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冰雪运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750092022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冰雪运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速度滑冰 5
第一章 速度滑冰概述 5
第一节 世界速度滑冰发展概况 5
一、速度滑冰的产生与发展 5
上篇 冰上运动 5
二、国际滑冰运动的发展概况 6
(一)国际滑联的产生和发展 6
(二)冬季奥运会的速滑比赛 7
(三)世界速滑纪录提高概况 9
第二节 中国速度滑冰发展概况 12
一、中国古代滑冰运动概况 12
(一)速滑运动开展情况 13
二、中国现代滑冰运动简述 13
(二)全国速滑比赛 14
(三)参加世界比赛和冬奥会概况 16
第二章 速度滑冰技术与教学 19
第一节 速度滑冰技术概述 19
一、速度滑冰技术理论 19
(一)速度滑冰技术 19
(二)速度滑冰技术任务 19
二、速度滑冰技术特点 20
(一)滑跑姿势 20
(二)滑跑 20
第二节 速度滑冰技术力学分析 21
(六)速滑技术是典型的周期性运动 21
一、速度滑冰技术力学基础 21
(四)滑步速度变化呈脉动曲线 21
(五)以冰刀为用具完成不同形式的技术动作 21
(三)推动身体前进的支点在体侧 21
(一)滑行的动力 22
(二)滑行的阻力 23
(三)弯道滑跑作用力 25
(四)惯性力 26
二、技术分析 27
(一)技术分类 27
(二)技术分析方法 28
一、授课的基本形式 29
第三节 速度滑冰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29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30
(一)传授技术与接受技术阶段 30
(二)组织练习与学生练习阶段 32
(三)检查纠错与巩固提高阶段 33
(四)技术考试与独立操练阶段 33
第四节 直道滑跑 34
一、直道滑跑技术构成 34
(一)滑步结构 34
(二)滑步阶段 34
(三)滑步节奏 34
(一)滑跑姿势 35
二、直道滑跑技术分析与教法 35
(二)自由滑行 36
(三)收腿动作 38
(四)单支撑蹬冰动作 39
(五)摆腿动作 40
(六)双支撑蹬冰动作 41
(七)着冰动作 44
(八)摆臂动作 45
(九)全身配合 47
(一)滑跑特点 49
(三)滑步阶段 49
(二)滑步结构 49
一、弯道滑跑技术构成 49
第五节 弯道滑跑 49
二、弯道滑跑技术分析与教法 51
(一)滑跑姿势 51
(二)单支撑左腿蹬冰动作 52
(三)右腿摆腿动作 53
(四)双支撑左腿冰动作 54
(五)右脚冰刀着冰动作 55
(六)单支撑右腿蹬冰动作 56
(七)左腿摆腿动作 57
(八)双支撑右腿蹬冰动作 58
(九)左脚冰刀着冰动作 59
(十)摆臂动作 60
(十一)全身配合 63
(十二)进、出弯道技术 64
第六节 起跑与终点冲刺 67
一、起跑技术分析与教法 67
(一)起跑姿势 68
(二)起动技术 71
(三)疾跑技术 72
(四)衔接技术 73
二、终点冲刺技术分析与教法 74
(二)弯道 75
(一)直道 75
一、短距离技术特点 75
第七节 短、中、长距离滑跑技术特点 75
二、中距离技术特点 76
(一)直道 76
(二)弯道 77
三、长距离技术特点 77
(一)直道 77
(二)弯道 78
第八节 技术教学顺序与陆上教学内容 78
一、初学者教学 78
(一)先陆上教学后冰上教学 78
(五)先单蹬双滑后单蹬单滑 79
(四)先高姿势滑行后低姿势滑行 79
(六)直道--停止法--弯道或直、弯道同步教学 79
(二)先分解教学后完整教学 79
二、基本技术教学 80
(一)陆上教学 80
(二)冰上教学 84
一、基本概念 87
第一节 速滑运动训练概述 87
(一)速滑运动训练及其内容 87
第三章 速度滑冰运动训练 87
(二)速滑运动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88
(三)训练方法与手段 90
二、现代速滑训练特点 91
(四)参赛频度合理化 92
(三)负荷量度个体化 92
(五)恢复手段多样化 92
(二)训练内容定向化 92
(一)多年训练程序化 92
