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纯粹现象学通论 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德)胡塞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658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现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纯粹现象学通论 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版编辑前言 1
编者导言 3
导论 49
第一编 本质和本质认识 56
第一章 事实和本质 56
1 自然认识和经验 56
2 事实。事实和本质的不可分离性 58
3 本质看和个别直观 59
4 本质看和想象。独立于一切事实认识的本质认识 62
5 本质判断和具有本质普遍正当性的判断 63
6 某些基本概念。普遍性和必然性 65
7 事实科学和本质科学 67
8 事实科学和本质科学间的依属关系 69
9 区域和区域本质学 70
10 区域和范畴。分析的区域及其诸范畴 72
11 句法对象和最终基底。句法范畴 75
12 属和种 76
13 一般化和形式化 77
14 基底范畴。基底本质和tode ti(此处这个) 80
15 独立的和非独立的对象。具体项和个别项 81
16 实质领域中的区域和范畴。先天综合认识 83
17 逻辑考察的结论 84
第二章 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 85
18 批评讨论的导论 85
19 经验和原初给与行为的经验主义同一观 87
20 作为怀疑论的经验主义 90
21 唯心主义一方的含混性 92
22 被指责为柏拉图实在论。本质和概念 94
23 观念化作用的自发性。本质和虚构 96
24 一切原则之原则 98
25 作为自然科学家的实践中的实证论者和作为实证论者的反思中的科学家 99
26 独断论态度的科学和哲学态度的科学 100
第二编 现象学的基本考察 103
第一章 自然态度的设定及其排除 103
27 自然态度的世界:我和我周围的世界 103
28 cogito(我思)。我周围的自然世界和我周围的观念世界 106
29 “其他的”自我主体和主体间的周围自然世界 107
30 自然态度的总设定 108
31 自然设定的彻底改变。“排除”、“置入括号” 109
32 现象学的epoche(悬置) 112
第二章 意识和自然现实 114
33 关于作为现象学剩余的“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的预备说明 114
34 作为主题的意识本质 117
35 作为“行为”的我思。非实显性变样 119
36 意向性体验。一般体验 122
37 我思内部纯粹我的“指向性”和把握的审视 123
38 对行为的反思。内在的和超验的知觉 126
39 意识和自然现实。“素朴”人的理解 128
40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机体上所与的事物,作为“物理真实”的“纯显相” 130
41 知觉的真实构成及其超验客体 132
42 作为意识的存在和作为实在物的存在。诸直观方式间的原则区别 135
43 对基本错误的阐明 138
44 超验物的纯现象存在,内在物的绝对存在 140
45 未被知觉的体验,未被知觉的现实 144
46 内在知觉的不可怀疑性,超验知觉的可怀疑性 146
第三章 纯粹意识区域 149
47 作为意识相关物的自然世界 149
48 我们之外的世界的逻辑可能性和事实上的悖谬 152
49 作为世界消除之剩余的绝对意识 153
50 现象学态度和作为现象学领域的纯粹意识 156
51 先验预备考察的意义 157
52 补充。物理物和“显相的未知原因” 160
53 有生命物和心理意识 166
54 继续。偶然和相对的超验心理体验,必然和绝对的超验体验 169
55 结论。一切实在都是通过“意义给与”而存在的。非“主观唯心主义” 170
第四章 现象学还原 173
56 关于现象学还原范围的问题。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 173
57 关于排除纯粹自我的问题 174
58 被排除的超验者上帝 175
59 本质事物的超验性。排除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 177
60 排除实质—本质性学科 179
61 关于现象学还原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181
62 认识论的预备性说明。“独断论”态度和现象学态度 184
第三编 关于纯粹现象学的方法和问题 187
第一章 方法的预备考察 187
63 方法考察对于现象学的特殊意义 187
64 现象学者的自我排除 189
65 现象学对本身的自反关涉 190
66 明晰所与物的忠实表达。单义的词语 192
67 阐明的方法。“所与物的近距”和“所与物的远距” 193
68 真正的和非真正的明晰度。正常性阐明的本质 195
69 完全明晰的本质把握方法 197
70 在本质阐明方法中知觉的作用。自由想象的优先性 198
71 关于一门体验描述本质学的可能性问题 201
72 具体的、抽象的,“数学的”本质科学 202
