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籍保护原理与方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古籍保护原理与方法
  • 刘家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ISBN:978750135676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96页
  • 主题词:古籍-图书保护-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籍保护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籍载体的耐久性及保护路径 1

第一节 古籍载体的损坏 3

一、纸质文献载体变质的后果 3

(一)色变 4

(二)纸张机械强度下降 4

(三)纸质文献载体的寿命 6

二、古籍书写材料的耐久性 7

(一)天然色素的稳定性 7

(二)古代字迹的色料 9

三、纸张的耐久性 15

(一)纸浆基本成分的稳定性 17

(二)辅料对纸张耐久的影响 25

(三)中国古纸的酸化 26

四、影响古籍载体寿命的外界因素 28

(一)自然力的破坏 29

(二)有害生物 30

(三)人为损害 31

第二节 保护古籍的基本策略 32

一、文献保护的内涵 32

(一)主动性保护 33

(二)被动性保护 35

二、古籍保护的基本方针与策略 35

(一)古籍保护的基本方针 35

(二)古籍保护的基本策略 36

第三节 古籍的装具 39

一、古籍装具的类型及特点 40

(一)古籍外装具 40

(二)古籍内装具 42

二、古籍装具的基本要求 47

(一)古籍装具的共性要求 47

(二)古籍装具结构与制作工艺 49

三、古籍装具原材料特点与要求 50

(一)木材 50

(二)金属材料 56

(三)纸及纸板 58

(四)其他材料 60

四、古籍装具配置的基本原则 61

第二章 光的利用与限制 62

第一节 光对材质的破坏 63

一、光对材质的破坏 64

(一)光降解反应 65

(二)光的热效应 69

二、光破坏的特点 69

(一)光危害藏品的后果不是立即可见的 69

(二)光对藏品的危害程度与光的波长及总曝光量相关 70

三、影响光破坏藏品程度的其他因素 71

(一)藏品的耐光能力与变质关系 71

(二)某些材质受光照射后,在黑暗中还可持续变质 72

(三)藏品曝光的环境条件与藏品变质有关 72

第二节 藏品的光环境 73

一、评价藏品光环境的基本要素 73

(一)照射光的波长 73

(二)照度 75

(三)眩光 76

(四)色温 77

(五)显色性 78

二、藏品用光的基本要求 80

第三节 光源的特点 83

一、日光 83

(一)紫外光 85

(二)红外光 85

(三)可见光 85

二、电光源与灯具 86

(一)电光源的类型 86

(二)常见灯具的特点 88

(三)理想的电光源 97

第四节 减少藏品光损的基本措施 99

一、照射光的处理 99

(一)日光的处理 100

(二)灯光的处理 101

二、限制照度与藏品总曝光量 104

(一)照度控制 104

(二)总曝光量的控制 106

第三章 温度与相对湿度的调控 110

第一节 温湿度对藏品长期保存的影响 111

一、温度、相对湿度与露点温度 111

二、保存环境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113

(一)环境温度 113

(二)环境相对湿度 114

(三)环境温湿度波动 120

三、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和记录 122

(一)温湿度测量与记录的主要作用 122

(二)温湿度的测量 123

(三)温湿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25

四、测温测湿设备 126

(一)人工检测设备 126

(二)机械检测设备 128

(三)电子自动检测设备 129

第二节 适宜藏品保存的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 130

一、确定保存环境最适温湿度的基本原则 130

二、保存环境温湿度的标准 133

第三节 环境温湿度的调控 136

一、创建适于本地气候环境的馆库建筑 137

二、构建密闭完好的保存环境 137

(一)建筑物密闭的基本措施 139

(二)构建封闭的微环境 140

三、保存场所内部的温湿度调节 141

(一)自然通风 141

(二)空气调节系统的比较 143

(三)保存场所的空调设备运行要求 146

