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融合概念、方法与应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息融合概念、方法与应用
  • 赵宗贵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089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信息融合-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信息融合概念、方法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融合基础概念与内涵 1

1.1感知域中的信息融合 1

1.1.1信息融合通用概念 1

1.1.2信息融合民用领域概述 2

1.1.3信息融合学科/技术领域的初步评价 3

1.2信息融合的军事概念与内涵 4

1.3态势感知概念与方法 6

1.3.1态势感知概念 6

1.3.2态势感知理论与方法 6

1.3.3态势感知环节 9

1.4态势感知与信息融合 10

1.5信息融合的应用效能 10

1.6信息融合主要技术难点 12

1.7信息融合领域发展趋势 16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信息融合系统结构/模型 20

2.1信息融合系统的功能结构演进 20

2.1.1 JDL信息融合初级模型 20

2.1.2 1级信息融合系统结构 22

2.1.3 JDL信息融合修订模型 26

2.2 JDL融合功能结构的扩展 30

2.2.1跨级信息与功能流 30

2.2.2关于“5级融合” 32

2.2.3 Dasarathy的输入/输出模型 33

2.3感知资源管理模型 34

2.3.1感知资源管理概念 34

2.3.2资源管理的功能内涵 35

2.3.3资源管理的作用 35

2.4资源管理与信息融合 36

2.4.1管理结构与融合结构 36

2.4.2规划分解与关联聚集 36

2.4.3资源控制与状态估计 38

2.4.4资源管理与信息融合功能关系 39

2.5资源管理、信息融合与Dasarathy模型 40

2.5.1数据驱动与信息融合 40

2.5.2模式驱动与资源管理 41

2.6小结 41

参考文献 42

第3章 信息源空间配准方法与技术 44

3.1问题的提出 44

3.2系统误差描述 45

3.3空间配准中的坐标系及其变换 46

3.3.1坐标系 46

3.3.2坐标系变换 47

3.4二维探测传感器平面配准方法 48

3.4.1系统误差模型 49

3.4.2系统误差统计估计理论与方法 51

3.4.3几点说明 56

3.5三维空间固定传感器配准方法 56

3.5.1实现框架 56

3.5.2基于合作目标的固定传感器空间配准 58

3.5.3基于非合作目标的多传感器误差估计 61

3.6运动平台传感器空间配准 66

3.6.1实现框架 66

3.6.2数学模型 67

3.6.3基于合作目标的运动平台测量配准仿真验证 74

3.7非均匀分布系统误差估计和补偿方法 80

3.7.1问题的提出 80

3.7.2系统误差分布假设 80

3.7.3非均匀分布系统误差分区近似估计方法 81

3.7.4非均匀分布系统误差分布函数拟合方法 83

3.8传感器系统误差的可观测性分析 85

3.8.1可观测性概念 85

3.8.2可观测性度量 86

3.8.3典型的低可观测度情况 87

3.8.4求解低可观测条件下的空间配准问题的数学方法 89

3.8.5低可观测条件下传感器空间配准案例 92

参考文献 96

第4章 多传感器多目标探测与跟踪 98

4.1网络中心战体系下的信息融合 98

4.2基于任务的多传感器优化部署 100

4.2.1多传感器优化探测规划模型 100

4.2.2求取规划模型Pareto解的遗传算法 101

4.2.3规划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103

4.3多传感器点迹融合方法与实现技术 104

4.3.1点迹—航迹融合结构框架 105

4.3.2基于模糊推理的杂波抑制方法 105

4.3.3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点迹—航迹融合方法 109

4.3.4基于后验概率比的假目标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113

4.3.5 0-1整数规划在多目标点迹融合中的应用 117

4.4基于神经网络的传感器航迹相关方法 119

4.4.1目标拓扑矩阵的构造 120

4.4.2基于多层B-P神经网络的传感器局部航迹相关方法 121

4.4.3案例分析 123

4.5多传感器机动目标跟踪方法与实现技术 125

4.5.1多模型多周期估计方法 125

4.5.2目标机动的最优判定与跟踪方法 131

4.6无源多站多目标定位方法 138

4.6.1测量一目标关联分配规划模型 139

4.6.2规划求解方法 141

4.6.3仿真案例 144

参考文献 145

第5章 态势与威胁估计 146

5.1态势与威胁估计的定义与内涵 146

5.1.1态势估计的定义和内涵 147

5.1.2威胁估计的定义和内涵 150

5.1.3态势估计与威胁估计的关系 150

5.2态势估计模型 152

5.2.1态势估计功能结构模型 152

5.2.2态势估计逻辑与方法 154

5.2.3态势变换模型 157

5.3威胁估计模型 158

5.3.1威胁估计功能与方法概述 158

5.3.2威胁模型 159

5.3.3人的响应模型 161

5.4工程应用中的态势与威胁估计 162

5.4.1信息融合节点的STA 163

5.4.2 STA结构 163

5.4.3 STA中的数据校准 164

5.4.4 STA中的数据关联 169

5.4.5 STA中的状态估计 171

5.4.6 STA的应用结构 180

5.5态势一致性概念与控制 182

5.5.1态势一致性概念与核心机理 182

5.5.2态势相对一致性内涵与效能 183

5.5.3态势绝对一致性内涵与效能 184

5.5.4态势一致性控制 185

5.6一致态势图及其应用现状 187

