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源流论 源流刑法学体系新构架探索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源流论  源流刑法学体系新构架探索
  • 夏吉先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569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犯罪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源流论 源流刑法学体系新构架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含苞的行为法学花朵——苏州河畔的三十年变迁 3

主编简介 4

副主编简介 6

第三版言 9

第一版序 10

第二版序 13

在“立体治理”探索的路上行进 17

一、对理论的解读 17

二、践行理论的探索 17

书眼:犯罪源流匹配定律 21

罪名键 22

源流刑法学——操作模型:钢琴弹奏式 23

第一编 源流一体价值论 27

第一篇 命名论 27

第二篇 犯罪源流规律探索 30

一、近现代社会中的几种犯罪起源说简介 30

二、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犯罪源流规律的不同存在和不同作用 31

三、我国治理犯罪最好实行“惩治体制”与“防治体制”相结合的双轨制 33

第三篇 犯罪源流规律论 35

一、犯罪源流规律的存在原理 35

二、犯罪综合结构的形成原理 37

三、形成犯罪结构纵横坐标点的内在机制 38

四、关于“囚流”与“回源”的“物心合一”的人生哲学 39

五、“人行合一”一“物心合一”一“知行合一”的人类行为阶梯理论 40

第四篇 犯罪源流规律理论的对象化 42

第五篇 简论影响犯罪形成的“原因”与“源头”——从两个哲学上的范畴谈起 44

第六篇 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治理犯罪 46

一、犯罪产生的结构类型与源流结构型犯罪 46

二、源头的分类与源流结构型犯罪现象在当前的主要表现 47

三、对从源头上治本与从流程上治标的治理规律的探索 48

四、从地球村的视野出发,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异源同流的“刑事源流学派”思想 50

