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基本知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佛教基本知识
  • 正果法师著 著
  • 出版社: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
  • ISBN: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佛教基本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理 1

第一节 佛法僧三宝 1

一、世间最初有三宝 1

二、佛法僧的名义 2

三、称为宝的意义 6

四、三宝的种类 7

五、三宝的差别 10

第二节 五位百法 11

一、心法 12

(一)心法的通义 13

(二)心法的别义 14

二、心所法 18

(一)心所名义 18

(二)别释六位 20

甲、遍行 20

(一)遍行名义 20

(二)解说体业 21

乙、别境 22

(一)别境名义 22

(二)解说体业 23

(三)诸门分别 24

丙、善 27

(一)善的定义 28

(二)解说体业 28

(三)诸门略义 33

丁、根本烦恼 34

(一)名义 34

(二)解说体业 34

(三)诸门分别 45

戊、随烦恼 58

(一)名义 58

(二)解说体业 59

(三)诸门分别 65

己、不定 70

(一)名义 70

(二)解说体业 70

(三)诸门分别 72

三、色法 75

四、心不相应行法 77

(一)名义 77

(二)别解体相 78

(三)诸门分别 85

五、无为法 86

(一)无为名义 86

(二)列名别释 87

(三)料简 87

六、百法无我 88

七、五位唯识 90

第三节 蕴界处三科 93

一、五蕴 93

(一)五蕴名义 93

(二)别释体用 94

甲、色蕴 94

乙、受蕴 111

丙、想蕴 115

丁、行蕴 119

戊、识蕴 123

(三)五蕴与百法相摄 145

二、十二处 146

三、十八界 150

四、佛说三科的意趣 150

五、三科名次 153

(一)五蕴次第 153

(二)处界次第 155

六、诸门分别 157

第四节 四谛 164

一、苦谛 164

(一)苦谛总相 165

(二)苦相的差别 166

甲、三苦 167

乙、八苦 168

丙、六苦 170

丁、二苦 170

甲、诸苦相摄 171

(三)苦谛四行相 173

二、集谛 179

(一)集谛总相 179

(二)体性差别 181

甲、烦恼 181

乙、烦恼增上所生业 193

(一)业的体性 193

(二)业类差别 194

(1)二业类 194

(2)三业类 197

(3)四业类 202

(4)十业类 202

(三)集谛四行相 203

三、灭谛 204

(一)灭谛体相 205

(二)灭相甚深 205

(三)立名差别 206

(四)灭谛四行相 209

四、道谛 210

(一)道谛体相 210

(二)道谛差别 211

甲、五相差别道 211

(一)资粮道 211

(二)加行道 212

(三)见道 213

(四)修道 213

(1)九道 213

(2)十一道 222

1 略说十一道 222

2 五门立菩提分法 223

3 四正行 231

4 四法迹 231

5 奢摩他毗钵舍那 232

6 三无漏根 234

(五)究竟道 236

(三)道谛四行相 237

五、总分别十六行相 238

六、四谛的因果次第 239

第五节 十二有支 239

一、名义 240

二、支分略释 242

三、次第 245

四、总别业用 246

五、因果差别 248

六、能所引生 251

七、废立 253

八、定世 260

九、刹那缘起 264

十、杂染相摄 264

十一、诸门分别 267

第六节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276

一、二法印 278

二、一实相印 281

第二章 人天行果 283

第一节 行 283

一、皈依三宝 283

(一)皈依的意义 283

(二)所皈依境的选择 284

甲、五处观察 284

乙、诸天神等非所皈依 286

丙、真正的皈依处 291

丁、所皈依的正体 295

(三)皈依者应具的认识和意志 297

(四)皈依后的正行 305

甲、第一四正行 305

(一)亲近善士 305

(1)善知识的德相 305

(2)思念善知识的功德 307

(3)于善知识如法亲近 309

(二)听闻正法 312

(1)闻法的重要 312

(2)恭敬说法师 314

(3)尊重正法 315

(4)闻法乐意 316

(三)如理作意 318

(四)法随法行 320

乙、第二种四正行 324

(一)诸根不掉 325

(二)受学学处 327

(三)悲愍有情 328

(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330

(1)总说 330

(2)供养差别相 331

(3)供养的重心 335

(五)皈依三宝所获功德 337

甲、依经总说 337

乙、依论别说 338

(一)第一四德 338

(二)第二四德 342

二、受持五戒 345

(一)总说受戒功德 345

(二)略说五戒 347

甲、戒的意义 347

乙、别说戒相 348

(一)杀生戒 348

(二)偷盗戒 350

(三)邪淫戒 351

(四)妄语戒 353

(五)饮酒戒 355

(三)杀生等过患 356

(四)受持五戒的利益 358

(五)分满受持 360

三、修行十善业 361

(一)深信业果决定 361

(二)业道名义 363

(三)十恶业道决择 365

甲、业道自相 365

乙、三根发业与究竟差别 373

丙、十恶业道轻重差别 379

丁、十不善业果报 383

(四)十善业道决择 386

甲、十善业道五相 386

乙、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 386

丙、异熟等果报 388

丁、成就殊胜功德 388

戊、成就五乘的共法 391

己、成就严净佛土之因 396

(五)一多果业的差别 396

第二节 果 397

第三章 声闻行果 403

第一节 行 403

一、出离心 403

(一)思惟无常 404

(二)思惟诸苦 406

二、修集涅槃法缘 410

三、顺解脱分 418

(一)五停心位 418

(二)别相念住位 427

(三)总相念住位 429

四、顺抉择分 433

(一)暖位 433

(二)顶位 434

(三)忍位 436

(四)世第一位 440

第二节 果 442

一、圣位所断烦恼 442

(一)见惑 444

(二)修惑 445

二、圣果差别 449

(一)预流向及预流果 449

(二)一来向及一来果 453

(三)不还向及不还果 457

(四)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 461

三、圣位功德 467

(一)断德 467

(二)智德 468

甲、成智差别 468

乙、智所成功德 471

(一)唯圣功德 471

(二)共凡功德 473

第四章 菩萨行果 479

第一节 菩萨乘的发心和誓愿 479

一、略说大乘名义及其殊胜 479

二、菩提心 482

三、发弘誓愿 505

第二节 行位 507

一、总说行位 507

二、别说五位 508

(一)资粮位 508

(二)加行位 514

(三)通达位 514

(四)修习位 515

(五)究竟位 517

三、五位体性 518

第三节 修断 518

一、所修胜行——六波罗蜜多 518

二、所断二障 533

(一)我法二执 533

(二)烦恼所知二障 535

第四节 果德 540

一、菩提 540

二、涅槃 542

三、三身 543

四、十力 545

五、四无所畏 546

六、十八不共佛法 54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