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地质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普通地质学
  • 陶晓风,吴德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9867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地质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普通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

第二节 地质学的特征及研究方法 2

第三节 何谓普通地质学 4

第二章 地球 6

第一节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6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9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0

二、地球内部重力、密度和压力 11

三、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变化 13

四、地球的磁性和电性 14

五、地球内部的温度 16

第三节 地球的外圈层特征 18

一、大气圈 18

二、水圈 19

三、生物圈 21

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 21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21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态 22

第五节 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23

一、陆地地形 24

二、海底地形 25

第三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 28

第一节 元素 28

一、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克拉克值 28

二、元素在地壳中的迁移和富集 29

第二节 矿物 29

一、矿物的概念 29

二、矿物的分类 30

三、常见矿物及造岩矿物 30

四、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 32

第三节 岩石 38

一、岩石的分类 38

二、岩石肉眼鉴定的主要特征 39

三、各类岩石的划分及命名原则 42

第四节 矿物和岩石的利用——矿床的概念 44

一、矿床 45

二、矿床的主要分类 45

第四章 生命起源与地质年代 46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46

一、前寒武纪时期(距今6亿年前) 46

二、古生代时期(距今6亿~2.25亿年) 47

三、中生代时期(距今2.25亿~0.65亿年) 47

四、新生代时期(距今0.65亿年) 47

第二节 地质年代 48

一、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48

二、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代表 50

第五章 地质作用概述 53

第一节 地质作用概念 53

第二节 地质作用的能量 54

一、内能 54

二、外能 55

第三节 地质作用分类 58

一、内动力地质作用 58

二、外动力地质作用 59

三、人为地质作用 59

第六章 构造运动 61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61

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61

二、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63

三、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 65

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直接产物——地质构造 66

一、水平构造 67

二、倾斜构造 67

三、褶皱构造 68

四、断裂构造 71

第三节 构造运动的其他证据 75

一、地貌标志 75

二、地质证据 76

第四节 板块构造 79

一、板块构造的由来 79

二、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和分界线的类型 81

三、板块的运动 83

第五节 构造运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87

一、地壳的活动带 87

二、地壳的稳定区 88

三、板块构造对构造运动空间分布的认识 89

第六节 构造运动的原因 89

第七章 地震作用 90

第一节 地震的基本特征和概念 90

第二节 地震分类 95

一、成因分类 95

二、震源深度分类 95

三、地震震级分类 96

四、震中距分类 96

五、发生时代分类 96

第三节 地震的成因 96

一、断层说 96

二、相变说 97

第四节 地震地质作用 97

一、孕震阶段 97

二、临震阶段 97

三、发震阶段 98

四、余震阶段 98

第五节 地震活动规律 98

一、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98

二、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 100

第六节 地震预报和预防 102

一、地震预报 102

二、地震预防 103

三、地震预警 103

四、地震控制和利用 104

第八章 岩浆作用 105

第一节 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105

第二节 火山作用 106

一、火山喷发现象 106

二、火山机构 106

三、火山喷出物 107

四、火山喷发方式 111

五、火山岩(喷出岩)的特征 113

六、火山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发展规律 115

第三节 岩浆侵入作用 116

一、岩浆侵入方式及其产物 116

二、侵入岩特征 119

三、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119

四、侵入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侵入作用的历史发展规律 120

第四节 岩浆的演化 121

一、岩浆的形成 121

二、岩浆的分异作用和同化作用 121

第五节 岩浆作用的研究意义 124

第九章 变质作用 125

第一节 变质作用方式 125

一、重结晶作用 125

二、变质结晶作用 126

三、交代作用 127

四、变质分异作用 127

五、构造变形作用 127

第二节 变质作用原理 127

一、温度 127

二、压力 128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 129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 131

一、区域变质作用 131

二、接触变质作用 131

三、动力变质作用 132

四、气-液变质作用 133

五、混合岩化作用 133

第四节 变质岩特征 134

第五节 变质作用的基本规律 134

一、变质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134

二、变质作用的历史发展规律 135

三、控制变质作用空间分布和强度的原因 136

第十章 风化作用 137

第一节 风化作用类型 137

第二节 风化作用的方式 138

一、物理风化作用方式 138

二、化学风化作用方式 140

三、生物风化作用方式 142

第三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143

一、气候 143

二、植被 144

三、地形 144

四、岩石特征 145

五、构造运动 146

第四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 146

一、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 146

二、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 147

三、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 148

四、风化壳 149

第十一章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151

第一节 暂时性流水地质作用 152

一、雨蚀作用 152

二、片流地质作用 152

三、洪流地质作用 153

第二节 河流地质作用 156

一、河流的侵蚀作用 156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 162

三、河流沉积作用 164

第三节 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169

一、河流阶地 169

二、准平原、深切河曲和夷平面 171

第十二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172

第一节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172

一、地下水的运动条件 172

二、地下水的来源 173

三、地下水的赋存类型及运动 173

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175

一、地下水的机械地质作用 175

二、地下水的化学地质作用 176

第十三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181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和运动 181

一、冰川形成的条件 181

二、冰川的类型 183

三、冰川的运动 186

第二节 冰川的地质作用 187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 187

二、冰川的搬运作用 191

三、冰川的沉积作用 192

第三节 冰水的地质作用 194

一、冰水的来源与分布 194

二、冰水的沉积物与沉积地貌 195

第四节 地质历史时期的冰期 195

第五节 冰期发生的假说 197

一、强调外部因素的代表性假说 197

二、强调地球内部因素的假说 197

第十四章 海洋地质作用 198

第一节 海洋环境特征 198

一、海水的化学性质 198

二、海水的物理性质 200

三、海洋的生物 202

四、海水的运动形式 202

五、海洋环境的分带 206

第二节 海水的地质作用 207

一、海水的剥蚀作用 207

二、海水的搬运作用 210

三、海水的沉积作用 212

第十五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218

第一节 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 218

一、湖盆的成因 218

二、湖水状况 220

三、湖泊的动力 221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 222

一、湖水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222

二、湖水机械沉积作用 222

三、湖水化学沉积作用 225

四、湖泊生物沉积作用 228

第三节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228

一、沼泽的概念及类型 228

二、沼泽的生物堆积作用 230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232

第一节 风的剥蚀与搬运作用 232

一、风的剥蚀作用 232

二、风的搬运作用 233

三、风蚀地貌 234

第二节 风的沉积作用与风积地貌 237

一、风成沙的沉积 237

二、黄土的堆积 237

三、风积地貌 239

第三节 荒漠化 242

一、荒漠化的特征及类型 242

二、土地荒漠化过程 243

三、荒漠化的防治 244

第十七章 重力地质作用 245

第一节 重力地质作用特点 245

第二节 斜坡变形作用 245

一、潜移(蠕滑) 246

二、弯折倾倒 248

三、崩落 249

四、滑动作用 250

第三节 流动作用 253

一、概述 253

二、泥石流的发育条件 254

三、流动作用的剥蚀与搬运 255

四、泥石流的堆积物 256

第四节 地面沉降与塌陷 256

一、地面沉降和塌陷的表现及成因 256

二、地面沉降和塌陷的危害 259

第五节 重力作用的灾害及防治 260

第十八章 地球科学与人类活动 264

第一节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64

第二节 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266

一、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67

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68

第三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70

一、人与自然的“危机”关系 270

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71

第四节 地质学发展的趋势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