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传播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杜骏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472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播媒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传播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信息时代与网络传播 1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来临 1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概念与观念 3
一、互联网的概念 3
二、网络传播的崛起 4
三、WWW与互联网的意义 6
四、互联网精神与价值方程 7
第三节 网络传播的内容与应用 9
一、网络作为新闻出版 10
二、网络作为文化艺术、娱乐与教育 12
三、网络作为广告和信息发布 14
四、网络作为社会生活 15
第一单元 19
第一章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1
第一节 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 21
一、网络技术的产生 21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 22
三、网络技术的未来 24
第二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27
一、起步阶段 27
二、普及与应用阶段 28
三、法规政策的发展 31
四、发展中的不足 34
附:推动网络传播发展的个案选介 35
第二章 网络传播的技术原理 44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 44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 44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7
三、计算机局域网 49
第二节 Internet技术 54
一、IP地址与子网掩码 54
二、域名系统及DNS服务器 56
三、WWW工作原理和信息传播要素 58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方式与功能 61
第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61
一、电子邮件概述 62
二、作为人际传播的电子邮件 63
三、电子邮件传播的缺陷 64
第二节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67
一、BBS概述 67
二、BBS的传播优势与缺陷 68
三、其他网络群体传播 70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77
一、内联网与组织传播 77
二、内联网的负面影响 80
第四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81
一、作为大众传播的互联网 81
二、门户网站 81
三、Web 2.0 84
四、移动互联与WAP 88
五、3G 91
附:部分微博客简介 93
第二单元 97
第四章 网络传播的总体特征 99
第一节 网络传播活动的本体特征 99
一、系统的开放性与全球性 99
二、信息的广容性与集成性 101
三、传递方式的交互性 103
四、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综合性 105
五、媒介使用的富选择性和平台性 108
第二节 网络传播活动的边际特征 110
一、传受身份的双重性 110
二、对象的小众化与个人化 112
三、传播的去中心化 113
四、信息结构的非线性 114
第三节 网络传播特征下的多层面影响 116
一、社会层面的影响 116
二、文化层面的影响 117
三、个人层面的影响 119
四、媒介层面的影响 121
第五章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资源管理 123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资源 123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123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25
第二节 网络信息的组织与检索 126
一、网络信息的组织 126
二、网络信息的检索 129
第三节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4
一、影响开发与利用的因素 134
二、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135
第四节 网络信息服务 138
一、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138
二、我国网络信息服务的现状 139
三、服务中的关键问题 141
第五节 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安全问题 142
一、传播中的安全隐患 143
二、安全保障的方式与技能 144
第六章 网络传播的受众分析 149
第一节 大众与分众 150
一、大众传播与“推”技术 150
二、受众差异 151
三、网络媒介中的分众传播 154
第二节 群体的影响 156
一、受众群体的分类 156
二、群体压力 158
三、影响模式在大众媒介中的应用 161
第三节 跨文化人群 163
一、文化期待和受众的选择 164
二、文化规范的具体内容 165
第四节 网络受众心理 167
一、一般受众心理 168
二、网络受众心理 169
第七章 网络传播与传播理论革新 173
第一节 网络传播对传播学理论的挑战 173
一、大众传播属性的消解 173
二、信息传播研究框架的改变 175
三、传播学核心观念的动摇 176
第二节 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危机 178
一、经验主义的历史回顾 178
二、经验主义研究的危机 179
三、经验主义研究的革新 182
第三节 技术决定论与人本主义的兴起 183
