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古建筑与仿古建筑营造、修缮、保护及整体搬迁、复建技术实用手册 第1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古建筑与仿古建筑营造、修缮、保护及整体搬迁、复建技术实用手册  第1卷
  • 师文;白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 ISBN:988514728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古建筑与仿古建筑营造、修缮、保护及整体搬迁、复建技术实用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3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概述 3

第一节 完整的木构架体系 3

第二节 多样化的群体布局 4

第三节 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 5

第二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布置定位与建筑基础 8

第一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布置定位 8

一、确定建筑物位置 8

二、丈量建筑物开间与进深尺寸 13

三、古代基础开挖常用的工具 15

四、土层分类开挖与做法 15

第二节 基础砌筑的类别 16

一、江南古建筑基础的形态 16

二、塔、殿、厅堂基础 17

三、亭、廊基础 19

四、水榭、挑台基础 19

第三节 台基平面形态 20

一、出土后古建筑台基与石镶砌 20

二、古建筑台基平面高低落差 21

三、台基平面的连接 22

四、古城墙营造 22

第四节 地坪与桥、井、墓的营造 25

一、室内地坪 25

二、室外地坪 26

三、天井地坪及雨水阴沟 27

四、古桥、古井、古墓 28

第三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主体构造、用材及营造技术 29

第一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主体构造 29

一、古塔的主体构造 29

二、殿、厅、堂、舫的主体构造 32

三、墙体的砌筑方法及土青砖的规格 33

四、外山墙 36

五、内墙 38

第二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门洞留设 44

一、正门 44

二、后门 44

三、侧门 45

四、边门 45

五、月洞门 45

六、异形门 45

第三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窗洞留设 46

一、半窗 46

二、圆窗 47

三、漏窗 47

四、异形窗 54

五、工艺窗 55

六、门窗洞戗檐 58

第四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屋面铺设的技术要求 60

第一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筒瓦屋面、小青瓦屋面、琉璃瓦屋面 60

一、筒瓦屋面 60

二、小青瓦屋面 62

三、琉璃瓦屋面 63

第二节 屋脊砌筑种类与瓦工技术 65

一、龙吻脊 65

二、哺鸡脊 68

三、哺龙脊 69

四、纹头脊 69

五、赶宕脊 70

六、一般屋脊 71

七、琉璃瓦屋脊安装操作顺序 73

第三节 亭子顶、戗、竖带做法 74

一、亭子顶的艺术 74

二、戗角施工技术(分南北区别) 75

三、竖带砌筑法 77

四、歇山排山砌筑工艺 78

五、古建筑灰堆塑工艺技术 79

第二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测绘 83

第一章 概述 83

第一节 古建筑测绘概述 83

第二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测绘的类型与范围 84

第三节 古代的测量与制图 85

第二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测绘工具 88

第一节 测量工具 88

一、皮卷尺 88

二、小钢卷尺 88

三、软尺 88

四、卡尺 89

第二节 测量辅助工具与绘图工具 89

第三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测绘的内容 91

第一节 总平面 91

第二节 单体建筑的各层平面及相关大样 91

第三节 剖面及相关大样 97

第四节 梁架仰视 103

第五节 斗栱大样 104

第六节 立面及相关大样 109

第七节 附属文物图样 118

第八节 测绘报告 122

第九节 测绘图纸内容 123

第四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价值与年代鉴定 126

第一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价值 126

第二节年代鉴定 127

第五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测绘的方法和原则 138

第一节 测绘工作的分工与组织 138

第二节 现场测量 139

第三节 测量草图的整理和正式测绘图纸的绘制 148

