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运与命运 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增订本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世运与命运  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增订本
  • 金大陆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74574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世运与命运 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增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缘起与题识 1

1.纪念的旗帜 1

2.从展览会到展销会 4

3.热中之冷 6

4.国外的消息 8

5.几点辨析 10

6.几点说明 13

第二章 当年的分布 15

1.届别之间 15

2.“四个面向”与“再教育”的提法 16

3.“四个面向”的情况 18

4.比较与差异 20

5.撞开返城的大门 24

6.回家的路径 27

第三章 角色与处境 30

1.落脚 30

2.最大的集合群 31

3.一支踏上台阶的队伍 34

4.适宜状态 35

5.一支突围而出的队伍 36

6.特别群体 39

第四章 昨天的提问 43

1.一种说法 43

2.倒霉者与幸运者 44

3.一条界限 45

4.优先的发言权 46

5.几点注意 47

6.经历的牵拉作用 49

7.上层的高明与下层的可贵 50

8.走向明天 52

第五章 迟到的追寻 53

1.耽误与修复 53

2.优势 55

3.环境与机会 56

4.三个集团方阵 57

5.两种不同类型的自学 59

6.为了使用 60

7.高考者 61

8.学历层次 63

9.渊源关系 64

10.职业的文化定位 66

11.特别的知识构成之一 67

12.特别的知识构成之二 68

第六章 感觉年岁 70

1.一个敏感而又脆弱的话题 70

2.胶着与离散 71

3.不同的角度与心情 72

4.两层疑惑 73

5.拉直的皮筋与悠荡的皮筋 75

6.成功的放逐与不幸的沉沦 77

7.昨天的样子 80

8.当下的状态与心情 82

9.优劣所在 83

10.是东风,还是西风 85

11.底蕴 88

第七章 选择与推举 92

1.骨干乎?贡献乎? 92

2.顺势中?尴尬中? 94

3.透析三组对应 96

4.自信吗?理智吗? 99

5.一声警钟 101

6.我们“保守”吗? 103

7.有个稳定的集合层 104

第八章 分层与流动 107

1.两类划分 107

2.两类分流 108

3.富有张力的对峙 111

4.犄角般的对峙 111

5.当年,为谁种田 112

6.抹去问号 114

7.理性的力量 115

8.毕竟是“小字辈” 117

9.经历的密码 119

10.解释与辩护 120

11.要说明,更应该—— 122

第九章 优胜劣汰 125

1.要害的问题与问题的要害 125

2.风浪中的大船与小船 126

3.地位问题 127

4.迟缓 129

5.主动方的主动 130

6.只能“慢慢来” 131

7.为何“慢慢来” 131

第十章 跳槽:一个假设的问题 134

1.沉重的抉择 134

2.经历中的印痕 135

3.回答三个问题 136

4.求收入?还是求发展? 138

5.不同的序列 139

6.无奈与遗憾 141

7.向外的忧患与向内的龟缩 142

第十一章 为了生活 145

1.构筑背景 145

2.影响日后发展的因素 151

3.两段阶梯 154

4.弱者的话题 156

5.进入比较系统 158

6.以过去为参照 159

7.自己→同事→外单位 161

8.自己的分量 162

9.在同事面前 164

10.说不清与说得清 165

11.非常严重的问题 167

第十二章 劳动与做人 171

1.问题的背后 171

2.正气汇聚 172

3.两个小群体和两个大群体的比较 173

4.责任的驱动和责任的承担 174

5.不同的知识分子 175

6.责任心与良心 176

7.本色与情感 178

8.可贵的珍惜 180

9.环境的困顿与自我的困惑 181

10.遗憾与思考 182

第十三章 视野与心态 184

1.昨天的刻印与今天的阐说 184

2.集体心理 185

3.有差异的集合 187

4.务农者的不同队列 188

5.职业需要与心理需求 190

6.知识分子的不同队列 191

7.相同与不同的路数 192

8.永远的心怀 193

第十四章 时代的主题 196

1.历史嬗变的见证人 196

2.以经历为见证 199

3.领先的态度 201

4.有点儿委屈和疑虑 203

5.现实中的主潮 205

6.六六届高中生的遗憾 206

7.为什么观望,为什么无所谓 207

8.展望前途 210

9.职业定位与梯队走向 212

10.确证与提醒 214

第十五章 演变与定位 216

1.社会价值体系 216

