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审判实用全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黄杰主编;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0995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6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8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审判实用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概论 1
1.行政纠纷 1
前言 1
行政纠纷与行政诉讼 1
第一部分 理论编 1
第一部分 理论编 1
一、概论 1
2.行政纠纷的种类 2
3.行政争议 2
4.行政诉讼的概念 3
5.我国行政诉讼的特征 5
6.行政权与行政诉讼 5
7.行政行为合法性与行政诉讼 6
8.公民权利与行政诉讼 7
9.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行政诉讼 8
10.社会发展与行政诉讼 8
11.社会安定与行政诉讼 9
12.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 10
13.行政诉讼与控告检举的区别 10
15.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 11
16.行政诉讼与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区别 11
14.行政诉讼与批评建议的区别 11
17.行政诉讼的基础 12
18.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 14
19.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18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性质与特征 18
20.行政诉讼法的性质 20
21.行政诉讼法的必要性 20
22.体制改革与行政诉讼立法 20
23.行政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21
24.行政诉讼法的目的 22
25.行政诉讼法的功能 23
27.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诉讼制度 24
26.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诉讼制度 24
中国行政诉讼法的形成与发展 24
28.国民党政府的行政诉讼制度 25
2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6
30.行政诉讼法形成与发展的一般条件 28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29
31.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 29
32.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结构范式 30
33.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31
35.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运用 32
34.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 32
36.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种类 33
37.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特点 33
38.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原则 33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与制度 33
39.独立审判原则 34
40.辩论原则 35
42.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36
4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36
44.检察机关监督原则 37
4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7
46.不停止被诉行政行为执行的制度 38
45.特定主管 38
47.复议前置 38
49.回避制度 39
48.合议制度 39
二、主体论 40
50.公开审判制度 40
51.两审终审制度 40
二、主体论 40
行政审判权与主管法院 40
52.行政审判权 40
53.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44
54.主管法院 45
55.行政诉讼的管辖 46
56.管辖与主管的关系 46
57.管辖与主审的关系 46
58.管辖权 46
59.管辖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46
管辖 46
61.级别管辖 47
60.确定管辖的原则 47
62.地域管辖 48
63.共同管辖 49
64.法定管辖与裁定管辖 49
66.指定管辖 50
65.移送管辖 50
67.管辖权的转移 50
主审机构与审判组织 51
68.审判机构 51
69.审判组织 51
72.当事人 52
诉讼参加人 52
71.审判委员会 52
70.行政审判员 52
73.诉讼参加人 53
75.诉讼权利能力 53
74.诉讼参与人 53
76.诉讼行为能力 54
77.原告 54
78.设定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的原理 54
79.原告资格 56
80.原告资格的理论构成 57
81.行政诉讼原告应具备的条件 57
82.行为的可诉性与原告资格 58
83.利害关系与原告资格 59
86.原告资格的转移 62
84.合法权益与原告资格 62
85.原告的分类 62
87.被告 63
88.确定适格被告的原理 64
89.适格被告 64
90.被告的主管人员 66
91.共同被告 66
92.被告资格的转移 66
93.第三人 66
94.确定第三人资格的原理 67
95.共同诉讼人 68
96.法定代理人 68
98.指定代理人 69
97.诉讼代理人 69
三、受理论 70
诉 70
100.诉的概念 70
三、受理论 70
99.委托代理人 70
101.行政诉讼之诉的特征 71
102.诉与诉权 71
103.诉的分离 72
104.诉的合并 72
105.我国行政诉讼的分类 73
107.行政诉讼中诉的种类划分 75
106.诉讼请示的放弃、变更和追加 75
108.诉的成立要件 76
109.诉讼理由 77
110.诉论要求 77
111.诉讼标的 77
113.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可得性 78
112.诉的要素 78
114.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特点 79
115.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79
116.提起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80
受案范围 80
117.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性质 80
118.决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若干变量 80
119.制约行政诉讼范围的因素 81
120.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法律表述 82
121.我国国情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82
122.确定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依据 83
123.我国行政诉讼法正面列举的收案范围 84
124.非可诉行政行为 88
125.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裁决的诉讼性质 91
126.确定行政机关的终局裁决权的基本规则 92
127.行政行为主体的界定与受案范围 94
128.行政行为的内容与受案范围 95
129.行政行为的对象与受案范围 95
130.意思表示的成份与受案范围 96
受理 96
131.起诉与受理的关系 96
132.起诉条件 97
133.诉权与行政案件的受理 98
134.诉与行政案件的受理 100
135.起诉期限与行政案件的受理 101
136.救济途径与起诉条件 102
137.复议行为与案件的受理 104
审理程序 105
140.审理程序的概念 105
四、审查论 105
138.起诉的形式及内容 105
139.起诉之审查 105
四、审查论 105
141.公正的审理程序的基本要素 106
142.行政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 106
143.第一审程序 107
144.审理准备 107
145.开庭审理 108
146.上诉审程序的概念及意义 110
147.上诉的提起 111
148.上诉的受理 112
149.上诉的撤回 112
150.上诉案件的审理 112
151.第二审程序的特点 113
153.再审程序的开始 114
152.审判监督程序 114
155.三种程序的区别与联系 115
154.再审程序的特点 115
156.延期审理 116
158.撤诉 117
157.延长审限 117
159.缺席判决 119
160.诉讼中止 120
161.诉讼终结 121
法律依据审查 121
162.合法性审查的依据及标准 121
163.合法性原则在实际审判工作中的运用 122
164.参照规章的内涵 122
165.合法的行政规章必须具备的条件 123
166.行政规章的合法性的确认程序 125
167.诉讼证据的概念 126
事实审查 126
168.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主要特征 127
169.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127
170.书证 127
171.物证 128
172.视听资料 129
173.证人证言 129
174.当事人的陈述 129
175.当事人的承认 130
176.鉴定结论 130
177.勘验笔录 131
178.现场笔录 131
179.证据材料的取得 131
180.举证责任的概念 132
181.设定举证责任的原理 132
182.设定举证责任的原因和目的 133
183.举证责任的性质 133
184.举证责任制度的实质 134
185.有关举证责任的分配的诸学说 135
186.当事人的主张与举证责任 136
187.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的根据 136
188.履行举证责任的若干规则 137
189.举证责任的范围 139