五、运用“刑事源流学派”理论对国内犯罪问题的研究简况 50

第七篇 论对源流型犯罪的全球性预防——兼谈中国入世后的犯罪特点 52

一、从源头上预防犯罪与源流型犯罪的预防 52

二、WTO的壮大与源流型犯罪的全球性发展 52

三、源流型犯罪的全球性预防要求 53

第八篇 国际犯罪流与劫机犯罪论 54

一、国际犯罪流的客观存在与劫机犯罪的形成特点 54

二、国际公约对保障民航安全与世界各国相互合作、制止劫机犯罪的原则的规定 55

三、劫机犯罪与国内刑法的刑事管辖问题 55

四、劫机犯罪与国际刑法的制裁和监督问题 56

第九篇 论网络时代的跨国境犯罪问题 58

一、以地面载体为特征的跨境、跨国犯罪问题 58

二、以电脑载体为特征的跨境、跨国犯罪问题 59

三、网源与网流的犯罪规律问题 59

四、把好地上国门和网上国门的问题 61

第十篇 论中华法系之刑法文化的移植 62

一、我国刑法文化的时代定位 62

二、国际刑法文化的融合与法规整合的新趋势 63

三、鉴源别流,审时度地:现实和历史对我们提出的重要问题 63

四、对抗时代与和平时代:对刑法文化源流规律的探索 64

五、刑法文化源流学的建立:从比较刑法学谈起 65

六、刑法文化源流学研究的对象与传播的机构 65

第十一篇 论我国刑事法学的协调发展 67

一、立法与司法解释互动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 67

二、宏观法律调控与微观定罪量刑互动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 68

三、治源治本与治流治标互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71

四、“本座”研究与“客座”研究互动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 74

第十二篇 论程序正义观的国际源头与我国引流的审时度用 76

一、我国传统的实质正义观与现代的英美程序正义观 76

二、创新辩诉交易方式,改革传统刑事观念 77

三、辩证对待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对违背国家法律规定的所谓公正应当纠正 79

四、关于程序公正观念制度的几点浅见 82

第十三篇 论“本防”与“标防”并重的价值观 84

一、什么是“本防”与“标防”并重的价值观 84

二、对重刑与多刑负面价值的认识 85

三、“本防”与“标防”正面价值的整合实现 86

第十四篇 建立刑事源流电子学派的构想 88

一、什么是刑事源流电子学派 88

二、为什么要建立刑事源流电子学派 89

三、怎样建立刑事源流电子学派 90

第十五篇 论建立刑事犯罪源流研究协会 91

一、命名问题上的争议 91

二、刑事学科中的跨学科问题研究 92

第十六篇 论从源头上防治国际交往中的腐败犯罪问题——兼论大力推进刑事一体化、整体化、源流化学术理念 95

一、当今时代潮流中的刑事一体化、整体化、源流化问题 95

二、从源头上防治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犯罪问题与“三化”理念的适用 98

第十七篇 犯罪源头 科学体例——在国家治理社会中亟待研究的课题 102

一、原创学术理论的适用型研究 102

二、源头上对制度性犯罪理论的创造型研究 104

三、学科建设体例的比较型研究 105

第十八篇 犯罪位与对策位——从对称现象的存在说起 108

一、纵向代谢的进程及对策 108

二、横向代谢的进程及对策 109

第十九篇 中国犯罪学作为的新天地——从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谈起 111

一、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实践搭建了国家平台 111

二、开辟了中国犯罪学作为的新天地 112

第二十篇 谈谈犯罪学的“三未”目标——从对贪官的“早发现”愿望谈起 115

一、理念的转型 115

二、行为的到位 115

第二十一篇 刑事源流研讨会会议综述 118

第二十二篇 金融犯罪防范懈怠论——犯罪源流匹配定律适用之管见 119

一、问题从两案的实证谈起 119

二、何谓犯罪源流匹配定律 119

三、金融犯罪防范应在源头上和流程中防止懈怠问题 120

第二编 治本治标流程论 123

第一章 未罪学:防治体制论 123

第二十三篇 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的学科领地问题 124

一、学科领地问题的提出 124

二、如何确立学科的研究领地 124

三、跨学科研究是建立研究任务的必由之路 125

第二十四篇 论犯罪成因模式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 127

第二十五篇 犯罪形成综合结构论 129

一、个犯形成的综合结构 129

二、犯罪综合结构与综合治理的关系 132

第二十六篇 同步防范论 134

一、同步防范论的基本原理 134

二、同步防范论的基本范畴 137

第二十七篇 建立防治体制是综合治理的重要问题 138

第二十八篇 团伙形成结构论 141

一、团伙的交往与普通的社会交往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141

二、团伙的形成结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交往结构 142

三、青少年的失控交往量与团伙形成量 145

四、建立国家控制预防体制 147

第二十九篇 论我国社会有组织犯罪的形成特点与治理对策 149

一、有组织犯罪形成的规律性问题 149

二、有组织犯罪的治理对策问题 152

第三十篇 特区的犯罪特点论 154

一、新的社会环境结构中犯罪的新特点 154

二、犯罪类型特点的九种表现 154

三、治理犯罪的层次特点 155

第三十一篇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犯罪人流控制论 157

一、城市流动人口的概念及流量规律问题 157