2.跨越断裂 217

3.社会价值体系的三个状态 219

4.在父辈与儿辈之间 219

5.今天的决裂者 221

6.多方面的参照 223

7.两可的意向 224

8.在广阔的背景中 226

第十六章 缺欠之门 228

1.一幅蓝图 228

2.“阻断”之前的基础与“阻断”之后的努力 229

3.一个奇怪的现象 230

4.两项常规性的解释 231

5.交错关系 233

6.深感不足 235

7.四级阶梯 236

8.光荣与骄傲 237

9.进入“休眠期” 239

第十七章 道德走向与社会发展 241

1.距离感 241

2.理智而沉着的眼光 242

3.焦虑而不满的心态 243

4.更多地说“不”者之一 244

5.更多地说“不”者之二 246

6.走向互补 248

第十八章 义利之辨 251

1.主导性意见 251

2.主导性倾向 252

3.“为自己”与“为他人” 253

4.有重点的平衡 254

5.示范者 255

6.误区及其辨析 256

第十九章 走近(进)五十的感悟 258

1.为自身定位 258

2.为周围人定位 259

3.张开的比例差 260

4.紧缩的比例差 261

5.彗星样的影像 262

6.职业与定位之间的微妙变化之一 263

7.职业与定位之间的微妙变化之二 264

8.职业与定位之间的微妙变化之三 265

第二十章 当年的婚姻 268

1.最后的防线 268

2.六八届人的遭遇 269

3.境况与反应 270

4.把握前途的动机和结果 271

5.有些补充 273

第二十一章 婚变:诊断及其应对 275

1.互爱的获得与失却 275

2.早婚与晚婚的原因及“克制”的心态 276

3.职业、身份及“克制”的心态 279

4.穷源竟委 280

5.开放与谨慎 282

6.在青年人面前 283

7.身份优势 285

8.说不清了 286

9.婚姻危机中的男性和女性 287

10.一点补充 289

第二十二章 为人父母的心愿 291

1.两次“血缘联系” 291

2.谁有两个子女 292

3.子女的年龄构成 294

4.老高中的资格 296

5.境况与氛围的心理效果 297

6.家境 298

7.三个等次 299

8.问题的另一面 301

9.是实惠,还是无奈 302

10.是理智,还是茫然 305

11.另外的补充 306

第二十三章 生活的色彩和创造 309

1.关于生活方式 309

2.青年的优势与年轻的局限 310

3.趋美的差异 311

4.不同的歌曲圈 313

5.来自青年界和商界的报告 315

6.环境及其父母之心 317

7.共同的期望 319

8.平等的原则 321

9.参照与评价 323

10.享受与创造的背离 325

第二十四章 父辈眼中的儿辈 327

1.“围城”效应 327

2.多数人的看法 329

3.职业定位 331

4.两种“事实” 333

5.主导性意见 335

6.不同的集合与相关的问答 336

7.三条不同的曲线 337

8.优势与缺失 339

9.有规则的块状分布 341

10.社会管理者的立场和个体职业者的视角 343

11.投了否决票 344

第二十五章 面对青年人的指责 347

1.倾听 347

2.尖锐的道理 349

3.有道理的偏激 350

4.拒绝的态度 352

第二十六章 代沟、角色与承担 354

1.M·米德的代沟理论 354

2.时空距离 356

3.为了有生命力的未来 358

4.基本判断 359

5.文化程度的支撑 360

6.选票投给谁 361

7.如此“偏高”与如此“偏低” 363

8.有点气恼 365

9.政治的眼光 366

10.站在中间的层次 368

11.肩并肩与背靠背 369

附:走出圈围 371

第二十七章 生命可贵 374

1.两桩揪心的事 374

2.在繁忙的节律中之一 375

3.在繁忙的节律中之二 377

4.闲暇的自我空间 379

5.双重角色与双重责任 381

6.朋友与亲戚之间 382

7.喜欢的缘由 384

8.不喜欢的缘由 385

9.健身类闲暇的遗憾 386

10.一半对一半 388

11.令人纳罕的疑问 389

12.心理因素及其背后 391

附录一: 394

一、1966—1969届上海市各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情况统计 394

1.1966—1968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汇总表 394

2.1966—1967届知识青年去市郊国营农场人数 395

3.1966—1968届知识青年去江西、河南、青海、福建插队落户和赴云南、大丰国营农场人数 396

4.1966—1968届知识青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人数 397

5.1966—1968届知识青年去黑龙江黑河地区插队落户的人数 400

6.1966—1968届知识青年赴黑龙江省军管农场人数 400

7.1966—1968届知识青年去内蒙插队落户人数 401

8.1966—1968届知识青年赴吉林省插队落户人数 402

9.1966—1968届知识青年赴云南省插队落户人数 403

10.1966—1968届知识青年赴贵州省插队落户人数 405