第三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木作营造修缮保护 153

第一章明、清古建筑的形式、种类、通则及权衡 153

第一节 明、清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153

第二节 清代建筑的通则 154

一、面宽与进深 154

二、柱高与柱径 156

三、收分、侧脚 156

四、上出、下出(出水、回水) 157

五、步架、举架 158

六、歇山收山法则 159

七、庑殿推山法则 160

第三节 清代建筑的权衡 160

第二章 常见古建筑的构造方式及构造技术 170

第一节 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170

一、硬山建筑的特征和主要形式 170

二、硬山建筑木构架的基本组合方式和各部构件功能 171

第二节 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174

一、悬山建筑的特征和主要形式 174

二、悬山式建筑的木构架特点及各部功能 174

第三节 庑殿建筑的基本构造 176

一、庑殿建筑的基本构造 176

二、庑殿推山法 177

三、庑殿建筑常见的柱网排列方式及与构架的关系 182

第四节 歇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188

一、歇山建筑山面的基本构造和规律 188

二、柱网变化与歇山建筑山面构造的关系 192

三、卷棚歇山的山面构造 198

第五节 各种攒尖建筑的基本构造 201

一、四角攒尖建筑 201

二、六角攒尖建筑 208

三、八角攒尖建筑 217

四、五角攒尖建筑(以无斗拱小式为例) 217

五、圆形攒尖建筑 224

六、复合式攒尖建筑——组合亭 232

第六节 其他杂式建筑的基本构造 250

一、垂花门 250

二、游廊 258

三、牌楼 270

第三章 清式木构建筑的榫卯结合技术 284

第一节 木构榫卯的种类及其构造 285

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285

二、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 286

三、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 291

四、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 293

五、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 294

六、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 297

第二节 各类榫卯的受力分析及质量要求 298

一、管脚榫、馒头榫 298

二、燕尾榫 299

三、箍头榫 299

四、透榫(大进小出榫) 299

五、半榫 299

六、十字卡腰榫 300

七、趴梁、抹角梁与檩子扣搭处的阶梯榫 300

八、其他榫卯 300

第四章 大木制作与安装技术 301

第一节 木构建筑的特点和大木制作 301

第二节 备料、验料及材料的初步加工 302

一、备料 302

二、验料 302

三、材料的初步加工 303

第三节 丈杆的作用与制备 303

一、排总丈杆 304

二、排分丈杆 305

第四节 大木画线符号和大木位置号的标写 305

一、大木画线符号及其应用 305

二、大木位置号及其标写方法 308

第五节 大木制作的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制备 309

第六节 柱类构件的制作 310

一、檐柱 311

二、金柱 312

三、重檐金柱 312

四、重檐角金柱 313

五、中柱 314

六、童柱 315

七、雷公柱 315

八、擎檐柱 318

九、柱子榫卯制作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 318

第七节 梁类构件的制作 318

一、五架梁 319

二、三架梁及其附属构件角背和脊瓜柱制作 319

三、四架梁及其附属构件 321

四、抱头梁 322

五、桃尖梁 323

六、递角梁 325

七、踩步金(附交金瓜柱) 326

八、顺趴梁 328

九、长短趴梁(井字趴梁) 329

十、抹角梁 330

十一、麻叶抱头梁 330

十二、承重梁 330

第八节 枋类构件的制作 332

一、额枋(檐枋) 332

二、金、脊枋 334

三、箍头枋 334

四、承椽枋(附围脊枋) 335

五、天花枋(附帽儿梁) 336

六、间枋 336

七、棋枋 337

八、关门枋 337

九、平板枋 337

十、花台枋 338

十一、穿插枋 338

十二、麻叶穿插枋 340

十三、传统的枋子榫卯制作方法——讨退 340

第九节 桁檩类构件的制作 343

一、正身桁檩(檐檩、金檩、脊檩) 344

二、正搭交桁檩 344

三、斜搭交桁檩 345

四、梢檩 347

五、弧形檩 347

六、扶脊木 348

第十节 椽、飞、连檐、瓦口、板类及其他杂项构件的制作 349

一、椽类 349

二、瓦口类 352

三、板类 352

四、其他构件 355

第十一节 大木安装 357

一、大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58

二、大木安装的一般程序 358

三、多角亭、圆亭等攒尖建筑的大木安装 361

第二卷 363

第五章 翼角的构造、制作与安装 363