第二节 速度滑冰运动供能分析 93
(八)专项训练模式化 93
一、运动时能量供应代谢过程 93
(一)ATP-CP无氧代谢 93
(七)女子训练男子化 93
(六)心理训练专项化 93
(三)有氧合成ATP 94
二、速滑运动项目的供能分析 94
(二)糖酵解合成ATP乳酸代谢 94
(一)500米和1000米供能特点及主要生化因素 95
(二)1500米供能特点及主要生化因素 96
(一)最大吸氧量 97
三、运动负荷的生物学监控 97
(二)血红蛋白 97
(三)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供能特点及主要生化因素 97
(四)血尿素、尿蛋白、肌酸激酶(CK) 98
第三节 陆上训练 98
(三)血乳酸 98
(一)一般性训练手段 99
(二)专门性训练手段 99
一、有氧耐力训练 99
二、有氧与无氧混合能力(无氧阈)训练 100
(一)无氧阈的测定 100
(二)无氧阈训练手段 101
三、无氧能力训练 102
(一)无氧糖酵解系统训练手段 102
(二)无氧少乳酸系统训练手段 104
四、阻抗与力量训练 106
(一)力量训练一般安排要求 106
(二)力量训练手段 107
五、柔韧性和灵活性训练 110
第四节 冰上训练 110
一、有氧耐力训练 111
(一)一般性训练手段 111
(二)专项训练手段 111
二、无氧阈耐力训练 112
(一)冰上无氧阈测试与训练 112
(二)冰上无氧阈训练手段 112
(三)无氧糖酵解能力训练 113
(四)无氧少乳酸能力训练 115
一、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 116
(一)形成阶段 116
第五节 竞技状态与赛前训练 116
三、培养竞技状态的训练安排 117
二、最佳竞技状态特征 117
(一)多年训练安排 117
(三)暂时消失阶段 117
(二)保持和相对稳定阶段 117
(二)年度训练安排 118
四、赛前训练安排 118
(一)训练周期的安排 119
(二)负荷安排 119
(三)训练负荷曲线和训练负荷节凑 120
(一)技术训练的任务 123
一、技术训练的任务和要求 123
(二)技术训练的要求 123
第六节 技术训练 123
二、技术训练的科学调控 124
(一)具体的调控程序 124
(二)蹬冰技术的训练 125
(一)运动平衡能力的训练 125
(三)协调能力的训练 125
三、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25
(二)技术训练控制原则 125
二、战术训的方法 126
一、战术训练的任务 126
(一)在降低条件和难度情况下进行战术训练 126
第七节 战术训练 126
(五)参加系列比赛进行战术训练 127
(四)组织战术模拟训练 127
三、各项滑跑战术训练 127
(一)500米 127
(三)经常组织实战训练 127
(二)在变换条件和难度情况下进行战术训练 127
(二)1000米 128
(三)1500米 129
(四)长距离项目 130
四、赛前准备活动和赛后恢复整理活动 131
(一)赛前准备活动 131
一、负荷、疲劳、恢复的基本特征 133
第八节 恢复训练 133
(一)负荷与疲劳 133
(二)赛后恢复整理活动 133
(二)负荷与恢复 134
二、恢复训练的主要方法 136
(一)教育学方法 136
(三)心理学方法 137
第九节 模式训练 137
(二)医学、生物学方法 137
(一)模式训练基本程序 138
二、模式训练基本程序和方法 138
(二)模式训练基本方法 138
一、模式训练的基本原理 138
三、速滑运动员的模式特征 141
第十节 高原训练 143
一、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影响 143
四、模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43
二、高原训练内容与方法 144
(一)高原条件下适应训练 144
(二)高原训练课的安排特点 145
三、高原训练时间和最佳次数 146
四、参加高原比赛和高原训练后的平原比赛时间安排 146
二、多年训练计划制定 147
一、制定训练计划的科学依据 147
(一)运动员情况分析与训练目标 147
第十一节 训练计划 147
(二)多年训练阶段划分与训练安排 148
三、多年训练计划内容 149
(三)年度训练任务和指标 150
