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后国际关系史讲义 1945-1969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战后国际关系史讲义  1945-1969
  •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印行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战后国际关系史讲义 1945-196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反法西斯联盟中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合作及战争造成的社会经济深刻变化 1

法西斯国家的全球扩张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阿卡迪亚会议和英美联合委员会 2

租借法案、互助协定和国际经济的重大改组 3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4

第二节 从战争向和平的过渡中盟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6

美、英、苏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争论和不同的战后目标 6

安排战后世界的三次会议和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 7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重大影响 8

欧洲传统均势的崩溃和欧洲中心时代的结束 8

美苏两个头号大国的崛起 9

殖民地附属国的觉醒 10

美国领导世界的第二次机会 12

第二章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12

重建世界的几种选择 13

要使美国充当主宰的“世界主义” 14

避免重蹈威尔逊的覆辙 14

第二节 怎样把“战时同盟”延续到战后 15

筹建维护“集体安全”的联合国组织 16

第一节 “美国世纪”的到来与罗斯福的“世界主义” 18

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19

第三节 把苏英纳入蓝图的设想 22

“大国合作”与美国的霸权 22

摩根索计划的夭折 23

罗斯福“理想”的幻灭 24

第一节 美苏对峙下的西欧 26

西欧列强困难重重 26

第三章 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与西欧的联合和复兴 26

西欧联合的倾向与种种方案 27

西欧离不开美国“保护” 29

第二节 美国以西德为中心复兴西欧的方针 29

欧洲出现美苏“冷战” 29

以解决德国问题为中心推动西欧的复兴与联合 33

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33

第三节 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36

美国推动英国筹建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36

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 37

第一节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39

盟国对日本战后处理的有关协议 39

第四章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和片面对日和约 39

美国单独占领及其初期政策 40

第二节 战后民主改革 41

早期措施 41

怎样评价民主改革 42

关于修改宪法 43

关于农地改革 45

关于解散财阀 47

第三节 单独媾和与“旧金山体制”的建立 48

“冷战”与对日政策的改变 48

日本保守政权的确立与媾和设想的具体化 49

旧金山片面媾和 50

第五章 战后苏东关系.情报局与苏南冲突 52

第一节 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 52

共产党情报局建立的背景 52

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 53

第二节 苏南冲突 54

苏南矛盾的由来和发展 54

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 59

第三节 南共顶住了被情报局开除后所带来的压力 62

第一节 战后波匈同苏联的关系 64

第六章 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 64

第二节 苏共“20大”在波兰引起的轩然大波——波兹南事件 66

赫晓鲁夫的“非斯大林化”在波兰的反响 66

波兹南事件 67

波党内部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 68

第三节 剑拔弩张的波苏十月会谈 69

第四节 匈牙利的1956年十月事件 72

赫鲁晓夫干预下的匈牙利党内斗争 72

苏共“二十大”在匈牙利引起的动乱——1956年十月事件 73

第一节 万隆会议前后亚非国际关系的特点 79

第七章 万隆会议前后的亚非国际关系 79

第二节 万隆会议前后印度的对外政策 81

第三节 万隆会议前后印度尼西亚的对外政策 83

第四节 五十年代中期埃及的对外政策 84

第八章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扩大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90

第一节 欧洲共同体的历史发展 90

欧洲媒钢共同体的形成 90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形成 91

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基础 91

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和共同体的不断扩大 92

第二节 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进展和现状 93

欧洲共同体的组织体制和机构 94

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 95

欧洲共同体各国的政治合作日益加强 96

第三节 欧洲共同体的对外关系 97

欧洲共同体与美国的关系 97

欧洲共同体与苏联、经互会的关系 98

欧洲共同体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99

第四节 欧洲共同体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 101

欧洲共同体的性质 101

欧洲共同体与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 101

欧洲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103

第九章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期美苏关系的发展 105

第一节 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105

第二节 五十年代中期世界形势和美苏关系的特点 105

第三世界民族民主运动逢勃发展 106

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发动“和平攻势”的背景 106

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和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107

德国的进一步分裂和美苏在欧洲的对峙 108

美国被迫承认欧洲的现状,美苏开始在等三世界的争夺 109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 110

第三节 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发生的几个国际事件看美苏关系的发展 110

1958年11月和1961年6-8月的两次柏林危机 111

1959年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的戴维营会谈 115

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 117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苏联加紧核扩军 120

第十章 “布拉格之春”和苏联侵捷 121

第一节 一九六八年八月苏军悍然侵捷 121

第二节 “布拉格之春”和莫斯科的恼怒 122

捷克改革运动的由来与发展 122

“布拉格之春” 124

第三节 苏对捷接连施加压力 127

1968年3月23日的德累斯顿会议 127

5月间的一次占领 127

7月中的“五国联名信” 128

1968年7月苏捷在切尔纳的交锋 128

1968年8月3日的六国会议 129

1968年8月20日出兵入侵 130

第四节 逼降 131

第一节 吉田茂在旧金山和约签订前后对日美、日中、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考虑 134

以日美为基轴,不搞中立主义 134

第十一章 旧金山和约以后的日本对外关系 134

“吉田书简”出笼前前后后 136

解决战争赔偿问题,重新打进东南亚地区 137

第二节 鸠山一郎与日苏联合宣言 138

日苏邦交的恢复 138

鸠山坚持恢复日苏邦交的原因 139

第三节 岸信介和日美安全条约的修改 140

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原因 140

新安保条约签订 141

田中多边自主外交的提出 142

第四节 田中角荣的多边自主外交和日中邦交的恢复 142

中日恢复邦交 143

田中以后的日本外交的演变 145

第十二章 中东问题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 147

第一节 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和“以色列国”的建立 147

联合国1947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147

“以色列国”的建立 148

第二节 战后中东四次战争及其后果 149

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 149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 150

1967年的六·五战争 152

1973年的十月战争 154

第三节 十月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 157

埃及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和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 157

戴维营会议和埃以和约 158

第十三章 非洲国家和非洲国际关系 160

第一节 战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掠夺和争夺 160

欧洲老殖民主义在非洲统治的瓦解 160

美国苏联对非洲的渗透 162

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非洲的争夺 163

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阶段 165

第二节 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65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67

第三节 非洲的统一运动 168

非洲统一运动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 168

非洲统一组织的产生和作用 169

非洲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170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拉丁美洲对外关系 172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在拉美霸权的建立 172

第二节 古巴革命与美苏在拉丁美洲的角逐 174

第三节 拉美各国经济合作的发展 17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