第一节 角梁的平面位置与立面形态 363

第二节 外转角角梁的种类、构造和放样制作技术 365

一、扣金角梁的放样 365

二、插金角梁的放样 371

三、压金角梁的放样 374

四、多角形建筑角梁的放样 375

第三节 窝角梁的构造、放样和制作技术 376

第四节 角梁的制作、安装程序及技术要点 377

第五节 翼角椽的构造与制作安装技术 379

一、翼角椽的平面、立面位置及其与老角梁的关系 379

二、翼角椽根数的确定 379

三、翼角椽的弹线和制作 380

四、翼角椽的安装(以圆椽为例说明) 386

第六节 翘飞椽的构造与制作安装技术 390

一、翘飞椽的形状及其与角梁和飞椽的关系 390

二、翘飞的放线和制作技术 393

三、翘飞安装程序及技术要点 398

第六章 清式斗拱的构造及制作安装技术 400

第一节 斗拱在古建筑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演变 400

第二节 清式斗拱的种类及用途 403

第三节 清式斗拱的模数制度和基本构件的权衡尺寸 411

第四节 清式斗拱的基本构和构件组合规律——平身科斗拱及其构造 421

第五节 柱头科斗拱及其构造 425

第六节 角科斗拱及其构造 425

第七节 溜金斗拱的基本构造 432

一、落金做法 433

二、挑金做法 433

第八节 牌楼斗拱的特殊构造 435

第九节 斗拱在木构架其他部位的应用及构造的变通处理 438

一、襻间斗拱 438

二、隔架斗拱 439

三、藻井斗拱 440

四、偷心造 441

五、斗拱后尾的简易做法——后尾撒头做法 441

六、斗拱内外拽出踩的变化 443

第十节 斗拱的制作与安装 443

一、斗拱制作 443

二、斗拱安装 444

第七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木装修 445

第一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木装修概述 445

一、装修在古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445

二、装修的历史沿革 446

三、古建筑木装修的种类和特点 446

第二节 槛框、榻板 447

一、槛框、榻板的部位、名称、作用、尺度与权衡 447

二、槛框、榻板的构造与榫卯 449

三、槛框的制作与安装 452

第三节 板门 452

一、各种板门的名称、用途、尺度与权衡 452

二、各种板门的构造做法 456

三、各种大门的铜铁饰件及安装 460

第四节 隔扇、槛窗 461

一、隔扇、槛窗的功能、种类及权衡尺度 461

二、隔扇、槛窗的基本构造和饰件 463

三、隔扇、槛窗的制作与安装 465

第五节 支摘窗、风门 465

一、支摘窗、风门的构件名称、功用及尺度权衡 465

二、支摘窗、风门的构造、做法及安装 465

第六节 牖窗、什锦窗 466

一、牖窗、什锦窗的种类、功能及尺度 466

二、牖窗、什锦窗的构造、制作与安装 468

第七节 栏杆、楣子 470

一、栏杆、楣子的种类和用途 470

二、栏杆、楣子的构造、做法 472

三、栏杆、楣子的制作与安装 473

第八节 花罩、碧纱厨 473

一、花罩、碧纱厨的种类和功用 473

二、花罩、碧纱厨的构造、做法及拆安 474

第九节 板壁、博古架、太师壁 480

一、板壁 480

二、博古架 481

三、太师壁 481

第十节 天花、藻井 482

一、天花的种类功能及构造做法 482

二、藻井 483

第十一节 古建筑木雕刻 488

一、雕刻制度 488

二、雕刻工具和用料 488

三、木雕刻常采用的图案形式和题材 489

第八章 明清木构建筑的主要区别 495

第一节 从古建筑发展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看明代建筑时代特点的形成 495

第二节 整体造型方面的特点 499

第三节 柱、梁、枋等大木构件及榫卯的构造特点 506

第四节 椽、望、翼角的构造及特点 507

第五节 斗拱的特点和区别 509

一、总体风格及其特色 509

二、明清斗拱的若干区别 511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519

第一节 概述 519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520

一、关于檐头 521

二、关于斗拱 521

三、关于梁架 521

四、关于回肩及滚楞的处理 521

五、关于柱子的收分和侧脚 522

六、关于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施工 522

第十章 古建筑木作修缮保护 530

第一节 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的意义及所应遵循的原则 530

一、古建筑是对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物 530

二、古建筑是研究包括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史、建筑史等在内的各门历史科学的实物例证 530

三、古建筑是创造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的重要借鉴 531

四、古建筑是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好场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531

