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卸荷岩体力学原理与应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卸荷岩体力学原理与应用
  • 李建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6306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岩石力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卸荷岩体力学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 1

第1章 绪论 5

1.1 引言 5

1.2 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工程的特点 5

1.3 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的五个阶段 7

1.3.1 第一阶段:工程研究、实践与反思阶段(1990~1993年) 8

1.3.2 第二阶段:提出卸荷岩体力学理论新概念,初步建立卸荷岩体力学理论体系阶段(1994~1995年) 9

1.3.3 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卸荷岩体力学理论体系阶段(1996~2000年) 11

1.3.4 第四阶段:卸荷岩体力学理论的初步应用阶段(2000~2005年) 11

1.3.5 第五阶段:理论深入与推广应用阶段(2005~2015年) 12

1.4 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的原则 12

1.5 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的方法 14

1.6 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展 15

1.6.1 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15

1.6.2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6

1.6.3 岩体卸荷力学特性及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16

1.6.4 卸荷岩体的力学模型研究 16

1.6.5 卸荷岩体稳定分析方法研究 16

1.6.6 工程结构与岩体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17

1.6.7 卸荷岩体的加固理论与方法研究 17

1.6.8 卸荷岩体的施工方法与过程模拟研究 17

1.6.9 卸荷岩体安全监测研究 18

1.6.10 卸荷岩体多场耦合作用研究 18

1.7 卸荷岩体力学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18

1.8 本章小结 20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21

2.1 引言 21

2.2 地质环境评价 22

2.2.1 川青块体地质特征 23

2.2.2 川滇块体地质特征 26

2.2.3 区域地层和岩石类型特征 28

2.2.4 河谷地貌特征 30

2.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31

2.3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1

2.3.1 边坡高陡,坡形复杂 32

2.3.2 高地应力 32

2.3.3 岩体的地质结构特征 34

2.3.4 西南地区高陡坡体演化的动力学过程 34

2.3.5 西南地区高陡坡体自然卸荷状态下地质力学模型 36

2.4 如美水电站岩体卸荷规律研究 38

2.4.1 区域地质背景 38

2.4.2 如美水电站高陡坡体自然卸荷状态下地质模型 47

2.5 本章小结 57

参考文献 57

第3章 卸荷岩体质量评价 58

3.1 引言 58

3.2 岩体质量分级方法 58

3.2.1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 58

3.2.2 岩体质量指标 61

3.2.3 巴顿岩体质量分类 61

3.2.4 RMR分类法 61

3.3 Hoek-Brown准则及其参数估计式 64

3.3.1 RMR与岩体力学参数的关系 64

3.3.2 建立在GSI基础上的Hoek-Brown准则 66

3.4 考虑开挖卸荷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68

3.5 工程实例 68

3.5.1 工程简介 68

3.5.2 开挖卸荷三维有限元分析 70

3.5.3 开挖卸荷区岩体质量评价 72

3.6 本章小结 83

参考文献 83

第4章 卸荷岩体各向异性 85

4.1 引言 85

4.2 不同倾角单一节理试件卸荷试验 86

4.2.1 节理面力学效应分析 86

4.2.2 试件设计 87

4.2.3 试验目的及方案 89

4.2.4 卸荷试验结果分析 90

4.2.5 不同倾角节理对试件力学特性的影响 105

4.2.6 卸荷速率对卸荷力学特性的影响 108

4.3 宜昌中砂岩加卸荷各向异性试验 116

4.3.1 试验方案 116

4.3.2 试验结果分析 117

4.4 本章小结 143

参考文献 144

第5章 卸荷岩体尺寸效应 146

5.1 引言 146

5.2 卸荷岩体尺寸效应物理试验研究 147

5.2.1 试验描述 147

