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基本理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美学基本理论
  • 卢善庆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1192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美学基本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美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

第一节 美学是什么 1

一、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

二、美学又是一门古老的哲学 3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3

一、什么是审美关系 4

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4

三、美学要以文学艺术研究为中心 5

四、美学不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具体实践问题,而是研究文学艺术中的哲学问题 5

第三节 美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 5

一、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5

二、美学与文艺理论的关系 6

三、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6

四、美学与生物学、人类学的关系 6

五、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7

六、美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7

七、美学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 7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8

一、美学研究的三大任务 8

二、美学研究的中西方法 9

第五节 如何学习和研究美学 10

一、要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 11

二、要有一条切实的求知之路 11

三、要扬长避短,围绕中心,锲而不舍 12

第二章 美的本质 13

第一节 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中的哲学思辨的难题 13

一、美是美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13

二、美的本质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上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是由两个方面促成的 13

三、美的现象的复杂性和美的本质解决的艰难性 15

第二节 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16

一、主观唯心主义,以康德、克罗齐、王阳明和解放前的朱光潜为代表 16

二、客观唯心主义,以柏拉图、黑格尔、朱熹为代表 17

三、机械唯物主义,以毕达哥拉斯、霍加兹、博克为代表 17

第三节 建国以来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19

一、主张美是主观的,以高尔太、吕荧为代表 19

二、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21

三、主张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25

四、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29

第四节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5

一、美和人类究竟是什么关系 35

二、马克思是如何从社会实践来探求美 42

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47

四、私有制社会中的异化劳动,限制了美的发展 52

五、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还有创造美的另一面 58

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自由劳动,给美的发展开辟了最广阔的天地 59

第三章 美的特征 61

第一节 美的形象性 61

一、美离不开形象。没有形象这一基本特征,美无所附丽 61

二、美,不可能是理性的抽象物,也不可能是概念的堆砌场,而应该是个别的、具体的和形象的 61

三、美如果失去形象性,就同“好”、“善”分不清楚 62

四、美的形象性特征具有两重性 63

第二节 美的愉悦性 64

一、为什么美具有愉悦性 64

二、美的愉悦性有相对的独立性 65

三、怎样理解美的愉悦性 65

四、美的愉悦性特征的两重性 66

第三节 美的功利性 67

一、为什么美具有功利性 67

二、美的功利性的特点 68

三、美的功利性的历史变迁 69

四、涉及社会功利的两个口号的剖析 70

第四章 现实美和艺术美 72

第一节 美的分类和依据 72

一、美是可以分类的 72

二、历史上如何进行美的分类 73

三、美可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 73

第二节 社会美 73

一、社会美是现实美的一部分 73

二、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74

三、什么是人的美 75

第三节 自然美 97

一、自然美的特征 97

二、自然美本质的三派学说 98

三、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说 100

四、中国自然美的观念演变及其哲学思想基础 103

第四节 艺术美 105

一、艺术的三种含义 105

二、艺术美的产生和发展 105

三、艺术美的特点 107

四、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109

五、艺术美的本质 109

第五章 美和真、善的关系 111

第一节 美和真、善关系二说 111

一、美和真、善关系的等同说 111

二、美和真、善关系的对立说 112

第二节 美和真、善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113

一、美和真的联系和区别 113

二、美和善的联系和区别 117

第三节 真、善、美的统一 119

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问题 119

二、真、善、美的统一 121

第六章 美的形式规律 123

第一节 什么是形式美 123

第二节 视觉上的形式美 124

一、色彩美 124

二、线条美 126

三、体积美 127

四、质地美 127

五、空间美 128

六、平面型的美 129

七、结构美 129

八、光线美 130

第三节 听觉上的形式美 132

一、音乐的音的特殊性 132

二、构成听觉上形式美的因素 133

第四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138

一、单纯一致 138

二、平衡对称 139

三、多样统一 140

四、对比照应 141

第五节 艺术形式美的特点 142

一、艺术形式是为了更深刻地表现思想内容 142

二、艺术的形式美的独立欣赏价值 142

三、艺术的形式美的历史继承性 143

四、艺术的形式美对欣赏者来说,既有适应,又有征服的问题 143

五、艺术的形式美,对于创造者来说,要发挥他们自身的特长和个性,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144