第二节 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工作 532

一、勘查(普查)定案 532

二、编制预算 533

三、审批 533

第三节 木构架的修缮 533

一、古建大木构架的修缮 533

第四节 斗拱、装修修缮 536

一、斗拱修缮 536

二、装修修缮 536

第四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瓦石作营造修缮保护 539

第一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基础与台基营造 539

第一节 灰土 539

一、灰土分类及一般概念 539

二、土作常用工具 540

三、灰土作法 541

四、灰土的强度及其原理 547

五、基础与地面垫层的素土作法 549

第二节 台基及基座类砌体的类型 550

一、台基 550

二、基座类砌体 554

第三节 台基的构造及一般施工程序 554

一、码磉墩和掐砌拦土 554

二、包砌台明 555

第四节 与台基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557

一、台基各部分的平面关系及其尺度 557

二、平水、中与升的概念 561

第五节 台基的定位放线 563

一、矩形建筑台基放线 563

二、平面为多边形的台基放线(以六边形、八边形、五边形为例) 564

第二章 古建灰浆、砖料、瓦作工具及砖料加工 568

第一节 古建灰浆 568

第二节 古建砖料 573

一、古建砖料的名称 573

二、古建砖料的规格 574

第三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墙体营造 577

第一节 概述 577

一、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 577

二、各种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 579

三、墙面勾缝 586

四、各种砌筑类型的组合方式、等级与主次概念 589

五、砖的排列、组砌形式及墙面的艺术处理 591

六、墙体名称 604

七、常见墙体的各部位尺度 606

第二节 山墙 607

一、山墙的类型与各部名称 607

二、悬山、庑殿及歇山式建筑的山墙作法 607

三、硬山式建筑的山墙作法 612

四、平台式房屋的山墙 621

五、琉璃山墙 622

第三节 廊心墙 624

第四节 槛墙 628

第五节 檐墙 628

第六节 院墙 632

第四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地面营造 643

第一节 地面的分类与形式 643

一、材料分类 643

二、砖墁地的作法分类 643

三、地面的部位名称 644

四、砖缝排列形式 644

第二节 墁地的操作程序及作法规矩 646

一、墁地的一般程序 646

二、砖墁地的作法规矩 649

三、焦渣地与夯土地面 653

第五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屋面营造 659

第一节 通述 659

一、屋顶式样的变化 659

二、屋面作法的变化 663

三、屋面分层作法 669

四、屋脊名词辨析 670

第二节 瓦顶的灰背与平台屋顶的灰背 672

一、灰背的基层 672

二、瓦顶苫背的一般操作程序 673

三、平台屋顶苫背的一般程序 674

四、宫廷灰背作法中的几种特殊手法 675

五、焦渣背的一般操作程序 677

六、传统灰背的现行作法 678

七、苫背的技术关键 679

第六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石作营造 687

第一节 常用石料种类及常用工具 687

一、石料的种类 687

二、石料挑选方法 687

三、石料加工的传统常用工具 688

第二节 石料加工 689

一、石料的各面名称 689

二、石料加工的各种手法 690

三、石料表面的加工要求 691

四、石料加工的一般程序 692

五、石雕介绍 694

第三节 石料搬运、起重及安装 696

一、石料搬运的传统方法 696

二、石料起重的传统方法 697

三、石活安装 698

第四节 台基石活 703

一、普通台基上的石活 703

二、须弥座式台基上的石活 713

三、石须弥座的其它用途 724

第三卷 725

第五节 门石、槛石 725

第六节 栏板柱子 732

第七节 台阶 741

一、踏跺 741

二、礓? 748

三、台阶安装程序 748

第八节 墙身石活 750

第九节 地面石活 754

第十节 石券 756

一、石券的用途及类型 756

二、名词解释 756

三、石券的起拱与权衡尺寸 758

四、券脸雕刻 758

五、石券制作安装要点 763

第十一节 官式石桥 764

一、官式石桥的各部名称 764

二、官式石桥的尺度比例 773

三、石桥用料标准 782

第十二节 牌楼石活 783

一、月台 783

二、夹杆石及其有关的石活 785

第七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瓦石作修缮保护 789

第一节 修缮原则及修缮方案的制定 789

一、修缮原则 789

二、修缮方案的制定 790

第二节 墙体修缮保护 791

一、墙体的检查鉴定 791

二、墙体的修缮措施 792

三、墙体拆除注意事项 793

第三节 砖墁地的修缮保护 794

第四节 屋顶修缮保护 794

一、修缮措施 794

二、瓦件的拆除 798

第五节 石活修缮保护 798

第五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电气装置施工与火灾预防 803

第一章 概述 803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电气火灾事故 803

第二节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电气装置的安装原则与选择依据 803

一、安装原则 803

二、选择依据 804

第三节 电气线路装置发展及其特点 804

第二章 电气线路装置的施工工艺 806

第一节 瓷夹板明敷 806

第二节 瓷柱(瓷珠)布线 807

一、瓷柱布线的组成 807