190.行政赔偿的举证责任 140
191.履行举证责任的基本标准 140
192.原告证据之提供 141
193.人民法院的调取证据权 141
194.证据保全 142
195.行政诉讼中的证明的概念及功能 142
196.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43
197.不同诉讼体制中的证明主体 144
198.证明要求 144
199.证据的判断 145
200.审查与判断行政诉讼证据的原则与过程 145
201.物证的审查判断 146
203.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147
202.书证的审查判断 147
204.当事人陈述的审查与判断 149
205.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150
206.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 150
207.对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的审查判断 150
208.判决的概念及特征 151
五、裁判论 151
判定形式 151
五、裁判论 151
209.行政判决的种类 152
210.行政判决书的构成要素 153
211.裁定的概念及特征 153
212.裁定的种类 154
213.行政裁定书 156
214.裁定的效力 156
215.决定的概念 156
216.决定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156
217.决定的形式 157
218.决定的效力 157
实体判决 158
219.维持判决的概念及性质 158
220.维持判决的条件 158
221.维持判决的效力 158
222.撤销判决的概念及性质 158
224.撤销判决的基本类型及其效力 159
223.设定撤销判决的原理 159
225.适用撤销判决的条件 160
226.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 163
229.适用强制履行判决的条件 165
228.强制履行判决的概念 165
227.变更判决 165
230.强制履行判决的效力 166
231.二审判决 166
234.行政损害责任 169
235.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169
233.行政责任 169
232.行政侵权 169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169
236.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性质 170
237.行政侵权赔偿责任制度的发展趋势 171
238.行政连带责任 172
239.行政合同责任 172
240.行政主体责任 172
241.行政补偿责任 172
242.纯财产责任 172
247.惩罚性行政责任 173
249.国家赔偿 173
248.过错责任 173
244.兼职责任 173
246.被动履行赔偿责任 173
243.补救性行政责任 173
245.相对人责任 173
251.公务员责任 174
252.内部行政责任 174
253.公务员赔偿责任 174
254.混合过错责任 174
255.行政执法人员责任 174
250.危险责任 174
259.行政责任的免除 175
260.行政责任追究 175
258.行政责任的转继 175
257.共同过错责任 175
256.权能上的责任 175
261.行政责任消灭 176
262.行政赔偿主体 176
263.职务行为 176
264.命令--服从规则 176
265.共同赔偿责任人 176
266.交错无效原则 176
267.损害事实 177
268.行政损害 177
269.人身损害 177
270.精神损害 177
271.受损害人 177
273.物质损害 177
274.直接损失 177
272.受侵害人 177
275.间接损失 178
276.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178
277.过错 178
278.无过错责任原则 178
279.双重过失 178
282.公务过错 179
284.轻微过失 179
283.疏忽大意 179
281.个人责任 179
280.个人过错 179
285.行政赔偿责任的履行 180
286.行政赔偿的自动履行 180
287.双倍赔偿 180
288.行政赔偿范围 180
289.行政损害赔偿范围 180
290.行政行为与行政赔偿范围的关系 180
299.迟延赔偿 181
298.精神损害赔偿 181
297.协议赔偿 181
296.行政补偿 181
295.恢复名誉与消除影响 181
294.恢复原状 181
293.赔礼道歉与承认错误 181
292.非金额赔偿 181
291.返还权益 181
300.行政赔偿的豁免 182
301.行政赔偿外交豁免 182
302.自由裁量行为的豁免 182
303.行政损害责任诉讼 182
304.行政赔偿请求的提起 182
309.行政求偿 183
308.行政赔偿的确定 183
307.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 183
306.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 183
305.行政赔偿管辖 183
310.追偿权 184
311.建立追偿制度的意义 184
312.再求偿 184
313.金额求偿原则 184
314.求偿范围 184
315.全部求偿 184
316.部分求偿 184
317.求偿条件 184
318.求偿放弃 185
319.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 185
320.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性质 185
322.设立行政侵权赔偿责任制度的意义 187
321.我国行政侵权赔偿责任制度的特点 187
323.外国行政侵权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188
324.我国行政侵权责任的历史发展 189
325.行政侵权赔偿制度发展的世界性趋势 190
326.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础 190
327.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91
328.侵权主体、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机关 193
329.赔偿义务机关的基本类型 194
330.我国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 194
331.怎样从立法上设定我国国家赔偿义务机关 195
332.我国行政侵权赔偿主体 196
333.赔偿经费来源 197
334.追偿 197
335.赔偿的方式 198
336.赔偿范围 198
337.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 200
338.行政赔偿诉讼的性质 200
339.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方式 201
340.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 201
341.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 202
六、保障论 203
期间 203
342.期间的概念 203
六、保障论 203
344.法定期间与指定期间 204
345.审判主体期间与参与主体期间 204
343.期限与期日 204
346.不变期间与可变期间 205
347.期间的计算 205
349.期日的变更 206
348.耽误期间的法律后果及补救 206
送达 207
350.送达的概念 207
351.送达人与受送达人 207
352.送达回证 207
353.送达日期的确定 207
354.送达的法律效力 208
355.送达方式 208
356.涉外送达 209
诉论费用 211
357.诉讼费用概述 211
358.收费范围 212
359.收费标准 213
360.诉讼费用的负担 213
361.诉讼费用的征收与交纳 216
强制措施 217
362.强制措施的概念、性质与意义 217
363.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218
364.行政诉讼强制措施适用于国家公职人员的可能性 218
执行 222
366.行政诉讼判决执行的特点 222
365.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种类及其构成 222
367.行政案件执行的种类 225
368.执行组织 226
369.执行参加人 226
370.执行对象 227
371.执行范围 227
372.行政案件执行的条件 227
375.执行措施 228
373.执行程序的开始 228
374.执行步骤 228
376.执行中止 230
377.执行终结 231
378.执行延期 231
379.执行和解 231
380.执行补救 231
一、总类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2
第二部分 规范编 232
一、总类 232
第二部分 规范编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4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55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通知 2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单独编制城市规划的矿区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拆迁纠纷作出处理决定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函 262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26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262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贯彻实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7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修改草案)的说明 2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民事诉讼法的通知 297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9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98