二、城市犯罪人流的来源与流量趋势 158

三、犯罪人流流动的基本方式与作案特点 159

四、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控制犯罪人流的对策 160

第三十二篇 论犯罪产生的区域特点与微观比较研究 162

一、犯罪产生的区域特点 162

二、犯罪的微观比较研究 163

第三十三篇 吸“养”化“污”防范系统工程论 165

一、吸“养”化“污”的同步进行与主体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165

二、“污”的纵向分层与“污”的横向分类 166

三、化“污”的过程,就是分解或消除犯罪结构形成的过程 168

四、社会各系统、各部门,不仅应完成好本职的工作任务,而且也必须肩负起全社会吸“养”化“污”中的防治犯罪的职能 170

五、社会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探索 170

第三十四篇 犯罪原因与对策探讨各论 173

一、矛盾冲突犯罪论 173

二、犯罪“同步增长”论 173

三、犯罪源流论 174

四、需要失控犯罪论 174

五、屏障对策论 175

六、综合治理“两种论” 175

七、双轨体制论 175

八、同步防范论 175

第三十五篇 反腐蚀是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战略课题 177

一、当前青少年被腐蚀情况的几种表现 177

二、针对青少年特点进行反腐蚀教育 178

第三十六篇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与新动向探析 180

第三十七篇 四川省射洪县青少年犯罪研究介评 183

一、该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183

二、该县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分析 184

三、防范对策探源 185

第三十八篇 青少年犯罪的新形态及其预防 188

第三十九篇 青少年犯罪新形态的成因与预防 190

一、教育预防 190

二、刑事侦查预防 190

三、法律预防 191

四、技术预防 191

第四十篇 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道德知识教育 192

第四十一篇 论我国少年司法体制的创建 194

一、少年犯罪的形成结构与一般犯罪形成结构的异同 194

二、我国对少年犯进行司法处理的早期探索 195

三、我国少年司法体制的建立与我国防范分权体制的构想 197

四、我国少年罪错的司法审判在现今司法实践中的萌生 199

第四十二篇 重防“庇黑”论 201

一、深刻认识黑罪的“三大” 201

二、重点防范“黑保护伞” 203

第四十三篇 论“治未罪”——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205

一、“治未罪”的由来 205

二、“溯源防范”制度的建成 206

三、“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207

四、犯罪“相对论” 208

第四十四篇 “未罪”先防制度论 210

一、犯罪学的治学理念问题 210

二、未罪治理的“治型”主体问题 210

三、“未罪”先防的制度建设问题 211

第四十五篇 金融未罪学——从金融刑法学谈起 214

一、预防犯罪与惩罚犯罪的同等地位问题 214

二、金融刑法学与金融未罪学的关系问题 214

三、如何研究金融未罪学的问题 215

第四十六篇 树立金融行为“未罪”治理的法治理念——以一例信用卡透支犯罪的形成为视角 217

一、时代要求我们对“预防犯罪”概念内涵的更新 217

二、一个可能实现“未罪”治理的金融行为 218

第四十七篇 犯罪学学科体系新探构 220

一、为什么要进行学科体系的新探构 220

二、犯罪学的类学地位探讨 225

三、广义《罪理学》论 227

第四十八篇 类学名与学科名——从犯罪学“非驴非马”的属性论谈起 231

一、抽象名问题 231

二、实象名问题 232

第四十九篇 在第五届犯罪学高层论坛——要案会诊(北京)大会上的发言 233

第五十篇 着力研究化解矛盾、防范未然的新学科——《未罪学》——的探索 235

一、引文 法律进社区,义不容辞 235

二、主文为“三未”大防范,创立《未罪学》 235

第五十一篇 从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支点”完善谈起 238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支点”问题 238

二、预防犯罪的独立“学科支点”问题 239

第五十二篇 “未罪学”与“未腐学”初探 241

一、“未罪学”论 241

二、“未腐学”论 242

第五十三篇 “未腐”论 244

一、防范“三字经”的介绍 244

二、“犯罪源流匹配定律”的提出 244

三、综合治理体系的效应要求 244

第二章 刑法学:刑治科学论 246

第五十四篇 论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 247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 247

二、经济犯罪源流同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 248

三、经济犯罪司法同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 249

四、经济分析方法同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 249

第五十五篇 析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犯罪 251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犯罪,是客观存在着的“经济犯罪流”发生作用的结果 251

