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学计算手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美)塞德曼(Seidman,A.H.),(美)考夫曼(Kaufman,M.)著;王守仁,迟惠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4·2883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学计算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引言 1
1.2复数 1
目录 1
第一章 技术数学复习 1
复数的图形表示 2
多项式的乘法和除法 3
多项式的加法和减法 3
1.3基本代数 3
一阶方程的解 4
代数方程及公式 4
文字方程 5
线性方程的图形表示 6
二次方程 7
1.4指数和科学记数法 8
1.5对数 9
标准科学记数法 9
指数 10
常用(玻里格兹)对数 10
1.6基本三角函数 11
自然对数 11
反三角函数 12
其它圆三角函数 12
正弦、余弦和正切 12
角和象限 13
原三角函数的图形 14
1.7复代数 16
复数的极坐标和指数形式 17
相量变换 18
1.8参考文献 19
功率 20
电压 20
第二章 直流电路分析 20
2.1引言 20
电流 20
电导 21
2.2电阻 21
功耗 22
2.3欧姆定律 22
温度的SI单位 22
串联 23
2.4等效电阻 23
等效电导 24
焦格(Joerg)等效推论 24
并联 24
串并联 25
三角形-星形(△→Y)和星形-三角形(Y→△)变换 2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2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27
2.5基尔霍夫定律 27
分流器原理 28
分压器原理 28
2.6分压器和分流器 28
2.7网孔分析 29
行列式 30
焦格网孔方程 30
拉普拉斯展开 32
2.8节点分析 33
焦格节点方程 34
2.9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5
源变换 36
叠加定理 37
2.10其它的网络定理 37
密尔曼(Millman)定理 38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38
泰勒根(Tellegen)定理 39
补偿定理 39
2.11网络拓扑 40
各种关系 41
2.12参考文献 42
平均值 43
3.1引言 43
第三章 交流电路分析 43
有效值(RMS) 44
电容器 45
3.2电容器和电感器 45
电感器 47
纯电阻 50
3.3电压-电流关系及相量图 50
纯电容 51
纯电感 51
3.4阻抗和阻抗三角形 52
在零频和高频的电抗值 52
串联RLC电路的阻抗三角形 53
串联RC电路的阻抗三角形 53
串联RL电路的阻抗三角形 53
3.5导纳和导纳三角形 54
并联RLC电路的导纳三角形 55
并联RL电路的导纳三角形 55
并联RC电路的导纳三角形 55
3.6等效阻抗和等效导纳 56
串-并联和并-串联变换 57
3.8交流电路的分压器和分流器 58
3.7交流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 58
3.9交流电路的网孔和节点分析法 59
3.10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用于交流电路 60
源变换 61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用于非独立源 62
3.11交流电路的其它网络定理 63
3.12交流功率和功率三角形 64
纯电感电路中的功率 65
纯电阻电路中的功率 65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 66
纯电容电路中的功率 66
3.13参考文献 68
合成电阻器 69
固定电阻器的容差 69
第四章 R、L、C元件的选择 69
4.1引言 69
4.2电阻器 69
低容差电阻器 71
专用电阻器 72
温度效应 73
噪声 74
临界电阻值 74
额定连续工作电压 74
功率额定值 75
高频效应 75
热敏电阻器 76
可变电阻器——电位器 76
4.3电感器 77
电阻器类型的归纳 77
小空心线圈的设计 78
电感器的选择 78
互感 81
线圈的Q值或优值(损耗系数) 83
并联的耦合电感 83
线圈的分布电容及其影响 85
射频扼流圈 86
4.4电容器 87
高频影响 87
铁心线圈 87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89
电容器的选择 89
由尺寸来计算电容 90
相对介电常数 90
电容器的阻抗 91
温度系数 92
Q值和损耗因数 92
电容器的串联谐振 93
可变电容器 94
固定电容器 94