行政复议条例 3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3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 3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经济审判工作的通知 322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 324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一) 325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三) 330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理解和执行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四) 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关于审计行政复议问题的通知 335
二、基本原则与制度 33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法院组织法中几个问题的答复(节录) 335
二、基本原则与制度 335
司法部关于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时可否吸收陪审员列席问题的复函 336
司法部关于当事人声请人民陪审员回避应由谁来决定的批复 33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哪些案件可以不实行赔审、合议制度问题的批复 337
司法部关于陪审员是否可以暂时代行审判员职务问题的复函 3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主持调解的审判人员 是否包括人民陪审员等问题的批复 3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评议记录应否附卷问题的批复 3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再审案件只有合议庭有权撤销原判决或裁定,院长和审判委员会不能作此决定的复函 338
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可否单独进行调解活动问题的批复 3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在判决书上如何署名问题的复函 339
司法部关于助审员代行审判员职务应如何确定代行期限问题的意见 3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二审法院的助审员可否担任合议庭的审判长问题的复函 3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程序方面的几个问题的批复(节录) 3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其判决仍应向社会公开的批复 3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公开进行审理的案件的函 3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在开庭审理前试行调解时不必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的批复 3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助理审判员可否作为合议庭成员并担任审判长问题的批复 3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经济行政案件不应进行调解的通知 342
三、机构与管辖 3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移送案件所作的裁定是向谁作出的问题的复函 343
关于指定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办理部分专利纠纷案件的批复 343
三、机构与管辖 3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行政审判庭的通知 34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撤销铁路运输高级法院和全国铁路运输检察院有关问题的通知 3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地域管辖问题的通知 345
附:最高人民法院告诉申诉审判庭的职责范围 3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告诉申诉审判庭的职责范围和启用印章的通知 3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是否受理治安行政案件的批复 3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通知 34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海事法院收案范围的通知 34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管辖问题的批复 34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海口厦门海事法院的决定 3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三人能否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问题的批复 3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济纠纷案件当事人向受诉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期限问题的批复 350
四、诉讼参加人 35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毕鸣岐因民事纠纷被诉法院可否传唤问题的答复 351
四、诉讼参加人 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覃正龙第四人不服来宾县公安局维都林场派出所林业行政处罚一案管辖问题的请示报告》的复函 35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能否当证人问题的复函(节录) 35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决定再审的案件进行再审时,原来充任当事人的辩护人或代理人的律师是否继续出庭问题的复函 35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当事人委托的律师如何参加上诉审和监督审为当事人进行辩护、代理问题的复函 353
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可否担任辩护人的答复 35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律师参加诉讼的几项具体规定的联合通知(节录) 35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可否担任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的批复 35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当事人问题的批复 355
对劳动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函》的答复 355
五、财产保全 356
五、财产保全 35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的侵权人死亡其父母作为监护人能否成为诉讼主体的复函 356
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查询、停止支付和没收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的联合通知 356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查询、冻结和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银行存款的联合通知(节录) 35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转发《关于冻结军队在银行存款问题的复函》的通知 358
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冻结军队在银行存款问题的复函 3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人民法院裁定冻结的当事人银行存款其他人民法院不应就同一笔款额重复冻结问题的批复 3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一审判决后的上诉期限内原审法院能否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批复 3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尚未到期的财产收益可否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批复 3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擅自划拨法院已冻结的款项如何处理问题的函 3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军队单位作为经济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可否对其银行帐户上的存款采取诉讼保全和军队费用能否强行划拨偿还债务问题的批复 361
六、委托、送达 362
司法部关于认真做好代讯、代调查了解案情工作的通知 362
六、委托、送达 36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外地法院调查案情和传讯当事人应注意的问题的函 3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认真办好外地法院委托事项的通知 3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送达问题的通知 36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工作中两个问题的批复 364
附: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法院继续使用邮件回执业务的通知 365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转发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法院继续使用邮件回执行业务的通知 365
七、起诉与受理 366
司法部关于民事诉讼是否可以附带刑事诉讼问题的复函 36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请求权的理解复函 366