二、经济犯罪形成的数量和质量 251

三、对经济犯罪的认定与刑法观的更新 252

四、传统的财产犯罪与经济犯罪的区别 252

五、对经济犯罪的控制机能 252

第五十六篇 经济犯罪时空论 254

一、经济行为运作方式的自由程度与经济犯罪产生程度的关系问题 254

二、经济市场上违规则竞争的活跃程度与经济犯罪产生程度的关系问题 255

三、经济犯罪因素的流动速度与经济犯罪产生的速度的关系问题 255

第五十七篇 金融犯罪时空论 257

一、金融犯罪时空论是研究金融犯罪规律的理论 257

二、金融犯罪的规律性探索 257

三、国际金融法制建设的发展变化,必须与有效防治国际多种犯罪产生的要求相适应 261

第五十八篇 从股市“黑客”案看金融网络犯罪的防范 263

一、电脑系统的“漏洞”与该案犯罪的形成 263

二、金融网络犯罪与整个网络犯罪的关系问题 263

三、查“漏”堵“洞”,强化金融网络犯罪的预防 264

第五十九篇 论对金融、经济犯罪提高适用刑法的“含科量” 265

一、不同犯罪构成理论模式的“含科量”与不同类型犯罪的相应性问题 265

二、适用“龙式”犯罪构成,提高对经济犯罪司法的“含科量” 266

三、适用“前置式”犯罪构成,提高对金融犯罪司法的“含科量” 267

四、“龙式”犯罪构成、“前置式”犯罪构成的确立与刑罚适用“含科量”的提高 268

第六十篇 法人二元罪因罪责论 270

一、犯罪原因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是一种由前者而产生后者的相应关系 270

二、二元罪责相应论,既不是“社会株连论”,也不是“社会无关论”,而是相应以不同方式的各负罪责论 270

三、对“法人二元罪因罪责论”理论基本观点的归纳 271

第六十一篇 论刑法的因果并重观 272

一、案情始末与涉案人物圈实录 272

二、对只重果而适用刑罚的价值剖析 273

三、应当倡导因果并重的刑法观 275

第六十二篇 鉴品论 277

一、鉴定事务的发展必将推动靠科学证据办案的大发展 277

二、只有高品味的鉴定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鉴定品 277

第六十三篇 论重建科学的犯罪构成理论 281

一、从现有理论的比较中,看理论的科学性分野 282

二、关于创立龙式犯罪构成理论(简称“龙式犯罪构成论”)的探索 285

第六十四篇 龙式犯罪构成论 289

一、形成龙式犯罪构成理论的内容整合 289

二、形成龙式犯罪构成理论的形式整合 290

第六十五篇 论社会公共安全与社会主义的刑法改革 292

一、社会经济形态不同,其刑法的任务重心也有所不同 292

二、社会主义刑法的灵魂与躯壳 293

三、不同的国家形态,产生不同的刑法形态 294

四、刑事源流理论产生的理论根据和时代背景 295

五、刑事源流理论的基本内容 296

第六十六篇 刑罚功能结构论——从刑罚理论的源流看犯罪预防思想的发展 300

一、西方刑罚理论的源流 300

二、中国刑罚思想的横向截面 302

三、刑罚功能作用的层次结构 305

第六十七篇 社会主义法治司法体制论 308

一、克服我国司法观念形态中人治影响的弊端 308

二、健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法治司法体制,是落实依法治国的核心问题,是依法司法问题 309