73 现象学问题的应用。描述和精确规定 206
74 描述科学和精确科学 207
75 现象学作为有关纯粹体验的描述性本质学说 209
第二章 纯粹意识的一般结构 212
76 以下研究的主题 212
77 反思作为体验领域的基本特性。反思中的研究 215
78 关于体验反思的现象学研究 218
79 批评附言。现象学和“自我观察”的困难 223
80 体验与纯粹自我的关系 232
81 现象学时间和时间意识 234
82 继续。三重体验边缘域,同时作为体验反思的边缘域 238
83 作为“观念”的体验流的把握 239
84 作为现象学首要主题的意向性 242
85 感性的hyle(质素),意向性的morphe(形态) 246
86 功能问题 251
第三章 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 255
87 预备说明 255
88 真实的和意向的体验成分。意向对象 257
89 意向对象的陈述和现实陈述。心理领域内的意向对象 260
90 “意向对象的意义”,“内在客体”与“现实客体”间的区别 262
91 扩展到最广的意向性领域 266
92 按意向作用角度和意向对象角度的注意的变化 267
93 过渡到较高意识领域中的意向作用—意向对象结构 272
94 在判断领域内的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 273
95 在情绪领域和意志领域中的类似区别 277
96 过渡到其他各章。总结 280
第四章 关于意向作用—意向对象结构的一系列问题 282
97 作为真实体验因素的质素的和意向作用的因素,作为非真实体验因素的意向对象因素 282
98 意向对象的存在方式。意向作用的形式理论。意向对象的形式理论 287
99 在呈现和再现领域中的意向对象核心及其特性 291
100 在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中表象的本质法则的层级结构 293
101 诸层级的特性。不同种类的“反思” 295
102 过渡到特性说明的新领域 296
103 信念特性和存在特性 297
104 作为变样的信念样态 299
105 作为信念的信念样态,作为存在的存在样态 301
106 肯定和否定及其意向对象相关项 302
107 重复的变样 304
108 意向对象的特性不是由反思规定的 305
109 中性变样 307
110 中性化意识和理性的判定。假定 309
111 中性变样和想象 310
112 想象变样的可重复性。中性变样的不可重复性 312
113 实显的和潜在的设定 314
114 关于设定的潜在性和中性变样的继续讨论 319
115 应用。扩大的行为概念。行为实行和行为引动 323
116 过渡到新的分析。有根基的意向行为及其意向对象相关项 326
117 有根基的设定和中性变样学说的结论。设定的一般概念 330
118 意识综合。句法形式 335
119 多设定行为向单设定行为的转换 337
120 综合设定领域内的设定性和中性 339
121 情绪领域和意志领域内的信念句法 341
122 被分节联结的综合的实行样式。“主题” 344
123 作为综合行为实行样式的含混性和清晰性 346
124 “逻各斯”的意向作用—意向对象层次。意指和意义 347
125 逻辑表达领域中的实行样态和阐明方法 352
126 表达的完全性和普遍性 354
127 判断的表达和情绪意向对象的表达 355
第四编 理性和现实 359
第一章 意向对象的意义和与对象的关系 359
128 导论 359
129 “内容”和“对象”,作为“意义”的内容 361
130 关于“意向对象之意义”的本质界定 364
131 “对象”,“在意向对象意义中可规定的X” 366
132 作为在其充实性样式中的意义核 369
133 意向对象的命题。设定的和综合的命题。在表象领域中的命题 370
134 命题逻辑的形式理论 372
135 对象和意识。向理性现象学的过渡 375
第二章 理性的现象学 379
136 理性意识的第一基本形式:原初给与的“看” 380
137 明证与洞见,“原初的”和“纯粹的”明证,直陈的和确真的明证 383
138 充分明证与不充分明证 385
139 各种理性的交织。理论真理,价值真理,实践真理 388
140 确证。无明证的证明。设定的洞见和中性的洞见的等价性 390
141 直接的和间接的理性设定。间接明证 392
142 理性设定和存在 395
143 充分的物所与性作为康德意义上的观念 397
144 现实和原初给与的意识:最终的规定 398
145 关于明证现象学的批评考察 400
第三章 关于理性理论问题系列的一般性层级 404
146 最一般性的问题 404
147 问题的分化。形式逻辑学,价值学和实践学 406
148 形式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 409
149 区域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现象学构成的问题 411
150 继续。作为先验论导引的物区域 416
151 物的先验构成的层次。补充 420
152 从先验构成问题向其他区域的扩展 422
153 先验问题的完全扩展。研究的分类 423
主题索引 428
人名索引 529
关于本书头三版版面形式改变的附注 532
中译本附录 535
著者后记 535
法译本译者导言 561
法译本注释 589
中译者术语解释 661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