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
  • 解飞厚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093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知识的进化(上) 1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1

一、科学的起源 1

二、古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3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7

一、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 7

二、16—18世纪科学的成就 8

三、19世纪科学的主要成就 16

第二章 科学知识的进化(下) 25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5

一、经典物理学的困惑和危机 25

二、相对论的诞生 29

三、量子力学的建立 33

第二节 不同时期自然科学特点比较 37

一、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37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38

三、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39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周期性 42

一、科学发展周期性的历史表现 42

二、科学发展周期性的深刻启示 43

第三章 科学思想的进化 47

第一节 天文学思想的进化 47

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 47

二、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 47

三、托勒密的地心说 48

四、哥白尼的日心说 48

五、布鲁诺的宇宙无限的思想 50

六、第谷—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51

七、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52

第二节 生物学思想的进化 54

一、预成论与渐成论 54

二、莫泊丢的生机体学说 55

三、林奈的物种不变论 56

四、布丰的生态学 56

五、圣提雷尔的进化论 56

六、居维叶的灾变论 57

七、拉马克的物种进化论 57

八、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 58

第四章 科学方法的进化 64

第一节 观察方法 64

一、观察方法是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方法 64

二、从肉眼观察到仪器观察 65

三、从质的观察到量的观察 67

第二节 实验方法 69

一、实验方法的历史发展 69

二、实验方法的类型 70

第三节 归纳和演绎 73

一、归纳方法 74

二、演绎方法 75

三、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77

第四节 分析与综合方法 79

一、分析方法 79

二、综合方法 80

三、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82

第五节 数学方法 83

一、数学方法的历史发展 83

二、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84

第六节 系统方法 控制论方法 信息方法 85

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诞生 85

二、系统方法 86

三、控制论与信息论方法 90

第五章 科学的结构 93

第一节 不同时期人类对科学结构的认识 93

一、古代对科学结构的认识 93

二、近代对科学结构的认识 94

三、现代对科学结构的认识 96

第二节 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 97

一、超级结构 97

二、门类结构 98

三、学科结构 99

四、知识结构 100

第三节 自然科学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102

一、科学结构的客观性 102

二、科学结构的稳定性 104

三、自然科学结构的非阶级性 105

第四节 科学结构质的变化——科学革命 105

一、波普的证伪主义 106

二、库恩的范式理论 106

三、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 108

四、科学革命的“渐变”与“突变” 108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110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 110

一、科学技术与劳动者 110

二、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 111

三、科学技术与劳动手段 111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文化职能 112

一、自然科学知识的认识职能 112

二、自然科学知识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作用 113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精神和道德面貌 114

四、自然科学对教育、文学艺术及社会科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14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经济职能 115

一、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变革 115

二、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 117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政治职能 119

第五节 科学技术的生态职能 121

一、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121

二、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 123

第七章 关于我国科技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27

第一节 关于我国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 127

一、对我国科技结构调整的回顾 127

二、新一轮科技宏观结构调整的内容 131

三、如何实现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 133

第二节 关于我国高校内部科技结构的调整 136

一、课题和经费向少数重点高校集中 137

二、重点高校科研向基础研究倾斜 139

三、重点高校科研向大项目转移 142

第三节 国外高技术研究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145

一、两个高技术研究案例 145

二、高技术研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146

第四节 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应从转变科研模式着手 152

一、从发达国家的科研模式看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152

二、我国科研模式的转变 155

第八章 中小学科学教育 160

第一节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背景 160

一、我国科学教育的肇始 160

二、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看科学教育的迫切性 161

三、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62

第二节 中小学科学知识教育 163

一、科学教育的门类 163

二、科学教育内容现代化 166

第三节 中小学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 170

一、科学方法教育 170

二、科学精神教育 172

第四节 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 175

一、综合课程 175

二、活动课程 184

第五节 中小学科学教育手段现代化 188

一、教育手段的历史发展 188

二、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 189

第九章 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193

第一节 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3

一、80年代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3

二、90年代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6

第二节 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200

一、英国60年代的两种文化 200

二、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206

第三节 创新人才的培养 209

一、变“名”师出高徒为“明”师出高徒 210

二、给学生施加压力,树立发明创造的信心 212

三、考试方法改革 213

参考文献 21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