二、瓷柱与导线的配合 807

三、瓷柱布线的敷设要求 807

四、瓷柱布线的操作过程及要点 809

第三节 瓷瓶布线 810

一、瓷瓶布线的组成 810

二、瓷瓶布线的敷设要求 810

三、瓷瓶布线的操作过程及要点 811

第四节 配管配线 813

一、古建筑内配管配线的基本工序 813

二、古建筑内配管配线的一般要求 814

三、钢管敷设 815

四、导线连接 817

五、管内穿线与接线 820

第五节 护套线配线 822

一、定位划线 822

二、铝片卡的固定 822

三、导线敷设 822

四、塑料护套线配线施工规范要求 823

第六节 电缆 823

一、电缆的敷设方式 823

二、电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824

三、电缆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 825

四、直埋电缆工程的施工 826

五、铜带阻燃型电缆在古建筑内明敷 829

第三章 保护电气的合理选配 830

第一节 导线截面的选配 830

第二节 断路器 834

一、断路器额定电流的确定 834

二、长延时整定 835

三、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 835

第三节 漏电保护器 836

一、装置分类及工作原理 836

二、漏电保护器的技术参数 838

三、漏电保护器的选用与安装 840

第四节 低压熔断器 842

一、熔断器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842

二、熔断器的选用原则 842

第四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电气装置的施工验收、使用和管理 845

第一节 线路装置的验收 845

一、各种规定的距离 845

二、各种支持件的固定 847

三、配管的弯曲半径和盒箱设置的位置 848

四、明配线路的允许偏差值 848

五、导线的连接和绝缘电阻 848

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或接零 849

七、黑色金属附件防腐 849

八、施工中造成的孔、洞、沟、槽的修补 850

第二节 其他有关电气装置的安装验收 850

一、电气安装牢固、平正,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850

二、电气的接零、接地可靠 850

三、电气的连接线排列整齐、美观 850

四、绝缘电阻值 850

第三节 正确使用和维护 851

第四节 加强管理,确保电气安全 852

一、安全技术措施 852

二、安全组织措施 854

三、安全作业规程 854

第五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常用电气装置的火灾预防 856

第一节 电气火灾的成因 856

一、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856

二、雷电 857

三、静电 857

第二节 导线电缆的防火 858

一、接户线与进户线敷设的防火 858

二、室内外线路敷设的防火 858

三、电缆线路防火、阻燃措施 861

第三节 照明装置的防火 862

一、电气照明的分类 863

二、常用照明灯具的火灾危险性 864

三、照明装置防火措施 865

第四节 电气装置设备防火 866

一、自动开关 866

二、闸刀开关 866

三、铁壳开关 867

四、接触器 867

第五节 电气火灾防护的检查 867

一、电力输配和使用中的电气火灾隐患 867

二、电气防火工程是否完整有效 868

三、古建筑的防雷 868

四、其他 868

第六章 先进技术的应用 869

第一节 提高电气线路装置工作通电利用率,降低电气火灾隐患 869

第二节 用数控技术管理用电网络系统 870

第三节 智能化用电网络管理系统 871

第六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琉璃技术 875

第一章 概述 875

第一节 琉璃窑垒造 884

第二节 坯胎制做 886

一、选土 886

二、制泥 887

三、塑形 887

第三节 琉璃釉料配制 891

一、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琉璃管珠 891

二、西汉茂陵陪葬冢出土的琉璃壁 891

三、汉代北方绿釉陶器 891

四、洛阳唐三彩 892

五、四川邛窑琉璃釉 892

第四节 琉璃构件烧制 895

一、装窑 897

二、烧窑 898

三、出窑 899

第二章 建筑专用琉璃制品 904

第一节 琉璃制品分类 904

第二节 建筑专用琉璃构件概说 905

第三节 各种琉璃构件 908

一、应用于屋顶的琉璃构件 908

二、应用于墙体的琉璃构件 936

三、特殊琉璃构件 958

第三章 琉璃构件的组合与安装 976

第一节 屋面及檐头部位琉璃构件的组合与安装 976

一、屋面 976

二、檐头 978

第二节 天沟、博缝及墀头琉璃构件的组合与安装 985

一、天沟 985

二、博缝 987

三、墀头 988

第四章 琉璃瓦顶建筑实例 990

第一节 硬山屋顶的传心殿 990

第二节 悬山屋顶的景行门 992

第三节 单檐歇山屋顶的乾清门 993

第四节 硬山顶殿前带歇山卷棚抱厦的绛雪轩 995

一、正殿 996

二、抱厦 996

第五节 方攒尖屋顶的交泰殿 997

第六节 重檐歇山屋顶的保和殿 999

一、上层檐 1000

二、下层檐 1001

第七节重檐庑殿屋顶的太和殿 1001

一、上层檐 1002

二、下层檐 1002

三、下肩及槛墙 1003

第八节 重檐歇山屋顶的北京鼓楼 1003

一、头层檐 1005

二、二层檐 1005

三、顶层 1005

第九节 盝顶屋顶的钦安殿 1006

一、上层檐 1008

二、下层檐 1008

第十节 三重檐圆攒尖屋顶的祈年殿 1008

第十一节 多种形式屋顶的大乘阁 1010

一、前檐头层檐 1012

二、前抱厦(卷棚式歇山顶) 1012

三、两山随墙单坡歇山屋顶 1013

四、前檐第二层檐单坡硬山屋顶,与前檐头层檐的做法和使用瓦兽件的种类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1013

