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教育理论基础 中学部分 含职高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教育理论基础  中学部分  含职高
  • 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中心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971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教育理论-中学教师-聘用-资格考核-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教育理论基础 中学部分 含职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教育学 3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3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4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0

同步模拟自测 15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9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 20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23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25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28

同步模拟自测 32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35

第一节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36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39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2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43

同步模拟自测 45

第四章 教育目的 49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50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52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55

同步模拟自测 58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61

第一节 学生 62

第二节 教师 66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72

同步模拟自测 75

第六章 课程 78

第一节 课程概述 79

第二节 课程目标 81

第三节 课程设计 83

第四节 课程实施 86

第五节 课程评价 87

同步模拟自测 88

第七章 教学(上) 91

第一节 教学概要 92

第二节 教学系统 94

第三节 教学过程 96

第四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00

同步模拟自测 105

第八章 教学(下) 108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09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113

第三节 教学策略 116

同步模拟自测 117

第九章 德育 121

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 122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125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28

第四节 德育的功能 133

第五节 德育的模式 134

同步模拟自测 138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42

第一节 班级管理概述 143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44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班级管理的意义 146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148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50

同步模拟自测 153

第二篇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59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60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60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62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62

第五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64

同步模拟自测 166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69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70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71

第三节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174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76

同步模拟自测 178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82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183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184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186

同步模拟自测 189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92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93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194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96

同步模拟自测 198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201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202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03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204

同步模拟自测 205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208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209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211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214

同步模拟自测 217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220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221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222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224

同步模拟自测 226

第八章 学习策略 229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230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231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235

同步模拟自测 236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40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241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245

同步模拟自测 248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251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252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54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256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58

第五节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261

同步模拟自测 262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265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266

第二节 心理评估 270

第三节 心理辅导 272

同步模拟自测 274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278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279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282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285

同步模拟自测 289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292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293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296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299

同步模拟自测 301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304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305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06

同步模拟自测 311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314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315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317

第三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320

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21

第五节 教师职业倦怠 324

同步模拟自测 327

第三篇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331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特点 332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32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 336

第四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40

第二章 教师与各类社会关系中的职业道德 341

第一节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342

第二节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344

第三节 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347

第三章 教师教育生活中的职业道德 350

第一节 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351

第二节 教师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353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356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357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与依据 358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 358

本篇同步模拟自测 359

第四篇 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6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85

教师资格条例 390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393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39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400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40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10

本篇同步模拟自测 41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