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史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哲学史  上
  • 《中国哲学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084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哲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1

一、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1

二、中国哲学史的基本问题 2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传统 4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4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传统 6

第三节 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发展和研究方法 9

一、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发展 9

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学习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13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13

二、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4

第一编 先秦哲学 19

引言 19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24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萌芽 24

一、创世神话与天人关系 24

二、宗教信仰与人神关系 27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雏形 28

一、《易经》的阴阳与卦象 29

二、《尚书》的五行与天德 31

三、“天命靡常”与“敬德保民” 33

第三节 春秋时期天人观和人神观的转变 35

一、“天道”与“人故” 36

二、民为神之主 38

第二章 孔子的哲学 41

第一节 “仁”的提升与“人”的反思 41

一、“仁”的提升 42

二、“人”的反思 43

第二节 “礼”的发展与“道”的追求 45

一、“礼”的本质与功能 45

二、“礼”的提升与发展 46

第三节 “天”的思考与“命”的探索 48

一、“天”的内涵 48

二、“命”的意蕴 49

第四节 “中庸之道”与辩证思维 50

一、“中庸”的表现形式 50

二、“中庸”的方法论内涵 51

第五节 孔子思想的价值与影响 52

一、孔子思想的价值 52

二、孔子思想的影响 53

第三章 老子的哲学 55

第一节 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宇宙观 56

一、以无为道 56

二、道生万物 58

三、“惟道是从” 59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 61

一、“有无相生” 61

二、“反者道之动” 62

三、贵柔守雌 63

第三节 道法自然的社会历史观 66

一、“道法自然” 66

二、无为而治 68

第四节 老子哲学的地位与影响 70

一、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70

二、老子哲学的历史影响 71

第四章 墨子的哲学 73

第一节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历史观 74

一、“兼爱”与兴利 74

二、“贵义”即“利人” 76

第二节 “天志”、“明鬼”与“非命”的天人观 77

一、“天志”与天子之正 77

二、“明鬼”与赏善罚恶 79

三、“非命”与信赖人力 80

第三节 “三表法”与“察类明故”的认识论 82

一、“取实予名” 82

二、“察类明故” 83

三、“言有三表” 84

第四节 墨学的影响及其中绝 86

一、墨学的影响 86

二、墨学的中绝 88

第五章 子思与孟子的哲学 91

第一节 道德的“五行”与“中庸” 92

一、道德的“五行” 92

二、《中庸》的思想 95

第二节 性善说与心性修养论 97

一、性善说 97

二、心性修养论 100

第三节 仁政说与民本思想 102

一、重义轻利 103

二、民贵君轻 104

第四节 圣人说与英雄史观 106

一、圣人说 106

二、英雄史观 107

第六章 庄子的哲学 111

第一节 道论与天论 112

一、“物物者非物” 112

二、“物物而不物于物” 113

三、“无以人灭天” 114

第二节 齐“物论”与“齐物”论 115

一、齐是非 115

二、齐万物 116

第三节 逍遥游与无待境界 118

一、小大之辨 119

二、心斋坐忘 120

三、与道同体 121

第四节 “原天地之美”的艺术精神 122

一、由技入道 122

二、“原天地之美” 124

第七章 《易传》的哲学 127

第一节 《易传》的变化观与宇宙生成论 128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128

二、“太极”与形上之道 130

第二节 《易传》“三才之道”的系统观 132

一、“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132

二、“三才之道” 133

第三节 《易传》的道德论与社会观 135

一、“继善成性”的道德论 135

二、“崇德广业”的社会观 137

第八章 名家与后期墨家的哲学 140

第一节 惠施的“历物之意” 140

一、“至大无外”与“至小无内” 142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143

三、“小同异”“大同异”及其他命题 145

第二节 公孙龙的名辩理论 148

一、名实论 149

二、指物论 150

三、白马论 151

四、坚白论 154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 155

一、名实相耦 155

二、“以说出故” 157

第九章 荀子的哲学 160

第一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 160

一、“明于天人之分” 161

二、“制天命而用之” 163

第二节 “化性起伪”的人性论 164

一、性恶论 164

二、化性起伪 166

第三节 “隆礼重法”的社会政治主张 168

一、“隆礼重法” 168

二、修身以治国 171

第四节 “解蔽”与“正名”的认识论 172

一、“虚壹而静” 173

二、“制名以指实” 174

