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
  • (美)约瑟夫·D.诺瓦克(JOSEPHD.NOVAK)著;赵国庆,吴金闪,唐京京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42807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思维方法-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概论 1

1.1引言 1

1.2本书概要 5

1.3说明可能性的一个例证 10

Chapter 02 对教育理论的渴求 13

2.1教育的五要素 15

2.2人类教育理论 18

2.3教育研究和评估的改进 22

Chapter 03 增强学习者能力的意义学习 25

3.1事实、概念、命题和原则:知识的组成要素 27

3.2人类记忆系统 30

3.3概念图和知识整合 36

3.4意义学习增强学习者能力 42

3.5组织学习 43

Chapter 04 新意义的建构 45

4.1“意义”这个词的意义 45

4.2意义学习的基本概念 47

4.2.1概念学习和表征学习 47

4.2.2表征学习 48

4.2.3情境认知 49

4.2.4命题学习 51

4.3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52

4.4认知结构的发展 56

4.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6

Chapter 05 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62

5.1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66

5.2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71

5.3归并和湮灭性归并 74

5.4渐进分化 78

5.5整合性认同和概念层次、质的提升 80

5.6上位学习 85

5.7先行组织者 89

5.8脚手架学习 91

5.9同化、学习和建构主义 92

5.10创造性 93

5.11智力 96

5.12情商 99

Chapter 06 知识的本质以及人类如何创造知识 102

6.1知识的本质及来源 102

6.1.1高文的V形认识论 103

6.1.2知识V形图的元素 107

6.1.3学习和知识创造的关系 119

6.1.4简约性原则 122

6.1.5提高科研生产力 123

6.2知识的形式 126

6.2.1知识与信息 126

6.2.2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126

6.2.3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 128

6.3知识获取和利用的方法 128

6.3.1个人访谈 128

6.3.2问卷 132

6.3.3焦点团体 133

6.3.4团队概念图 133

6.3.5获取和存档专家知识 138

6.3.6知识捕捉的其他途径 141

Chapter 07 效的教师和管理者 146

7.1建设性地整合思维、情感和行动 146

7.2概念误解的问题 153

7.2.1克服概念误解 157

7.2.2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 158

7.3教育理论的知识 161

7.3.1一个典型案例 164

7.3.2关于概念学习的12年追踪研究 166

7.3.3咨询环境情境下的教学 172

7.3.4情感敏感度 174

7.3.5信任 175

7.4安德烈的故事 176

7.5公司环境中的信任和诚实 185

7.6促进团队合作 191

7.6.1作为学习小组的团队 194

7.6.2使用概念图和V形图 194

Chapter 08 教育与管理的情境 201

8.1情境的重要性 201

8.2情感情境 203

8.2.1情感的重要性 203

8.2.2爱的艺术 205

8.2.3同伴关系 211

8.2.4学习材料 215

8.3物质情境 219

8.3.1学校设施,千篇一律 219

8.3.2教育的“理想”环境 221

8.4文化情境 224

8.4.1遗传和环境因素 224

8.4.2性别问题 226

8.4.3种族 232

8.5组织情境 233

Chapter 09 评价与奖励 239

9.1评价的重要性 239

9.2测量 241

9.3测试 242

9.3.1客观测试 242

9.3.2李克特量表 248

9.4其他评价形式 251

9.4.1表现性评价 251

9.4.2概念图 253

9.4.3 V形图评价 260

9.4.4报告作为评价工具 263

9.4.5档案袋评价 265

9.5真实性评价 267

Chapter 10 学校和企业教育的改革 269

10.1对教育持乐观态度的前提 269

10.2组织的提升 275

10.2.1学校组织 275

10.2.2学校改革 275

10.2.3营利性组织 282

10.3新技术带来的希望 287

10.3.1互联网 287

10.3.2双向视频会议 289

10.3.3课程开发的新形式 289

10.3.4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290

10.4将资源添加到概念图中以构建“知识模型” 293

10.5各种学习体验形式的整合 295

10.6前方的路 306

附录1 如何构建概念图 308

附录2 V形图教学流程 310

参考文献 312

人名索引 334

术语索引 338

主题词索引 340

译者后记 34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