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视制作技术 原理、设备与系统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郑利民,李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2937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视制作技术 原理、设备与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扫描与电视信号 1
§1.1概述 1
§1.2扫描方式 1
1.2.1逐行扫描 2
1.2.2隔行扫描 2
§1.3视觉惰性与电视帧频、场频的确定 4
§1.4扫描行数与垂直分解力 4
§1.5图象信号带宽与水平分解力 6
§1.6扫描的同步 7
1.6.1扫描的同步 7
1.6.2复合同步脉冲与复合消隐脉冲 8
§1.7全电视信号 12
§1.8国际电视制式标准特性 12
第二章彩色及其再现 14
§2.1光和色的本质与特性 14
§2.2三基色原理 15
§2.3彩色的度量和标准色度图 16
§3.1兼容制彩色电视和频带压缩原理 21
3.1.1色度编码 21
第三章彩色电视制式 21
3.1.2频带压缩 22
§3.2 NTSC制彩色电视 25
3.2.1 NTSC制的基本原理 25
3.2.2 NTSC制编、解码原理 29
3.2.3 NTSC制的主要性能 31
3.3.1 PAL制的基本原理 32
§3.3 PAL制彩色电视 32
3.3.2 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 36
3.3.3标准彩条信号 38
3.3.4 PAL制编、解码原理 42
3.3.5 PAL制的主要性能 44
§3.4 SECAM制彩色电视 44
3.4.1 SECAM制的基本原理 45
3.4.2 SECAM制彩条信号 48
3.4.3 SECAM制编、解码原理 50
3.4.4 SECAM制的主要性能 52
§3.5彩色电视制式基本参数和性能 53
第四章彩色电视摄象机 59
§4.1三管彩色摄象机的基本原理 59
4.1.1光学系统 59
4.1.2摄象管 62
4.1.3预放器 64
4.1.4视频信号处理 65
4.1.5编码器 74
4.1.6辅助电路系统 75
4.1.7 自动化调整 76
§4.2三片CCD彩色摄象机 79
4.2.1 CCD图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79
4.2.2 CCD图象传感器的特点 86
4.2.3三片CCD彩色摄象机 88
§4.3摄象机的分类及其性能指标 89
4.3.1摄象机的分类 89
4.32摄象机的性能指标 93
§4.4摄象机控制器 94
第五章监视器 99
§5.1彩色监视器的基本原理 99
5.1.1解码器 99
5.1.2末级视放 109
5.1.3显象管的原理和特性 110
5.1.4彩色显象管的调整 114
5.1.5同步扫描系统 120
5.1.6其它电路 122
§5.2彩色监视器的分类 123
§5.3彩色监视器的技术指标与功能 123
5.3.1彩色监视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23
5.3.2彩色监视器的功能 126
第六章磁带录象机的基本原理 133
§6.1磁带录象机作视频记录的技术特点 133
6.1.1采用旋转磁头并减小其缝隙宽度 133
6.1.2采用频率调制方式压缩视频信号的倍频程 133
§6.2磁带录象机的基本原理 135
6.1.3采用伺服系统稳定视频磁头的旋转速度与走带速度 135
6.2.1视频信号系统 136
6.2.2音频信号系统 145
6.2.3走带系统 152
6.2.4伺服系统 159
6.2.5控制、保护系统 166
第七章磁带录象机的记录格式与性能 168
§7.1直接调频记录方式 168
7.1.1 C格式 169
7.1.2 B格式 170
§7.2色度降载频、亮度调频记录方式 171
7.2.1 3/4英寸带U-matic系列录象机 171
7.2.2家用录象机 175
7.2.3家用高带录象机 181
§7.3模拟分量记录方式 186
7.3.1 Betacam和Betacam-SP格式 187
7.3.2 M1格式 190
7.3.3模拟分量录象机的性能 193
7.4.1 D-2格式 196
§7.4数字记录方式 196
7.4.2 D-1格式 199
7.4.3数字录象机的性能 202
7.4.4 D-3格式 205
7.4.5 D-5格式 206
7.4.6数字Betacam格式 209
§7.5磁带录象机的发展 210
第八章电子编辑与编辑机 212
§8.1电子编辑与编辑录象机 212
8.2.2插入编辑 214
§8.2电子编辑方式 214
8.2.1组合编辑 214
§8.3编辑定时 215
8.3.1 CTL脉冲计数法 215
8.3.2提示(CUE)信号法 215
8.3.3时间地址码法 215
§8.4 自动编辑流程与编辑点的稳定 219
8.5.2全功能编辑机 221
§8.5编辑机的功能与分类 221
8.5.1双机对编编辑机 221
第九章时基校正器 225
§ 9.1时基误差 225
§9.2时基校正器的原理 226
9.2.1模拟式时基校正器(ATBC) 226
9.2.2数字式时基校正器(DTBC) 227
§9.3时基校正器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235
9.3.1时基校正器的功能 235
9.32时基校正器的性能指标 236
第十章帧同步器 238
§10.1解决信号源同步问题 238
§10.2帧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239
§10.3帧同步器的特性 240
第十一章视频特技切换台 242
§11.1视频特技切换台的基本原理 242
11.1.1输入矩阵 242
11.1.2混合/效果放大器(M/E) 243
11.1.3下游键 250
11.1.4多层画面M/E放大器与新一代视频特技切换台 251
11.15记忆(存储)单元 252
11.1.6系统控制和同步发生器单元 254
§11.2视频特技切换台的功能特性 254
第十二章同步机 258
§12.1同步信号 258
§12.2同步机基本原理 261