4.5参考文献 95
5.2直流电源用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96
5.1引言 96
第五章 半导体器件的选择 96
5.3并联稳压器稳压管的选择 99
5.4发光二极管(LED)指示灯的选择 102
5.6射频调谐电路变容二极管的选择 104
5.5液晶显示器(LCD) 104
5.7微波二极管的选择 107
5.8放大器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选择 110
5.9开关管的选择 113
5.10射频晶体管 116
5.11功率管的选择 117
5.12放大器的结型场效应管的选择 121
5.13可控硅整流元件(SCR)的选择 125
5.14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TRIAC)的选择 129
5.15可编程序单结晶体管(PUT)的选择 132
5.16参考文献 137
6.2有终接的双极型晶体管级 138
6.1引言 138
第六章 音频放大器 138
正向偏置结与反向偏置结 139
6.4偏置 139
6.3有终接的场效应管级 139
场效应管的偏置和导电情况 140
基本晶体管偏置和导电情况 140
大信号幅度变化和工作点 141
hFE、ICBO、VBE和温度有变化时对偏置的考虑 142
基本的晶体管偏置电路 143
6.4a典型的npn晶体管偏置电路设计的计算 144
6.4c自举偏置网络级输入阻抗的计算 145
6.4b有反馈的偏置电路设计的计算 145
温漂 146
温度补偿偏置网络 146
场效应管的偏置 147
二次击穿 147
RC耦合级的输入阻抗和增益的分析 148
6.5耦合级 148
场效应管与常规晶体管的耦合 150
直耦级 150
使前置放大器工作在最低噪声时最佳信源阻抗的计算 151
6.6前置放大器 151
前置放大器设计中的频率考虑 152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噪声特性 152
音频电路中的均衡网络 153
传感器的阻抗对前置放大器设计的影响 153
磁性唱头的前置放大器设计 155
音量和响度控制 155
音调控制 155
工作特性和负载线 156
6.7甲类功率放大器 156
甲类音频输出级的功率增益的计算 158
基本乙类和甲乙类的工作 159
6.8乙类及甲乙类推挽放大器 159
甲乙类输出级的阻抗和功率增益的计算 160
乙类和甲乙类工作时的线性考虑 160
单端输出的推挽放大器 161
无变压器功率放大器 162
6.9单片集成音频放大器基本单片元件 163
6.10参考文献 165
7.2电路的Q,调谐电路,带宽 166
7.1引言 166
第七章 调谐放大器 166
7.4有外接负载电阻的调谐电路带宽的计算 169
7.3计算为达到规定谐振频率所需的电容及确定带宽 169
7.5单调谐晶体管放大器频率响应的分析 170
7.6单调谐晶体管放大器电压增益的计算 171
7.7双调谐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临界耦合双调谐电路 172
7.8多级调谐放大器 174
过耦合双调谐电路的分析 174
同步调谐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参差调谐放大器的分析 175
7.9可变频率调谐电路变容二极管调谐电路的分析 176
7.10调谐放大器的稳定调谐放大器的中和 178
7.11集成电路调谐放大器 179
7.12参考文献 181
8.1给定放大器的反馈系数时总增益的计算 182
第八章 反馈 182
8.2串联反馈晶体管放大器电压增益的计算 183
8.4并联反馈晶体管放大器电流增益和输入阻抗的计算 185
8.3串联反馈晶体管放大器电流增益和输入阻抗的计算 185
8.6串联反馈晶体管放大器输出阻抗的计算 187
8.5并联反馈晶体管放大器电压增益的计算 187
8.7并联反馈晶体管放大器输出阻抗的计算 188
8.8场效应管反馈放大器增益和输出阻抗的计算 189
8.9反馈与运算放大器 190
8.10反馈运算放大器增益和阻抗的计算 192
8.11应用反馈时带宽的计算 193
8.13计算反馈对噪声或失真的影响 194
8.12负反馈如何减小放大器增益参数不一致性的影响 194
8.14多级和多环反馈放大器 195
8.15多级反馈放大器增益的计算 196
8.17确定增益和相位裕度 197
8.16多级反馈放大器阻抗的计算 197
8.18反馈放大器稳定性的判断 198
8.19校正网络的计算 199
8.20锁相环的中心频率和锁定范围的计算 201
8.21参考文献 203
巴克豪森(Barkhausen)判据 204
9.1振荡器原理介绍 204
第九章 振荡器 204
放大器的稳定性 205
决定频率的元件 207
相移振荡器 209
9.2RC振荡器 209
正弦与非正弦输出 209
文氏桥振荡器 211
双T振荡器 213
9.3LC反馈振荡器 215
考毕兹振荡器 216
克赖普振荡器 219
哈特莱振荡器 220
皮尔斯和密勒振荡器 222
单结管振荡器 225
9.4非正弦振荡器 225
