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学知识全知道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978751130422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道教-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学知识全知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教传承知识 2
一、道教概述 2
何为道教 2
道教的渊源 2
道教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3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 3
道教的宇宙结构 4
二、道教的创立 5
道经记载的道教创立 5
道教的创立 6
道教的思想渊源 6
道教的名称来源 7
神仙信仰,方士方术 8
三、道教的思想和理论 9
道教与道家的同异 9
易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10
道教的分化 11
道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12
道教学术思想的中心 12
道教五行与相生相克 12
先秦道家与两汉黄老道 13
太平 14
承负 14
三十六天 15
天人感应 16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16
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17
四、道教的传承历史 18
低谷——曹魏道教 18
崛起——东晋道教 18
成熟——南北朝道教 20
发展——隋朝道教 22
隆盛——唐宋道教 23
衰微——明清道教 24
复兴——近现代道教 25
第二章 道教教义、规戒知识一、道教信义概述 28
道教的基本教义 28
道教的基本信仰 29
道教的宗旨 29
道教三宝 29
全真教主要教义 30
二、道教教义阐释 31
道 31
德 31
玄 32
一 32
命 33
盗 34
机 34
三、道教的理想境界 36
自然 36
无为 37
清静 37
寡欲 38
不争 39
柔弱 39
抱朴 40
坐忘 40
九守 41
三元 41
八卦 42
太极 43
四、道教规戒阐释 44
道教的教规 44
清规戒律 44
老君想尔戒 45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 45
全真清规 46
三堂大戒 47
功过格 48
守庚申 48
斋日 49
三元五腊 49
违戒处罚 50
三皈五戒 50
五、道教规戒的外延 51
三界十方 51
四恩三有 51
三业与六根六尘 51
三障与十恶 52
三涂五苦 52
三灾八难 52
万法归宗 53
转轮五道 53
第三章 道教宗派知识 56
一、道教宗派概述 56
道教两大派别 56
道教门派的各种分类 57
二、道教的早期宗派 58
五斗米道 58
太平道 59
帛家道 60
上清派 61
灵宝派 62
楼观道 63
三、道教的后期宗派 64
茅山宗 64
龙虎宗 65
阁皂宗 66
天心派 66
神霄派 66
清微派 67
东华派 67
金丹派南宗 68
太一道 69
真大道 69
全真道 70
净明道 71
玄教 71
正一道 72
龙门派 72
第四章 道教经典知识 76
一、道教经典概述 76
道经的形成和发展 76
造作道书的两次高潮 77
道经分类体系 79
二、道教经典之道藏 81
《道藏》 81
《敦煌道藏》 82
《正统道藏》 82
《万历续道藏》 83
《道藏辑要》 83
三、道教经典之经书 84
《无上秘要》 84
《道德真经》 84
《南华真经》 85
《冲虚真经》 85
《通玄真经》 86
《洞灵真经》 86
《太平经》 87
《黄庭经》 87
《老子化胡经》 88
《上清大洞真经》 88
《阴符经》 88
四、其他道教经典 90
《老子想尔注》 90
《抱朴子内篇》 91
《化书》 91
《<正易心法>注》 91
《易图通变》 92
《重阳立教十五论》 92
《太上感应篇》 92
《周易参同契》 93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 93
《坐忘论》 93
《玄纲论》 94
《道门科范大全集》 94
《灵宝毕法》 94
《悟真篇》 95
《列仙传》 95
《神仙传》 95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96
第五章 道教中神灵仙真知识一、道教神仙概述 98
道教神仙的等级 98
道教神仙的称呼 98
真人 99
仙人 99
道教三祖 99
二、道教神灵之天仙 100
三清 100
五老君 102
四御 103
玉皇大帝 104
西王母 105
东王公 106
五星七曜星君 107
北斗七星君 108
南斗六星君 108
四象二十八宿 108
十方诸天尊 110
东极青华大帝 110
圆明道姆天尊 111
三官大帝 111
降魔护道天尊 112
真武大帝 112
文昌帝君 113
太乙雷声普化天尊 113
南极长生司命真君 113
东岳大帝 114
雷神 114
九垒三十六土皇君 114
酆都大帝 115
灵官 115
王灵官 116
功曹 116
三、道教神灵之地神 117
城隍 117
土地 117
太岁君 118
灶神 118
门神 118
财神 119
瘟神 119
蚕神 119
厕神 120
妈祖 120
临水夫人 120
保生大帝 121
三山国王 121
医王 121
药王 121
关圣帝君 121
碧霞元君 122
四大真人 122
赤松子 123
宁封子 123
广成子 123
赤精子 123
彭祖 123
容成公 124
安期生 124
三茅真君 124
许真君 125
北五祖 125
南五祖 126
北七真 127