(四)保存环境内的相对湿度调节 149

第四章 生物侵害与防治 152

第一节 虫霉的危害 153

一、霉菌 153

(一)霉菌的发生条件 154

(二)霉菌的危害 157

二、虫害 160

(一)危害藏品的害虫的生存环境 163

(二)害虫的耐性 165

(三)昆虫的变态 167

(四)危害图书、档案的常见害虫 170

第二节 虫霉的预防 178

一、霉菌的预防 181

(一)霉菌的进入 181

(二)霉菌检查 183

(三)除氧封存法 184

(四)专家建议 185

二、有害昆虫的预防 186

(一)昆虫的侵入 186

(二)传统驱虫法 187

(三)虫的监测与检查 192

第三节 去霉、消毒与杀虫 195

一、纸质藏品发霉的处理 195

(一)隔离 197

(二)对发霉藏品的处理 197

(三)彻底清洁霉菌发生地 201

(四)藏品返回原地前的监控 202

二、纸质藏品的除虫 202

(一)熏蒸杀虫法 204

(二)溴氰菊酯喷洒杀虫消毒 207

(三)低温冷冻杀虫 208

(四)气调杀虫 212

(五)辐射杀虫灭菌 215

(六)远红外线辐射与微波杀虫 216

第五章 空气污染与防治 218

第一节 空气污染源 220

一、大气污染物 221

二、保存场所内部产生的污染物 223

(一)保存场所内部的空气污染源 224

(二)藏品保存场所内的污染源特点 228

第二节 空气污染物对藏品的危害 231

一、气态空气污染物 232

(一)酸性气体 232

(二)氧化性气体 235

(三)碱性气体 236

二、颗粒物 237

(一)颗粒物质的特点 237

(二)颗粒物的危害 239

三、微生物 239

四、影响污染物对藏品危害程度的因素 240

五、藏品保存场所内的空气污染物限值 242

(一)国外藏品保存场所的空气质量标准 243

(二)我国藏品保存场所的空气质量标准 246

第三节 保存场所空气污染物的防与治 247

一、藏品保存场所预防污染物措施 248

(一)寻求污染物较少的室外环境 248

(二)拒绝室外空气无条件进入室内 249

(三)避免将污染物引入保存场所 251

二、治理保存场所内部的污染空气 254

(一)合理组织通风 255

(二)净化室内空气 256

(三)新建馆库与木质设备的污染治理 257

(四)创建洁净的微环境 259

第四节 空气净化技术及特点 260

一、空气净化技术评价 262

二、滤网净化 264

(一)集尘滤网 265

(二)滤网式净化设备的共性问题与维护 267

三、吸附法净化空气 270

(一)吸附法净化空气的基本原理 270

(二)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272

(三)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特点 275

(四)常用的吸附剂及其特点 277

第六章 灾害的应对 284

第一节 灾害及其对藏品的破坏 285

一、水害 286

(一)水的危害后果 287

(二)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288

二、火灾 289

三、地震 290

第二节 灾害的预防与危害的控制 292

一、灾害预防方案 292

(一)灾害的风险评估 293

(二)重要藏品的高级别防护 295

(三)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297

二、馆库建筑的防火与消防 298

(一)馆库建筑的防火 298

(二)灭火方式的选择 300

三、水害的防御 309

(一)水害风险的辨识 309

(二)防水措施 310

四、安全防护 311

(一)安全管理制度 312

(二)安防系统 314

第三节 灾害袭来的紧急应对 315

一、紧急疏散重要馆藏 316

二、抢救受灾现场的馆藏 317

(一)控制受灾区域,降低抢救中再次损坏的风险 318

(二)受灾现场馆藏的应急处理 318

(三)馆藏初始损害状况评估 322

三、确定临时保管场所 324

四、受灾现场馆藏的转移与打包 325

(一)受灾现场馆藏的转移 325

(二)打包与装箱 327

(三)转移到馆外的藏品登记 329

第四节 浸水馆藏的稳定与恢复 330

一、冷冻处理 332

(一)冷冻前污物的清洗 332

(二)冷冻方法 333

二、干燥方式的选择 334

(一)传统的风干法 336

(二)夹插干燥法 338

(三)去湿干燥法 339

(四)真空热干燥 341

(五)冷冻存储干燥 342

(六)低温冷藏干燥法 343

(七)冷冻真空干燥法 343

三、恢复后的工作 346

主要参考书目 34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