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秩序与自由 儒道互补初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安继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1215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儒家-研究;道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秩序与自由 儒道互补初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 当代视野下的儒道互补 1
二 儒道的差异与趋同 14
三儒、道的现代价值及其他 21
第一章 儒道互补——问题的提出 32
第一节儒、道关系讨论的缘起和沿革 33
第二节 互补说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 44
第三节 吴重庆儒道互补论批判 50
第四节 儒道互补,构建中国本土哲学的价值意义 61
第五节 儒道互补的中国哲学可能构建出一种理论结构吗? 67
第一编 儒道理论的本土之根 83
第二章 华夏族早期统一的历史脉络 83
第一节“雪球”是怎样滚大的? 83
第二节 历史和“书写的历史” 87
第三节 五服观:血缘、地缘、等级制 90
第四节 生产、生活形态 93
第三章 中国农耕文明和地中海商业文明丛 97
第一节 生态中的文化对话还是对抗? 97
第二节 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 100
第三节 农耕文化有自己的秩序和自由 105
第四章“二王并立”谁合法? 109
第一节商、周:一个神人共在的时代 109
第二节“二王并立”之谜:继承权的合法性究竟何在? 114
第五章 文明的阶段性特征和意义 118
第一节 时间空间和文化的界限 118
第二节“截断”时间,取个平面 124
第三节 三个阶段,三种特征 129
第二编 儒道互补的理论结构 135
第六章 从乙丁制到昭穆制:儒道两家的历史渊源 135
第一节 道家背后的乙丁制 135
第二节 孔子“不欲观”的背后 138
第三节孔、老在商、周源头上的互补 144
第七章 儒家宗法主义和道家自然主义的互补 147
第一节 也谈“主义” 148
第二节 道与理 151
第三节 人与物 153
第四节 行与知 156
第八章 儒道两家理论起点的逻辑分析 159
第一节从“君臣父子”说起 160
第二节 逻辑分析如何可能? 162
第三节“子”之角色:儒家宗法主义的逻辑起点 165
第四节 道家的观点:角色并非人生的囚车 168
第五节 亲子教化无所谓民主不民主 173
第六节 自发的秩序和自发的自由 175
第九章 儒家批判和功能性互补——庄子的言说方式和儒道互补 179
第一节 价值相对性对君主专制独断论话语霸权的颠覆 180
第二节 自然天放的人性论对儒家伦理秩序的感性抗争和功能性强化 187
第三节 无为自然观对一切文明形态的拒斥 190
第四节 批判是一种解毒剂 194
第十章 知识论的“转向”和中国哲学 202
第一节 知识论:水桶还是探照灯? 202
第二节 哲学、科学和神学之间 204
第三节 哲学和中国哲学 208
第四节 中国哲学研究何所为? 213
第五节 该做的和能做的 216
第十一章 庄子“天”学和“李约瑟难题” 218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不设科学对象 218
第二节 事物“自化”:无须认识 222
第三节“气”的量子论解析 228
第四节 气论的主要结论和“气”的定义 236
第五节 有机自然观的科学观察 242
第三编 儒道互补的现代价值 249
第十二章 自由与秩序——道儒今解 249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中的秩序和自由如何可能 249
第二节 胡思乱想·胡说八(霸)道·胡作非为——一个直观的想法 251
第三节 儒家宗法主义秩序和道家自然主义自由 255
第十三章 墨学衰微原因与儒道互补 261
第一节“适用”的未必“实用” 261
第二节 知识和价值的冲突 263
第三节义、利的一致和冲突 267
第四节 纯理性是经不住环境压力的 270
第十四章 宇宙论问题的考察——马克思和冯友兰 274
第一节 宇宙起源问题的逻辑困境 274
第二节 传统中宇宙起源问题的追问 276
第三节“莫为”抑或“或使”? 279
第四节“自然而然说”与“神创论” 281
第十五章 冯友兰境界说的人生意义追思 284
第一节 生命意义面前的理性顿挫 285
第二节 生活意义的目的性 287
第三节“以哲学代宗教”的神秘境界 289
第四节 境界的发生 291
第五节 境界的意义 295
参考文献 298
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