第六十八篇 论加大从源头上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力度 310

一、刑事司法公正的内涵与沉默权制度的诞生 310

二、杜绝刑讯逼供,是从源头上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时代要求 311

三、中国刑事侦查工作的现状与确立适应现状的“抗供权”制度 313

四、确立首判至要的思想,提高原审的公正程度和效率 314

第六十九篇 论证券法与刑法的接轨机制 315

一、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的源头问题 315

二、稽查证券违法犯罪的有力举措 315

三、刑法与证券法在立法上的脱轨现象 315

四、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在处罚上的接轨机制 316

第七十篇 论适用刑法学的建立问题 318

一、关于建立法律适用学问题的提出 318

二、关于适用刑法学的建立问题 318

第七十一篇 论建立从源头上避免冤假错案产生的必要机制 321

一、从流尾上阻断冤假错案产生的问题 321

二、从源头上避免冤假错案产生的问题 322

第七十二篇 金融犯罪能废除死刑?——在服务与管理上强化“未罪”治理 324

一、对金融犯罪立法演变的回顾 324

二、在金融服务与管理中强化对金融“未罪”的治理 327

第三章 监狱学:狱治人文论 331

第七十三篇 对宝山监狱的采访 332

一、面对监狱的思考 332

二、面对监狱的考察 332

三、面对监狱的采访 332

四、犯罪源流机制全图 332

第七十四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监狱工作发展的若干思考 33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监狱工作发展的一致性 33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监狱工作发展的协调性 335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监狱工作发展的实践性 336

第七十五篇 现代化趋势与监狱价值重塑——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我国监狱现状谈起 339

