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视角下的语言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沈梅英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082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维特根斯坦,L.(1889~1951)-语言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视角下的语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维特根斯坦前期语言哲学观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可说的和不可说的 2
一、可言说之物 2
二、不可言说之物 3
第三节 逻辑图像论 8
第四节 本章结语 10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 12
第一节 语言游戏说 12
一、“语言游戏说”产生的背景 12
二、“语言游戏说”的内涵 13
三、“语言游戏说”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17
四、结语 19
第二节 家族相似 19
一、“家族相似”内涵 19
二、“家族相似”核心特征 23
三、结语 25
第三节 生活形式 26
一、“生活形式”的理论渊源 26
二、“生活形式”内涵的诠释 27
三、结语 31
第四节 意义即用法 32
一、字词和语法的意义 32
二、表层语法与深层语法 34
三、意义即用法 36
四、结语 37
第三章 后期维特根斯坦与索绪尔语言观之对比 39
第一节 引言 39
第二节 索绪尔语言观概览 40
一、语言和言语 40
二、共时和历时 41
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43
四、语言符号观 44
五、结语 45
第三节 后期维特根斯坦与索绪尔语言观的相似性 46
一、语言整体观和系统性的相似性 46
二、家族相似和聚合关系的相似性 48
三、语言社会性观点的一致性 50
四、语言历时性观点的一致性 52
五、结语 53
第四节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索绪尔语言观的发展 53
一、对语言游戏观点的深化 54
二、对语言研究的反思 55
三、对语言没有本质的拓展 56
四、对本体论语言哲学的深化 57
五、结语 60
第五节 本章结语 60
第四章“语法隐喻理论”与“语言游戏说” 63
第一节 引言 63
第二节 语法隐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64
一、语法隐喻理论的产生 64
二、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68
三、结语 71
第三节 语法隐喻理论的哲学蕴涵 71
一、语义观 71
二、纯理(元)功能思想 73
三、语境观 75
四、结语 76
第四节“语法隐喻理论”与“语言游戏说”的哲学相关性 77
一、语言功用论 78
二、语境原则 79
三、语法(功能) 80
四、结语 81
第五节 本章结语 81
第五章“语言游戏说”的语用学意义 84
第一节 引言 84
第二节 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语境观之对比 84
一、弗雷格的语境观 84
二、维特根斯坦前期语境观和弗雷格语境观的相似之处 86
三、维特根斯坦对弗雷格语境观的超越 89
第三节 语言游戏的不确定性 96
第四节“生活形式”、“语言游戏”和语境 98
一、“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 98
二、规则与“语言游戏” 101
三、“意义即用法”与“语言游戏” 102
第五节“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说”的语用学意义 103
一、语言的意义即使用 103
二、语言游戏中的“语用规则”和“合作原则” 104
第六节“生活形式”和二语习得 105
一、语境观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105
二、强调主体性的启示 106
第七节 本章结语 108
第六章 范畴家族相似与语义认知分析 109
第一节 引言 109
第二节原型理论的语义范畴观 110
一、经典范畴理论 110
二、原型范畴理论 112
三、语义范畴的原型范畴特征 114
第三节 语义范畴中的原型效应 117
第四节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121
第五节 本章结语 122
第七章ICM与语义理解 123
第一节 引言 123
第二节 理想化认知模式 123
第三节 理想化认知模式的基本特征 125
第四节 语义缺省ICM解读 129
一、语义缺省 129
二、命题结构对语义缺省的诠释 130
三、意象图式对语义缺省的诠释 131
四、隐喻映射对语义缺省的诠释 133
五、转喻映射对语义缺省的诠释 135
第五节 本章结语 136
第八章“语法研究”与模糊语义 138
第一节 引言 138
第二节“语法研究”涵义 139
一、从“逻辑形式”到“语法研究” 139
二、“语法研究”内涵 140
三、“普通语法”与“哲学语法” 143
第三节 模糊语义的“语法研究” 146
一、模糊语义的思想渊源 146
二、模糊语义的特征 149
三、“语法研究”对模糊语义的解读 153
四、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 159
第四节 本章结语 163
第九章 语言生活形式观 164
第一节 引言 164
第二节“生活形式”语言观 166
一、生活形式、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 166
二、生活形式与确定性 170
三、怀疑论与确定性 171
第三节“生活形式”与本体论语言哲学 175
第四节 本章结语 181
第十章 私人语言批判观 184
第一节 引言 184
第二节 维氏后期语言观中的“私人语言批判” 186
一、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私人语言” 187
二、“私人语言”批判观 189
第三节 不同的声音 194
一、艾耶尔的疑问 194
二、克里普克和“私人语言”怀疑悖论 196
三、私人语言与现象学 198
第四节 本章结语 199
第十一章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思考 201
第一节 引言 201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 201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 201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203
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204
第三节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 208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背景 208
二、语言的意义 210
三、语言的存在方式 211
四、语言、人和社会的关系 213
第四节 从语言哲学到心智哲学 214
第五节 本章结语 217
索引 219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