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禅学思想史3 中国部2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忽滑谷快天著;郭敏俊译 著
- 出版社: 大千出版社
- ISBN:957447043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5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禅学思想史3 中国部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部 491
第三编 禅机时代 491
概说 491
第一章 禅风大变 493
第一节 南山念佛禅 493
第二节 法持之念佛 494
第三节 南北二禅之轧轹 495
第四节 行棒竖拂之始 497
第五节 扬眉张目与圆相之始 498
第六节 放喝之始 499
第二章 牛头禅暨无相三句 501
第一节 径山道钦 501
第二节 牛头山智威与慧忠 502
第三节 云居之智 503
第四节 圭峰对牛头禅之批评 505
第五节 五祖门下一支派与无相三句 505
第六节 无住之三句 507
第七节 无住与杜渐鸿之问答 508
第三章 青原与石头之宗乘 511
第一节 青原行思 511
第二节 石头希迁 512
第三节 石头之宗风 513
第四节 参同契之题号 515
第五节 魏伯阳之仙术 515
第六节 著作参同契之本事 516
第七节 江湖二甘露门 517
第四章 南岳与马祖之宗乘 519
第一节 南岳怀让 519
第二节 南岳之言行 520
第三节 马祖道一 521
第四节 马祖之禅机 522
第五节 马祖门下之禅机 523
第六节 禅机之弊与五味禅 529
第七节 即心即佛 530
第八节 马祖下之流弊 531
第五章 永嘉玄觉与证道歌 535
第一节 永嘉玄觉 535
第二节 永嘉集与证道歌 536
第三节 证道歌传於印度之说 537
第六章 荷泽神会与南北二宗之诤 539
第一节 荷泽神会 539
第二节 南北二宗之对抗 540
第三节 荷泽之显宗记 541
第七章 南阳慧忠及其宗风 545
第一节 南阳慧忠 545
第二节 释门正统之谬误与南阳之禅 546
第三节 南禅二大窠臼与慧忠之身心一如论 548
第四节 即心即佛之真义 549
第五节 无情说法之创唱 550
第六节 教禅一致说 550
第七节 十问十对 551
第八章 大珠慧海之《顿悟入道要门论》 553
第一节 大珠慧海 553
第二节 顿悟入道要门论 554
第三节 六祖与大珠之契合 555
第四节 生死涅盘之意义 555
第五节 斥诵经 556
第九章 百丈怀海开创禅刹 559
第一节 百丈怀海 559
第二节 百丈之机用 560
第三节 百丈名言及其思想 562
第四节 不著为宗无求为心要 563
第五节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564
第六节 禅寺之开创 564
第七节 古清规序 565
第八节 现存清规与古清规 567
第九节 敕修清规 567
第十节 楞严咒、大悲咒 568
第十一节 密教之影响 568
第十二节 楞严咒内容与十佛名 569
第十三节 野狐话之伪作 570
第十四节 因果问题与野狐话 571
第十五节 野狐话非史实 573
第十六节 迦叶佛时无人类焉有汉地禅宗 573
第十章 南泉与四堂之玄化 575
第一节 马祖门下三大士 575
第二节 南泉普愿 576
第三节 南泉与黄檗 576
第四节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577
第五节 绝对大道 578
第六节 西堂智藏 579
第七节 无业之叹宗弊 579
第八节 竹头接木之语 580
第九节 奇言畸行之流行 581
第十一章 佛光如满与章 敬怀恽之见解 583
第一节 佛光如满与唐顺宗 583
第二节 章 敬怀恽 585
第三节 章 敬之见解 585
第四节 盘山宝积之见解 586
第五节 杨岐甄叔名言 587
第六节 无业 588
第七节 无业之思想 589
第八节 唤侍者作二虎 590
第九节 狗子佛性之语 590
第十节 四宾主 591
第十二章 庞蕴参禅与白居易念佛 593
第一节 庞居士 593
第二节 庞居士之思想 594
第三节 庞居士之逸荡 596
第四节 白乐天 597