自激多谐振荡器 227
单稳多谐振荡器 229
压控振荡器 230
锁相环 232
9.5参考文献 234
10.2未经稳压的电源 235
10.1引言 235
第十章 电源 235
半波整流电源 236
全波整流电源 237
全波桥式整流电源 238
倍压电源 239
并联式稳压电源 241
10.3稳压电源 241
有稳压管参考的串联式稳压电源 242
反馈串联式稳压电源 243
10.4开关型稳压电源 245
对稳压电源的附注 245
10.5散热考虑 247
10.6参考文献 248
电池的类型 249
11.1引言 249
第十一章 电池的使用及特种元电池 249
电池的基本原理 250
电池术语 250
基本知识 252
11.2一次电池 252
特性 253
商品型号 253
应用 254
内阻 258
基本知识 261
11.3二次电池 261
电池类型 263
11.4参考文献 268
12.2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269
12.1引言 269
第十二章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69
反相放大器 271
12.3反馈放大器 271
电压跟随器 272
同相放大器 272
频率补偿 273
12.4实际考虑 273
求和放大器 274
12.5数学应用中的运算放大器 274
失调补偿 274
积分器 275
共模及差模信号 275
差值放大器 275
对数放大器 277
微分器 277
反对数放大器 279
电压乘法器和除法器 280
方波发生器 281
12.6波形产生和成型 281
求根和求幂 281
脉冲发生器 282
正弦振荡器 283
12.7有源滤波器 284
电压比较器 284
函数发生器 284
仪表放大器 285
12.8仪表中的运算放大器 285
桥路 286
12.9参考文献 287
13.2真值表和布尔变数 288
13.1引言 288
第十三章 数字逻辑 288
13.4补码 289
13.3使用布尔代数说明简单报警电路 289
13.7真值表变换成逻辑表达式 290
13.6把逻辑表示式变换成真值表 290
13.5关于互补逻辑表达式的德·摩尔根定理 290
13.9逻辑门 291
13.8用真值表检验逻辑公式 291
13.10多输入端门 292
二进制数系 293
十进制数系 293
13.11禁止/启动(inhibit/enable)和异门 293
13.12数系 293
变换成十进制 294
二进制-十六进制变换 294
八进制数系 294
十六进制数系 294
二进制-八进制变换 294
从十进制变换成其它进制 295
13.16组合逻辑设计——方法概述 297
13.15反相器的节省 297
13.13记数法 297
13.14对于两个输入逻辑的十六种可能性 297
13.17利用卡诺图简化逻辑表示式 298
13.18使用卡诺图进行简化的例子 301
13.20二进制半加器和全加器 303
13.19卡诺图法的局限性 303
13.21解码器/分接器 305
逻辑函数发生器 306
13.22数据选择器/复接器 306
13.23触发器简介 307
复接应用 307
13.24无时钟R-S触发器(或非门和与非门型) 308
13.25有时钟的触发器:J-K触发器 309
乘法和除法 310
并-串行变换 310
13.26移位寄存器 310
13.27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310
串-并行变换 310
引言 311
13.28计数器 311
时间延迟和数据缓冲 311
循环存储器 311
自解码计数器 311
商品计数器的特点 312
同步计数器的工作 312
纹波计数器的工作 312
13.29模3二进计数器的设计 313
N分频计数器 313
13.30计数顺序任意的计数器设计 314
13.33参考文献 316
13.32三态逻辑 316
13.31实联线的或逻辑 316
14.2高级统计分析程序 317
14.1引言 317
第十四章 机算机辅助电路设计(CACD) 317
MODELDESCRIPTION标题 318
14.4ASTAP语言的一些规定 318
14.3模型 318
MODEL标题 319
ELEMENTS标题 319
FUNCTIONS标题 320
ANALYZE标题 321
EXECUTIONCONTROLS标题 321
FEATURES标题 321
RUNCONTROLS标题 322
OUTPUT标题 323
OPERATINGPOINT标题 323
INITIALCONDITIONS标题 323
14.5语法 324
UTILITYCONTROLS标题 324
RERUNS标题 324
14.6分析电容器放电 325
14.7分析饱和反相器 327
14.8分析小信号放大器 331
14.9分析有源滤波器 337
14.10分析与非门电路 339
14.11结论 343
14.12参考文献 344
15.2编码和基本转换关系 345
15.1引言 345
第十五章 模拟-数字转换 345
15.3相乘DAC的转换关系 350
15.4用二进制电阻值并联的基本DAC 352