12.2.1同步机基本方案一 262
12.2.2同步机基本方案二 263
§12.3同步信号自动转换器 264
§12.4同步机之间的锁相原理 266
12.4.1 台从锁相 266
12.4.2台主锁相 269
§12.5典型同步机性能介绍 270
第十三章路由设备 273
§13.1分配器 273
§13.2切换器 277
§13.3矩阵切换开关 279
第十四章传声器 284
§14.1传声器的分类与原理 284
14.1.1按换能原理分类 284
14.1.2按指向性分类 286
§14.2传声器的基本性能 292
§14.3特种传声器 294
第十五章磁带录音机 299
§15.1磁带录音机的基本原理 299
15.1.1信号系统的基本组成 299
15.1.2录音与消音系统及原理 300
15.1.3放音系统及原理 307
15.1.4磁带运行系统 312
§15.2磁带录音机的技术性能 315
§15.3模拟磁带录音机 319
15.3.1开盘录音机 320
15.3.2盒式录音机 322
§15.4数字磁带录音机 325
15.4.1数字磁带录音机的基本原理 325
15.4.2数字磁带录音机的记录方式 328
15.4.3 PD格式 329
15.4.4 DASH格式 335
15.4.5 R-DAT格式 344
15.4.6 DCC格式 357
15.4.7 S-DAT格式 361
15.4.8数字磁带录音格式的综合比较 362
第十六章音频信号处理设备 364
§16.1延时器和混响器 364
16.1.1延时器 364
16.1.2混响器 365
§16.2均衡器 371
16.2.1参数均衡器 371
16.2.2图示均衡器 374
§16.3压缩器、限制器、扩展器和噪声门 374
16.3.1压缩器、限制器 375
16.3.2扩展器、噪声门 378
第十七章调音控制台 382
§17.1调音控制台的基本原理 382
17.1.1调音控制台的基本组成 382
17.1.2输入单元 384
17.1.3输出单元 390
17.1.4混响/返送单元 393
17.1.5监听单元 394
17.1.6声音信号监测 397
17.1.7测试振荡器 400
17.1.8调音控制台的分组组合音量控制 400
17.1.9对讲系统 400
17.1.10调音控制台的电平图 401
§17.2调音控制台的技术特性 404
第十八章时间码同步联锁器 408
§18.1时间码同步联锁器的基本原理 408
§18.2 Q-LOCK同步联锁器 410
§18.3 Fostex同步联锁设备 411
§18.4 LYNX同步联锁设备 417
第十九章设备选型与系统性能匹配 419
§19.1设备选型 419
19.1.1设备档次 419
19.1.2配套性 419
19.1.3功能特性 420
19.1.4先进性 420
19.2.1视频接口 421
§19.2设备接口 421
19.2.2音频接口 429
19.2.3同步接口 433
19.2.4时码接口 434
19.2.5提示(tally)接口 435
§19.3系统指标分配 435
第二十章电视中心系统 438
§20.1电子新闻采访(ENG)系统 438
§2021对1编辑系统 440
20.3.1视频系统 445
§20.3演播制作系统 445
20.3.2音频系统 452
20.3.3同步系统 458
20.3.4编辑控制系统 460
20.3.5提示系统和告示系统 461
20.3.6通话系统 463
§20.4电子现场制作(EFP)系统 466
§20.5 2 对1编辑系统 467
20.6.1同期录音系统 473
§20.6音频系统 473
20.6.2后期配音合成系统 474
20.6.3扩音系统 478
§20.7复制系统 480
20.7.1双机复制系统 480
20.7.2多机复制系统 480
20.7.3多功能复制系统 482
20.7.4复制系统实例 483
20.8.1主控系统的主体——矩阵切换调度系统 485
§20.8主控系统 485
20.8.2小型电视中心的主控系统 494
20.8.3大型电视中心的主控系统 495
§20.9电视中心系统 496
20.9.1小型电视中心系统 496
20.9.2电视中心(台)系统 497
§20.10电视系统的发展趋势 500
20.10.1模拟分量电视系统 501
20.10.2数字电视系统 503
20.10.3高清晰度电视 506
第二十一章多媒体技术与新型电视制作系统 512
§21.1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512
21.1.1高性能计算机 512
21.1.2数据压缩 516
21.1.3大容量数据存储 522
§21.2多媒体系统平台与数据处理 526
21.2.1多媒体硬件系统 526
21.2.2多媒体软件系统 532
21.3.2多媒体电视制作系统 537
§21.3多媒体技术引起电视制作系统的革命 537
21.3.1传统的电视制作系统 537
21.3.3典型多媒体电视制作系统简介 542
§21.4多媒体电视制作系统展望 545
第二十二章电视照明系统 547
§22.1光源 547
22.1.1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 547
22.1.2人工光源 548
22.2.2聚光型灯具 551
22.2.1硬光和柔光 551
§22.2灯具 551
22.2.3泛光型灯具 554
22.2.4灯具辅件及控制 557
§22.3布光 560
22.3.1光的方向性 560
22.3.2灯光的配置 561
§22.4演播室照明 561
22.4.1演播室照明的技术要求 561
22.4.2演播室照明的艺术要求 562
§22.5照明有关设施和调光设备 564
22.5.1灯具的悬吊支撑装置 564
22.5.2配电设施 567
22.5.3调光设备 570
第二十三章接地系统 576
§23.1接地的种类 576
23.1.1交流接地 576
23.1.2防雷接地 577
23.1.3电视系统接地 579
§23.2新型接地系统 581
23.2.1分散接地的缺点 581
23.2.2新型接地系统原理 581
23.2.3新型接地电极 581
23.2.4公共接地母线 582
23.2.5新型接地系统 583
附录一常用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词汇 586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