七、起诉与受理 36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能否受理当事人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而提起的诉讼的批复 36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原告向某人民法院起诉后撤诉又向另一个人民法院起诉该法院是否受理的批复 36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否受理财政支农周转金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批复 36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的有关问题的批复 36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邹树文金珠首饰在 文革 中下落不明,人民法院能否作为民事赔偿案件受理的批复 36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案件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369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 37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撤诉后再次起诉人民法院能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37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无效经济合同引起的财产争议的处理决定向人民法院的起诉是否受理的批复 371
公安部关于切实纠正公安机关办理诈骗财物案件中的不正之风的通知 3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有异议又不申请重新鉴定而以要求医疗单位赔偿经济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应否受理的复函 373
公安部关于消防监督机构是否具有行政诉讼主体资格及有关问题的批复 37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经营者依企业承包经营合同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 374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受理问题的复函 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适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九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通知 3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确认经济合同无效及财产损失的处理决定的案件应属行政案件的答复 3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 376
八、审判依据 37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问题的决议 376
八、审判依据 37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 37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3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报送民事请示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3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应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 3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本院发出的内部文件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不一致的,均以公报为准的通知 3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具有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地方各级法院不宜制定的批复 38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治安行政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是否适用于审理其他行政案件的批复 380
九、第二审程序 381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关于民事管辖权问题的批复 381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贯彻执行两审终审制的通知 381
九、第二审程序 38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民事上诉案件中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予科刑时,应按何种程序处理的复函(节录) 3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审法院对于同一案件的共同被告中有的上诉有的不上诉的案件,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 3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审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等问题的复函(节录) 38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审法院主持成立的调解的效力等问题的批复(节录) 38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财产纠纷的判决的强制执行裁定是否允许上诉的批复 38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批复 384
司法部关于二审判决和裁定从何时开始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复函 38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虽表示上诉但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上诉状是否作为上诉案件受理问题的批复 38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因追加更换当事人发回重审的民事裁定书上应如何列当事人问题的批复 385
十、审判监督程序 386
十、审判监督程序 3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否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径行制裁等问题的批复 386
最高人民法院对沈瑞康所问具体案件中的几点程序问题的解答 3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时如何提审的复函 38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撤销调解书的程序问题的复函 38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提审案件审级问题的复函 388
司法部关于经终审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一方提出新事实要求改判,应按何种程序受理问题的复函 388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上诉审人民法院在认定事实上有错误的裁定应如何纠正问题的批复 3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由院长参加审判的案件的再审程序问题的复函 3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各级人民法院院长依审判监督程序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的案件如果发现仍有错误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 3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各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可以将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问题的批复(节录) 3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决定再审时是否需由院长作出裁定发给当事人问题的复函 3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审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对本法院的案件决定再审,撤销原判的裁定由谁署名问题的复函(节录) 3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原审法院管辖区域变更后判决改判问题的批复 39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原审法院机构撤销和管辖区域变更后判决改判问题的批复 39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申诉案件的管辖处理问题的复函 3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来信来访中不服人民法院判决的申请案件应按审级处理的通知(节录) 3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来信来访中不服人民法院判决的申诉案件应按审级处理的通知》的通知 39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中,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何时裁定中止执行和中止执行的裁定由谁署名问题的批复 39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需要再审而又发现遗漏了诉讼第三人的案件应指令哪一审法院按什么程序再审问题的批复 39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一、二两审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应如何予以纠正的批复 39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指令再审的民事案件应依法作出新判决的批复 39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 396