15.5使用R-2R梯形网络和CMOS电流开关的D/A转换器 353
15.6DAC的误差 355
15.7DAC的温度效应 357
15.8DAC的规格 358
15.9逐步近似型ADC 360
15.10转换时间和抽样速率 362
15.11积分型转换 363
15.12ADC的转换关系和误差 365
15.13非单调DAC和ADC中的漏码 367
15.14A/D转换器规格 368
15.15参考文献 369
16.2视频放大器所用的晶体管等效电路 370
16.1引言 370
第十六章 视频放大器 370
晶体管参数 371
16.3低增益低电平无补偿视频放大级的上界频和输入阻抗的计算 373
16.4用发射极电容进行频率补偿 376
16.5有发射极补偿的暂态响应 377
16.6有发射极补偿的电感并联补偿 379
16.7串联和串-并联电感补偿 382
16.8用射极跟随器推动的输出级的输入阻抗 383
16.9共发-共基推动输出级(渥尔曼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386
16.10低频RC补偿 388
16.11直流恢复耦合 390
16.12参考文献 393
17.2微处理机编程 394
17.1引言 394
第十七章 微处理机 394
17.3微处理机配套电路 406
17.4存储器接口 411
17.5如何选择微处理机 416
17.6参考文献 418
18.2计算电信号在已知长度的电缆上传输的时间 419
18.1引言 419
第十八章 传输线 419
18.4当单位长度电容和电感已知时确定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420
18.3确定是否需要将一段电缆看作是传输线 420
18.5确定传输线最佳终接阻抗 421
18.6由电缆几何形状确定特性阻抗 422
18.8由Z0和负载电阻计算驻波比 423
18.7确定传播速度和速度系数 423
18.9计算传输线的反射系数 424
18.10确定入射、反射及吸收功率 425
18.11确定驻波比为1:1的传输线的衰耗 426
18.12确定驻波比不为1:1的线路衰耗 427
18.14用短截线消除驻波 428
18.13用四分之一波长匹配线来进行阻抗匹配 428
18.15确定能给出特定相移的两传输线段的长度差 430
18.17参考文献 431
18.16确定某一波导形状是否可用来传输某一频率的信号 431
第十八章 附录传输线数据的诺模图、图表及数表 432
19.2频率响应形状 438
19.1引言 438
第十九章 滤波器 438
插入损耗(IL) 439
形状因数(SF) 439
19.3基本参数的定义 439
截止频率(Fc) 439
中心频率(Fo) 439
阻带截止频率(Fs) 439
选择性因数(Q) 439
有源滤波器 440
LC滤波器 440
19.4滤波器类型一览 440
19.5选择响应类型 441
机械滤波器 441
晶体滤波器 441
高通滤波器的归一化 442
低通滤波器的归一化 442
把滤波器的要求归一化 442
带通滤波器的归一化 443
带阻滤波器的归一化 445
巴特沃思响应 446
19.6响应函数 446
切比雪夫滤波器 448
椭圆函数滤波器 450
最大平坦时延 450
频率和阻抗换算 451
19.7利用表格设计LC滤波器 451
低通滤波器设计 452
全极点型滤波器 456
椭圆函数滤波器 457
高通滤波器设计 458
宽带带通滤波器 460
带通滤波器设计 460
窄带带通滤波器 461
带阻滤波器设计 462
李萨如图形法 464
频率响应法 464
调谐方法 464
电感器选择 465
电容器选择 465
元件选择的影响 465
频率和阻抗换算 466
19.8有源滤波器设计 466
低通滤波器设计 467
全极点滤波器 471
椭圆函数滤波器 472
高通滤波器设计 473
宽带带通滤波器 475
带通滤波器设计 475
窄带带通滤波器 476
宽带带阻滤波器 477
带阻滤波器 477
陷波网络 478
19.8参考文献 479
20.3设计一个天线,使它能在两个方向辐射良好,但在垂直于最佳方向上无辐射 480
20.2设计一个全向天线 480
第二十章 天线 480
20.1引言 480
20.4设计一个具有高定向传输特性的天线 481
20.5确定接收视距波的天线最低高度 484
20.6利用天线阀(Trap)来改变天线的有效长度 486
20.7确定天线Q值 487
20.8选择天线波束宽度 489
20.9根据前-后比选择天线 490
20.11确定辐射电阻和假负载要求 491
20.10选择适合于天线的传输线 491
20.13求天线的有效辐射功率 492
20.12计算天线增益 492
20.15对数周期天线 493
20.14求长线天线的辐射电阻 493
20.16抛物面天线 495
20.17参考文献 497
21.1计算行波的波长和速度 498
引言 498
第二十一章 微波 498
21.2计算同轴传输线的性质和尺寸 499
21.3计算微带传输线的特性 500
21.4计算矩形波导中的带宽界限、波长和传播速度 501
21.5计算圆波导中带宽、波长和传播速度 502
21.6计算过截止波导的衰减 503