第五节 白居易参禅 598
第六节 白居易之念佛 599
第七节 二居士之相违 600
第十三章 药山惟俨与丹霞天然之禅风 601
第一节 药山惟俨及其法系之异说 601
第二节 法系生异说之事由 603
第三节 药山之终焉 604
第四节 药山之门风 604
第五节 不许药山人看经 605
第六节 李翱之参禅 606
第七节 李翱之复性书 607
第八节 复性书之要旨皆出自禅 608
第九节 丹霞天然 609
第十节 丹霞焚木佛 609
第十一节 翫珠吟 610
第十四章 五家法系之诤论 613
第一节 天皇道悟传 613
第二节 龙潭崇信传 614
第三节 争论发端为金山昙颖 615
第四节 石门慧洪之说 615
第五节 业海清之论 617
第六节 觉梦堂之论 618
第七节 通容之论 619
第八节 余集生之说 620
第九节 余集生之论据 621
第十节 元贤之龙潭考 623
第十一节 净符之《法门锄宄》 625
第十二节 第二证 626
第十三节 第三证 627
第十四节 第四证 627
第十五节 大宁之说 628
第十六节 天王说之论据 629
第十七节 嗣法不明之情事 630
第十八节 天皇道悟参三师 630
第十九节 天王论之唯一证据 631
第二十节 达观昙颖其人 631
第二十一节 昙颖之妄议 632
第二十二节 昙颖之盲说 634
第二十三节 昙颖之厚颜无恥 634
第二十四节 昙颖之无识 635
第二十五节 昙颖之宗派偏见 636
第二十六节 丘玄素之存否不明 636
第二十七节 无天王寺 637
第二十八节 丘玄素碑文系伪作 637
第二十九节 龙潭之传与天王无关 638
第三十节 天皇说之佐证 639
第三十一节 馀集生之论有欠妥当 640
第三十二节 雪峰之言可信 640
第三十三节 王谷之说 640
第三十四节 第二论据 642
第三十五节 第三论据 642
第三十六节 第四论据 642
第三十七节 第五证据 643
第三十八节 第六论据 643
第三十九节 第七第八论据 643
第四十节 关於张无尽之伪证 644
第四十节 结论 644
第十五章 圭峰宗密之禅 645
第一节 圭峰宗密 645
第二节 有关宗密法系之异说 646
第三节 宗密之教学研究 647
第四节 宗密其人 648
第五节 宗密之著述 648
第六节 宗密思想与澄观之影响 649
第七节 澄观之心要法门 650
第八节 宗密之真心 651
第九节 真心为万法之源 652
第十节 真心无念 653
第十一节 真心即绝对心 654
第十二节 五种禅 655
第十三节 禅教和会与禅之三宗 656
第十四节 教之三宗 657
第十五节 空宋与性宗 658
第十六节 宗密之结论 659
第十七节 坐禅法 660
第十八节 盂兰盆经疏与施饿鬼之实行 662
第十九节 裴休参禅 663
第二十节 黄檗与裴休 664
第二十一节 劝发菩提心文 665
第十六章 沩山仰山之宗风 667
第一节 武宗毁佛与宣宗复兴 667
第二节 宣宗之游方 668
第三节 沩山灵祐 670
第四节 沩山之无为无事 671
第五节 沩仰之响应 672
第六节 仰山慧寂 672
第七节 仰山之思想识见 673
第八节 仰山小释迦 674
第九节 沩仰家风与符号利用 675
第十节 圆相之应用 676
第十一节 圆相之传授 677
第十二节 圆相之滥用 677
第十三节 人天眼目之妄议 678
第十四节 如来禅祖师禅 679
第十七章 黄檗希运之禅 681
第一节 黄檗希运 681
第二节 三日耳聋之话 682
第三节 黄檗与裴休 683
第四节 有关黄檗法系之误记 684
第五节 就黄檗谥号之误记 684
第六节 黄檗与罗汉之传说 685
第七节 一心即佛之提唱 686
第八节 心体圆明,清净遍照 687
第九节 菩萨乃一心之异名 688
第十节 经文於禅之解释 689
第十一节 经论之真意 691
第十二节 临终之用心 692
第十三节 黄檗之大眼目 693
第十四节 宝志之禅化 694
第十五节 看话禅始自黄檗乃是伪妄 694
第十八章 大慈山寰中、沩山大安、古灵神读 697
第一节 大慈山寰中 697
第二节 大慈寰中之名言 698
第三节 沩山大安 698
第四节 十牛图之滥觞 699
第五节 古灵神赞钻故纸之典据 699
第六节 弘辩与宣宗 700
第十九章 德山宣鉴之玄风 703
第一节 德山宣鉴 703
第二节 德山之悟道与焚经 704
第三节 德山与沩山 705
第四节 德山接人之手段 705
第五节 德山以无事为宗 706
第六节 龙潭德山师资一揆 707
第七节 德山之广语 707
