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建筑史 第2卷 摩登时代 世界现代建筑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代建筑史  第2卷  摩登时代  世界现代建筑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
  •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9343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建筑史 第2卷 摩登时代 世界现代建筑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章 上海的城市化、商业化与现代化(1927-1937年) 3

第一节 上海近代建筑业极度繁荣的基础 5

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5

二、房地产业高涨 7

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 8

四、建筑技术力量的壮大 10

第二节 主要的建造活动 11

一、外滩的大规模改建 11

二、高层建筑迅猛发展 13

三、各类建筑的大量建造 17

第三节 重要外籍建筑师与中国建筑师队伍的形成与成熟 26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设计机构——公和洋行 26

二、新风格的先锋——邬达克 29

三、其他重要建筑师与设计机构 38

四、中国建筑师队伍的形成与成熟 42

第四节 建筑技术的再发展 47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配套技术的传布 47

二、钢结构体系及其配套技术的传布 54

三、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配套技术的传布 61

四、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与建筑构造技术的新发展 64

五、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式的革新 76

六、鲁班殿的没落:传统营造业的命运 84

第五节 城市建设管理与法规 87

一、在土地章程引导下的城市建设法规体系(1845-1907年) 87

二、公共租界的《华式房屋建筑章程》、《西式房屋建筑章程》及法租界1930年建筑章程 89

三、公共租界的建筑高度控制 94

四、城市分区规划与建筑类型控制 96

五、城市分区规划的特别案例——公馆马路章程 100

六、两租界对于城市建设管理理念的差异 102

第六节 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变 103

一、乡土的变迁 103

二、宗地利用模式转变的分类实证研究 105

三、地主的城市 113

第七节 近代上海建筑思潮与特征 113

一、近代上海建筑中所反映的设计思潮 114

二、近代上海地方建筑特征 118

第十一章 都市现代性的表现 121

第一节 上海建筑设备演进与都市现代性 123

一、上海近代建筑设备的发展 124

二、上海都市现代性在建筑设备中的体现 129

第二节 上海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 150

第三节 1930年代的上海百乐门舞厅:一个现代娱乐建筑的建构与都市社会空间的拓展 156

一、投资人与选址理念 158

二、建筑师杨锡镠与百乐门舞厅的设计 161

三、百乐门舞厅:社会空间的延展 170

第四节 城市公园与公共体育场的营造 173

一、城市公园 173

二、公共体育场 197

第五节 近代中国的公民空间:晚清和民国早期中国图书馆话语与实践 208

一、戊戌变法和晚清新政时期社会对公共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 209

二、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对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的促进 213

三、地方自治对于作为地方公益事业之图书馆建设的推动 217

四、转型过程中传统建筑以及士绅生活体验对20世纪早期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219

五、西方图书馆学原理影响下中国新公共图书馆空间对读者与藏书关系的考量 221

六、保存国粹理念的代表——国立北平图书馆 226

第十二章 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的现代化(1927-1937年) 235

第一节 首都南京的建设 237

一、南京特别市政府与南京的市政及基础设施建设 237

二、国民政府与新的国家机构与政府机关 242

三、住宅建筑 251

四、公共医疗与救济 253

五、商业金融与服务 256

六、文化、艺术、科学 260

七、各级学校 262

八、公共休憩与体育 264

九、娱乐设施(1929年) 270

十、古迹调查与保护 272

十一、不同信仰的象征 274

十二、建筑工业 275

第二节 国民政府治理下的武汉及董修甲的城市规划实践 276

一、国民政府治理下的武汉 276

二、董修甲与武汉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 287

第三节 广州:现代城市的设计 300

一、城市研究与城市设计机构的建立 301

二、“田园城市”与模范住宅区运动 303

三、程天固与《广州工务之实施计划》 311

四、黄埔开埠与广州内港建设 314

五、《广州城市设计概要草案》 318

第四节 天津 320

一、天津租界建设的发展 320

二、外国建筑师的活动(1900-1940年代) 324

三、中国建筑师的活动(1920-1940年代) 329

四、天津租界的建筑风格(1927-1937年) 332

第五节 北平 337

第六节 西安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发展 343

一、西安近代城市与建筑发展概况和动因 343

二、西安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344

三、西安建筑的现代化发展 346

四、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居住建筑模式的拓展 352

五、房地产业的兴起与联排式住宅的开端 356

六、西安建筑的现代化与新技术 357

七、西安建筑的现代化与新设备和新材料 358

八、建筑制度与管理的完善 359

九、城市规划文件与西安近代城市建设 360

第七节 其他城市:青岛、济南 361

一、青岛传统建筑的复兴与各种思潮的涌动(1922-1937年) 361

二、济南的城市建设(1927-1937年) 376

第八节 重庆新村实验与建设 381

一、现代化建设蓝图 382

二、具体的实践 383

三、乡村建设实验区成立后北碚的建设 386

第九节 香港 394

一、“租借”新界以后(1898-1920年代) 394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1920-1930年代) 396

三、多元化的现代建筑(1930年代) 399

第十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引介与影响(1920-1940年代) 403

第一节 西方现代建筑的兴起及其向中国的传播 405

第二节 从“分离派”到“国际式”——现代建筑的引入 407

一、早期美术思潮中的现代建筑 407

二、刘既漂、艺术运动社以及“美术建筑” 410

三、欧美留学生对现代运动的初识 415

四、西方建筑师的早期引介 417

五、1930年代专业与大众媒体中的引介与讨论 419

六、岭南地区的传播 422

七、1940年代的传播与发展 425

第三节 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对话 429

一、对于传统建筑的批判 429

二、西湖博览会——刘既漂“美术建筑”的民族主义表现 431

三、对“国际式”的质疑 437

四、结构理性主义与中国传统建筑 437

五、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中国馆以及对民族形式的批判 439

六、民族与现代融合的新途径 441

第四节 现代建筑的设计实践 443

一、西方建筑师的现代建筑实践 445

二、中国建筑师的实践 460

第十四章 城市市政和城市规划学的发展 479

第一节 中国近代市政的发生和发展概述 481

一、中国近代市政的发展 481

二、中国近代市政的几个核心问题 489

三、三个历史阶段不同类型的市政人物 490

第二节 城市规划科学的形成与实践 500

一、开埠城市的出现与西方城市建设技术的传入 501

二、从“马路”建设到新区开发——旧城改造规划的肇始 503

三、欧美近代城市规划的导入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形成 509

四、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进步”与殖民主义城市规划的崩溃 514

五、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复兴与中断 515

六、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 516

第三节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专家及著名学者 519

一、近代城市规划职业的兴起 519

二、城市规划专家学者的类型 521

三、工程技术型城市规划著名学者 528

四、法政经型城市规划著名学者 536

五、规划建筑型城市规划著名学者 544

第四节 铁路发展下的城市体系 554

一、东北地区 555

二、华东地区 558

三、华南、西北地区 562

索引 567

参考文献 587

主编及作者简介 60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