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事诉讼法
  • 张卫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363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 1

1.民事争议 1

2.民事诉讼的含义 1

3.民事诉讼的必要性 2

4.民事诉讼的特色 2

5.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2

6.民事诉讼的局限性 2

7.民事纠纷解决与ADR 3

7.1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特性 4

7.2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类型与具体形式 5

8.民事诉讼与主要非讼纠纷解决制度的对接 11

8.1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 11

8.2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的对接 12

8.3民事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对接 13

9.民事诉讼的目的 14

10.民事诉讼的理念 15

10.1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16

10.2追求程序正义 16

10.3追求发现真实 16

10.4讲究诉讼效率 17

11.特别程序 17

12.附随程序 18

13.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 18

13.1民事诉讼法的含义 18

13.2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19

13.3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20

本章要点归纳 20

问题与应用 21

第2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2

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22

1.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22

1.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23

1.3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24

2.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24

2.1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24

2.2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依据 25

3.辩论原则 25

3.1辩论原则的含义 25

3.2理解辩论原则的要点 26

4.处分原则 28

4.1处分原则的含义 28

4.2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的关系 29

4.3理解处分原则的要点 29

本章要点归纳 30

问题与应用 30

第3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32

1.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32

2.合议制度 32

2.1合议制度的概念 32

2.2合议庭的构成 33

3.回避制度 34

3.1回避制度的概念 34

3.2应当回避的主体范围和情形 35

3.3回避的方式和程序 35

4.公开审判制度 35

4.1公开审判制度的含义 35

4.2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 36

4.3不公开审理的几种特殊情况 36

5.两审终审制度 37

5.1多重审级制度的利弊与审级的多元化 37

5.2两审终审制 38

本章要点归纳 38

问题与应用 38

第4章 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 40

1.概述 40

2.程序控制权 41

2.1诉讼启动控制权 41

2.2促使程序高效率进行的职权 41

3.程序事项裁决权 41

3.1实体判决要件审理事项的裁决 42

3.2其他程序事项的裁决 42

4.调查取证权 43

4.1调查取证权的含义 43

4.2我国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体制背景与立法状况 43

5.释明权 45

5.1释明权的基本含义 46

5.2释明权的范围 47

5.3释明权与辩论原则的关系 48

5.4我国民事诉讼中释明权的运用与当事人举证 49

6.事实认定权 50

7.实体争议的裁判权 51

本章要点归纳 52

问题与应用 52

第5章 民事裁判权的范围 53

1.概述 53

2.民事裁判权范围界定的标准 53

3.民事裁判权范围的政策调整 55

4.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定 56

5.民事争议与内部争议的界定 57

本章要点归纳 57

问题与应用 57

第6章 管辖 58

1.概述 58

1.1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58

1.2确定管辖的因素 59

1.3管辖恒定 59

1.4管辖的种类 61

2.级别管辖 62

2.1级别管辖的含义 62

2.2级别管辖的确定标准 62

2.3级别管辖的内容 63

3.地域管辖 64

3.1地域管辖概述 64

3.2一般地域管辖 65

3.3特殊地域管辖 66

4.专属管辖 70

5.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70

6.协议管辖 71

7.裁定管辖 72

7.1移送管辖 72

7.2指定管辖 73

7.3管辖权的转移 73

8.管辖权异议 74

8.1管辖权异议的含义 74

8.2管辖权异议提起的条件 75

8.3对管辖权异议处理的程序 76

本章要点归纳 76

问题与应用 77

第7章 当事人 79

1.当事人的概念 79

2.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80

2.1诉讼权利能力 80

2.2诉讼行为能力 80

3.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81

4.当事人适格 81

4.1当事人适格的含义 81

4.2判断当事人适格的标准 82

5.当事人的变更 82

5.1法定的当事人变更 82

5.2任意的当事人变更 83

6.原告与被告 83

6.1原告与被告的概念 83

6.2原告和被告的确定 83

6.3企业法人下落不明、歇业、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85

本章要点归纳 86

问题与应用 87

第8章 共同诉讼 88

1.共同诉讼概述 88

1.1共同诉讼的含义 88

1.2共同诉讼发生的原因 89

1.3共同诉讼的分类 89

2.必要共同诉讼 89

2.1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89

2.2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91

2.3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93

3.普通共同诉讼 94

3.1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94

3.2普通共同诉讼的适用 95

3.3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95

3.4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的共同诉讼适用 95

4.共同诉讼的诉讼代表人制度 96

4.1诉讼代表人制度概述 96

4.2诉讼代表人 97

4.3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97

4.4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 98

4.5不宜适用诉讼代表人的情形 98

本章要点归纳 99

问题与应用 99

第9章 第三人 101

1.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01

1.1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诉讼地位 101

1.2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设立的目的 101

1.3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102

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03

2.1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两种类型 103

2.2辅助型第三人 104

2.3被告型第三人 105

2.4现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问题点 107

本章要点归纳 107

问题与应用 108

