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波通信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微波通信
  • 杨家成,曹达仲编写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0072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波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波中继通信的基本概念 1

目录 1

一、微波中继通信概述 3

二、模拟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4

三、多路电话信号的复用及基带 6

(一)概述 6

(二)频分复用原理 7

(三)基带信号组成 8

四、电视信号的基带 11

(一)电视信号的组成 11

(二)电视信号的基带 12

(一)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各类站 14

第二章 FDM-FM制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高频设备 14

一、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成 14

(二)各类站的频谱关系 15

二、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调制 15

(一)调制系统的分类 15

(二)微波中继通信中的调制制式 15

三、频分制微波中继系统的高频设备 16

(一)调制制式的确定 16

(二)终端站的高频设备 16

(三)中继站的高频设备 17

(一)微波收发信机的组成 20

四、微波收发信机 20

(二)电平的概念及表示法 21

(三)微波收发信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意义 22

(四)微波收发信机电平图 23

五、波段倒换与导频 24

六、微波联络机 25

七、主站设备组成及系统方框图 26

八、基本的微波部件 28

(一)微波固态振荡源 28

(二)微波混频器 31

(三)分路滤波系统 35

(一)概述 37

(二)等效输入噪声温度 37

第三章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噪声及失真 37

一、噪声的基本概念 37

(三)多级网络的总等效输入噪声温度 38

(四)无源网络的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 38

二、调频热噪声 40

(一)单正弦波对载频信号的干扰 40

(二)群频热噪声 41

(三)话路单元频带dF内调频热噪声功率 42

(四)话路中的热噪声及信噪比计算 43

(一)概述 45

(二)群时延 45

三、微波中继通信系统里的信号失真 45

(三)群频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46

(四)调频通道的线性失真 47

(五)微分增益与微分相位 49

(六)调频传输系统中的小反射对基带信号的失真 54

第四章 微波传播及天线 56

一、电波在自由空间里的传播 56

二、地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57

(一)概述 57

(二)电波在光滑地面上的传播 58

(三)电波在球形地面上的传播 60

(一)几个基本概念 62

三、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62

(二)影响传播余隙的因素 67

(三)余隙对接收场强的影响 68

(四)余隙的确定 70

四、微波在传播中的衰落 71

(一)衰落的分类 71

(二)衰落的机理 71

(三)衰落的表示法 72

五、分集接收技术 74

(一)分集的类型 74

(二)空间分集原理 74

(三)频率分集原理 76

(一)天线的方向性图 77

六、微波天线的主要特性及形式 77

(二)天线增益 78

(三)微波天线的形式 79

第五章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设计考虑 83

一、射频频率配置 83

(一)概述 83

(二)波道频率配置的原则 83

(三)波道频率配置与系统内各种干扰的关系 84

(四)波道频率排列的设计方法 87

(五)微波中继系统射频配置举例 89

(二)基本参数 92

二、对系统特性的主要要求 92

(一)微波中继通信线路的基本方程 92

三、系统设计中的抗噪声考虑 93

(一)调频接收机的门限电平 93

(二)预加重及去加重技术 94

四、路由选择及微波电路计算 95

(一)设计原则及步骤 95

(二)计算举例 98

五、系统的主要指标分配及计算 99

(一)频分制微波中继系统的假设参考电路 99

(二)加权 100

(三)噪声分配(NoiseAssignment) 101

(四)举例 102

(五)电视假设参考线路 103

第六章 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与组成 105

一、数字微波通信网的组成 105

二、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特点 106

(一)多路复用 106

(二)中继方式 106

(三)微波传播 107

(四)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 107

(五)假想参考电路及其质量指标 108

(一)原理及特征 109

三、信号的PCM编码 109

(二)同步与时分多路 112

(三)信噪比与传送差错的关系 116

(四)再生中继 117

第七章 数字微波调制与解调技术 119

一、基本概念 119

二、二相调相与解调器 121

(一)中频调相法 121

(二)微波调相器 121

三、四相调相器 122

(一)四相制中的两种相位矢量关系 122

(二)四相调相电路 123

(一)同步解调 125

四、数字调相信号的解调 125

(二)延迟解调 126

第八章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高速传输方法 128

一、八相PSK方式 128

(一)正交调制法 128

(二)环形器和开关管构成的八相调制器 129

(三)八相解调器 131

二、正交调幅(QAM) 131

(一)性能分析 131

(二)调制解调的实现 134

(二)APK系统的性能 138

(一)APK系统的基本原理 138

三、幅相键控(APK) 138

四、正交部分响应(QPR)技术 140

(一)AM-PSK双二进制系统 141

(二)正交部分响应系统的调制方法 142

(三)正交部分响应信号的解调 145

第九章 同步信号恢复 147

一、数字信号的频谱 147

二、用直接法提取载波 148

(一)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 148

(二)同相-正交环法 150

(三)逆调制环法 151

三、四相松尾环 152

四、具有选择控制的16QAM解调环 155

五、其它高性能的载波恢复环路 156

(一)通用环 156

(二)一种新的联合控制环 158

六、位同步信息的提取 161

(一)外同步法 161

(二)自同步法(直接法) 162

第十章 数字微波通信线路设计与系统举例 165

一、引言 165

二、数模兼容 165

(一)同一波道内数模同时传输(混合FM系统) 166

(二)数-模兼容传输 171

三、中、小容量数字微波线路设计的有关问题 174

(一)传输容量的选择 174

(二)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 175

(三)电路通信组织与通信系统 176

(四)设备选型 178

(五)系统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179

(六)系统性能指标的估算 180

(七)无人(值守)维护问题 181

四、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线路设计的一些问题 181

(一)大容量数字微波技术特征 181

(三)限带传输 182

(四)信道线性化 182

(二)采用带宽效率高的数字调制技术 182

(五)多径衰落的影响及对抗措施 183

五、2GHz/480路(PCM三次群)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介绍 186

(一)线路结构及设备构成 186

(二)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91

第十一章 其它方式的微波通信 193

一、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 193

(一)引言 193

(二)一点对多点用户系统的特点、组成和设计原则 193

(三)设备概况介绍 197

(一)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98

二、卫星通信介绍 198

(二)卫星通信的种类及多址方式 201

(三)卫星通信使用的频段 206

(四)卫星通信现状及动态 206

三、对流层散射通信 207

(一)散射通信的基本概念 207

(二)对流层散射传播特性 209

(三)对流层散射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213

(四)分集接收技术和调制方式 215

(五)当前一些技术问题的发展动向 217

结束语 220

复习题 223

参考文献 22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