5.6.1共同作战图基本概念与沿革 187

5.6.2 FIOP的构成要素 188

5.6.3战役/战区级GOP建立过程 189

5.6.4 FIOP体系结构 191

5.6.5 FIOP主要功能 194

5.6.6 FIOP的发展趋势 197

参考文献 199

第6章 差异信息柔性融合方法 202

6.1概述 202

6.1.1融合模型与融合结构 202

6.1.2差异信息概念与特征 204

6.1.3多源信息柔性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207

6.1.4柔性融合与传统融合的区别 210

6.2多精度信息柔性融合实现方法 210

6.2.1不同测量误差的测量信息融合 210

6.2.2具有不同误差协方差的局部航迹的全局融合 213

6.3多粒度信息柔性融合方法 216

6.3.1 D-S证据理论与应用案例 217

6.3.2 D-S证据理论的特点 219

6.3.3 D-S证据理论应用案例 220

6.4弱相容/相悖信息柔性融合方法 221

6.4.1证据冲突产生的原因 221

6.4.2基于局部信度分配的D-S证据合成改进算法 224

6.4.3基于证据模型改进的证据合成方法 230

6.4.4基于冲突属性转换的目标识别方法 232

6.5不同测量维数信息融合方法 237

6.5.1有源雷达与无源传感器的统一状态融合估计 238

6.5.2基于测向平面的无源多站目标定位 243

参考文献 250

第7章 分布式系统中信息融合结构与应用 252

7.1网络中心战中的信息融合 252

7.1.1网络中心战与网络中心运用 252

7.1.2网络中心运用的融合结构案例 253

7.1.3集中式与分布式融合概念 254

7.2分布式信息融合结构 255

7.2.1不带反馈的融合结构 255

7.2.2带反馈的融合结构 257

7.2.3全分布式融合结构 258

7.3分布式融合原理和算法 258

7.3.1分布式融合的挑战 258

7.3.2消除冗余信息基本原理 259

7.3.3面向信息相关假设的分布式融合算法 262

7.4分布式融合结构、性能与条件分析 265

7.5工程应用中的分布式融合结构 267

7.5.1对等式测量融合结构 268

7.5.2无反馈多层次融合结构 269

7.5.3时空分布式融合结构 270

7.5.4混合分布式融合应用结构 271

7.6分布式融合案例——歼击航空兵编队截击作战态势一致性分析 272

7.6.1战术空战剧本背景 272

7.6.2兵力编成与装备(武器)配置 273

7.6.3分布式融合结构 274

7.6.4战术空战序列事件的描述 276

7.6.5战术截击空战中的态势一致性分析 279

参考文献 280

第8章 图像融合概念与方法 282

8.1图像融合概述 282

8.1.1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 282

8.1.2图像传感器类型和特点 283

8.1.3图像融合的层次分类 283

8.1.4图像融合的基础技术——多尺度分解方法 285

8.1.5图像融合技术应用现状 289

8.2图像配准 291

8.2.1图像配准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91

8.2.2图像配准层次和典型算法 293

8.3多介质图像融合 296

8.3.1 I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296

8.3.2多光谱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302

8.3.3基于SAR图像的融合 306

8.4图像融合应用实例 312

8.4.1基于图像融合的目标识别 312

8.4.2基于图像融合的弱小目标增强 315

8.4.3基于图像融合的战场打击效果评估 318

参考文献 319

第9章 信息质量概念与评价方法 323

9.1信息质量与可信度概念及内涵 323

9.1.1信息质量概念 323

9.1.2信息质量内涵与分析 324

9.1.3可信度及其与信息质量的关系 327

9.1.4信息质量与态势一致性的关系 329

9.2信息质量三级元数据模型与逐级综合方法 330

9.2.1信息级别分析 330

9.2.2信息质量元数据模型构成 333

9.2.3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综合方法 335

9.2.4态势质量指标的计算模型 340

9.3运动目标航迹质量分级体系构建方法 342

9.3.1 JTIDS的目标航迹质量分级表及其分析 342

9.3.2航迹精度与置信度概念 344

9.3.3目标航迹状态误差半径计算模型 348

9.3.4目标航迹质量体系的构建方法 352

9.4目标航迹质量实时确定方法 358

9.4.1外军目标航迹质量实时计算应用现状 358

9.4.2目标航迹质量实时计算模型 359

参考文献 361

第10章 信息融合技术验证试验与评估方法 363

10.1信息融合验证试验技术现状 363

10.2信息融合技术指标 364

10.2.1跟踪目标数 365

10.2.2目标连续跟踪率 365

10.2.3目标定位精度 366

10.2.4目标航迹横向偏差 367

10.2.5目标速度精度 367

10.2.6目标航向精度 368

10.2.7目标关联正确率 369

10.2.8目标航迹起始时延 369

10.2.9假航迹系数 370

10.3信息融合技术验证试验平台结构与功能 370

10.3.1验证试验平台的主要功能 370

10.3.2验证试验平台组成及其功能 370

10.3.3运行环境 375

10.3.4接口描述 376

10.3.5时间同步 377

10.4验证试验工作过程 377

10.4.1试验准备阶段 377

10.4.2试验运行与数据采集阶段 378

10.4.3统计分析评估阶段 379

10.5信息融合技术评估通用实现方法 379

10.5.1指标值定义 379

10.5.2指标值评估方法 379

10.6融合产品验证试验评估案例 380

10.6.1试验内容 380

10.6.2验证试验结果 381

10.7小结 383

参考文献 383

精品推荐