第十章 韩非的哲学 179

第一节 法、术、势统一的法治观 180

一、法、术、势各有其用 180

二、法、术、势相互为用 181

第二节 “世异则事异”的历史观 183

一、“世异则事异” 183

二、“当今争于气力” 184

第三节 “道理相应”的自然观 185

一、道乃万理之所稽 185

二、理定而物可得道 186

第四节 “参验”论与“矛盾”说 187

一、“托于天智以思虑” 187

二、“因参验而审言辞” 189

三、不相容事不两立 190

第十一章 先秦时期其他学派的哲学 193

第一节 兵家学派的哲学 193

一、孙武的军事辩证法 193

二、孙膑的军事辩证法 197

第二节 黄老学派的哲学 200

一、《黄帝四经》与黄老之学的兴起 200

二、《管子》与黄老之学的发展 202

第三节 阴阳学派的哲学 206

一、“大小九州”说 206

二、“五德终始”说 207

小结 211

第二编 秦汉至隋唐哲学 217

引言 217

第十二章 秦与汉初的黄老思潮 222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哲学 222

一、“用众”说 223

二、“贵因”论 224

第二节 《淮南子》的哲学 227

一、“道始于虚霩”的宇宙论 227

二、“依道废智”的无为论 228

三、“体本抱神”的修真论 229

第三节 《论六家之要指》的学术观 231

一、对先秦各家的判释 231

二、对道家的推崇 233

第十三章 董仲舒的体系建构与儒学的经学化神学化 235

第一节 汉初儒学的复兴 235

一、陆贾的“道基”说 235

二、贾谊的“过秦”论 237

第二节 董仲舒的宇宙论 239

一、天乃群物之祖 239

二、天道之大在阴阳 240

三、“同类相动” 242

第三节 董仲舒的人性论 243

一、“人副天数” 243

二、性有三品 244

第四节 董仲舒的政治观 247

一、“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247

二、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248

三、“天人感应”与“天谴”说 249

四、“天不变,道亦不变” 250

第五节 儒学的经学化与今古文经学之争 252

一、经学地位的确立 252

二、今古文经学之争 253

第六节 谶纬思潮与《白虎通义》 255

一、谶纬思潮与神秘主义的泛滥 255

二、《白虎通义》与思想统治的强化 257

第十四章 王充的哲学 260

第一节 “元气自然”的宇宙论 260

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261

二、“疾虚妄”、破谶纬 262

第二节 注重“效验”的认识论 264

一、“知物由学,学之乃知” 264

二、“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266

三、明于有效、定于有证 267

第三节 偶成说与命定论 268

一、“物事相遭”、“偶适相遇” 269

二、“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 270

第十五章 《黄帝内经》的哲学 273

第一节 阴阳五行的整体观 273

一、阴阳平衡 274

二、五行生克 276

第二节 脏腑经络学说的整体观 278

一、脏腑学说的系统思想 278

二、经络学说的联系思想 279

第三节 辨证施治思想的整体观 280

一、辨证施治的观念 280

二、“杂合”、“参合”的方法 282

第十六章 道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 284

第一节 王弼的哲学 285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285

二、“得意忘象”的认识论 288

三、“崇本息末”的名教观 291

第二节 嵇康与阮籍的哲学 293

一、“万物为一”的宇宙观 293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名教观 295

三、“触情而行”的价值取向 297

第三节 裴頠与欧阳建的哲学 300

一、裴頠的“崇有”论 300

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302

第四节 郭象的哲学 304

一、“独化于玄冥之境”的本体论 304

二、“性分自足”的价值观 307

三、自然名教的统一论 308

第十七章 佛教的传入及其与儒道的交涉 310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六家七宗”的形成 310

一、“本无”义 311

二、“心无”义 313

三、“即色”义 315

第二节 僧肇的哲学 317

一、“不真空”的缘生论 317

二、法无来去的动静观 320

三、有名无名、有知无知的涅槃论 321

第三节 慧远的哲学 323

一、“法性”本体论 324

二、无尽因果的报应论 325

第四节 道生的哲学 328

一、实相无相的佛性论 328

二、顿悟与一阐提有佛性 329

第五节 范缜的哲学 333

一、“形神相即”与“形质神用” 334

二、质用之辨 335

第十八章 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337

第一节 吉藏与三论宗 337

一、“无得正观”与“四重二谛” 338

二、中道观 338

第二节 智?与天台宗 339

一、“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340

二、“性具善恶”与“三因佛性” 342

三、“止观双修” 343

第三节 玄奘与唯识宗 344

一、“唯识无境” 345

二、八识 346

三、三自性 347

四、“转识成智” 348

五、五重唯识 349

第四节 法藏与华严宗 350

一、法界缘起 350

二、六相、十玄门 351

三、法界观 353

四、五教十宗 354

第五节 慧能与禅宗 355

一、“见性成佛” 355

二、“自心三皈依” 357

三、离相离念 358

第十九章 道教的传播与丹道理论 361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与早期外丹道 361

一、道教的发生与发展 361

二、早期道教的丹道理论 362

第二节 唐朝道教的重玄学与性命论 365

一、唐初的重玄学 366

二、盛唐的性形双修说 369

第三节 内丹道的兴起与三教的会通 371

一、内丹道的兴起 371

二、道教与儒释的会通 373

第二十章 经学的重整与中唐儒学 376

第一节 经学的变迁与《五经正义》 376

第二节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哲学 378

一、柳宗元的宇宙论与历史观 379

二、刘禹锡的天人观 381

第三节 韩愈与李翱的哲学 383

一、韩愈的道统论与人性论 383

二、李翱的复性说 386

小结 38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