第八节 斥执经论相 709
第九节 无事休歇一切放下 710
第二十章 临济义玄之宗旨 711
第一节 临济义玄三顿棒之因缘 711
第二节 悟后之临济与正法眼藏之成语 713
第三节 临济之宗风 714
第四节 德山临济二家第一相似点 715
第五节 第二相似点 716
第六节 第三相似点 716
第七节 第四相似点 717
第八节 第五相似点 719
第九节 第六相似点 719
第十节 德山临济之接触 720
第十一节 临济四喝 721
第十二节 临济之根本思想 721
第十三节 临济之六通 723
第十四节 五无间业 724
第十五节 临济之闲施设 724
第十六节 宾主之意义 725
第十七节 人天眼目之误 726
第十八节 师学应酬 726
第十九节 四料简 728
第二十节 四照用 729
第二十一节 三玄三要 730
第二十一章 洞山良价之家风 732
第一节 洞山良价 732
第二节 无情说法之语 733
第三节 《联灯会要》之误记 734
第四节 洞山之大悟 734
第五节 洞山出世演化 735
第六节 洞山之行持 735
第七节 洞山之宝镜三昧 738
第八节 洞山之玄中铭 739
第九节 洞山之四宾主 741
第十节 洞山之功勋五位 742
第十一节 功勋五位之颂 743
第十二节 三渗漏 745
第十三节 三路 746
第二十二章 长沙景岑与赵州从谂 748
第一节 长沙景岑 748
第二节 长沙之彻底思想 749
第三节 长沙之佛身观 750
第四节 长沙之佛性 751
第五节 长沙之禅教双举 752
第六节 长沙岑之大虫及百尺竿头之语 753
第七节 长沙之生死观 753
第八节 赵州从谂 754
第九节 赵州之大志鸿愿 755
第十节 王镕参禅 755
第十一节 古尊宿语录之记事 757
第十二节 古尊宿语录之记事可疑 759
第十三节 赵州私淑三祖 760
第十四节 不二之大道 761
第十五节 赵州无滋味之语 763
第十六节 赵州喫茶去之因缘 764
第十七节 赵州之真赞 764
第二十三章 子湖利踪、陈尊宿、石霜庆诸等 766
第一节 子湖利踪 766
第二节 子湖之狗 767
第三节 神力子湖之因缘 767
第四节 子湖之法门 768
第五节 信行一致之倡导 768
第六节 唐室衰微 770
第七节 岩头全豁 770
第八节 岩头住山 771
第九节 岩头之素养与活用涅盘经 771
第十节 睦州陈尊宿陈蒲鞋 773
第十一节 陈尊宿之语句 773
第十二节 陈尊宿之活机 774
第十三节 现成公案 775
第十四节 石霜庆诸 775
第十五节 石霜之枯木众 776
第十六节 夹山善会 777
第十七节 联灯记事之疑议 777
第十八节 夹山之语句 778
第十九节 夹山格言:杀人刀、活人剑 780
第二十节 慈云楚南 781
第二十一节 无著文喜 782
第二十二节 五灯会元之谬误 783
第二十三节 会元之蛇足 784
第二十四节 唐末之禅弊 785
第二十五节 施设机关 787
第二十六节 坐脱立亡与奇言畸行 788
第二十七节 看话禅之萌芽 791
第二十四章 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门风、唐代诸居士 792
第一节 云居道膺 793
第二节 云居之道力 793
第三节 锺传及成汭之归向 794
第四节 《五灯会元》之蛇足 795
第五节 云居之宗乘 795
第六节 云居之行履 796
第七节 曹山本寂 797
第八节 曹山与正偏五位 798
第九节 五位图 799
第十节 曹山之正偏说明 800
第十一节 五位之应用 801
第十二节 以先哲语句配对五位 801
第十三节 五位与五卦 802
第十四节 三种堕 803
第十五节 四异类 804
第十六节 三燃灯 805
第十七节 唐代诸居士 805
第十八节 南泉门下陆 807
第十九节 药山门下于 808
第二十节 沩山门下王敬初 809
第二十一节 睦州门下陈操 810
第二十二节 仰山门下陆希声 811
第二十三节 石霜门下张拙 812
第二十四节 无住门下杜鸿渐 814
第二十五节 帝王参禅 815
第二十六节 显官参禅 817
第二十七节 道原编传灯之缺点 820
第二十八节 丰干之风狂 820
第二十九节 寒山与寒山诗 821
第三十节 拾得与其诗 821
第三十一节 寒山、拾得应化无由 822
第三十二节 寒山诗所含思想 824
第三十三节 寒山之阅历 824
第三十四节 寒山嗜黄老 826
第三十五节 寒山之信佛 828
