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蔡永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3414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

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二、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8

四、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1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2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2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9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32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32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40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43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43

一、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的基础 43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48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51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5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 55

二、实践的结构、功能和基本形式 58

三、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61

四、实践的特点 64

五、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67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9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69

二、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73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 76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78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及其规律 82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82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82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85

三、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87

四、联系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90

五、联系和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93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97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97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04

四、矛盾论与系统论 10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意义 112

一、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范畴 112

二、现象与本质 113

三、内容与形式 114

四、必然性与偶然性 116

五、原因与结果 118

六、可能性与现实性 120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23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23

一、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123

二、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7

三、实践与认识 131

四、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133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136

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136

二、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39

三、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因素 140

四、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142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145

一、真理及其特性 145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 150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54

一、辩证思维方法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54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55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61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62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162

二、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68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70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172

一、劳动是连接社会与自然的纽带 172

二、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175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177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77

二、交往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182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188

一、社会的实践本质决定社会的结构 188

二、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191

第六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195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 195

一、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195

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202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205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 210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210

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11

三、国家的类型和职能 212

第三节 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 216

一、社会意识形式及其相对独立性 216

二、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221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24

第四节 文明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29

一、社会文明的新认识 229

二、社会的协调发展 231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234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34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34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237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39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39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240

三、社会形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243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245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45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46

三、改革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运力 248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253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256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 256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258

三、坚持群众观点,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262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67

第一节 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67

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 267

二、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271

三、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 273

第二节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277

一、人的本质 277

二、人的价值 281

三、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的现代意义 287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 291

一、自由的实现与人的全面发展 291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295

后记 30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