一、传播技术决定论的兴起 183
二、人本主义范式的显现 186
第四节 网络传播与传播模式的变迁 189
一、通信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 189
二、网络双向传播模式 191
三、网络泛传播模式 193
第三单元 197
第八章 网络技术对应用传播领域的影响 199
第一节 网络应用领域的开拓 199
一、网络在美国的应用 199
二、网络在中国的应用 202
第二节 网络应用对传媒业的冲击 203
一、传媒信息市场的竞争 203
二、网络对传统传媒业的挑战和规范网络传播的手段 206
三、网络对传媒运作观念的影响 209
四、涉及网络经济、政治、文化的议题 211
第九章 网络传播的政治形态 214
第一节 互联网上的政治表达 214
一、四个典型案例 215
二、网上民意表达的特征 216
三、网上民意表达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219
第二节 互联网与国家安全 222
一、网络传播对政治控制的影响 222
二、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战 225
三、政府对网络信息的管制 227
第三节 兴起中的电子化政府 230
一、电子化政府的概念 230
二、电子化政府的应用 232
第十章 网络传播的伦理形态 237
第一节 网络伦理的基本问题 237
一、网络伦理学的由来 238
二、网络传播伦理的社会基础 240
三、网络传播伦理的特点 242
第二节 网络伦理规范的建设 243
一、不可避免的网络冲突 243
二、网络传播的失范与规范 244
三、网络传播的伦理原则 248
第三节 网络传播的道德责任 249
一、网络传播的矛盾 249
二、网络主体的道德建设 250
第十一章 网络传播的法律形态 257
第一节 网络法律形态概述 258
一、网络法律的产生和网络的立法 258
二、网络法律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262
第二节 网络传播的民事责任 266
一、网络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267
二、网络交易的民事责任 271
第三节 网络犯罪 275
一、网络犯罪的含义和种类 275
二、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 278
三、网络犯罪的特点 279
附一:P2P管理的法理讨论 281
附二:网络犯罪的两个案例 285
第四单元 287
第十二章 网络新闻业的发展 289
第一节 网络新闻业的演进 289
一、网络新闻业的萌芽 290
二、网络新闻业的成长与壮大 291
第二节 中国网络新闻业的历程 294
一、起步阶段(1995~1998年) 295
二、激活阶段(1998~2000年) 297
三、管理与创新阶段(2000~2005年) 299
四、网络“公民新闻”时代(2005~ 年) 301
第三节 网络新闻业的竞争 303
一、网络新闻的优势与局限 303
二、网络新闻业的竞合战略 308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业 315
附:媒介融合的两个案例 318
第十三章 网络出版业的发展 322
第一节 网络出版概述 322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 323
二、网络出版的形式 324
三、网络出版的模式 326
四、网络出版的优势 327
第二节 电子书的发展及其研制现状 329
一、电子书的起源及其界定 329
二、电子书的特点 330
三、国内外电子书开发现状 332
第三节 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与管理 336
一、网络出版的侵权问题 337
二、网络出版的管理 338
三、电子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40
第四节 网络出版的前景 343
一、技术发展与商业前景 343
二、电子书的前景 344
第十四章 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347
第一节 网络广告概述 347
一、网络广告的基本概念 347
二、网络广告的特点 349
三、网络广告的优势与劣势 350
四、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 352
五、网络广告业的现状与前景 355
第二节 网络广告的经营与管理 356
一、网络广告的经营 356
二、网络广告经营的内容与收费标准 357
三、网络营销与广告策略 358
四、网络广告的管理 361
第十五章 网络艺术与在线娱乐 364
第一节 网络艺术的出现 364
一、艺术的基本概念 364
二、网络艺术的起源 366
三、什么是网络艺术 368
第二节 网络艺术的特性 370
一、技术依赖性 370
二、传播时空的广泛性 372
三、传播方式的开放性 372
四、艺术种类的综合性 373
五、实时交互性 374
六、观赏的私密性 375
七、语言的独特性 376
第三节 网络艺术的类型 378
一、传统艺术上网 378
二、网络视听艺术 379
三、网络原生艺术 381
第四节 在线娱乐 384
一、游戏软件的产业化 384
二、在线游戏的发展概况 385
三、在线游戏的模式和分类 387
四、在线游戏的主要特征 389
五、在线游戏的负面影响 390
六、在线游戏的未来 391
第十六章 网络虚拟社区的发展 394
第一节 虚拟社区的基本形态 394
一、虚拟社区的起源和发展 394
二、虚拟社区的定义 396
三、虚拟社区的特质 399
四、虚拟社区的基本类型 400
第二节 虚拟社区的运作 403
一、人气与规模的形成 403
二、社区服务的架构 405
三、社区的技术支持 406
四、社区经济的发展 408
第三节 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410
一、匿名人际的意义 411
二、信任机制的建立 412
三、自我认同的更新 412
第四节 虚拟社区中的SNS时代 414
一、SNS网站的特点和传播方式的变化 414
二、SNS网站的功能及应用 415
三、SNS网站的分类 417
四、SNS网站中的自我展示 419
五、SNS网站与网络公共领域 423
附:国内部分虚拟社区简介 429
附录一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与用户行为调查报告 433
附录二 在线学习资源 453
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