十一、执行程序 397
司法部关于委托执行问题的通知 39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执行民事财产案件的判决不需另下裁定的批复 39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具体程序问题请示的答复 397
十一、执行程序 397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转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民事判决向银行调取当事人存款问题的通知》 398
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民事判决向银行调取当事人存款问题的通知 398
最高人民法院就吉林省浑江市卫生防疫站的来信给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通知 39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可以直接与银行系统的营业所、信用社联系查询、冻结或者扣划企事业等单位存款的批复 39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依法执行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应用何种法律文书的问题的批复 4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试行)实施前已经生效的判决当事人申请执行超过法定期限的,无特殊理由依法不予支持的批复 400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的通知 401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 4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是否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等问题的批复 40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单独编制城市规划的矿区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拆迁纠纷作出处理决定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函 403
关于在经济纠纷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翻悔,可否按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问题的批复 404
关于经济纠纷案件复查期间执行问题的批复 404
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加强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的联合通知 405
十二、涉外程序 4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无效经济合同确认书中对经济纠纷做出处理后人民法院是否接受申请据以执行问题的批复 4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外侨案件如当地无外事处可就近与省(市)人民政府外事处联系处理的通报 406
十二、涉外程序 406
司法部关于涉外民事诉讼中的一些问题的批复 4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住在香港和澳门的我国同胞不能以华侨看待等问题的批复 4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给在台湾的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的批复 4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港澳同胞特有 英国属土公民护照 和澳葡当局所发身份证在内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的民事案件,是否作为涉外案件问题的批复 4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驻外使馆参赞能否以外交代表身份为本国国民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聘请中国律师代理诉讼问题的批复 4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日两国之间委托送达法律文书使用送达回证问题的通知 4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公告送达起诉书而不应诉的居住在国外的民事被告缺席判决后仍应公告送达判决书的批复 4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立案后有关涉外诉讼文书及送达问题的批复 4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外籍当事人委托居住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或本国驻我国领事馆工作人员为诉讼代理人可否允许问题的批复 411
司法部关于澳门同胞回内地处理民事法律事务办理证明事的通知 411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关于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相互委托送达法律文书若干问题的通知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413
公安部关于处理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通知 415
司法部关于印发《办理涉港雇员死亡赔偿公证办法(试行)》的通知 416
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417
(1)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有关条款 418
附: 418
(2)参加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国家名单 419
参加签字但未获其本国立法机构批准的国家 420
(3)中国同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有关条款 4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外司法协助协定的通知 428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关于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相互委托送达法律文书和调查取证费用收支办法的通知 42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加入《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的决定 429
附:关于建议加入《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的说明 430
关于决定采取民事拘留措施的法院能否委托被拘留人所在的地法院代为执行的批复 431
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八条有关拘留的规定的联合通知 4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对没有严重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当事人采取的强制措施能否纠正问题的批复 4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决定采取民事拘留措施的法院能否委托被拘留人所在地法院代为执行的批复 433
十三、诉讼费用 43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通知 433
十三、诉讼费用 433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43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上诉案件受理费的几个问题的批复 43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上诉后,第二审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了改判时,可否变更第一审法院关于诉讼费用负担的决定等问题的批复 4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胜诉一方当事人提起上诉,第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第二审的诉讼费应由谁负担等问题的批复 4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核定案件受理费的批复 4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扣押船舶收费标准的具体意见 4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对法院诉讼费用免征能交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复函》的通知 439
附:财政部关于对法院诉讼费用免征能交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复函 440
十四、纪律 4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明纪律的通知 440
十四、纪律 4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的通知 441
最高人民法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公检法部门罚没收入管理和保证办案经费的通知》的通知 442
附:财政部关于加强公检法部门罚没收入管理和保证办案经费的通知 4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审判中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批复 444
十五、其它 444
司法部关于法院在审查案件中如发现某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缺点时不要用 个别裁定 应用 建议书 的批复 444