第10章 诉讼代理人 109

1.诉讼代理人概述 109

1.1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109

1.2诉讼代理人的特点 109

1.3诉讼代理人的种类 109

1.4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异同 110

1.5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作用 110

2.法定诉讼代理人 110

2.1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110

2.2法定诉讼代理人的诉讼地位 110

2.3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111

3.委托诉讼代理人 111

3.1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点 111

3.2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111

3.3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 112

3.4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113

本章要点归纳 113

问题与应用 113

第11章诉 115

1.诉权 115

1.1诉权的含义 115

1.2关于诉权的理论学说 116

2.诉的概念 119

3.诉的种类 119

3.1确认之诉 120

3.2给付之诉 120

3.3形成之诉 121

4.诉的利益 122

4.1诉的利益的含义 122

4.2权利保护的资格 122

4.3权利保护的利益 123

5.诉讼标的 124

5.1诉讼标的的含义 124

5.2诉讼标的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的地位 125

5.3诉讼标的的识别 126

6.诉的合并 128

7.诉的变更 128

8.诉的追加 130

本章要点归纳 130

问题与应用 131

第12章 证据 132

1.证据概述 132

1.1证据的概念 132

1.2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合法性 132

1.3证据的证明力 133

2.民事证据的种类 134

2.1书证 135

2.2视听资料 136

2.3证人证言 139

2.4当事人陈述 140

2.5鉴定结论 141

3.本证与反证 143

4.证据保全 144

4.1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意义 144

4.2证据保全的条件 144

4.3证据保全的程序 145

4.4证据保全的方法 145

5.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145

5.1法院主动调查、收集 145

5.2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146

本章要点归纳 146

问题与应用 147

第13章 证明 148

1.证明对象 148

1.1证明对象概述 148

1.2证明对象的范围 148

1.3无须证明的事实 149

2.证明责任 152

2.1证明责任概述 152

2.2理解证明责任应注意的问题 154

3.证明责任的分配 156

3.1证明责任分配的含义 156

3.2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156

3.3证明责任的倒置 159

4.证明标准 159

4.1证明标准概述 159

4.2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160

5.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162

5.1举证时限 162

5.2证据交换 172

6.质证 174

6.1质证的概念 174

6.2质证的主体 174

6.3质证的客体 174

6.4质证的程序 175

6.5质证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75

7.认证 176

7.1认证的概念 176

7.2认证的基本要求 176

7.3认证的方法 176

7.4认证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76

8.证明妨害的对策 177

8.1证明妨害的含义与背景 177

8.2对策之一:强制措施 178

8.3对策之二:法院调查取证 178

8.4对策之三:推定主张成立 179

8.5对策之四:证明责任倒置 181

8.6对策之五:降低证明标准 182

8.7对策之六:拟制自认 182

本章要点归纳 183

问题与应用 184

第14章 诉讼审理的保障机制 185

1.财产保全 185

1.1财产保全的概念和种类 185

1.2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措施 186

1.3财产保全的程序 187

1.4财产保全的解除 187

1.5财产保全错误的赔偿 188

2.先予执行 188

2.1先予执行的概念 188

2.2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188

2.3先予执行的程序 189

2.4先予执行错误的补救 189

3.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190

3.1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190

3.2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190

3.3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 192

4.诉讼费用 194

4.1诉讼费用概述 194

4.2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195

4.3诉讼费用的负担 197

4.4诉讼费用的交纳和退还 199

4.5对诉讼费用决定的异议及处理 200

4.6司法救助与诉讼费用的免、减、缓 200

5.期间 201

5.1期间的概念 201

5.2期间的种类 201

5.3期间的计算 203

5.4期间的耽误 203

6.送达 204

6.1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204

6.2送达的方式 204

6.3送达的效力和送达回证 206

本章要点归纳 206

问题与应用 207

第15章 普通程序 208

1.普通程序的含义 208

2.起诉和受理 208

2.1起诉的条件 208

2.2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211

2.3起诉的法律效果 211

2.4起诉状误写被告姓名、名称的处理 212

2.5受理 213

3.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214

4.开庭审理 215

4.1开庭审理的概念 215

4.2开庭审理的主要程序 215

4.3法庭笔录 216

4.4开庭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16

5.延期审理 217

6.审结期限 217

7.法院调解 217

7.1法院调解概述 217

7.2法院调解的原则 219

7.3法院调解的实施 219

7.4调解协议及其效力 220

8.撤诉 222

8.1撤诉的含义 222

8.2撤诉的条件 222

8.3撤诉的法律效果 223

8.4按撤诉处理的几种情形 223

9.缺席判决 223

10.反诉 224

10.1反诉的概念和性质 224

10.2反诉的要件 225

10.3反诉的程序 226

11.诉讼上的抵销 227

12.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228

12.1诉讼中止 228

12.2诉讼终结 230

本章要点归纳 230

问题与应用 231

第16章 简易程序 233

1.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33

1.1简易程序的概念 233

1.2简易程序的意义 233

2.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34

2.1简易程序的适用法院 234

2.2简易程序的适用案件 234

3.简易程序的具体内容 234

3.1起诉和答辩 234

3.2审理前的准备 235

3.3开庭审理 236

3.4宣判 237

本章要点归纳 238

问题与应用 238

第17章 第二审程序 239

1.第二审程序概述 239

1.1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39

1.2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239

1.3关于第二审程序的性质 240

2.上诉的提起和撤回 241

2.1上诉的提起 241

2.2上诉的撤回 242

3.上诉案件的审理 242

3.1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242

3.2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243

3.3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243

3.4上诉案件的调解 243

