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ML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谭火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788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UML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上升到面向对象 1
1.1从素数问题看面向对象 1
1.1.1问题的提出 2
1.1.2传统的结构化解决方案 2
1.1.3面向对象的解决方案 3
1.1.4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 6
1.2面向对象技术基础 7
1.2.1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历史 7
1.2.2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 8
1.3对象和类 9
1.3.1对象 9
1.3.2类 10
1.4面向对象技术的相关原则 11
1.4.1抽象 11
1.4.2封装 11
1.4.3泛化 12
1.4.4多态 13
1.5建立面向对象思维 14
1.5.1引入案例 14
1.5.2用面向对象思维分析案例 15
1.5.3利用UML表达分析结果 16
第2章 可视化建模技术 19
2.1可视化建模基础 20
2.1.1建模的目的 20
2.1.2建模的基本原则 20
2.2统一建模语言 21
2.2.1选择UML 21
2.2.2 UML统一历程 22
2.3 UML 2组成结构 23
2.3.1基础结构 23
2.3.2上层结构 25
2.3.3四层元模型结构 25
2.4 UML 2概念模型 27
2.4.1构造块 28
2.4.2通用机制 29
2.4.3架构 32
2.5应用UML 2建模 33
2.5.1用例图 34
2.5.2活动图 36
2.5.3类图、对象图、包图和组合结构图 37
2.5.4顺序图 40
2.5.5交互概览图 42
2.5.6通信图 42
2.5.7时间图 43
2.5.8状态机图 45
2.5.9构件图和部署图 46
第3章 业务建模 49
3.1分析设计过程简介 49
3.1.1 UML分析设计过程解析 50
3.1.2结合过程应用UML 51
3.2业务建模基础 51
3.3业务用例模型 52
3.3.1识别业务参与者 52
3.3.2识别业务用例 53
3.3.3利用活动图描述业务用例 55
3.4业务对象模型 59
3.5业务建模实践 60
3.5.1建模指南 60
3.5.2旅店业务建模实例 62
3.6从业务模型到系统模型 64
第4章 用例建模 66
4.1理解需求 66
4.2从业务模型获取需求 68
4.2.1寻找业务改进点 68
4.2.2定义项目远景 71
4.2.3导出系统需求 71
4.3建立用例模型 73
4.3.1获取原始需求 73
4.3.2识别参与者 76
4.3.3识别用例 79
4.3.4绘制用例图 83
4.3.5用例建模实践 84
4.4编写用例文档 89
4.4.1用例文档基础 89
4.4.2参与者与涉众 91
4.4.3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92
4.4.4事件流 92
4.4.5补充约束 95
4.4.6场景 96
4.4.7用例文档实践 96
4.5重构用例模型 108
4.5.1使用用例关系 109
4.5.2用例分包 116
4.5.3用例分级 118
4.6其他问题 119
4.6.1用例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119
4.6.2用例模型与需求规约 121
4.6.3用例建模的适用场合 121
4.6.4用例与项目管理 122
第5章 用例分析 123
5.1理解分析 124
5.1.1从需求到分析 124
5.1.2分析模型 124
5.1.3分析的基本原则 125
5.2从用例开始分析 126
5.2.1用例驱动的迭代开发 127
5.2.2用例实现 132
5.3 架构分析 134
5.3.1备选架构 134
5.3.2分析机制 137
5.3.3关键抽象 139
5.4构造用例实现 140
5.4.1完善用例文档 140
5.4.2识别分析类 141
5.4.3分析交互 148
5.4.4完成参与类类图 166
5.4.5处理用例间的关系 168
5.4.6总结:构造用例实现 172
5.5定义分析类 173
5.5.1定义职责 173
5.5.2定义属性 176
5.5.3定义关系 177
5.5.4限定分析机制 185
5.5.5统一分析类 187
第6章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190
6.1设计需要原则 191
6.1.1从问题开始 191
6.1.2设计质量和设计原则 193
6.2 Liskov替换原则 194
6.2.1基本思路 194
6.2.2应用分析 195
6.2.3由LSP引发的思考 196
6.2.4从实现继承到接口继承 198
6.3开放-封闭原则 199
6.3.1基本思路 199
6.3.2应用分析 200
6.3.3运用OCP消除设计“臭味” 201
6.4单一职责原则 205
6.4.1基本思路 206
6.4.2应用分析 206
6.5接口隔离原则 207
6.5.1基本思路 207
6.5.2应用分析 208
6.6依赖倒置原则 209
6.6.1基本思路 210
6.6.2应用分析 211
6.6.3运用DIP进行设计 212
第7章 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 222
7.1模式与设计模式 223
7.1.1模式基础 223
7.1.2设计模式 225
7.2 GoF模式 226
7.2.1 GoF模式清单 226
7.2.2应用GoF模式 231
7.2.3培养模式思维 236
7.2.4运用模式设计可复用构件 238
7.3更多的设计模式 242
7.4职责分配模式 244
7.4.1通用职责分配软件模式 244
7.4.2迪米特准则 246
7.5其他问题 247
7.5.1设计模式与编程语言 247
7.5.2设计模式与重构 247
第8章 架构设计 249
8.1过渡到设计 249
8.1.1理解设计 250
8.1.2从分析到设计 250
8.2架构设计基础 251
8.2.1架构 251
8.2.2包图 252
8.2.3包设计原则 253
8.2.4利用包图设计架构 256
8.3确定设计元素 256
8.3.1从分析类到设计元素 256
8.3.2确定事件和信号 257
8.3.3组织设计类 258
8.3.4确定子系统和接口 261
8.3.5确定复用机会 268
8.3.6更新软件架构 269
8.4引入设计机制 270
8.4.1从分析机制到设计机制 270
8.4.2确定设计机制 271
8.5定义运行时架构 275
8.5.1描述并发需求 275
8.5.2建模进程和线程 276
8.5.3分配设计元素 277
8.6描述系统部署 278
8.6.1分布模式 278
8.6.2部署建模 279
8.6.3定义分布机制 282
第9章 构件设计 285
9.1用例设计 285
9.1.1从用例分析到用例设计 286
9.1.2引入设计元素 286
9.1.3使用架构机制 288
9.1.4利用子系统封装交互 289
9.1.5细化并完善用例实现 290
9.2子系统设计 290
9.2.1子系统设计基础 291
9.2.2分配子系统职责 291
9.2.3描述子系统内部结构 293
9.2.4定义子系统间的关系 293
9.2.5子系统与构件 294
9.3类设计 296
9.3.1设计类 296
9.3.2创建初始设计类 296
9.3.3定义操作 298
9.3.4定义方法 300
9.3.5状态建模 300
9.3.6定义属性 306
9.3.7细化关联关系 307
9.3.8使用聚合和组合关系 309
9.3.9引入依赖关系 310
9.3.10设计泛化关系 312
9.3.11其他问题 314
9.4数据库设计 315
9.4.1数据模型 315
9.4.2从对象模型到数据模型 316
9.4.3利用对象技术访问关系数据 318
第10章 从模型到代码 320
10.1正向工程 320
10.1.1从类图生成框架代码 321
10.1.2从交互图创建操作调用代码 322
10.2逆向工程 324
10.3模型驱动架构 324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