一、问题的提出 339

二、监狱价值:监狱工作者追求的专业理念 340

三、现代化:我国现代监狱价值的构建基础 341

四、现代化语境下的监狱价值冲突 343

五、现代监狱价值的理性及重塑 344

六、基本结论 346

第七十六篇 监狱管理智能化的应用与实践 347

一、监狱监管安全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向 347

二、监管安全设施和手段创新的实践 347

三、监管安全设施和手段创新的显著功能 348

第七十七篇 宝山监狱在分监区推行“细化分工、细化职责”工作 350

一、细化职责分解 350

二、加强分类培训 350

三、加大推进力度 351

第七十八篇 浅析监狱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之间的关系 352

一、文明执法的现实意义 352

二、正确理解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辩证关系 353

三、当前监狱干警处理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关系上存在的偏差 353

四、正确处理“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 354

第七十九篇 科学改造罪犯与行刑个别化 356

一、行刑个别化是科学改造罪犯的必然要求 356

二、行刑个别化的实践与探索 357

三、对行刑个别化的思考 357

第八十篇 兼顾监狱执法效益和执法成本的思考 359

一、兼顾执法效益和执法成本是监狱价值实现的基础 359

二、兼顾执法效益和执法成本必须重视深化监狱管理 360

第八十一篇 关于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 363

一、关于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内涵 363

二、关于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思考 363

第八十二篇 浅谈对外省籍犯的管理教育 368

一、当前外省籍罪犯突出特点及分析 368

二、管理教育的切入口 369

三、管理教育的几点对策 371

第八十三篇 宝山监狱重视做好有海外亲属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372

一、帮助罪犯融入改造主流 372

二、帮助罪犯解决实际困难 372

三、做好亲属来监探视工作 372

第八十四篇 探索我国的半监禁制度 374

一、半监禁的概念 374

二、我国的半监禁制度 374

三、我国半监禁制度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376

四、风险评估 377

第八十五篇 宝山监狱在监管改造中重视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 378

一、坚持服务于罪犯思想改造 378

二、坚持着眼于罪犯顺利回归 378

三、坚持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 378

第八十六篇 宝山监狱努力拓展新时期教育改造新途径 380

一、让学有所长者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380

二、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教育领域 380

三、用法律武器保障罪犯合法权益 381

第八十七篇 宝山监狱积极开展艺术矫治探索和实践 382

一、精心组织,规范管理 382

二、不断探索,勇于实践 382

三、注重实效,重塑人生 382

第八十八篇 宝山监狱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造罪犯显成效 384

一、民间艺术:罪犯矫治的新载体 384

二、民俗文化:丰富狱内文化生活 384

三、民族文化:注重罪犯的情操培养 384

四、注重实效:发挥熏陶与教化作用 385

第八十九篇 上海宝山监狱探索矫正罪犯新路子 386

一、犯人入监先学《弟子规》 386

二、开拓创新“学艺做人” 386

第三编 源头研究学步论 391

第九十篇 论源头防范价值与源头研究学步 391

一、犯罪预防的价值取向 391

二、从研究源头上防范的学步 391

第九十一篇 论“职权分解,以权制权”的创新防范体制 393

第九十二篇 论从制度源头上治腐防范的决定性作用 395

一、从多项源头抓起,发挥多方位治理腐败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395

二、制度建设的过程,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过程 396

三、立法是制度产生之源,因此应与时俱进不断立出好法 396

第九十三篇 论从源头上对青少年犯罪的早期预防 397

一、青少年犯罪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397

二、青少年子女在吃、穿、用等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 398

三、孩子对父母不理不睬等不良行为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 403

四、子女在学习与社交活动中的不良行为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 409

五、残缺家庭与其他因素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早期预防和矫治 419

六、青少年犯罪的产生、形成及家庭早期预防的特殊功效 427

第九十四篇 “理”与“实”之间的飘渺——与王牧君共品犯罪学之“茶素” 433

一、“求真”还是“追新”? 433

二、犯罪学是对刑事学科起“指导作用”的“源头学科”吗? 433

三、“犯罪学是刑法学之外的东西”吗? 434

四、犯罪学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吗? 434

五、犯罪学的学科定位应是“研究整体犯罪现象的科学”吗?“犯罪现象”能够成为“犯罪学对犯罪规律的全面研究”吗? 434

第四编 “源流论”对自然、社会、人生研究中的身影 436

案语 436

第九十五篇 安丽论“流”&安丽 437

第九十六篇 严文君论“流”&严文君 438

第九十七篇 石飞燕论“流”&石飞燕 439

第九十八篇 王恩泽论“流”&王恩泽 440

第九十九篇 黄玲论“流”&黄玲 441

第一百篇 李倩论“流”&李倩 442

第一零一篇 张静娴论“流”&张静娴 443

第一零二篇 钟瑜婷论“流”&钟瑜婷 444

第一零三篇 王丝雨论“流”&王丝雨 445

第一零四篇 宋其昊论“流”&宋其昊 446

第一零五篇 张哲渝论“流”&张哲渝 447

第一零六篇 李云论“流”&李云 449

第一零七篇 邵树杰论“流”&邵树杰 450

第一零八篇 曲姝怡论“流”&曲姝怡 451

第一零九篇 冯颢宁论“流”&冯颢宁 452

第一一零篇 陈君论“流”&陈君 453

第一一一篇 牛玥论“流”&牛玥 454

第一一二篇 鲁强论“流”&鲁强 455

第一一三篇 邱志强论“流”&邱志强 456

第一一四篇 张石玉论“流”&张石玉 457

第一一五篇 杨梦萦论“流”&杨梦萦 458

第一一六篇 韦贝妮论“流”&韦贝妮 459

第一一七篇 蒋曾鸿妮论“流”&蒋曾鸿妮 460

第一一八篇 罗带论“流”&罗带 461

第一一九篇 周轶男论“流”&周轶男 462

第一二零篇 包梦琪论“流”&包梦琪 463

第一二一篇 邹培论“流”&邹培 464

第一二二篇 方俊论“流”&方俊 465

第一二三篇 何丽琴论“流”&何丽琴 466

第一二四篇 冯颖霞论“流”&冯颖霞 467

第一二五篇 王霞论“流”&王霞 468

第一二六篇 盛昳欣论“流”&盛昳欣 469

第一二七篇 倪柳青论“流”&倪柳青 470

第一二八篇 何雨菁论“流”&何雨菁 471

第一二九篇 孟欣文论“流”&孟欣文 472

《第十九届“韬奋奖”作文大赛奖》获奖名次 473

第一三零篇 大众犯罪学——兼谈“源流论”应用领域之视野&夏吉先 474

后语 478

编后:能用“道法自然”观纠正学科倒置关系的学研误区吗?&夏吉先 482

知行匹配主义哲学之问世 487

法治防范立法论&华东政法大学 夏吉先 48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