五、三、四层檐 1013

六、五层檐 1013

七、四座小方亭和一座大方亭 1014

第十二节 三重檐十字显山脊屋顶的紫禁城角楼 1014

一、头层檐 1017

二、二层檐 1017

三、顶层檐 1018

第五章 琉璃建筑实例 1020

第一节 琉璃照壁 1020

一、重晖门外的一字琉璃照壁 1021

二、鸳鸯戏水琉璃依墙照壁 1021

三、乾清门前八字琉璃照壁 1023

四、九龙壁 1025

第二节门 1031

一、歇山顶琉璃花门——养心门 1031

二、随墙琉璃花门——锡庆门 1033

三、复杂的随墙牌楼门——皇极门 1034

第七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其他营造修缮保护 1039

第一章 油漆作营造修缮保护 1039

第一节 材料配制 1039

一、灰油熬制 1039

二、油满配制 1039

三、熬炼光油 1040

四、发血料 1040

五、砖灰 1041

六、麻、麻布、玻璃丝市 1041

七、桐油 1041

八、地仗材料调配 1042

九、细腻子 1042

十、洋绿、樟丹、定粉出水串油 1042

十一、广红油 1042

十二、杂色油 1043

十三、黑烟子 1043

十四、金胶油 1043

第二节 木基层处理 1043

一、斩砍见木 1043

二、撕缝 1043

三、下竹钉 1044

四、汁浆 1044

第三节 一麻五灰操作工艺 1044

一、捉缝灰 1044

二、扫荡灰 1044

三、使麻 1044

四、压麻灰 1045

五、中灰 1045

六、细灰 1045

七、磨细钻生 1045

第四节 单披灰操作工艺 1046

一、四道灰 1046

二、三道灰 1046

三、找补二道灰 1047

四、菱花二道灰 1047

五、花活二道半灰 1047

六、二道灰(水泥面、抹灰面) 1047

第五节 三道油操作工艺 1048

一、浆灰 1048

二、细腻子 1048

三、垫光头道油 1048

四、二道油(本色油) 1048

五、三道油(本色油) 1048

六、罩清油(光油) 1049

第六节 扫青、扫绿、扫蒙金石 1049

一、垫光油 1049

二、本色油 1049

三、扫青、扫绿、扫蒙金石 1049

第七节 贴金 1050

一、打金胶 1050

二、贴金 1050

三、扣油 1050

第八节 扫金 1051

一、打金胶 1051

二、扫金 1051

第九节 单方用工用料参考表 1051

一、砍活 1051

二、地仗 1052

三、油漆 1052

四、油工工具名称及用途 1053

第二章 彩画作营造修缮保护 1054

第一节 彩画材料性能与配制 1054

一、矿物质颜料 1054

二、植物质颜料 1055

三、大色的配制 1055

四、二色的配制 1056

五、晕色的配制 1056

六、小色的配制 1056

七、沥粉材料配制 1056

八、兑矾水 1056

九、骨胶 1057

十、颜色代号 1057

第二节 操作程序 1058

一、丈量起谱子 1058

二、磨生油、过水布、分中、打谱子 1060

三、沥大小粉 1060

四、刷色 1062

五、包黄胶 1062

六、拉晕色、拉大粉 1062

七、压老 1062

八、打点找补活 1063

第三节 和玺彩画总则 1063

一、金龙和玺 1064

二、龙凤和玺 1068

三、龙草和玺 1068

四、金琢墨和玺 1072

第四卷 1073

第四节 旋子彩画总则 1073

一、金线大点金 1077

二、石碾玉 1079

三、金琢墨石碾玉 1079

四、墨线大点金 1079

五、金线小点金 1079

六、墨线小点金 1079

七、雅伍墨 1080

八、雄黄玉 1081

第五节 苏式彩画总则 1082

一、金琢墨苏画 1084

二、金线苏画 1085

三、黄线苏画 1085

四、海漫苏画 1085

五、和玺加苏画 1085

六、金线大点金加苏画 1085

第六节 天花彩画 1086

一、片金天花 1087

二、金线天花 1087

三、金琢墨天花 1088

四、烟琢墨天花 1088

第七节 斗栱彩画 1088

一、刷色规则 1088

二、操作程序 1088

三、斗栱板作法 1089

第八节 其他构件作法 1090

一、卡箍头和卡箍头带包袱作法 1090

二、苏装楣子作法 1090

三、桠子作法 1090

四、雀替作法 1090

五、门簪、套环作法 1091

六、垂花门花罩作法 1091

七、垂头、荷叶墩作法 1091

八、挂柱、檩头、枕头木作法 1091

九、廊子心、象眼、门头板、影壁心、壁画等作法 1091