11.1966—1968届知识青年去江西省插队落户人数 407

12.1966—1968届知识青年去安徽省插队落户人数 409

二、1966、1967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分配去本市、外地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统计 411

1.1966、1967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分配去本市、外地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数和政治情况 411

2.1966届知识青年分配去工矿的人数 414

3.1967届知识青年分配去工矿的人数 417

三、1966届初中毕业生各区、县分配情况总汇 419

1.说明 419

2.1966年初中毕业生参加工、农业劳动分配汇总表 420

3.1966年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任务分配表 421

4.1966年初中毕业生支援内地建设任务分配表 422

5.1966年初中毕业生参加本市工厂企业劳动任务分配表(中央各部在沪直属单位部分) 423

6.1966年初中毕业生参加本市工厂企业劳动任务分配表(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部分) 426

四、1966届高中毕业生各区、县分配情况总汇 428

1.1966年高中毕业生参加工、农业劳动分配表 428

2.1966年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任务分配表 429

3.1966年高中毕业生支援内地建设任务分配表 430

4.1966年高中毕业生参加本市工厂企业劳动任务分配表(中央各部在沪直属单位部分) 431

5.1966年高中毕业生参加本市工厂企业劳动任务分配表(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部分) 432

五、1967届高、初中毕业生各区、县分配情况总汇 433

1.1967年高、初中毕业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建设任务汇总表 433

2.1967年高、初中毕业生去国营农场任务分配表 434

3.1967年高、初中毕业生支援内地建设任务分配表 435

4.1967年高、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交企业劳动任务分配表(中央各部在沪直属单位部分) 436

5.1967年高、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交企业劳动任务分配表(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部分) 437

六、各区、县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完成情况 438

1.1966年高、初中毕业生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分配表 438

2.上海10区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完成情况表 439

3.上海10县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完成情况表 442

七、上海市1968—1975年(上半年)知识青年安排情况 444

1.上海市1968—1975年(上半年)知识青年“四个面向”情况一览表 444

2.上海知识青年1968—1975年(上半年)去外省上山下乡分布情况表 445

3.上海知识青年1968—1975年(上半年)分配去向占安排总人数百分比 446

4.上海知识青年1968—1975年(上半年)去外地和本市上山下乡人数百分比 446

5.上海知识青年1968—1975年(上半年)去各省上山下乡人数百分比 447

6.上海知识青年1968—1974年上山下乡人数和变动情况表 448

八、上海市中专、中技、半工半读学生安排情况 450

1.上海市1968届、1969届中专、技校、半工半读毕业生安排情况表 450

2.上海市1968届、1969届中专、技校、半工半读学生上山下乡情况表 451

3.上海市1970—1972届为外地代训学徒、技工、卫生学校学生分配情况表 452

九、其他 453

1.上海市1966—1975届中学毕业生人数 453

2.上海市1955—1966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情况表 454

3.上海市1955—1971年闲散居民上山下乡情况表 455

附录二: 456

从《苦难与风流》到《世运与命运》——答《中国青年研究》杂志记者问 456

初版后记 463

老三届人:沧海桑田的一株标本——《世运与命运》(增订本)后记 4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