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
  • 张凌浩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3687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符号学-应用-产品设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相关概念 1

1.1.1 符号学及设计符号学 1

1.1.2 产品及产品设计 2

1.1.3 设计创新方法研究:设计艺术与科学之间 3

1.1.4 课题的提出 4

1.2 产品创新的背景 4

1.2.1 认识哲学的转向 4

1.2.2 消费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产品创新的背景与对象 6

1.2.3 文化的设计更新 7

1.2.4 重视“如何设计”的方法研究 9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1.4.1 设计符号学的研究 11

1.4.2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创新方法及技术研究 13

1.4.3 存在的问题 14

1.5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5

1.5.1 研究方法 15

1.5.2 本书思路及框架 16

第2章 产品符号的构成及其体系 18

2.1 产品符号及构造 18

2.1.1 产品:有意义的符号 18

2.1.2 产品符号的构造 20

2.1.3 产品符号的语言观 22

2.2 产品符号的构成 25

2.2.1 产品符号的两种构建关系 25

2.2.2 产品符号的要素构成 26

2.2.3 产品符号的意义构成 33

2.3 产品的符号学体系 45

2.3.1 三个面向 45

2.3.2 两大途径 47

2.3.3 建筑符号的句法实验及思考 48

2.3.4 符号学的发展变迁 52

2.4 语境关系的提出 54

2.4.1 语境的关系 54

2.4.2 外在语境对产品符号的影响 57

2.4.3 符号语境影响下的设计思考 66

第3章 产品符号的传达及其认知 71

3.1 符号的传达模式及启示 71

3.1.1 一般传达的理论模式 71

3.1.2 产品符号的设计传达模式及启示 73

3.2 产品符号的传达与实现过程 75

3.2.1 编码的途径与系统完形 75

3.2.2 设计的解码与破译 83

3.2.3 情感符号的诠释与解像的复杂性 87

3.3 产品符号认知的基本规律 94

3.3.1 以用户认知为本的重要性 94

3.3.2 用户对符号的认识 96

3.3.3 产品符号的认知过程及规律 99

3.4 体验性——从认知到多维感知及互动 102

3.4.1 变化的产品互动途径 102

3.4.2 基于经典认知心理学的视觉感知研究 105

3.4.3 从单一感官到设计中的感官直觉 109

3.4.4 体验与多感官互动的提出 118

第4章 产品符号的设计创新及信息获取 124

4.1 符号学创新设计的系统思维 124

4.1.1 “人—物—环境—社会—文化”的系统模型 124

4.1.2 从产品意义到符号设计的系统转换 127

4.2 产品符号的一般设计程序 133

4.2.1 符号学设计的程序 133

4.2.2 符号学设计过程思维的逻辑与形象 136

4.3 产品符号信息的获取 140

4.3.1 符号学调研方法的定性与定量 140

4.3.2 产品的类型学符号解析 143

4.3.3 用户的符号认知图式研究 146

4.3.4 用户感性意象的了解 149

4.3.5 社会性符号语言调研 152

4.3.6 生活与文化扫描 155

课题研究 构建材质符号意象集 159

第5章 符号学视野下产品整合与实现的路径与方法 166

5.1 情境体验模型的整合 166

5.1.1 预期情境的整合 166

5.1.2 情境体验模型的建立方法 169

5.2 原型的建构 173

5.3 实体符号的视觉表现 179

5.3.1 当代设计的视觉图景化——设计与艺术的融合 180

5.3.2 实体符号视觉表现的方法 183

5.3.3 符号化表现有序的几个要点 197

5.4 界面符号的构建 201

5.4.1 界面的使用图式 201

5.4.2 硬件界面的符号构建方法 204

5.4.3 软件界面的符号构建方法和原则 213

第6章 符号学在品牌及文化产品创新中的应用与发展 226

6.1 品牌产品识别符号的设计演进 226

6.1.1 品牌产品的符号性识别 226

6.1.2 特征符号与产品识别符号体系的构建 230

6.1.3 基于意象认知的产品识别符号的生成与评价模型 244

6.2 文化产品符号的设计更新 250

6.2.1 文化产品及其设计模式 250

6.2.2 文化产品符号延续与更新的方法 262

6.2.3 文化产品符号创新的原则 275

6.3 当代语境下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思考 279

6.3.1 符号生态的概念 279

6.3.2 文化的可持续设计 280

结语:符号学视野·设计创新 284

参考文献 287

后记 29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