(二)制定年度训练计划的依据 150
(四)年度训练安排 150
(一)周期的划分 150
四、年度训练计划制定 150
(五)运动负荷安排态势 152
(六)年度训练计划范例 154
五、优秀运动员训练计划典型范例 154
一、竞赛的种类 157
第一节 速度滑冰运动竞赛 157
(一)全国性速滑比赛 157
第四章 组织竞赛与裁判 157
二、比赛项目与分组 158
(一)比赛项目 158
(二)国际性速滑比赛 158
第二节 竞赛的组织与筹备 159
一、组织机构 159
(二)比赛分组 159
二、竞赛规程 160
三、竞赛编排 160
一、速滑场地种类 163
第一节 速度滑冰场地种类与修建 163
二、场地选择与修建 163
第五章 场地与服装用具 163
三、速滑场地的浇灌与保养 164
(一)标准速滑跑道有关规定 165
一、标准跑道 165
(二)标准速滑跑道的计算 165
第二节 场地计算与设计 165
(一)250米速滑跑道计算 167
(二)速滑场地直道长计算方法 167
二、其他规格跑道计算 167
三、场地设计与画法 168
(一)场地的丈量与计算 168
一、现代浇冰车 169
第三节 浇冰用具 169
二、普通浇冰车 169
(二)场地画法 169
(一)服装的设计与选择 171
一、运动员的服装 171
(二)服装种类 171
第四节 运动员服装与用具 171
(二)冰鞋 172
(一)冰刀 172
(三)冰刀的安装 172
二、冰刀与用具 172
(四)磨冰刀 173
(五)冰刀的检查与维修 174
第一章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概述 179
短道速度滑冰 179
第一节 短速度滑冰运动的历史及发展 179
一、起步阶段 181
三、突破阶段 181
二、飞跃发展阶段 181
第二节 我国短道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过程 181
四、保持相对稳定的阶段 182
五、再创辉煌 182
第三节 短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趋势 182
一、在竞技体育中的发展趋势 183
二、在社会体育中的发展趋势 184
第二章 短道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及其教学特点 185
第一节 直道滑行基本技术 185
一、基本姿势 185
二、蹬冰技术 187
三、收腿技术 190
四、下刀技术 192
五、自由滑行技术 193
六、摆臂技术 194
七、配合技术 196
第二节 弯道滑行基本技术 198
一、基本姿势 198
二、蹬冰技术 199
三、收腿技术 201
四、下刀技术 202
五、弯道滑行摆臂技术 204
六、配合技术 205
第三节 起跑及冲刺基本技术 207
一、起跑预备姿势 207
二、起动 208
三、疾跑 210
四、冲刺 212
一、接力基本技术 213
第四节 接力与超越基本技术 213
二、超越基本技术 216
二、注重支撑能力的培养 218
一、平衡技能是教学的主线 218
三、反复练习是掌握技术、技能的保证 218
第五节 短道速度滑冰教学特点 218
四、强化练习能促进技术、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219
五、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19
第一节 训练特点 221
第三章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训练 221
一、技术训练特点 221
二、战术训练特点 222
三、身体训练特点 223
一、连续训练法 224
第二节 训练方法与应用 224
二、重复训练法 224
三、间歇训练法 225
四、变换训练法 226
五、法特莱克训练法 226
六、综合训练法 227
七、循环训练法 227
第三节 训练手段 228
八、游戏法与比赛法 228
一、训练手段要素及质量的评定 228
二、训练手段分类及特点 231
三、运用训练手段的基本要求 232
第一节 战术特点 235
第四章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战术 235
一、场上情况变化复杂,实施战术随机性强 235
四、战术运用对运动员的基础水平依赖性较强 236