4.上诉案件的裁判 243

4.1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处理 243

4.2对不服第一审裁定上诉的处理 244

4.3第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 244

5.关于禁止不利变更原则 245

5.1禁止不利变更的依据 245

5.2正确理解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247

本章要点归纳 247

问题与应用 248

第18章 裁判 249

1.判决 249

1.1判决的概念 249

1.2判决的种类 249

1.3判决的内容 252

1.4判决书的补正 253

1.5判决的效力 253

1.6判决的既判力 257

2.民事裁定 266

2.1民事裁定的含义 266

2.2民事裁定适用的范围 266

2.3民事裁定的效力 266

3.民事决定 266

3.1民事决定的含义 266

3.2民事决定适用的范围 267

本章要点归纳 267

问题与应用 268

第19章 再审制度 269

1.再审制度与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269

1.1再审制度的含义 269

1.2理解审判监督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70

1.3新《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修改 270

1.4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问题点 270

2.法院决定再审 271

2.1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条件 271

2.2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程序 271

3.当事人申请再审 272

3.1申请再审的含义 272

3.2申请再审的条件 272

4.检察院抗诉再审 274

4.1民事抗诉的含义 274

4.2民事抗诉的条件 274

4.3民事抗诉的程序 275

5.再审事由 275

5.1再审事由的含义及意义 275

5.2再审事由的内容 276

5.3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76

6.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 278

6.1再审程序构造 278

6.2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审查程序 279

7.再审案件的审理 280

7.1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80

7.2另行组成合议庭 280

7.3依原审程序进行审理 280

7.4再审申请或抗诉的撤回 281

7.5依法进行调解 281

7.6再审案件的裁判 281

8.关于提审、指定再审和指令再审 282

本章要点归纳 282

问题与应用 283

第20章 民事诉讼法中的非讼程序 284

1.非讼程序概述 284

2.特别程序 284

2.1特别程序概述 284

2.2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286

2.3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程序 287

2.4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289

2.5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290

2.6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292

3.督促程序 293

3.1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293

3.2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293

3.3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受理和审理 294

3.4支付令 296

3.5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297

3.6督促程序的终结 298

4.公示催告程序 299

4.1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299

4.2公示催告程序 300

4.3除权判决 302

本章要点归纳 303

问题与应用 304

第21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306

1.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306

1.1涉外民事诉讼 306

1.2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306

1.3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体例和法律渊源 307

2.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307

2.1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 307

2.2同等、对等原则 308

2.3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 308

2.4司法豁免原则 308

2.5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309

2.6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309

3.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310

3.1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确定原则 310

3.2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 310

3.3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特殊规定 311

4.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和送达 313

4.1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 313

4.2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 313

5.涉外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 314

6.司法协助 315

6.1司法协助概述 315

6.2一般司法协助 315

6.3特殊司法协助 315

本章要点归纳 316

问题与应用 317

第 22章 执行程序总论 318

1.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318

1.1民事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318

1.2民事执行权的性质 318

1.3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 319

1.4民事执行的立法体例 319

2.执行程序总则 320

2.1执行主体 320

2.2执行标的 322

2.3执行根据 323

2.4执行管辖 324

3.执行程序的开始 325

3.1申请执行 325

3.2移送执行 327

3.3执行受理 327

3.4执行调查 328

4.执行程序的进行 328

4.1参与分配 328

4.2执行担保 329

4.3执行竞合 330

4.4执行和解 331

4.5执行中止 332

4.6执行承担 333

4.7委托执行 333

4.8协助执行 335

5.执行程序的结束 336

5.1执行结案 336

5.2执行终结 337

5.3不予执行 337

6.执行救济 338

6.1执行异议 338

6.2执行异议之诉 340

6.3执行回转 342

本章要点归纳 344

问题与应用 344

第23章 执行程序分论 346

1.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346

1.1执行措施的概念 346

1.2执行措施的种类 346

2.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347

2.1对金钱债权执行的概念 347

2.2对金钱的执行措施 347

2.3对非金钱财产的执行 348

2.4对特殊非金钱财产的执行措施 350

3.对非金钱债权的执行 352

3.1对交付物的执行 352

3.2对行为的执行 353

4.保障性执行措施 354

4.1法院搜查 354

4.2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354

4.3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354

4.4继续履行 355

4.5财产报告 355

4.6限制出境 355

4.7征信系统记录 355

4.8媒体曝光 355

本章要点归纳 356

问题与应用 3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