孙庆增论鉴别方法 151
书贾作伪手段 152
选择善本的指导 153
第四章 校雠 155
第一节 校雠的起源 155
校雠字义的解释 155
校雠又称校勘 155
最早的校雠家正考父 156
孔子校书的阙疑之法 156
关于阙文和穿凿的举例 157
孔子校书的方法 159
子夏校书的事例 159
第二节 校雠学的重要 160
校雠须戒望文生义须通古今语言 160
校雠须戒爱奇和无识 161
宋版有不可尽信 161
明版多出擅改 162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失去本意 163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关系甚大 163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文义模糊 164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事态轻重悬殊 164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谬认他人为父 165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不解所谓何事 165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致所姓两歧 166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谓书有佚文 166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使失去原名相沿不改 167
古书有因一字之误而可见读者立场观点 167
古书之误有多至数百千字 167
轻改古书的谬误 168
如何正视校雠 169
凡书不能无误字 169
第三节 校雠必备的条件 170
具备众本和明通文字、训诂、音韵 170
刘向校书的备具众本 170
清人校书的备具众本 171
近人校书的备具众本 171
今天对备具众本的有利条件 172
校雠必通文字学 172
识字的重要参考书 174
校书必通训诂学 174
训诂学的主要书籍 176
校书必通音韵学 176
校雠方法的派别 178
校雠学的参考材料 178
音韵学的主要书籍 178
什么是死校法 179
什么是活校法 180
第四节 校雠所根据的材料 181
搜求和判断 181
据众本合校例 181
据本书互校例 182
据上下文互校例 182
据同类书互校例 183
据本书古注校例 184
据它书古注校例 184
据古类书校例 185
据《道藏》本校例 185
据释氏书校例 186
据甲骨文校例 187
据金文校例 188
据古印文校例 188
据石刻校例 189
据封泥校例 190
校书当避免的弊端 190
校记和正误表 191
第五节 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雠学 192
刘氏父子校雠的功绩 192
孙德谦对刘氏校雠学的研究 193
第六节 汉晋人的校雠学 203
校雠为汉学的主要部分 203
许慎的校雠学 203
《说文》确守阙文之戒 204
《说文》根据经古文和鼎彝文 204
《说文》反对俗书 205
郑玄的校雠学 205
《诗笺》的校雠 206
《周礼注》的校雠 206
《仪礼注》的校雠 207
《礼记注》的校雠 208
校读古书的读如读若等三例 208
高诱的校雠学 209
荀勖校汲冢书 210
束晳校汲冢书 211
第七节 南北朝唐人的校雠学 212
南北朝学派的不同 212
颜之推的校雠学 213
邢邵的校雠学 213
唐代重视校雠 215
陆德明的校雠学 215
朱墨别异和摘字为音 216
《经典释文》的四例 217
反对改音易字 217
主张兼存俗字 217
颜师古的校雠学 218
校《五经定本》 218
《汉书》的校雠 219
《匡谬正俗》的校雠 219
校《尚书序》误文 220
校《过秦论》误文 220
韩愈的校雠学 221
第八节 宋元明人的校雠学 222
宋秘阁重视校雠 222
宋代校雠学的成就 223
吴缜的校雠学 223
《新唐书纠谬》的内容 224
黄伯思的校雠学 224
《汉简辨》的校史 225
洪兴祖的校雠学 227
郑樵的校雠学 227
《校雠略》的批判 228
《校雠略》的理论 228
《校雠略》的内容 229
《校雠略》的特点 229
彭叔夏和《文苑英华辨证》 230
方崧卿和《韩集举正》 231
朱熹和《韩文考异》 232
张淳的校雠学 233
《仪礼识误》发明《注疏》《释文》所据本不同 234
岳珂的校刻《九经三传》 234
论字画的名言 235
毛居正校《六经》 236
元代官刻注重校雠 236
刘世常的校雠名言 237
吴师道的《战国策校注》 238
明人擅改古书的荒谬 239
刘绩校《管子》和《淮南子》 240
胡应麟的校雠学 241
死校为活校的基础 243
第九节 清代的校雠学 243
清代校雠学的成就 243
卢文弨的校雠学 244
校《蔡中郎集》篇目和内容的窜乱 244
校《蔡中郎集》杂用它书参订例 245
校雠所据旧本简目 246
《群书拾补》的编刻 247
戴震的校雠学 248
校《水经注》的发明 248
钱大昕的校雠学 249
校雠须戒擅改和泥古 250
校雠符合旧本的绝诣 250
段玉裁的校雠学 251
校书须辨底本和立说的是非 251
读书当得善本 251
《经韵楼集》论校雠名言 252
章学诚的校雠学 253
互著和别裁的理论 253
王念孙、引之父子的校雠学 254
求本字和不墨守 255
《读淮南杂志自序》的校例发明 256
王引之的三勇改和三不改 256
阮元的校雠学 257
《仪礼石经校勘记》的校例 257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协作和总成 258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凡例 259
吴派校雠家 259
顾广圻的校雠学 259
阐发“日思误书更是一适”的意义 260
古书致误由于强预和易言 261
《易林》的校例 261
与段玉裁校《礼记注》的争论 261
与严可均校《说文》的争论 262
第十节 现代的校雠学 262
现代校雠学的提倡和条件 262
鲁迅对《嵇康集》卷次和版本的研究 263
丛书堂钞本旧校的鉴定 264
各书的参校 264
丛书堂钞本残阙的发明 265
郭沫若的《管子集校》 266
利用甲文金文的新工具 266
马叙伦的校雠学 267
正确的立场观点 267
《庄子义证》以众本校文字 268
又以音训校文字 269
杨树达的校雠学 269
《汉书窥管》的破除迷信权威 269
《淮南子证闻》的反对贵远贱近 270
《整理古籍计划草案》 271
闻一多的校雠学 273
《庄子内篇校释》四例 273
《楚辞校补》的基础工作 274
校雠必须有实证 275
陈垣的校雠学 275
校《元典章》的成绩 275
总结校法的四例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