三、场上滑行位置的变化是实施战术的基本表现形式 236
五、战术计划多以体力分配为核心 236
二、战术涉及因素较多且复杂 236
一、按参与实施战术的人数分类 237
第二节 战术手段与分类 237
二、按战术性质分类 237
三、其他形式的分类 238
第三节 关于战术实施的几个问题 239
一、战术计划的制定 239
二、培养运用基本战术的能力 240
三、场上战术的实施 241
第四节 干扰及抗干扰训练 241
一、各种干扰因素分析 242
二、抗干扰训练手段示例 245
第一节 场地与设备 255
第五章 短道速度滑冰场地、设备及器材 255
一、标准场地的规格 255
二、设备 256
第二节 运动员的装备 256
一、服装及护具 256
二、器材 258
一、磨具的选择 262
第三节 研磨冰刀的方法 262
二、研磨冰刀的程序及方法 262
第一节 花样滑冰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267
第一章 花样滑冰运动概述 267
第二节 花样滑冰运动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267
一、花样滑冰运动的产生 267
花样滑冰 267
二、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 268
三、花样滑冰运动的现状 269
二、学习提高阶段 270
一、初级起步阶段 270
三、走向世界阶段 270
第三节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概况 270
第四节 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趋势 271
一、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271
二、艺术水平发展趋势 272
三、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272
第二章 花样滑冰技术与教学 273
第一节 技术教学的基本阶段及教学文件 273
一、技术教学的基本阶段 273
二、教学文件 274
第二节 单人花样滑冰基本技术与教学方法 275
一、基本滑行技术及其教学方法 277
二、基本步法技术动作及其教学方法 284
三、基本旋转技术动作及其教学方法 292
四、基本跳跃技术动作及其教学方法 299
五、花样滑冰自由滑动作 306
第三节 双人花样滑冰基本技术 308
一、双人滑的连接方式 309
二、双人滑托举动作 311
三、双人滑捻转托举动作 313
四、双人滑抛跳动作 314
五、双人滑螺旋线动作 314
六、双人旋转动作 316
七、双人自由滑动作 317
一、冰上舞蹈基本姿势 319
第四节 冰上舞蹈基本技术 319
二、冰上舞蹈基本步法 321
四、冰上舞蹈造型 324
三、冰上舞蹈托举 324
五、冰上舞蹈规定图案舞 324
六、冰上舞蹈创编舞 325
七、冰上舞蹈自由舞 326
第五节 集体滑和单人表演节目简介 326
一、花样滑冰运动技术的特点、作用和任务 329
第一节 花样滑冰技术训练 329
二、花样滑冰基本技术动作训练 329
第三章 花样滑冰训练 329
三、花样滑冰短节目的训练 330
四、花样滑冰自由滑的训练 330
五、花样滑冰整套动作成功率的训练 331
六、花样滑冰技术训练的要求 332
七、花样滑冰不同阶段训练特点 332
第二节 花样滑冰陆上训练 334
一、身体素质训练 335
二、专项技术训练 339
三、艺术素质训练 340
第三节 训练安排与训练计划 342
一、训练周期和时期 342
二、训练时期的安排 343
三、训练计划的制定 344
四、训练计划的种类 345
第四节 花样滑冰编排 347
一、编排依据 347
三、编排要求 348
二、编排要素 348
四、编排方法与过程 349
二、冰刀与冰鞋 353
一、冰场 353
三、上冰刀与磨冰刀 353
第四章 花样滑冰场地、器材与服装 353
五、服装 354
四、音乐器材 354
主要参考文献 354
第一节 冰球运动发展简况 355
冰球(介绍项目) 355
第二节 冰球比赛方法简介 356
第三节 冰球运动技术简介 357
冰壶(介绍项目) 365
第一节 冰壶运动简介 365
第二节 冰壶技术简介 366
第三节 冰壶比赛场地及规则简介 367
