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抗震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建筑抗震概论
  • 贾凡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99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建筑抗震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震 3

1.1 板块的地质构造 3

1.2 地震地质学 5

1.3 地震的分类 6

1.3.1 人为地震 7

1.3.2 自然地震 7

1.4 地震波 8

1.5 地震的记录 10

1.6 地震强度的衡量 12

1.6.1 地震的能量:震级 12

1.6.2 地震的影响:烈度等级 14

第二章 地震引起的效应 14

2.1 地震对天然场地的影响 18

2.2 地震对海洋及水体的影响 21

2.3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23

2.3.1 地震作用的特点 23

2.3.2 水平振动 24

2.3.3 竖向振动 25

2.3.4 扭转振动 26

2.3.5 结构抗震承载力原理 27

2.3.6 未考虑抗震措施建筑物的典型破坏形式 29

2.4 地震对人的影响 31

第三章 地震灾害的预防 31

3.1 地震灾害及建筑的易损性 32

3.2 地震的全民预防 32

3.3 国土地震频度的监测与研究 32

3.4 地震地质分析 34

3.5 地震危险性评价 35

3.5.1 地震危险性宏观区划 35

3.5.2 地震危险性微观区划 36

3.6 地震预报 37

3.7 公众的地震教育 40

3.8 减少地震灾害的行动 41

3.8.1 城市规划 41

3.8.2 新建建筑 42

3.8.3 已有建筑的抗震加固 43

3.9 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预测 43

3.9.1 加速度图 43

3.9.2 反应谱 44

第四章 建筑抗震机制 44

4.1 动态平衡 49

4.2 如何减小地震作用 51

4.3 建筑的储能能力 56

4.4 建筑的耗能能力 61

4.5 原则的局限性 66

第五章 场地与地基的选择 66

5.1 场地察看 67

5.2 场地的效应 67

5.3 受地震次生灾害影响的区域 69

第六章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69

6.1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71

6.2 建筑的形态 72

6.3 建筑构件 83

6.3.1 建筑构件的形式 83

6.3.2 内部空间 83

6.3.3 楼梯 84

6.3.4 立面 85

6.3.5 建筑角部设计 87

6.4 结构形式的选择 88

6.5 抗侧力构件的选择 96

6.5.1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稳定性 96

6.5.2 水平抗侧力体系 97

6.5.2.1 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的概念 97

6.5.2.2 楼板的组成 99

6.5.2.3 平板 100

6.5.2.4 由抗风梁支撑的楼板和屋面板 108

6.5.2.5 由对角拉杆支撑的楼板和屋面板 109

6.5.2.6 刚性网格楼板和屋面板 109

6.5.3 竖向抗侧力构件 109

6.5.3.1 竖向抗侧力构件的组成 110

6.5.3.2 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数量和布置 111

6.5.3.3 抗侧力构件的竖向分布 113

6.6 结构材料的选择 114

第七章 地基与基础 114

7.1 工程的场地选择 116

7.2 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118

7.3 基础 119

7.3.1 总体布置 119

7.3.2 浅基础 121

7.3.2.1 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 122

7.3.2.2 整体筏板基础 123

7.3.3 深基础 123

7.3.3.1 原理 123

7.3.3.2 桩基础 124

7.3.3.3 沉井基础 126

7.3.3.4 板桩基础 127

7.3.4 换填土层或地基处理层上的基础 127

7.4 隔震 128

7.4.1 原理 128

7.4.2 变形支座 130

7.4.3 滑动支座 133

7.4.4 变形滑动支座 135

7.4.5 滚动支座 136

7.4.6 结论 136

7.5 抗震阻尼器 137

7.5.1 滞后阻尼器 137

7.5.2 黏性阻尼器 139

7.5.3 摩擦阻尼器 140

第八章 上部结构 140

8.1 砌体结构 143

8.1.1 总体特征 143

8.1.2 建筑设计 143

8.1.2.1 墙 143

8.1.2.2 楼板和屋面板 145

8.1.3 结构布置 146

8.1.3.1 圈梁构造柱 146

8.1.3.2 门窗洞口边框 148

8.1.3.3 楼板 148

8.1.3.4 楼梯 149

8.1.3.5 空心砌块砌体结构 149

8.1.3.6 双层墙 149

8.1.3.7 内隔墙 150

8.1.3.8 竖向悬臂构件 150

8.1.3.9 砌体烟道 151

8.1.3.10 配筋砌体 151

8.1.3.11 砌体结构的施工 153

8.1.4 生土砌体建筑:补充措施 154

8.1.5 石材砌体建筑:补充措施 157

8.2 木结构 158

8.2.1 总体设计 158

8.2.2 木承重墙体系 161

8.2.3 普通跨度梁柱木骨架 165

8.2.4 大跨木屋架 167

8.2.5 曲面罩面板 170

8.3 钢筋混凝土结构 172

8.3.1 总体特征 172

8.3.2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173

8.3.2.1 总体布置 173

8.3.2.2 节点 174

8.3.2.3 柱子 175

8.3.2.4 框架梁 178

8.3.2.5 钢筋的搭接和锚固 179

8.3.2.6 填充墙 180

8.3.3 现浇剪力墙结构 183

8.3.4 框架-剪力墙体系 186

8.3.5 板柱体系 187

8.3.6 筒体结构 188

8.3.7 抗震结构中预应力的使用 189

8.3.8 轻质钢筋混凝土的使用 191

8.3.9 装配式框架结构 192

8.3.10 装配式大板结构 193

8.3.11 壳体 197

8.4 钢结构 198

8.4.1 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特性 198

8.4.2 总体布置 199

8.4.3 自稳定框架 201

8.4.4 支撑框架 203

8.4.5 筒体结构 206

8.5 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 210

8.6 铝合金结构 210

8.7 张拉膜结构 213

8.7.1 总体特征 213

8.7.2 充气膜结构 213

8.7.3 张拉膜结构 214

8.8 索屋面结构 214

第九章 非结构构件 214

9.1 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216

9.2 外墙面 217

9.2.1 总体措施 217

9.2.2 特殊措施 217

9.3 玻璃门窗 219

9.4 隔墙 220

9.5 墙面保护层 223

9.6 悬挂天花板 223

9.7 设备基座 224

9.8 屋面 226

第十章 建筑设备与管线 226

10.1 总体措施 227

10.2 电梯 228

10.3 其他设备 228

10.4 电气设备 230

10.5 管道系统 231

10.6 通风和空调管道 233

10.7 桌面设备 234

10.8 机柜 234

10.9 滚动设备 235

10.10 搁板或格架上的物件 236

10.11 墙上固定的灭火器 236

第十一章 抗震规范 236

11.1 抗震规范的思想 237

11.2 抗震规范的内容 237

11.3 PS 92规范(P 06-013标准) 238

11.4 AFPS 90推荐性技术措施 242

11.5 PS-MI 89规范92修订版(P 06-014标准) 242

11.6 欧洲规范8 1993年版 243

11.7 阿尔及利亚抗震规范RPA 88 245

11.8 日本抗震规范1981版 247

11.9 美国UBC规范(统一建筑规范)1994年版 248

11.10 为房屋抗震规范编制服务的试验性规定ATC 3-06 250

11.11 法国抗震规范PS 69及其82补充(P 06-003标准) 251

专业用语汇编 253

附录 259

参考文献 264

译后记 27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