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易学基础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易学基础
  • 汪显超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8213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周易》-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易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上篇 易学基础理论 16

第一章 易学发展简要历程 16

第一节 原始易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16

一、八卦的诞生是易学创立的标志 16

二、原始易学的发展历程 21

三、原始易学的作用和影响 24

第二节 原始易学的失传与流变 26

一、原始易学的失传 26

二、汉代应用易学的重大变化 30

三、汉代应用易学技术和理论简介 32

四、失去原始易学原理之后各种应用易学技术的独立发展 38

五、原始易学流变小结 44

第三节 儒家易学的诞生、发展和变迁 46

一、儒家易学的诞生 46

二、汉代儒家易学的发展和变化 47

三、儒家易学的变迁 55

四、小结 62

第四节 易学的精华与基础 62

一、易学发展现状 62

二、易学的正宗 64

三、易学的精华 64

四、两大理论基础的特殊意义 66

五、两大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 67

第二章 原始易学理论 69

第一节 八卦创立原理 69

一、原始易学理论的内涵 69

二、伏羲氏观象的具体方法和所观察的具体对象 70

三、伏羲氏“观象”的具体结论 71

四、伏羲氏作卦的逻辑 82

第二节 卦象表达具体变化法则的方法 96

一、八卦表达“乾道生男,坤道生女”规律的方法 96

二、八卦对“刚柔配合,相反相成”法则的表达方式 98

三、八卦对“穷上反下”法则的表达方式 100

四、八卦对精神与形体生成规律的表达方式 102

五、八卦对生死规律的表达方式 104

第三节 八卦表达吉凶法则的方法 105

一、八卦表达贞道的方法 106

二、八卦对吉凶内因的表达方法 109

三、八卦对吉凶外因的表达方法 110

四、八卦创立原理小结 111

第四节 八卦应用原理 112

一、伏羲氏创立八卦的目的和应用八卦的方法 112

二、圣人“设卦”的原理和方法 113

三、圣人“观象”的原理和方法 119

四、伏羲氏易学创立原理小结 126

第五节 《周易》的原理及方法 127

一、《周易》的绝对变化观及其卦象表达方法 127

二、《周易》筮法原理和操作形式 128

三、《周易》占法原理及其具体形式 134

四、《周易》的原理小结 141

第三章 五行理论 143

第一节 先秦五行理论的基本内容 143

一、五行学说的历史 143

二、先秦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45

三、五行理论的重要工具 150

第二节 五行与天干地支的对应方式 153

一、天干与五行的对应形式 153

二、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形式 153

三、五行与天干地支、时间空间的统一 154

第三节 汉代五行理论与原始易学走向融合 155

一、五行与阴阳的融合概况 155

二、五行与阴阳结合之后的理论 155

三、五行与阴阳融合的意义和影响 164

第四章 《周易》的构成及解释方法 165

第一节 通行本《周易》的构成及解说流派 165

一、《周易》的诞生时间 165

二、通行本《周易》的体系构成 166

三、《周易》的注释历史及解释流派 168

四、正确注释《周易》经传的前提 170

第二节 通行本《周易》经文的拟写方法 172

一、《周易》易象理论是经文拟写的基本依据 172

二、《周易》静卦卦辞的拟写方法 173

三、《周易》动卦爻辞的拟写方法 176

第三节 《周易》经文中静卦的解读方法例说 195

一、展示《周易》经文解读方法的最佳角度 195

二、《周易》静卦解读方法例说 197

第四节 《周易》经文中动卦的解读方法例说 207

一、初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208

二、第二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211

三、第三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213

四、第四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216

五、第五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219

六、上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221

第五节 《周易》经文的特点和性质 224

一、《周易》经文的特点 224

二、经文展示着卦象应用方式的多样性 225

三、《周易》经文的性质 226

第六节 通行本《周易》的儒家解释方法说明 229

一、儒家解说《周易》的目的 229

二、先秦儒家解说《周易》的方法 231

三、儒家易学解释方法的变迁 245

四、儒家易学对应用易学的影响 248

下篇 《周易》释义 252

上经 252

1.(乾)(乾下乾上) 252

2.(坤)(坤下坤上) 262

3.(屯)(震下坎上) 267

4.(蒙)(坎下艮上) 270

5.(需)(乾下坎上) 273

6.(讼)(坎下乾上) 275

7.(师)(坎下坤上) 278

8.(比)(坤下坎上) 280

9.(小畜)(乾下巽上) 283

10.(履)(兑下乾上) 285

11.(泰)(乾下坤上) 287

12.(否)(坤下乾上) 290

13.(同人)(离下乾上) 292

14.(大有)(乾下离上) 295

15.(谦)(艮下坤上) 297

16.(豫)(坤下震上) 299

17.(随)(震下兑上) 302

18.(蛊)(巽下艮上) 304

19.(临)(兑下坤上) 306

20.(观)(坤下巽上) 308

21.(噬嗑)(震下离上) 311

22.(贲)(离下艮上) 313

23.(剥)(坤下艮上) 315

24.(复)(震下坤上) 317

25.(无妄)(震下乾上) 320

26.(大畜)(乾下艮上) 322

27.(颐)(震下艮上) 325

28.(大过)(巽下兑上) 327

29.(坎)(坎下坎上) 329

30.(离)(离下离上) 332

下经 335

31.(咸)(艮下兑上) 335

32.(恒)(巽下震上) 337

33.(遁)(艮下乾上) 340

34.(大壮)(乾下震上) 342

35.(晋)(坤下离上) 345

36.(明夷)(离下坤上) 347

37.(家人)(离下巽上) 350

38.(睽)(兑下离上) 352

39.(蹇)(艮下坎上) 355

40.(解)(坎下震上) 357

41.(损)(兑下艮上) 359

42.(益)(震下巽上) 362

43.(夬)(乾下兑上) 364

44.(姤)(巽下乾上) 367

45.(萃)(坤下兑上) 369

46.(升)(巽下坤上) 371

47.(困)(坎下兑上) 373

48.(井)(巽下坎上) 376

49.(革)(离下兑上) 378

50.(鼎)(巽下离上) 381

51.(震)(震下震上) 383

52.(艮)(艮下艮上) 386

53.(渐)(艮下巽上) 388

54.(归妹)(兑下震上) 391

55.(丰)(离下震上) 393

56.(旅)(艮下离上) 396

57.(巽)(巽下巽上) 398

58.(兑)(兑下兑上) 401

59.(涣)(坎下巽上) 403

60.(节)(兑下坎上) 405

61.(中孚)(兑下巽上) 407

62.(小过)(艮下震上) 410

63.(既济)(离下坎上) 412

64.(未济)(坎下离上) 415

系辞上传 418

系辞下传 437

说卦 453

序卦 463

杂卦 466

主要参考书目 4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