第三十六节 寒山之厌世主义 829
第三十七节 寒山之自适 831
第三十八节 寒山乐自然无为 832
第三十九节 寒山与禅 833
第四十节 丰干与拾得之诗 834
第四十一节 布袋 835
第四十二节 布袋之偈 836
第二十五章 雪峰义存与玄沙师备之法门 838
第一节 五代天台宗之衰微 838
第二节 华严宗之隆污 839
第三节 法相宗之变迁 840
第四节 律宗之变迁 840
第五节 三论宗之兴废 841
第六节 真言宗之趋势 841
第七节 天主教之布教 842
第八节 景教碑 843
第九节 雪峰义存 843
第十节 三到投子九至洞山 844
第十一节 雪峰之住山 844
第十二节 僖宗之崇信 845
第十三节 王审知之归崇 846
第十四节 雪峰之法道 847
第十五节 雪峰玄沙与达摩禅 848
第十六节 雪峰玄沙与从上祖师 849
第十七节 玄沙之生死观 850
第十八节 雪峰之语句 851
第十九节 雪峰之接化 852
第二十节 玄沙师备 853
第二十一节 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853
第二十二节 三白纸之因缘 854
第二十三节 玄沙说法 855
第二十四节 玄沙之见地 856
第二十五节 玄沙说自性最为巧妙 857
第二十六节 玄沙三句 858
第二十七节 三机佛性 859
第二十八节 达摩之偈 861
第二十九节 肇法师之偈 862
第三十节 曹溪竖拂子 862
第三十一节 三种病人 863
第二十六章 投子大同、大随法真、三圣慧然、兴化存奖 864
第一节 投子大同与供养罗汉之嚆矢 864
第二节 投子截铁斩钉之句 865
第三节 大随法真 866
第四节 法真之法系 867
第五节 大随之住山 868
第六节 蜀王王衍之归依 868
第七节 大随活用《华严》 870
第八节 大随之彻底思想 871
第九节 个是古佛 872
第十节 三圣慧然 872
第十一节 雪峰与三圣 873
第十二节 兴化存奖 874
第十三节 庄宗之归依 874
第十四节 庄宗之参禅 875
第十五节 当时嗣法之习风 876
第二十七章 长庆慧棱、鼓山神晏、镜清道怤 878
第一节 长庆慧棱 878
第二节 长庆住山 879
第三节 王氏夫人归依 880
第四节 镜清道怤 881
第五节 道怤住山与吴越王归佛 882
第六节 镜清之语句 883
第七节 鼓山神晏 883
第八节 闽王之崇信 884
第九节 惠宗之崇信 885
第十节 鼓山之玄要 886
第十一节 鼓山之玄风 887
第十二节 鼓山之法系 888
第二十八章 云门文偃与罗汉桂琛 890
第一节 云门文偃 890
第二节 云门与雪峰 891
第三节 人天眼目 892
第四节 广主即刘龑 892
第五节 云门与香林 894
第六节 云门之门庭 894
第七节 云门之泯绝无寄 896
第八节 云门之格外玄机 897
第九节 两般二种病 898
第十节 云门一子禅 899
第十一节 顾、鉴、咦 900
第十二节 云门三句出自德山缘密 900
第十三节 三句外诸句 901
第十四节 看话禅 903
第十五节 罗汉斋 904
第十六节 罗汉桂琛 905
第十七节 王诚之崇信 905
第十八节 桂琛之心要 906
第二十九章 法眼文益之禅风 908
第一节 法眼文益 908
第二节 桂琛与文益 909
第三节 李昪之崇信 910
第四节 法眼之禅教融合 911
第五节 法眼活用华严 913
第六节 法眼之参同契注 913
第七节 法眼之啐啄同时 915
第八节 宗门十规论 916
第九节 五代之看话禅 918
第十节 当时嗣法习风 919
第三十章 风穴延沼与天台德韶 920
第一节 风穴延沼 920
第二节 风六之法系 922
第三节 广灯录之说 923
第四节 风穴之语要 924
第五节 风穴之心印 926
第六节 风穴之用处 926
第七节 天台德韶 927
第八节 忠懿王问法 928
第九节 天台教之复兴 928
第十节 天台之语要平实 930
第十一节 曹溪之风再起 931
第三十一章 王侯之归崇与禅门之兴隆 933
第一节 南唐王李 933
第二节 李璟 935
第三节 楚王马殷 937
第四节 吴越王钱镠 938
第五节 吴越王钱佐 939
第六节 忠懿王钱俶 940
第七节 闽王王审知 941
第八节 王延钧 943
第九节 南汉王刘龚 943
第十节 文穆王、忠献王 944
第十一节 法眼门下与诸王 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