5.2.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148

5.3 卸荷岩体尺寸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152

5.3.1 分区分级力学参数模拟方法 152

5.3.2 分区分级法与尺寸效应 155

5.3.3 分区分级法计算模拟宏观力学参数的特点 155

5.3.4 工程算例 156

5.4 考虑各向异性条件下三维模型尺寸效应研究 162

5.5 本章小结 171

参考文献 172

第6章 卸荷岩体流变特性 174

6.1 引言 174

6.2 岩体流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76

6.2.1 砂岩卸荷流变试验结果分析 176

6.2.2 泥质粉砂岩卸荷流变试验结果分析 181

6.3 岩体流变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191

6.3.1 岩体线性流变力学模型 191

6.3.2 岩体卸荷流变力学参数研究 195

6.3.3 岩体非线性卸荷流变模型研究 199

6.4 本章小结 203

参考文献 204

第7章 卸荷岩体断裂性能 206

7.1 引言 206

7.2 节理岩体压剪断裂性能 206

7.2.1 岩体压剪断裂等效模型 206

7.2.2 H-B准则下的等效断裂判据 209

7.2.3 关于H-B准则中的m、s值 210

7.2.4 等效模型的验证 211

7.2.5 岩体的强度预测 212

7.3 节理岩体拉剪断裂性能 212

7.3.1 岩体拉剪断裂分析模型 212

7.3.2 岩体拉剪断裂等效模型 213

7.3.3 关于H-B准则下的等效判据 215

7.3.4 关于H-B准则中的m、s取值 216

7.3.5 关于岩石KⅠc、KⅡc的计算 216

7.3.6 等效模型的验证 217

7.3.7 岩体抗拉强度预测 218

7.4 D-P准则与岩体拉剪断裂韧度 219

7.4.1 D-P准则 219

7.4.2 拉剪裂纹的端部应力 219

7.4.3 D-P准则参数与KⅠc、KⅡc 219

7.5 M-C准则与岩体拉剪断裂韧度 221

7.5.1 M-C准则 221

7.5.2 D-P准则与M-C准则外接 222

7.5.3 D-P准则与M-C准则内接 223

7.5.4 平面应变条件 224

7.6 H-B准则与岩体拉剪断裂韧度(应力不均化) 225

7.6.1 H-B准则 225

7.6.2 H-B准则参数与KⅠc、KⅡc 225

7.7 本章小结 227

参考文献 227

第8章 卸荷岩体屈服准则 229

8.1 引言 229

8.2 卸荷岩体加卸荷判别准则 229

8.2.1 岩体加卸载性质 230

8.2.2 不同工程中的加卸荷情况 231

8.3 抛物线型D-P准则 232

8.3.1 H-B准则表达形式 232

8.3.2 抛物线型D-P准则表达形式 233

8.3.3 抛物线型D-P准则等面积变换类型 233

8.4 基于花岗岩拉剪试验的卸荷岩体屈服准则研究 235

8.4.1 卸荷岩体力学特性 235

8.4.2 新鲜闪云斜长花岗岩拉剪试验 236

8.4.3 卸荷岩体抛物线型M-C屈服准则 240

8.5 抛物线型屈服准则工程应用 247

8.6 本章小结 250

参考文献 250

第9章 卸荷岩体本构关系 252

9.1 引言 252

9.2 卸荷岩体本构研究 253

9.2.1 砂岩三轴恒轴压卸围压下卸荷岩体本构关系研究 253

9.2.2 砂岩保持大小主应力差不变或升轴压峰前卸围压下岩体本构关系研究 264

9.2.3 岩体卸荷双曲线型非线性弹性本构研究及应用 278

9.2.4 多尺寸节理岩体卸荷岩体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及应用 286

9.3 本章小结 300

参考文献 302

第10章 卸荷岩体加固分析 304

10.1 引言 304

10.2 加固机理研究 305

10.2.1 预应力锚索的作用机理研究 305

10.2.2 岩体锚索内锚段的作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313

10.3 考虑卸荷效应的加锚裂隙岩体宏观力学参数 319

10.3.1 裂隙岩体锚固的等效参数研究 320

10.3.2 数值模拟分析 321

10.4 卸荷岩体锚固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325

10.4.1 岩体的应力状态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25

10.4.2 岩体的性质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26

10.4.3 岩体的流变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26

10.4.4 预应力锚固时间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27

10.4.5 锚索的结构及布置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29

10.4.6 施工操作方法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29

10.4.7 外部环境的影响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330

10.5 加固方法优化研究 330

10.5.1 合理的加固区域 331

10.5.2 合理的加固时间 331

10.5.3 加固措施的优化 332

10.6 水布垭电站溢洪道边坡加固方案优化分析 333

10.6.1 工程概况 333

10.6.2 力学参数 335