十五、其它 4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决书的原本、正本、抄本如何区别问题的批复 4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审理前是否必须开准备庭和民事被告人对原告人的诉状副本是否必须提出答辩书问题的复函(节录) 44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 446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中涉及公证条款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446
附一:有关行政机关终局裁决权的法律规定 44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和处理无效经济合同采用何种法律文书问题的批复 447
有关复议前置的法律规范 448
附二:有关复议期限的法律规范 450
附三:有关经复议后的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 451
附四:有关直接起诉的起诉期限的法律规定 452
附五:有关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法律规定 453
附六:有关未规定起诉但可依行政诉讼法向法院起诉的法律、法规目录 453
附七:与行政诉讼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目录 454
第三部分 释疑编 479
一、受案范围 479
2.如何掌握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 479
1.可诉性行政行为主要有哪几类? 479
一、受案范围 479
第三部分 释疑编 479
3.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哪些不同? 480
4.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6项的规定? 480
5.什么叫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480
9.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11条所指的 法定职责 ? 481
8.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1项的 ......等行政处罚 ? 481
7.对行政机关拒绝颁发非以 许可证 和 执照 命名的其他证照的行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81
6.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5项的内涵? 481
10.《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中的 许可证和执照 是否包括各类许可证? 482
11.《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2项 限制人身自由 指一些什么具体行为? 482
12.非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当事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能否受理? 482
13.抽象行政行为违法应如何解决? 482
14.什么是最终裁决行为? 482
15.如何确认终局行政行为? 483
16.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设定行政最终裁决权是否有效? 483
18.行政机关自己设定的终局裁决权是否有效? 483
19.对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终局裁决不服的怎么办? 483
17.部门的行政解释将某类行政行为规定或解释为 最终裁决 是否有效? 483
20.什么是内部行政行为? 484
21.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纠纷如何解决? 484
22.乡政府解聘招聘干部、停发招聘干部工资的行为是否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 484
23.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引起争议后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484
24.单行法规未规定可否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84
25.行政诉讼法所称的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484
26.对侵犯人身权、财产权以外的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和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84
27.经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是否为被告? 485
28.如何掌握有关计划生育的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 485
29.选民名单案件是不是行政案件? 485
32.对由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侵犯了国家利益,又不构成犯罪的,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86
33.企事业单位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利害关系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86
31.如何掌握诉行政机关不保护合法权益的受理条件? 486
30.当事人对经济合同仲裁机关采取保全措施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86
34.监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或处罚决定影响到监察对象以外的人的权益,利害关系人不服,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87
35.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87
36.企事业单位依据行政法律规范对职工处以罚款、警告、拘留等行政处罚、当事人不服,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87
37.企业经营者因政府有关部门免去或变更其厂长(经理)职务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能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487
38.企业经营者请示兑现承包经营合同规定的收入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能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487
39.职工退休后,该单位扣发其退休金,该职工不服,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487
40.企事业单位或有关组织超越职权,行使了行政机关的权力,实施了应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处罚,被处理或被处罚人不服,人民法院可否按越权行政案件处理? 487
41.被侵害人要求处罚另一行为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488
4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就历史遗留问题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是否一律不受理? 488
43.一些自治性的群众组织实施了某些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如罚款、没收等),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作为什么案件受理? 488
44.由行政机关成立的临时机构或组织行使了行政职权,相对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是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488
45.相对人对乡、镇人民政府就民间纠纷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88
46.非行政主体用罚款等方式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是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488
48.行政机关以相对人不履行某些义务为由扣押或毁坏相对人的财产,相对人能否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89
49.复议机关书面驳回复议申请人的复议申请,申请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是否受理? 489
50.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能否以逾期为由对复议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489
51.公民就复议机关在复议中加重处罚的部分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能否受理? 489
5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第4条所规定的 行政机关就赔偿问题所作的裁决 是指什么裁决? 489
53.行政主体对平等主体之间赔偿争议作出处理,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作为什么案件受理? 489
47.政府临时机构(如综合治理办公室)实施的处罚行为是否属于可诉性具体行政行为? 489
54.什么叫强制性补偿决定? 490
55.相对人对强制性补偿决定不服提起诉讼,是行政案件还是行政赔偿案件? 490
56.公证行为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90
57.行政机关将分配来的大学生列入企业编制,使该大学生不能享受某种特殊职务待遇,该大学生能否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90
60.如何区分滩涂使用权争议中的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 491
61.如何区分山林确权与山林侵权案件? 491