八仙 129
第六章 道教人物传略 132
一、道教人物之仙师 132
“道教祖师”老子 132
“南华真人”庄子 133
“冲虚真人”列子 133
“无上真人”关尹子 133
“上清祖师”茅盈 134
“道教嗣师”张衡 134
“道教系师”张鲁 135
“丹经王者”魏伯阳 135
“冲应真人”葛玄 136
“天师领袖”范长生 136
“净明祖师”许逊 137
“第一太师”魏华存 137
“黄白大师”狐丘 138
“丹元真人”陆修静 138
“剑酒诗仙”吕洞宾 139
“吉庆征象”刘海蟾 139
“紫霄真人”谭峭 140
“清都辅弼”闾丘方远 140
“华阳真人”施肩吾 141
“南宗祖师”张伯端 141
二、道教人物之“创始人” 143
“道教创始”张道陵 143
“太平创始”张角 144
“神霄创始”王文卿 144
“东华创始”宁全真 144
“全真创始”王重阳 145
“大道创始”刘德仁 146
“太一创始”萧抱珍 146
“龙门祖师”丘处机 147
“遇仙创始”马丹阳 148
“南无创始”谭处端 148
“随山创始”刘处玄 148
“嵛山创始”王处一 149
“华山创始”郝大通 149
“清净创始”孙不二 150
“内丹西派”李西月 150
“金丹南宗”白玉蟾 150
“玄教创始”张留孙 151
“内丹东派”陆西星 152
三、道教人物之“传人” 153
“掌教全真”尹志平 153
“全真真常”李志常 154
“雷渊真人”黄舜申 155
“空山先生”雷思齐 155
“二宗合一”陈致虚 156
“武当宗师”张三丰 156
“抱朴子”葛洪 157
“改革天师道”寇谦之 157
“释道之论”顾欢 158
“丹医双行”陶弘景 158
“明重玄之道”孟智周 159
“王法主”王远知 159
“药王良医”孙思邈 160
“重玄之道”成玄英 160
“老宗魁首”李荣 161
“心生万物”王玄览 161
“有形则有道”潘师正 162
“神仙亦人”司马承祯 163
“玄静先生”李含光 163
“宗玄先生”吴筠 164
“承前启后”杜光庭 165
“隐于睡者”陈抟 165
“仙道、鬼道”彭晓 166
“一者道用”张无梦 166
“默通其极”陈景元 167
第七章 道教中的名山宫观一、道教中的仙境 170
三十六天 170
三清天 170
十洲三岛 171
十大洞天 172
三十六小洞天 173
七十二福地 174
二、道教中的名山 176
泰山 176
衡山 176
华山 177
恒山 177
嵩山 177
千山 178
茅山 178
天台山 179
大涤山 179
武夷山 179
龙虎山 180
阁皂山 180
崂山 181
王屋山 181
武当山 182
罗浮山 182
青城山 183
崆峒山 183
巍山 183
终南山 184
三、道教中的庙宇宫观 185
道教庙宇的名称 185
道教宫观的组织形成 185
道教宫观的产生与功用 186
道教宫观建筑规格 186
道教宫观的建筑思想 187
道教建筑的规制 188
道教造像 188
道教建筑与园林 190
十方丛林的管理体制 190
全真道三大祖庭 191
万法宗坛 192
白云观 192
常道观 192
云台观 193
楼观 193
东岳庙 193
无量观 194
玄妙观 194
中岳庙 195
冲虚观 195
朝天宫 195
元符宫 196
崇禧万寿宫 196
洞霄宫 196
上清正一万寿宫 197
铁柱宫 197
玉隆万寿宫 197
紫霄宫 198
青羊宫 198
永乐宫 198
重阳万寿宫 199
八仙宫 199
第八章 道法修养知识 202
一、道教法术 202
道教法术总论 202
道术分类 203
道教雷法 205
道教符箓 205
道教禁法 206
道教咒语 207
掐诀 207
诀文 208
相术 209
风水术 209
占星术 210
令 210
印 210
符水 211
式法 211
厌殃祝由法 211
祓除法 212
厌胜法 212
择吉 212
二、修真养生 214
道教修持 214
外丹 214
内丹 215
导引 217
彭祖导引法 217
赤松子导引法 218
行气 218
吐纳 219
辟谷 220
黄赤之道 220
守静 220
存思 221
坐忘 222
胎息术 223
尸解 224
守一 224
服食 225
实修实炼 226
修炼的境界 226
先天一气 226
心斋 226
踵息 227
握固 227
华佗五禽戏 227
京黑行气法 228
八段锦导引法 229
服日月精华法 229
存思三气法 230
温养盘坐功 231
道教武术 231
第九章 道教礼仪知识 234
一、道教礼仪之斋醮 234
斋醮科仪的涵义 234
斋与斋法 234
道教斋法 235
醮与斋醮 235
坛 236
道教斋醮的发展 237
道教斋醮科仪组成 238
道教法坛诸称呼 242
罗天大醮 243
早晚坛功课 244
二、道教礼仪之科仪 245
祝将科仪 245
祝寿科仪 245
庆贺科仪 246
接驾科仪 246
大回向科仪 246
祭孤科仪 246
进表科仪 247
水火炼度仪 247
灯仪 248
三、道教礼仪之仪范 249
入道礼仪 249
敬香礼仪 250
出入威仪 251
吃住礼仪 251
穿戴礼仪 252
言语威仪 253
视听威仪 253
叩拜礼仪 253
诵经礼仪 254
供养礼仪 255
参访道教宫观的礼仪 257
第十章 道教生活知识 260
一、关于道士 260
道士称谓 260
道士的派别 261
道士的位阶 262
道士的服饰 262
二、道教的活动 267
炼度 267
诵早晚功课 267
许愿、还愿 268
接驾 268
开期传戒 268
如何加入道教 268
修行的一般方法 269
道教“挂单” 269
道教“出家” 270
三、道教的日期 271
道历 271
道教节日 271
朔,望,晦,电 272
十二黄道日歌 272
四、道教的禁忌 273
戊不朝真 273
道不言寿 273
斋醮道场法会禁忌 274
供品禁忌 274
敬香禁忌 275
服饰禁忌 275
饮食禁忌 275
信士朝圣敬香禁忌 276
五、当代道教组织 277
中国道教协会 277
中国道教学院 277
附录 280
道教节日表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