第一章 高山滑雪运动概述 373
高山滑雪 373
第一节 高山滑雪的分类及特点 373
下篇 雪上运动 373
一、高山滑雪的分类 373
二、高山滑雪的特点 374
第二节 高山滑雪的产生与发展 375
第三节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的开展情况 376
一、竞技滑雪 376
二、场地器材 377
三、群众性滑雪运动 378
一、雪板、雪鞋的分类 379
第一节 高山滑雪一般知识 379
二、高山雪鞋的穿脱及脱离器的功能 379
第二章 高山滑雪一般知识与基础技术 379
四、雪板的携带 381
三、雪杖的作用及握法 381
五、装备与器材 381
六、高山滑雪运动的动作原理 383
第二节 高山滑雪的基础技术 386
一、不着雪板的练习 386
二、着单板的练习 387
三、着双板的练习 387
一、滑降 397
第一节 高山滑雪基本技术 397
二、转弯 397
第二节 高山滑雪基本技术的练习 397
第三章 高山滑雪基本技术及练习 397
一、滑降技术及其练习 397
二、转弯技术及其练习 404
第一节 高山滑雪教学 423
第四章 高山滑雪教学与自我练习 423
一、教学原则 423
二、技术教学的阶段划分与教学目标 423
三、高山滑雪教学的组织形式 427
四、制定教学计划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29
五、组织滑雪教学时应考虑的事项 430
六、依据滑雪的特点进行指导 432
七、高山滑雪教学中的准备活动 433
第二节 高山滑雪的损伤预防及自我练习 434
一、高山滑雪常见损伤及其预防 434
二、专项身体素质及其练习方法 436
二、年度训练计划 437
三、高山滑雪的自我练习 440
越野滑雪 445
第一章 越野滑雪运动概述 445
一、越野滑雪运动的产生 446
二、现代越野滑雪运动的发展 446
第一节 越野滑雪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446
第二节 中国越野滑雪运动的发展 447
第一节 传统技术与教学 449
一、滑行技术分析 449
第二章 越野滑雪技术与教学 449
二、滑行技术教学 459
第二节 自由技术与教学 466
一、滑行技术分析 466
二、滑行技术教学 470
第一节 越野驻滑雪训练计划 473
一、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 473
第三章 越野滑雪训练 473
三、周训练计划 476
一、耐力训练 477
第二节 越野滑雪身体训练 477
二、力量训练 477
第三节 雪上训练 478
四、陆地专项训练 478
一、雪上阶段训练 478
三、高原训练 478
二、雪上技术训练 480
三、雪上比赛期间的准备工作 481
第一节 竞赛组织工作 483
第四章 组织竞赛与裁判工作 483
一、竞赛规程 483
二、组织机构 484
第二节 裁判工作 485
一、赛前工作 485
二、起、终点裁判方法 490
三、接力比赛裁判方法 493
四、线路检查裁判方法 494
第一节 场地 497
第五章 场地与器材 497
一、越野滑雪竞赛线路 497
二、线路及起终点的选定 498
第二节 器材与装备 501
一、服装 501
二、雪板器材 502
第三节 雪板打蜡 503
一、雪蜡的应用 503
二、打蜡原理 504
三、打蜡工序及方法 504
跳台滑雪(介绍项目) 511
第一节 跳台滑雪发展概况 511
第二节 跳台滑雪技术介绍 513
自由式滑雪(介绍项目) 517
第一节 自由式滑雪发展概况 517
一、空中技巧 518
第二节 自由式滑雪各项目介绍 518
二、雪上技巧 520
三、雪上芭蕾(特技滑雪) 522
冬季两项(介绍项目) 525
第一节 冬季两项发展概况 525
第二节 冬季两项技术简介 527
第三节 场地、器材与竞赛方法介绍 529
第一节 北欧两项发概况 531
北欧两项(介绍项目) 531
第二节 比赛场地及规则简介 532
第一节 有舵雪橇发展概况 535
有舵雪橇(介绍项目) 535
第二节 场地、器材及竞赛方法介绍 536
第一节 无舵雪橇发展概况 537
无舵雪橇(介绍项目) 537
第二节 场地、器材及竞赛方法介绍 538
(三)先行走后滑行 779
三、普通浇冰所用的其他用具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