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彩色电视及其卫星接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顾龙翔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15135·001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彩色电视及其卫星接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电视传象 1
第一节引言 1
1.1.1电视的意义 1
1.1.2图象的特征参数 3
1.1.3电视图象的变换系统 4
第二节电视扫描 5
1.2.1画面的宽高比 6
1.2.2每帧扫描行数 7
1.2.3扫描频率 10
第三节图象信号 13
1.3.1图象信号频谱 13
1.3.2图象信号的上限频率 17
1.3.3平均电平传输 20
1.3.4图象信号的传输极性 20
1.35γ校正 21
第四节消隐与同步信号 23
1.4.1消隐信号 23
1.4.2同步信号 24
第五节视频全信号 29
第六节图象信号传输系统 30
附我国和部分国家(地区)的电视频道划分表 36
第二章彩色电视的色度学基础 50
第一节光和色 50
2.1.1颜色 50
2.1.2物体色 52
2.1.3光源 53
2.1.4人眼的光谱响应 58
第二节三基色原理 60
2.3.1色的匹配实验 64
第三节颜色的度量 64
2.3.2色度坐标(相对三色系数) 67
2.3.3分布色系数 70
2.3.41931年CIE标准色度系统 72
附一1931年CIE标准C光源光谱的三色系数值 82
附二1931年CIED6500光源光谱的三色系数值 85
第四节彩色的复现 88
2.4.1显象基色 89
2.4.2理想彩色分解与亮度方程 91
2.4.3颜色复现的逼真度 98
2.4.4均匀色标 100
第一节彩色与黑白兼容 103
第三章彩色图象信号传输 103
第二节色度矩阵编码 106
3.2.1亮度信号 107
3.2.2色差信号 109
3.2.3传输矩阵 113
3.3.2传输电平压缩 113
第三节NTSC色度信号 115
3.3.1抑载正交调幅 116
第五节频谱间置 120
3.3.3色度信号方程 121
3.3.4色同步信号 122
3.3.5I、Q色度分量 123
第四节彩条信号波形 126
3.5.1副载频选择 131
35.2半行频间置 132
3.5.3点结构 134
第六节同步解调 136
第七节SECAM制简介 140
第四章PAL色度信号 152
第一节PAL色度信号的时域分析 152
4.1.1PAL色度信号方程 152
4.1.2PAL色同步 153
4.1.3PAL彩条波形 154
4.1.4PAL编码 156
第二节PAL色度信号的频谱与点结构 159
4.2.1色度信号的频谱 159
4.2.2点结构 162
第三节PAL色度解调 168
4.3.1简单PAL解调(PALs) 168
4.3.2PALD解调 170
第四节PAL制的传输性能 181
4.4.1固定相位误差 181
4.4.2微分相位误差的改善 183
4.4.3多径接收 184
4.4.4单边带误差 185
第五章彩色解码集成电路 188
第一节色度处理 188
5.1.1色度放大 189
5.1.2色度与色同步分离 191
5.1.3饱和度调节与消色 193
5.1.4ACC检波放大 196
第二节色度分量解调 197
5.2.1模拟乘法器 197
5.2.2去压缩与绿色差信号 205
5.2.3PAT开关 210
第三节解调基准副载波 213
5.3.2压控晶体振荡 214
5.3.1相位比较 216
第四节亮度信号处理 219
5.4.1陷波 220
5.4.2时间均衡 221
5.4.3亮度处理的实际电路 223
5.4.4逆矩阵变换 225
第一节相加混色显示 229
第六章彩色图象显示 229
第二节电子束的受控特性 231
第三节电子束的磁偏转运动 233
第四节三种彩色显象管 236
6.4.1三枪三束管 236
6.4.2单枪三束管 238
6.4.3自会聚管 239
第七章彩色摄象原理 251
第一节摄象光学系统 251
7.1.1连续变焦成象 251
7.1.2变焦距镜头的技术参数 264
7.1.3光的色分解 267
7.1.4色温校正和中性滤色 272
第二节摄象管 273
7.2.1光电导摄象管的结构 274
7.2.2光电导现象的机理 280
7.2.3光电导管电信号的产生 282
72.4光电导管的特性参数 286
第三节电子束的磁聚焦与磁偏转 289
7.3.1电子束的磁聚焦 289
7.3.2电子束的偏转运动 293
7.3.3重合 296
7.4.1频率分离 297
第四节两管与单管彩色摄象机 297
7.4.2单载波相位分离 305
7.4.3特里尼康(Trinicon)单管彩色摄象机 308
第五节预放器的信噪比 315
7.5.1输入阻抗 315
7.5.2信噪比 317
第六节图象信号处理 320
7.6.1处理电路 320
7.6.2白色平衡 334
第一节概述 340
第八章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技术 340
8.1.1发展卫星广播电视的意义 343
8.1.2广播卫星的发射功率 345
8.1.3卫星广播电视的下行频率 349
第二节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简化模型 351
第三节静止卫星轨道 355
第四节接收天线的几何位置 358
第五节接收机的输入功率 363
8.6.1载噪比 363
第六节载噪比与评价信噪比 368
8.6.2视频信噪比 371
8.6.3门限效应 374
8.6.4视频加、去重对图象信噪比的改善 378
8.6.5视觉计权 382
8.6.6图象评价信噪比 385
第七节伴音信噪比 388
第八节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机 389
8.8.1定向接收天线 389
8.8.2低噪声前置放大 390
8.8.3下变频 392
8.8.4中频放大级 395
8.8.5FM中频解调 399
8.8.6基带信号处理 408
第九节视频预加重与去加重网络 411
8.9.1视频加、去重网络的频响特性 411
8.9.2加、去重网络参数 418
8.9.3采用加、去重网络的实际效果 425
第十节12GHz卫星接收机的系统考虑 425
8.10.1系统设计 426
8.10.2系统组成 431
第十一节12GHz镜象频率回收混频器 433
8.11.1正交场混频 434
8.11.2镜象频率回收 439
8.11.3镜频回收滤波器 440
8.11.4立体平面电路混频器 445
附录 447
一、12GHz卫星广播的技术规定 447
二、BS卫星广播频道 464
三、BS卫星的下行线路参数 465
四、12GHz东经110°上的指配频道 466
五、中国12GHz卫星广播频道 466
六、分贝表 466
参考文献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