59.乡政府对不交或拖交国家订购粮的农民所采取的强行拿米或其他财产折抵的行为,是否属于可诉性具体行政行为? 491
58.县武装部对应征入伍后因病退回的公民予以罚款,被处罚人可否提起行政诉讼? 491
62.相对人对人民政府或者其它主管部门有关森林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法院的哪个庭受理? 492
63.因政府部门的建筑许可行为引起的争议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492
64.土地、规划部门批准甲在某地建房,乙认为侵犯其相邻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493
65.经济仲裁中的保全措施与行政强制措施是否属同一性质? 493
66.对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94
67.哪些民政行政行为是不可诉行政行为? 494
68.工商局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及赔偿裁决是否终局决定? 494
69.在工商管理方面,哪些案件属于行政机关终局裁决的案件? 495
70.工商行政管理决定第一次后,工商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手段引起的争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495
71.对《商标法》第39条被侵权人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应执行何种诉讼程序? 496
72.土地行政机关处理相领关系引起的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作何种案件审理? 496
73.因房屋、地上附着物产权争议所引发的与土地有关的纠纷能否作为土地确权案件审理? 496
74.村民之间因土地承包发生纠纷,乡政府确定了一方使用的,另一方不服诉至法院,法院能否受理? 497
75. 清房办 作出的决定是否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 497
76.当事人不服土地管理机关依据土地管理法第53条所作的处理决定的案件属于什么案件? 497
77.甲、乙双方争一道路通行权,乡政府确认给甲,乙不服,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98
78.贯彻意见第7条规定是否适用于土地管理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第13条处理的宅基地纠纷所形成的案件? 498
79.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作出处理决定的,当事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498
80.对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少年实行劳动教养的行为是否属于可诉性行为? 498
81.治安案件中的被侵害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98
82.被侵害人要求追究侵害人刑事责任的治安行政案件如何立案受理? 499
83.被侵害人诉行政机关不处罚侵害人是否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99
84.被侵害人可否因不服公安机关撤销原复议裁决的裁决而提起诉讼? 500
85.公安机关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讨债,当事人不服,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01
86.如何区分收容审查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501
87.公安机关的强制扣押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502
88.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追赃行为是否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03
89.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等刑事强制措施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503
92.公安机关越权没收财物是否属于可诉性具体行为? 504
91.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有关户籍问题的作为或不作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504
90.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采用的扣押、查封、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不服,至法院起诉,法院能否受理? 504
93.公安部(87)公发25号文件规定,处理治安案件赔偿问题,二裁公安机关是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能否作行政案件受理? 505
94.《监察条例》规定:对监察机关没收财产的处理不服,可以申请上级监察机关复议,对复议不服可以向省(上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但原告对复议不服诉至法院,法院能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505
二、管辖 505
95.为什么对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应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05
二、管辖 505
96.什么是被告所在地?什么是原告所在地? 506
97.为什么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06
98.如何确定即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又涉及其他行政处理决定的案件的管辖? 506
99.复议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选择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是指哪一级法院? 506
100.《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2项所指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是否包括其所属职能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506
101.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如何确定级别管辖? 506
102.某区的行政机关和法院不在同一行政区域,如何处理管辖问题? 506
103.行政诉讼中的 指定管辖 包括哪些情况? 507
104.在哪些情况下、上级法院可以行使指定管辖权? 507
105.《行政诉讼法》第23条中的 需要 应作何理解? 507
106.在哪些情况下,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应报告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507
107.变更被告因而需要改变管辖时应如何处理? 507
108.移送管辖应办理何种手续? 508
109.如何确定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诉讼管辖? 508
110.如何确定滩涂行政案件的管辖? 508
111.收容审查诉讼的管辖应如何确定? 508
112.甲地公安机关对居住在乙地的公民作出收容审查的决定,该公民是否可以向乙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08
113.军队保卫部门对现役军人或军队在编的职工作出劳动教养决定,相对人不服,可否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08
114.如何确定劳动教养案件的管辖? 508
三、当事人 509
118.被加害人的加害的受害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509
117.《行政诉讼法》第1条是的 其他组织 是指哪些组织? 509
116.如何理解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 509
115.什么是行政诉讼主体?它与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何区别? 509
三、当事人 509
119.个人合伙组织涉讼应如何参加行政诉讼? 510
120.起字号的个体工商户提起行政诉讼应以谁为诉讼当事人? 510
121.不具备法人资格的 其他组织 起诉后,在诉讼中其 当事人基本情况 如何确认? 510
122.企业的分支机构受到处罚后,能否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 510
123.有起诉权的法人或组织终止,谁可以提起诉讼? 510
124.行政处罚对象被撤销或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谁有原告资格? 510
125.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被收审,其所在的法人单位能否提起诉讼? 510
126.《行政诉讼法》第28条中的 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 是指哪些公民? 511
127.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511
128.行政诉讼中的诉讼行为能力应如何确定? 511
129.《行政诉讼法》第24条规定的 近亲属 应如何理解 511
130.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是否任何一个近亲属都可以提起诉讼? 511
131.近亲属提起诉讼时是否划分顺序,是否均列为诉讼参加人? 511
137.治安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是指哪些人? 512
133.原告是否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直接针对的对象? 512
138.如何根据劳教案件中的实际,具体确定原告资格? 512
132.在收审案件中近亲属代为起诉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512
135.行政机关能否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 512