第六节 驾驭规律,贵在独创 144

第七章 审美认识和审美心理 146

第一节 审美认识的产生和构成 146

第二节 审美感受中审美感觉器官的问题 149

一、人的审美器官最主要的是听觉和视觉 149

二、味觉与嗅觉 151

三、触觉 153

四、运动觉与筋肉觉 153

五、温觉 154

六、平衡感,痛感和生命器官的感觉 155

第三节 审美感受的生理、心理形式 156

一、为什么要研究审美感受中的生理、心理形式 156

二、审美感受的生理基础 157

三、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 158

第四节 审美认识的基本特征 162

一、形象与思想的统一 162

二、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163

三、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163

四、功利与愉悦的统一 165

第五节 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美” 167

一、美感的差异性 167

二、“共同美”——一个崭新的命题和范畴 171

第六节 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 185

第八章 美学中的几个范畴 189

第一节 崇高 189

一、崇高在美学研究中的概况 189

二、崇高与美的关系 190

三、中国美学史上的崇高的近似观念 191

四、崇高的含义和性质 194

五、崇高与艺术的关系 198

第二节 丑 199

一、丑的变化与发展 199

二、丑的本质 201

三、丑在艺术中的表现 203

第三节 悲剧性 206

一、悲剧性的由来 206

二、悲剧和悲剧美 207

三、悲的本质和种类 210

第四节 喜剧性 212

一、喜的本质、特征和种类 212

二、喜与其他范畴的比较 216

三、喜剧性与笑的关系 218

四、喜在艺术中的表现 221

第九章 艺术(美)的创造 225

第一节 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 225

一、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最高结晶,是艺术家审美感受的最强烈、最集中的物化形态 225

二、通过审美化的典型形象进行美的集中表现 226

第二节 艺术创造的思维活动 227

一、形象思维的由来 227

二、形象思维的过程 228

三、形象思维研究中的疑难之处 229

第三节 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构思和传达 230

一、艺术创作的构思 230

二、艺术创造的传达 234

第四节 艺术创造的辩证法 236

一、形与神的关系 236

二、情与景的关系 236

三、虚与实的关系 237

四、少与多的关系 238

第十章 艺术(美)的欣赏 239

第一节 艺术美的欣赏性质和特点 239

第二节 门类艺术的美学特征 242

一、艺术可以分门别类 242

二、艺术媒介(质料)的特性 245

三、音乐声音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的因素 250

四、视觉功能和绘画的造型手段 253

五、注重视听之美 260

第三节 门类艺术的欣赏 262

一、语言艺术、听觉艺术——诗歌、小说、散文 262

二、音响艺术、听觉艺术——音乐 266

三、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建筑、绘画、摄影、雕塑、书法 271

四、综合艺术、视听艺术——舞蹈、戏剧、影视 276

第十一章 美育 284

第一节 蔡元培的美育定义 284

第二节 美育与美学 285

一、美育的天生的社会实践性,可补一般审美鉴赏之不足 285

二、美育既是美学理论的普及和运用的基本途径,又是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方面 286

三、美育是落实到人身上,贯穿了人的审美理想的一种教育和追求 287

第三节 美育与教育 288

一、美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89

二、美育,能适应青少年、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发挥独特的教育作用 289

三、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290

第四节 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293

一、美育是美的形象教育 293

二、美育是美的情感教育 294

三、美育是美的功利教育 295

第五节 美育的主要内容和设施 296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向上的审美观 296

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296

三、美化人们的心灵和生活 298

第十二章 技术美学 299

第一节 技术美学的由来 299

第二节 技术美学的研究对象 299

一、研究劳动生产中的美学问题,是首要的 300

二、技术美学研究的第二个对象——“迪扎因” 303

第三节 技术美学在国外崛起探因 304

一、与本世纪初提倡文明生产有关 304

二、经济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305

三、动用国家政权机构和行政力量 306

四、国际性研究、交流的推动 307

第四节 我国技术美学研究的前景 308

后记 310

附:作者有关美学基本理论研究文章目录索引(1979—1995) 31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