10.6.3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 335

10.6.4 不同加固方案的计算结果及优化分析 337

10.6.5 加固方案的比较与优化分析 353

10.7 本章小结 356

参考文献 357

第11章 卸荷岩体地震分析 358

11.1 引言 358

11.2 地震分析基本原理 358

11.3 均质岩体边坡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362

11.3.1 概述 362

11.3.2 计算模型 362

11.3.3 地震影响因素的分析 363

11.4 含软弱夹层的岩质边坡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379

11.4.1 概述 379

11.4.2 计算模型 380

11.4.3 地震影响因素分析 381

11.5 开挖卸荷岩体的地震响应分析 385

11.5.1 工程概况 385

11.5.2 有限元力学计算参数 385

11.5.3 位移及应力分析 387

11.5.4 塑性区分析 388

11.6 本章小结 389

参考文献 390

第12章 岩体开挖优化设计 392

12.1 引言 392

12.2 岩体开挖方案优化设计的原则 392

12.3 岩体开挖稳定的敏感性分析 393

12.3.1 敏感性分析方法 394

12.3.2 均质岩石边坡算例 395

12.4 边坡开挖方案经济优化分析 402

12.5 董管水电站泄槽段边坡开挖方案优化设计 403

12.5.1 工程简介 403

12.5.2 计算剖面 404

12.5.3 主要工程量及造价 405

12.6 本章小结 416

参考文献 417

第13章 卸荷岩体分析方法 418

13.1 引言 418

13.2 变形分析方法 420

13.2.1 有限单元法 420

13.2.2 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 421

13.2.3 不同数值方法的相互配合 422

13.3 稳定分析方法 422

13.3.1 极限平衡法 422

13.3.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430

13.3.3 有限元容重增加法 432

13.3.4 三种边坡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434

13.4 地应力模拟方法 444

13.5 计算模型选取原则 444

13.6 卸荷岩体模拟方法 446

13.6.1 岩石加、卸荷应力路径 446

13.6.2 岩体加卸荷力学参数 447

13.6.3 开挖边界释放荷载计算 447

13.6.4 岩体开挖卸荷模拟方法 448

13.7 开挖岩体卸荷区划分 449

13.7.1 自然边坡卸荷区划分方法 449

13.7.2 岩质高陡边坡开挖岩体卸荷区划分方法 450

13.8 开挖卸荷岩体分析方法 452

13.9 本章小结 453

参考文献 454

第14章 卸荷岩体参数反分析 457

14.1 引言 457

14.2 神经网络 457

14.2.1 神经网络方法简介 457

14.2.2 BP和RBF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458

14.3 工程实例 467

14.3.1 工程简介 467

14.3.2 地下厂房系统工程地质条件 468

14.3.3 力学模型 469

14.3.4 计算结果与监测值的比较分析 478

14.3.5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480

14.4 本章小结 495

参考文献 495

第15章 卸荷岩体力学的工程应用 496

15.1 引言 496

15.2 边坡工程——小湾水电站2#山梁引水沟堆积体 507

15.2.1 工程概况 507

15.2.2 技术路线 509

15.2.3 堆积体破坏现象 510

15.2.4 力学参数反演 512

15.2.5 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 522

15.2.6 2-2'剖面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23

15.2.7 地震变形趋势预测 540

15.2.8 结论 540

15.3 地下洞室——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 542

15.3.1 工程概况 542

15.3.2 计算模型 542

15.3.3 计算工况 543

15.3.4 力学参数 543

15.3.5 监测点数据选取 544

15.3.6 监测成果与计算成果比较 547

15.3.7 计算过程中塑性区演化过程 549

15.3.8 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小结 554

15.3.9 结论 555

15.4 坝基——白鹤滩水电站坝基 556

15.4.1 工程概况 556

15.4.2 技术路线 559

15.4.3 岩体质量评价 559

15.4.4 计算分析条件 564

15.4.5 开挖卸荷有限元分析 567

15.5 坝坡相互作用——小湾水电站坝坡 579

15.5.1 工程概况 579

15.5.2 技术路线 579

15.5.3 有限元模型 580

15.5.4 拱坝坝肩推力计算 582

15.5.5 大坝推力对边坡变形的影响 584

15.5.6 结论 588

15.6 本章小结 589

第16章 结语 59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