21.7计算在特定负载时传输线上各种波的相对值 504
21.9计算一段可把实阻抗变换为另一实阻抗的传输线的长度和特性阻抗 506
21.8计算沿传输线的阻抗 506
21.11由阻抗计算反射系数以及由反射系数计算阻抗 507
21.10计算一条可把复阻抗变为实阻抗的传输线长度及特性阻抗 507
21.12利用阻抗(Smith)圆图进行阻抗和反射系数的变换 508
21.13利用阻抗圆图计算沿传输物的反射系数和阻抗 510
21.14利用阻抗圆图进行阻抗和导纳的变换 511
21.15利用开槽线求驻波比和反射系数的大小 512
21.16由开槽线测量来确定复反射系数和阻抗 513
21.17计算功率流 516
21.18计算dB、回损、失配损耗、衰耗和dBm 517
21.19用扫频反射计测回损的办法来测量反射系数 518
21.20计算由信号源到负载入射功率的极限——失配误差 520
21.21功率经过衰减器的传输 521
21.22确定可调信号源的反射系数 522
21.23脉冲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关系 523
21.24计算微波检波器的脉冲响应 524
21.25计算热噪声功率 525
21.26由测量的Y系数数据计算噪声系数和有效输入噪声温度 525
21.27计算级联器件的总噪声系数 526
21.28考虑镜频响应时的接收机噪声系数计算 527
21.29参考文献 528
22.1引言 529
22.2计算微音器的灵敏度额定值 529
第二十二章 通信系统 529
22.3H形匹配衰减器的设计 531
22.4设计一个600Ω线路的桥式衰减器 532
22.5求声级表跨接在150Ω输入端时的正确读数 534
22.6计算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信噪比 534
22.7求最大输入电平和新的信噪比 535
22.8调幅的频率响应、噪声和失真的测量 535
频率响应的测量步骤 537
载波漂移 538
测量失真 538
22.9调频的频率响应、噪声和失真的测量 538
测量噪声 538
22.10检查调幅系统调制监视器的准确度 539
22.11检查调频系统调制监视器的准确度 541
22.12正弦波和语言信号音量单位读数之间的关系 542
22.13计算无线中继系统技术要求 543
22.14射频末级放大器板极电流的计算 545
22.15计算单边带抑制载波(SSSC)发射机的末级输入功率 546
22.16有效的辐射射频功率的计算 547
22.17用FCC曲线图计算有效辐射功率 548
22.18使用替换天线时场强的计算 549
22.19计算用比特/秒表示的信道容量 550
22.20数字系统信噪比的计算 551
22.21参考文献 551
23.2确定测量仪表的灵敏度 552
23.1引言 552
23.3把基本表头改装成一只电压表 552
第二十三章 测量 552
23.4计算直流电压表的欧姆/伏特额定值 553
23.5用一只现成的低电压表精确测量较高的电压 554
23.6改装基本直流表头使其具有较大的电流范围 555
23.7用一只齐纳(稳压)二极管与分流表头相联来测量特殊的电压 556
23.8当测量方波时计算两只不同表头 558
23.9计算模拟仪表的两个不同刻度的百分误差 558
23.11计算数字频率计的精度 559
23.12为测量一个差分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应采用什么型式的电表 559
23.10计算数字电压表的百分误差 559
23.13计算三只不同电压表的“加载”误差 566
23.14用平均值和标准离差计算一个量的真实值 568
23.15示波器及其探头的校准 568
23.16从示波器图形来计算相角 569
23.17用示波器测量一个脉冲的上升时间时示波器引入的误差计算 569
23.18用惠斯登电桥精确地测量精度在0.1%以内的电阻 570
23.19参考文献 571
第二十四章 厚膜工艺 572
24.1引言 572
24.2宽长比计算 577
24.3片电阻率计算 579
24.4电阻器设计计算,几何效应以及修整余量 581
24.5计算电阻温度系数,它的线性及跟踪性 584
24.6电阻的电压系数计算 586
24.7为电阻率和TCR而混合电阻膜剂 588
24.8热设计计算 589
24.9厚膜混合电路的设计布局 592
24.10参考文献 598
附录 599
A.希腊字母 599
B.一般物理常数值 600
C.变换系数和词头 600
D.分贝表 601
E.自然正弦和余弦表 602
F.自然正切和余切表 604
G.常用对数表 606
H.自然对数表 608
I.度、分表示为弧度 610
J.弧度表示为度 611
K.指数 612
L.三角关系式 613
M.双曲函数性质 615
N.铜线表,标准软铜美国线规 616
P.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617
Q.电学量的国际单位制 617
O.SI单位词头 617
R.ASTAP语句及各种常用方法举例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