136.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检察机关能否以公益代表人的身分提起行政诉讼? 512
134.具体行政行为不是针对起诉人作出的,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 512
139.如何确认被告主体资格? 513
140.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能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吗? 513
141.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否必须是法人? 513
142.无权或者超越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与有权机关共同实施行政行为是否当被告? 513
143.有的乡镇人民政府,为了不当被告,不出面作具体行政行为,而以乡、镇党委的名义或联合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不服的,人民法院可否受理?如受理被告是谁? 513
147.税务机关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诉讼主体应如何确定? 514
146.《土地管理法》第13条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有的是由土地主管部门处理的,被告应列谁? 514
148.城管部门依照工商法规作出处罚决定,当事人不服,由谁做被告? 514
145.复议机关作出了撤销一裁机关的处罚决定,责令一裁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休行政行为? 514
144.上级机关作出决定,指令下级机关执行,下级机关执行时,相对人不服,向法院起诉,两级机关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 514
149.劳动教养行政案件,是以公安机关作为被告还是以人民政府劳动教养委员会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515
150.县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否具有行政诉讼的被告主体资格? 515
151.地区行政公署直接作出影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向法院起诉,应以哪个机关为被告? 515
152.街道办事处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 515
153.派出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为行政行为,应由谁当被告? 515
154.公安派出所能否作为治安行政诉讼的被告? 515
155.税务部门稽查队、检查站、发票管理站、税务所是税务部门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可否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 515
156.工商所越权行使权力谁为被告? 516
157.基层税务所能否充当被告? 516
158.公安派出所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对行政相对人处理,相对人不服起诉的,是由派出所当被告还是由派出该派出所的公安局或公安分局当被告? 516
159.在规章直接授权的组织为行政行为的情况下谁为被告? 516
160.《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中的 组织 是指哪些组织? 516
161.政府以规章授权的执法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 517
163.受托组织以自己的名义为行政行为,应以谁为被告? 517
164.受托组织超越权限范围行使行政权力,谁为被告? 517
165.受公安机关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对公民作出警告,50元以下罚款的裁决,提起诉讼后,乡(镇)人民政府能否作为被告? 517
166.内部职能机构能否成为行政诉讼被告? 517
167.公安部门的消防队可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517
168.职能部门作出决定,所从属的政府予以批准,相对人不服,向法院起诉,应由谁充当被告? 517
162.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中 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 517
169.交警部门裁决的损害赔偿案件,以谁作被告? 518
170.政府办公室所为的行为能否视为其所从属的政府的行为? 518
171.内设机构或下属机构越权行使行政职权,应以谁为被告? 518
172.行政机关设立的协调组织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518
174.临时行政机构能否成为行政诉讼被告? 519
173.行政机关所设立的临时机构越权行使处罚权,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而设立该临时机构的行政机关不承认授予其处罚权,应由谁应诉? 519
175.执法队行政行为,应以谁为被告? 519
176.由各级政府组成的临时机构或由政法委员会牵头几家行政机关组成的临时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以谁为被告? 519
177.党组织出面或牵头组成的临时性执法机构行使行政职权,应由谁当被告? 519
178.《行政诉讼法》第17条、第51条中的 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是仅指变更吗? 519
179.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明确表示不予复议或复议机关超过复议期限未作出复议决定的,相对人向法院起诉时,被告是谁? 519
181.复议机关部分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时,应确定原裁决机关为被告,还是复议机关做被告? 520
18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载决行为,复议机关能否指定原裁决机关出庭应诉? 520
183.怎样理解 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 520
180.复议机关没有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但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或法律、法规依据,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是以原裁决机关为被告?还是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520
184.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允许非起诉人参加诉讼应采取何种程序? 521
185.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权的第三个如果提出请求,是否就变成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521
186.行政机关能否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21
187.原告认为另一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致使被告违法而引起的诉讼,是否将另一行政机关列为第三人? 521
188.乡政府越权批土地给公民建房,被国土局撤销后,公民不服,提起诉讼,乡政府在诉讼中是被告还是第三人? 521
189.村委会、乡镇政府批准用地,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使用人进行处罚,当事人不服起诉的,村委会、乡镇政府应否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21
195.审批机关能否作为共同被告? 522
197.个人合伙组织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代表人应如何确定? 522
196.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由谁作法定代表人? 522
190.行政机关委托某一组织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向法院起诉,当被委托的组织不能当被告时可否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22
191.如何确定治安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522
193.同一案件部分当事人起诉,法院是否通知未起诉的人参加诉讼? 522
192.《行政诉讼法》第25条3款中的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同一种类具体行政行为? 522
194.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 522
203.对异地起诉的行政案件,公安机关能否委托异地公安机关出庭应诉? 523
205.在 近亲属 和 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提起行政诉讼的场合,近亲属、承受权利的组织的诉讼地位如何? 523
204.作为诉讼代理人的被诉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诉讼中能否查阅本案有关材料? 523
206.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直接从事行政诉讼活动? 523
202.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在诉讼中的称为如何确定? 523
201.行政诉讼中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和法定代理人范围应如何确定? 523
200.诉讼代表人因故需要更换,应如何处理? 523
199.委托行政诉讼代理人应否履行法定手续? 523
198.社会团体接受委托起诉时,法律文书中应如何反映? 523
207.若干意见中的第26条规定: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 庭审材料 , 庭审材料 的范围是什么? 524
208.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行政机关是否可以提出反诉? 524
209.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