十、挂檐作法 1092

十一、屏门斗方作法 1092

十二、斑竹纹作法 1092

十三、墙边作法 1092

第九节 新式彩画 1093

第十节 单方用工用料参考表 1095

第三章 搭材作营造修缮保护 1103

第一节 材料、工具和保管 1103

第二节 各部杆件名称 1104

第三节 工料估算方法 1108

第四节 荷载能力的估计方法 1108

第五节 绳结 1109

第六节 操作要点和要求 1111

第七节 搭材种类功能、构造与要求 1114

一、落架工程外檐双排脚手架 1114

二、安装大木满堂脚手架 1115

三、支戗大木架子 1117

四、安装天花满堂脚手架 1118

五、落檐脚手架 1118

六、齐檐脚手架 1119

七、梯子板和蜈蚣梯 1120

八、持杆脚手架 1121

九、一平两斜和一平四斜排山脚手架 1121

十、安装大吻脚手架 1123

十一、单排柱子腿戗脚手架 1123

十二、券胎满堂脚手架 1125

十三、券洞脚手架 1125

十四、坐车脚手架 1127

十五、油画活脚手架 1127

十六、长廊油画活脚手架 1127

十七、裱糊顶棚满堂脚手架 1129

十八、打桩脚手架 1129

十九、菱角脚手架 1131

二十、船形脚手架 1131

第八篇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整体搬迁复建技术 1135

第一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整体搬迁技术 1135

第一节 古建保护基础 1135

一、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1135

二、古建筑需要经过鉴别和选择,妥善地加以保护、保存 1139

三、重点保护、重点保存的原则 1139

四、古与近的数量问题 1141

五、关于古建筑的年代问题 1142

六、选择作为文物保存的古建筑的条件 1142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建筑 1145

一、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概况 1145

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特色要素分析 1148

第三节 古建筑的保护 1156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和方法 1156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 1159

三、古建筑保护政策支持 1163

第四节 城市法规与古建筑保护 1174

一、国外城市规划体系 1174

二、联合国保护世界遗产的公约 1183

三、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之比较 1186

第二章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复建技术 1194

第一节 仿古建筑与古建筑木构架技术 1194

一、大木构件的名称和尺度 1194

二、斗拱 1212

三、木构架的类型和构成 1226

四、屋盖木基层 1238

五、木结构的连结 1240

六、木构架的科学性 1247

第二节 仿古建筑与古建筑装修技术 1252

一、概说 1252

二、外檐装修 1252

三、内檐装修 1271

四、装修的材料和工艺 1283

第九篇 相关标准法规 1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1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1299

附录 国务院批转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 1301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 1302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 1304

关于申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 1305

古建筑工程修复质量检验标准 130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